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24 10:23:03 设计 我要投稿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过故人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8篇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排比句,了解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2.了解分号的用法。

  3.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4.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排比句,正确使用分号。

  2.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教学难点

  理解《过故人庄》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以《草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为例,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2.从读中感悟排比句、分号的用法和作用。

  教具准备

  文章《蟋蟀的住宅》

  教学过程:

  一、对比阅读教学

  (一)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1.我们刚刚学习了《草虫的村落》这篇文章,大家一定对文章的内容记忆深刻。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文章中让你印象最深的部分

  (黑甲虫回到村子受到欢迎;甲虫音乐家们在大树下演奏;“村民们辛勤劳动”……)

  2.我们以前还学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蟋蟀的住宅》,同学们还记得吧谁能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中的什么内容让你记忆犹新

  (蟋蟀慎重选择住址;蟋蟀的住宅布置合理;蟋蟀建住宅的时间;蟋蟀建住宅时很辛勤,不怕苦不怕累……)

  3.现在,我给大家打印了《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发给大家。今天我们来把这篇课文和《草虫的村落》放在一起让大家阅读,阅读后完成老师发给大家的表格,好吗

  (学生分小组,先自己读文章,然后共同完成表格所填写的内容。表格内需要学生完成的项目:题目、描写对象、主要内容、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我的发现。)

  (二)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1.各小组上交完成的表格。

  2.【出示课件2】教师评价并指导:

  (1)两篇文章都是描写昆虫的。

  (2)在内容上:《蟋蟀的住宅》主要写了蟋蟀建住宅时的选址、住宅特点、建造时间和蟋蟀辛勤地建造自己的住宅等内容,《草虫的村落》主要写了作者追随黑甲虫一次游历的过程,其中包括甲虫迷路、回到村子、看到甲虫音乐家演奏及劳动等情节。

  (3)在写作手法上,《蟋蟀的住宅》是作者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具体写住宅的情形;《草虫的村落》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拟人手法,把一次神奇的游历写得充满情趣。

  (4)情感表达:两篇文章都表达出作者热爱自然、喜欢昆虫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提出要求

  像刚才这种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的方法叫对比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有很多好处,今后我们要多用这种方法,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新的发现。(板书:对比阅读《草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

  二、排比教学

  (一)观察句式,了解句意。

  小组讨论,探究,学生读后,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出示课件3】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我是……”的句式,强调花的作用之大。)

  【出示课件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漓江的水真……啊”的句式,强调了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

  【出示课件5】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像……那么……”的句式,强调了野花的美丽。)

  (二)认识排比,明白作用

  1.教师讲解:

  【出示课件6】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我们刚才读过的这三段话都是排比。(板书:排比)

  2.小组讨论、探究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1)小组讨论,探究排比句的作用。

  (2)教师评价总结,明确:

  用排比来说理,可以使条理分明;用排比来抒情,可以使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板书:作用:说理条理分明、抒情气势强烈、叙事写景形象生动)

  (三)练习运用,互评互改。

  1.教师出示练习题:

  以田野景色为描写对象,写一个排比句。

  2.学生互评,教师指导。

  把自己写的排比句与同学交换,互相评价,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议。

  教师从学生作业中抽出一两份作例子,先评价,再讲一讲修改意见。

  3.自我修改,力求完美。

  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修改自己的句子,争取写出一个通顺优美的排比句。

  三、分号教学

  (一)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

  1.自读自悟,分号常在什么地方使用。

  【出示课件7】(1)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这段话是讲花儿在不同地点不同状态下的情况。这些分句之间都是并列关系。)

  【出示课件8】(2)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这段话是讲地区之间吸收热量多少不同而形成风这个道理的。两个分句分别讲两种相反的情况。)

  (二)想一想,认识分号作用。

  1.学生议一议,想一想,分号与逗号、句号有什么不同。

  2.教师指导讲解:

  【出示课件9】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板书:分号表示并列、转折、承接、因果关系)

  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作为列举分项出现的并列短语,或是辞书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

