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随笔

时间:2023-03-20 14:56:50 教师 我要投稿

中学教师随笔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教师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教师随笔

中学教师随笔1

  孩子犯错是很平常的事情,对大人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孩子而言就是天大的错误。当孩子犯错后,换一个角度看孩子,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孩子犯错往往喜欢逃避职责,这样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一个不敢应对自己错误的人,无法承担重任,也无法应对纷繁复杂的世界。

  我们班上孩子,在以前,犯错是不敢主动承认的,原因很简单,怕老师责骂。之后,有同学犯错了,我没有直接骂,而是讲出他犯这个错误的后果,引导他们。此刻渐渐有人,发展到,只要自己犯错,都会主动和老师说。这些是我比较欣慰的。

  小武,经过一年多教育指导,学习上用心性不稳定,纪律上改变很多,不会无缘无故去打人。上个星期五,他第一个,早早的来到学校,能够看出他对学习的激情是很好的。但是,由于自己冲动性格,在没有钥匙的状况下,一脚把门锁头踢坏了。这件事,我在班上问起时,他一一承认,但是,当应对要和他爸爸讲的时候,他却退缩了。

  活动课的`时候,他来办公室找我,一副犯错后悔悟的表情。“老师,你能把烂掉的锁头给我吗?”我不明白他要干嘛,但是尊重他的意愿,把锁头给他了。之后,小平跑到我的办公室说:“老师,门被小武修好了。”我好奇的问:“怎样修的?”“用笔修好的。”我准备看看小武的杰作,走上楼梯看了。用笔壳虽然插不稳,但是,也能够把门闭合。在那里,我看到了孩子小小的创造力。如果,鼓励他继续发挥自己的脑袋,发明创造,他将越来越聪明。

  小平告诉我,小武害怕让他的父亲明白这件事。我特意接近小武,和他聊天,告诉他,他能主动承认错误,并且试图想办法自己解决,是一个十分有担当的人;修复门头,虽然不实用,但是,也说明,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如今,就差应对了,你不敢跟父亲讲是因为不敢应对你爸爸。怕他明白后的反应,或者是害怕父亲失望。其实,只要你的态度诚恳,并且告诉他不会再犯错了,他是不会怪你的。主要是自己要做到。事后,他采纳了我的意见,他父亲也主动给我打了电话。

  在这件事上,我并没有因为这个孩子的错误而生气。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教育孩子的错误,要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错误。

中学教师随笔2

  对于中学生来说,“早恋”早已不是什么神秘的名词,而应该是积郁在心中的千百个“结”之中最特别的一个“结”,一个 “情结”。

  首先,我认为,“早恋”一词是个错误概念,恋爱就是恋爱,没有早晚之分,所谓早恋,只是成人意识中的一种判断,从青少年的经验来看,它就是“恋爱”,就好比花朵自然要开放,陈酒自然要溢香一样。我无意从生理、道德、教育等角度来阐释老师或社会的正统观念,我只想从一个教师、一个成年人、一个渴望得到青少年理解的教师的立场出发来谈谈我如何看待中学生的“情”和“爱”。

  恋爱,是一个神圣的字眼,是人生中必行之路,必涉之水。当异性之间感觉到来自对方心灵力量的撞击之时,双方的情感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个世界的确很美。玫瑰是爱情的象征,它美丽、浓艳、高贵、浪漫,但是,如果我们采摘它的时候一心只盯着花朵,而忘记了花下的“刺”,也许就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关注“花”,但却不应该忽略了“刺”的存在。

中学教师随笔3

  陈鹤琴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立了“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

  活教育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植根于中华文化和教育理论的土壤中,而活教育正是核心素养孕育和发展的摇篮,它的理论、思想与内容体系可以激活学生的潜能,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这一切,并不影响核心素养的时代特征和未来社会的要求,恰恰相反,活教育将历史传统和时代要求联系起来。

  活教育的原点:激活核心素养发展的主体——儿童

  活教育的原点是儿童,即活教育是以儿童发展为核心展开的。

  其一,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儿童。”陈鹤琴88岁时写下一题词:“一切为儿童”。1935年,他曾写过《儿童年实施后的几点宏愿》,开篇就说:“愿全国儿童从今日起,不论贫富,不论智愚,一律享受相当教育,达到身心两方面最充分的可能发展。”这是他的第一宏愿。他始终把儿童、儿童发展记在心里,写在行动中,而且不是面对少数儿童,而是