  (三)写一写,感悟分号用法。

  1.以“爱心”为话题练习写一段话,用上分号。

  2.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首先学习了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对比阅读。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思路,了解文章写法,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很有帮助。这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一种句式——排比句和一种标点——分号,了解了它们的用法和好处,希望同学们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

  2.理解诗歌中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4.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1.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古诗词。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学习古诗词就是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提高文化素质,陶冶情操。由于年代久远,继承古代灿烂文化,重点应是诵读、背默、积累。难点是阅读及鉴赏古诗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寻找打开这扇古代文化宝库大门的钥匙,欣赏颗颗璀璨明珠的风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一首诗《过故人庄》。

  2.(板书:过故人庄孟浩然)学生齐读。

  二、正确朗读,初步感知

  1.请学生自己揣摩,确定怎样读这首诗。

  2.学生试读,教师指导:

  (1)节奏常识:

  ①古诗五言句按音节划分一般是:2/2/1。例如:绿树/村边/合。

  ②有破读现象时,要按意义划分。例如:故人/具/鸡黍。

  训练:按音节兼顾意义的方法对诗歌进行节奏划分,并说明理由。

  【出示课件11】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强调:古诗节奏划分的标准是音节兼顾意义的。所以,懂字词,说译文是正确划分古诗节奏的关键。

  3.按照节奏,练习朗读。

  4.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

  三、熟读诗歌,体会含义

  1.多媒体依次出示诗句,赏析指导

  【出示课件1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

  故人——老朋友

  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

  (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

  (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

  【出示课件1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指名读。

  (2)把你的体会说说。(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事。)

  (3)随机理解“桑麻”

  (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

  (5)学生自己完成。

  (6)交流

  (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

  (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在这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

  【出示课件1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指名读

  (2)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

  (3)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写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4)交流。

  (5)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那还有什么让诗人要相约重阳日在来赏菊花呢(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

  【出示课件1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这是写景的诗句,放眼望去绿树围绕着村边,青山在村外横卧。

  (2)读好此句。

  (3)讲述对仗句。

  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读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对偶)

  师讲述什么是对偶句。

  师生对对子:“绿树”对xxxxxxxx;“村边”对xxxxxxx;“合”对xxxxxx

  “绿树村边合,”对xxxxxxxxxxxx

  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师生共对对子。

  读好这两句诗句。

  2.再读诗歌,品诗意境

  点拨1: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看见了什么

  (我看见了:青青的山,绿绿的地,清清的溪水和金灿灿的菊花;谷垛堆堆的稻场,郁郁葱葱的菜地;村民们在田间辛勤地劳动着;孩子们在捉迷藏、放牛……)

  点拨2: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听见了什么

  我听见了:鸡在叫:“喔!”“喔!”;

  鸭在叫:“嘎!” “嘎!”

  诗人与朋友举杯谈农事,互相祝福……

  点拨3: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闻到了什么

  明确:稻香、菊花香、泥土的气息、大自然的清新空气。

  点拨4: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感受到什么样的情

  明确:朋友的热情,诗人与朋友之间纯朴的友情,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激情。

  板书:朋友的热情纯朴的友情热爱大自然激情

  强调:透过诗,你仿佛看、听、闻、感到了什么,用自己的经验去想象诗人的经验,就会品味出诗的意境。

  四、练习背诵。

  板书内容

  对比阅读《草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

  排比作用:说理条理分明、抒情气势强烈、叙事写景形象生动

  分号表示并列、转折、承接、因果关系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过故人庄》、《游山西村》系语文版八(上)第25课诗词五首之二首,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农村田园的美丽景色,表现了主客间质朴、纯真、浓厚的感情。两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同中有异,因此进行比较阅读,既为教法,又是学法指导,以实现创造性的理解领悟。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自学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因此本节课教学将遵循“由扶到放”“比较鉴赏”“适度拓展”的原则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发掘体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点,把教师从单纯的诗文串讲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自己在韵味飘香的诗宫去吟咏咀嚼,互相合作,探究古典诗歌的香醇与芳美,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一句话: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找饭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古诗,并体味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关键字、词、句,体味诗歌意境。

  3、初步学习鉴赏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对比鉴赏诗歌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收集有关作者的信息;通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意。

  2、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内容提要

  (教学环节)时间教学流程所需资源解说

  学生学习事项

  ——学生用什么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去完成学习事项(问题、任务、活动、作业)教师调控

  ——需要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

  环节一:

  交流设疑,揭示课题2

  1、回顾出门做客的经历吧?交流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出门做客的情形。

  2、穿越历史的长空,走进唐宋时代,去看看留在那些著名的诗人心中的又是什么情形呢?(学生倾听,回顾)

  (听+想+说)1、用问答式导入

  板书课题多媒体课件直接切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出新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充满认知期待。

  环节二:

  揭示教学目标1学生朗读学习目标出示教学目标

  环节三;

  检查预习效果3

  1、解题及作者简介(交流预习中所收集到的有关孟浩然和陆游的信息)

  2、试读全诗

  (说+读)1、解题及作者简介。

  2、根据学生试读适时点评、纠正。培养学生预习,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环节四:以《过故人庄》为例,领悟学法

  (一)指导诵读,感受诗歌的形式美31、按诗歌朗读节奏划分方法划分古诗节奏。

  2、按节奏朗读古诗。(个别读、范读、齐读)

  (做+读)1、指导划分诗歌节奏

  2、听学生朗读,评价、指导诗歌教学重在读,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读中明诗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二)整体感知,感受诗歌的结构美51、自由朗读诗歌,思考:

  (1)诗歌的思路怎样?

  (2)诗歌的大意是什么?

  2、讨论、交流。

  (读+想+说)提问并板书诗歌思路

  (三)品味剖析,领悟诗歌的意境美121、品析名句: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绘了怎样的景致?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再现意境。

  听老师朗读,闭目联想和想象美好的田园画面:透过诗,你仿佛看见(听见、闻到、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

  3、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4、齐读全诗

  (听+想+说+读)

  1、引导品味诗歌名句,小结点评。

  2、倾听学生发言、点拨、评判。

  3、板书主旨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所创造的意境,做到“披文入情,身历其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情感。

  (四)指导背诵2

  1、根据思路背诵全诗

  2、背诵全诗(指名背诵、齐背)

  (读)倾听、点评熟读成诵,在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环节五:

  迁移运用,体会诗歌的鉴赏美101、引导小结《过故人庄》学法。

  2、用学习《过故人庄》的方法自学《游山西村》,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3、小组合作学习。

  4、交流学习情况。

  (1)比较相同,体会诗情。

  预设:

  ○1体裁相同,都是律诗。

  ○2题材相同,都是写到农村朋友家做客,都是访友诗;都描写农村风光,都是田园诗。

  ○3两诗思路相同。

  ○4主人都很热情。

  ○5都想再到朋友家做客。

  ○6写法相同,都是先叙事写景,后抒情。

  (2)比较不同,感悟诗理。

  预设:

  ○1《过故人庄》语言朴实,读起来明白易懂。

  ○2《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景,又叙事,还带着哲理味。

  ○3《过故人庄》抒情比较直白,《游山西村》抒情则比较含蓄。

  (做+说)

  1、指导比较方法

  2、巡视学生参与情况。

  3、引导、点拨、评判、板书要点。

  “由扶到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探究,达到对诗歌创造性的理解与领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力与鉴赏力。

  环节六:

  课堂小结2

  1、齐背两首古诗。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听老师小结

  (读+说+听)

  1、倾听、评价

  2、小结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在小结中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环节七:

  课后作业1、默写两首诗

  2、孟浩然和陆游的这两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根据对诗的理解选择一首诗画一幅画,或用第一人称写一篇优美的散文。

  (做)课后检查拓展学生学习古诗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掌握作者及背景,了解诗意并背诵全诗。

  2、结合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语境导入

  田园诗,就像一颗颗大大小小的星星,汇集在唐诗的灿烂星河里,熠熠生辉。今天我们一同走近盛唐田园诗人孟浩然,走进他的代表作《过故人庄》(板书课题)

  二、解题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后漫游吴越。年近四十应试不第,失意而归,后从事小官,三年后患病卒。其诗风格诗淡自然,盛唐著名田园诗人之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有《孟浩然集》。这首诗写作者受朋友五邀,到乡村做客的事,表现了朋友间亲切的感情。

  三、诵读

  ①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及韵律,学生轻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或集体朗读)

  四、研习诗歌内容

  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明确:老朋友准备的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农家去做客。小村掩映在绿色之中,青山横卧在村外。推开小窗,面对打谷场和菜圃,端起酒杯,谈起桑麻农事。酒足饭饱,临行时,主动提出重阳节时还要来赏菊花、喝酒。

  ①首联:起,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应邀做客。向:饭菜丰盛吗?诗人的心情怎样?用“鸡黍”,并一请就到,说明方宾关系怎样。

  明确:饭菜丰盛,诗人心情愉快高兴。说明主宾之间感情融洽,友谊极深。

  ②颔联:承,承接上文,写田庄风光。风景美吗?美在哪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解:美,美在诗新,谈远,幽静,色调丰富,对仗手法。

  ③颈联:转,由写景转入写人事。相聚饮酒的情形,把洒闲话,气氛融洽,深情厚意就在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田园生活恬静而闲适、和协而幸福。

  ④尾联:合,收拢全诗。“就”暗含欣赏之意,再来做客,诗人分别时是什么感情?

  明确:依依不舍

  2、学生合作探究: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还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淳朴的民风也让他想再来,从而表现了朋友们真挚的友情。

  五、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全诗

  六、小结

  这首诗看似平淡,平平地叙述,省净的语言,但读完之后,却仿佛是一曲清幽淡雅的田园交响曲,令人向往,令人陶醉,令人回味不已。

  七、布置作业

  改写成现代散文

  板书设计

  孟浩然

  过首联:应邀做客

  故颔联:田园风光真挚友情

  人颈联:欢饮闲话向往田园

  庄尾联:依依惜别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3、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

  2、学生背诵《春晓》、《宿建德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

  二、学文

  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要求一,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师出示 “资料”,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首古诗。

  2、学生自学,师巡视。

  3、交流(回到老师的界面)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4)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4、交流:点击“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句

  (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

  故人——老朋友

  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

  (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

  (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

  5、交流:点击“话”——“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指名读。

  (2)把你的体会说说。(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事。

  (3)随机理解“桑麻”

  (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完成“说一说”——“想象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

  (5)学生自己完成。

  (6)交流

  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

  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在这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

  (7)齐读“话”句

  6、交流:点击“别”——“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指名读

  (2)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

  (3)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写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4)交流。

  7、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那还有什么让诗人要相约重阳日在来赏菊花呢?(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

  (1)出示“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放眼望去绿树围绕着村边,青山在村外横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2)讲述对仗句。

  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读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是什么修辞手法吗?(对仗)

  师生对对子:“绿树”对________;“村边”对_______;“合”对______

  “绿树村边合,”对____________

  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三、总结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象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培养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

  3、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片断练习。

  4、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学会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古诗两首》之一《赠汪伦》的掌握、背诵情况。

  2板书课题:过故人庄 指导学生写好“过”、“庄”两字。齐读课题。

  二、读一读

  1、出示古诗《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自由练习读。读准“黍shǔ”、“圃pǔ”等字音。3指名读,齐读。(达到熟练为止)

  三、悟一悟

  (过渡:同学们,德国大思想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读一首好诗,就好像在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你会听到大诗人孟浩然正在对我们深情地诉说呢。)

  1、学生自由进行整体感悟,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2、组织学生大组交流。

  (预设:诗人在说:“老朋友真是热情好客!”这从“具鸡黍”、“邀我”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老朋友所住的地方太美了!”这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们相处得可真愉快!”这从“把酒”、“话桑麻”等词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很喜欢这里!”这从“待到”、“还来”等词可以体会出来……)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如 “具鸡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

  的美好情感。

  四、背一背

  (过渡:同学们听得真用心,我想如果大诗人孟浩然听了你们的这番话,一定会视你们为知己。那你们能将你们所感受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吗?)1、学生齐读。

  (过渡:同学们,你们将诗人的感受读了出来,这很好。可是要想读好古诗还要注意抑扬顿挫。我们来听听朗读专家是怎么读的?)

  2、教师放课文录音。学生根据录音,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不错,那你们能将这首诗记下来吗?)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写一写

  (过渡:同学们,你们真不愧是大诗人孟浩然的知己,这么快就将好朋友们的诗记了下来。那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大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你们能通过你们的笔把它写下来吗?学生:能。好,我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第一组的同学写第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其他组依次类推,请你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尽可能具体地写下来。)

  1、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结合插图练习写片断,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每个组选一名学生读自己所写的片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将诗句中的重点词写好。比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的“具”,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老朋友一家为招待诗人,忙得热火朝天,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的情景写具体、写生动。

  3、引导学生感悟到:如果把四个人所写的内容连起来,就成了一篇改写成记叙文的《过故人庄》。

  六、练一练

  1、回家后,将这首诗背给家长听。

  2、课后,四个小组中的同学四四一组自由结合,共同修改所写的内容,然后连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过故人庄》,写在习作本上。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全诗大意,领悟全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阅读本课,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一般方法,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古人的思想情怀,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过故人庄》的阅读。指导古诗的一般阅读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个板块:选点突破

  一、快乐起跑:

  导言: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学习古诗词就是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提高文化素质,陶冶情操。由于年代久远,继承古代灿烂文化,重点应是诵读、背默、积累。难点是阅读及鉴赏古诗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寻找打开这扇古代文化宝库大门的钥匙,欣赏颗颗璀璨明珠的风采。

  二、预习考查:

  点拨1:顺畅朗读五首诗,考查字音。

  强调:荒秽 hu ì 草木长zh áng 鸡黍sh ǔ 郭外斜xi á

  开轩xu ān 场圃p ǔ 重ch óng 阳 迷m í人眼

  啄zhu ó春泥 没m ò马蹄 白沙堤d ī 花木成畦q í

  排闼t à 鸡豚t ún 山重ch óng 水复

  乘ch éng 月 拄zh ǔ仗 叩k òu 门

  点拨2:选点《过》诗,整体感知。

  ①《过故人庄》作者是谁,哪朝人,选自哪本书?

  明确:孟浩然,唐代人,《孟襄阳集》

  ②《过故人庄》一诗从诗题看的大意是什么?

  明确:诗人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做客时对田园情趣的感受。过:访问;故人:朋友;庄:村庄

  ③投影村庄、青山、绿树的简笔画,结合全诗内容联想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还来”——喜爱

  三、指导节奏

  ①节奏常识:

  点拨:

  1、古诗五言句按音节划分一般是:2/2/1。例如:绿树/村边/合。

  2、有破读现象时,要按意义划分。例如:故人/具/鸡黍。

  训练:按音节兼顾意义的方法对《过》诗进行节奏划分,并说明理由。

  明确: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强调:古诗节奏划分的标准是音节兼顾意义的。所以,懂字词,说译文是正确划分古诗节奏的关键。

  ②书读百遍

  点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要熟读,达到背诵的程度。

  考查:选2—3名背诵。

  四、熟读体会

  点拨1: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用四个字概括每一句大意。

  附板书:明确:邀“我”作客——山村风光——把酒闲谈——重阳还过(访问)

  点拨2:语言美表现在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判断哪些是叙述句,哪些是描写句,从情味的角度谈好在哪里?

  明确:

  叙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①老朋友准备好美味饭菜,请我到村居的农家做客。情味:“具鸡黍”、“邀我”——真挚的感情、愉悦的情趣

  叙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近处,绿树环抱着村庄;远处,城外青山连绵不断。

  情味:“绿树”、“青山”——清幽恬静的气氛

  描写: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③轩窗一开,扑面而来的是谷场和菜地,远处是绿树,青山,知心朋友们喝着酒,谈谈农事,风儿送来阵阵泥土和庄稼的气息。

  情味:“面”、“话”——令人陶醉的风味

  ④重阳节我还要到你家,喝菊花酒。

  情味:“待到”、“还来”——融洽的感情、喜爱的情趣。

  描写: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点拨3: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闲适恬淡(景美情美,乐在其中,令人陶醉)

  强调:析文句、品字词,是领悟作者情感的关键。

  五、品诗意境

  创设情境,感悟情怀:播放喜悦基调的古曲,老师同时饱含深情地诵读,学生闭目联想和想象美好田园画面。

  点拨1: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看见了什么?

  明确:

  我看见了:青青的山,绿绿的地,清清的溪水和金灿灿的菊花;谷垛堆堆的稻场,郁郁葱葱的菜地;村民们在田间辛勤地劳动着;孩子们在捉迷藏、放牛

  点拨2: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听见了什么?

  明确:

  我听见了:鸡在叫:“喔!” “喔!”;

  鸭在叫:“嘎!” “嘎!”

  诗人与朋友举杯谈农事,互相祝福

  点拨3: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闻到了什么?

  明确:稻香、菊花香、泥土的气息、大自然的清新空气。

  点拨4: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感受到什么样的情?

  明确:朋友的热情,诗人与朋友之间纯朴的友情,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激情。

  板书:热情 友情 激情

  讨论意境是指诗人写景叙事要表现的情怀,品读诗的意境的角度是什么?

  强调:透过诗,你仿佛看、听、闻、感到了什么,用自己的经验去想象诗人的经验,就会品味出诗的意境。

  第二个板块:指导学法

  点拨:通过《过故人庄》的学习,请你谈一谈阅读古诗的一般方法。

  明确:(附板书,用投影打出)

  读一遍,正字音;

  读二遍,懂字词;

  读三遍,说译文;

  读四遍,明节奏;

  读五遍,析文句;(每句的表达作用,作者想写什么。)

  读六遍,品字词;(关键词语用得好在哪里。)

  读七遍,作想象;(看、听、闻、触等官感悟出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

  读八遍,会背诵。

  六、家庭作业:

  以诗的内容为素材,融入合理、丰富的想象,以《过故人庄》为题,绘风景画一幅。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7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文章《黄鹤楼送别》,大诗人李白在黄鹤楼为朋友孟浩然饯行,写下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谁来背诵一下。

  2、提问:诗中“故人”指什么人?(板书:故人)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故人”的诗《过故人庄》,(板书:过 庄)这是李白故友孟浩然写的,谁来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孟浩然(背诵其诗也可)。

  4、设疑:看到这个题目,猜猜看,题目什么意思。(如:经过老朋友的庄园;曾经去过老朋友的庄园;去老朋友那儿看望老朋友;准备在老朋友那儿过一辈子……。)

  过渡:让我们带着疑问,读读课文、看看课文题目到底啥意思。

  二、学习课文

  1、自学古诗,读时注意读通读顺,读准7个生字和4个多音字。

  2、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结合学生的读纠正错误)

  3、释题:自学了古诗,你能从中找一个句子解释题目意思吗?结合学生发言,出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

  具鸡黎——准备丰盛的饭菜。至—到。

  (2)(板书:邀

  至)受到老朋友邀请而来这儿,那么题目意是?(到老朋友这儿看望老朋友)老朋友热情招待,诗人心情如何?(开心、高兴)

  -1-(3)指导读好该句

  4、老朋友相见,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位老友会聊些什么呢?(板书:话)出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指名读

  (2)联系插图,说说自己的理解(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杯畅饮美酒,谈一些农家的事)

  (3)随机理解“桑麻”并板书

  (4)想象说话: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些什么? 交流:

  (我们农村空气清新,欢迎常来走动;谢谢你为我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有机会也到我那儿玩玩;你这儿真美啊,住在这儿,一定挺惬意;田地里收成如何;好啊,长势都不错,估计是个丰收年)

  ……

  深情厚谊就在淡淡的闲谈之中,在平常的询问农事中,即将分别了,诗人孟浩然会和老友说些什么呢?

  5、出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读诗句

  (2)说说你的体会(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我还 会来欣赏菊花的'。)

  (板书:重阳

  就菊花)

  (3)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正如李煜所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有的人喜欢将离愁别恨压在心里,有的人则不然,他愿意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不吐不快。

  背诵描写友情的诗。

  -2-(如:《送元二的使安西》、《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诗人向往,那么还有什么让诗人还没分手就又相约重阳节来赏菊花呢?

  (1)出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观察插图,说说自己体会到的诗句的意思,(村子边环绕着翠绿的大树;村子外斜卧着一座座青山)(板书:(见)绿树、青山)

  (3)指导朗读(4)讲述对仗句:

  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设疑:这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鲜明,谁知道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仗)

  师讲述什么是对仗句(或让学生联系本册练习3“对对子”来理解对仗)

  师生对对子:“绿树”对——“村边”对——“合”对——“绿树村边合”对——

  (5)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师生对对子。

  补充:“愚公移山”对——“东南西北”对——

  “东南西北中”对——读好这两句诗句。练习背诵。

  7、小结:这首诗看似平淡,然情、事、景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中间对仗句的使用,更加强了节奏。

  齐读这首诗。

  8、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唐诗。尤其是孟浩然、王维首创的山水田园诗,更是别具一格,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背诵:山水田园诗

  (如《清平乐〃村居》、《四时田园杂兴》、《饮酒》、《归园田居》……)

  三、想象说话

  1、浓浓的朋友情,纯朴的田园景,让人忍不住想记下来,想说给别人听,你们想吗?

  2、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一句诗,想象说话,每句试开头如下:

  (1)老朋友捎信来说……

  (2)在路上,只见……(3)来到朋友家……

  (4)就要分别了……

  3、评议,注意展示朋友间的深深情,离别意。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

  2、借助朗读,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4、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一般方法,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说一说,有哪些诗歌表现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深厚的。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导入课题。再背有关朋友情深的诗歌。

  二、初读。

  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

  出示自学要求,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2、学生自学,师巡视。

  三、看看画面。

  [轻音乐作为背景,出示画面:茂密的树林把整个村庄围绕,给人以静谧的感觉,隐隐约约的斜山在远处蜿蜒起伏]

  1、欣赏图片

  2、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说说自己的感受。重点让学生描述出农家生活环境的安谧悠闲。

  四、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本诗歌平淡似水,如一幅淡雅的中国画,浅显易懂,但是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学之前首先要读通诗歌,读熟诗歌。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教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6、齐吟全诗。

  五、学诗。

  1、交流(回到老师的界面)

  (1)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

  (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3)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2、交流:点击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句

  (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

  故人老朋友

  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

  (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

  (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

  3、交流:点击话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指名读。

  (2)把你的体会说说。(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事。)

  (3)随机理解桑麻

  (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完成说一说想象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

  (5)学生自己完成。

  (6)交流

  (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

  (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在这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

  (7)齐读话句

  4、交流:点击别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指名读

  (2)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

  (3)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写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4)交流。

  5、是啊,秀美如画的景致,闲适恬静的农家生活让诗人向往,真挚深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

  六、想象意境。

  即兴表演

  指导表演:

  注意老朋友之间谈话的内容是有关农事,神态自然大方,语言淳朴自然,气氛融洽和谐,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

  注意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揣摩人物的心理。

  准备表演:

  组织语言,酝酿情感。

  即兴表演:

  及时评价:

  七、拓展。

  1、孟浩然的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根据对这首诗的理解画一幅画,或用第一人称写一篇优美散文

  2、自学一首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01-31

过故人庄译文04-12

《过故人庄》改写作文02-05

过故人庄改写作文02-05

诗歌教案之过故人庄11-30

幼儿园中班古诗《过过故人庄》教案11-30

过故人庄重阳节古诗11-15

《牧童》和《舟过安仁》教学设计08-06

《船过三峡》教学设计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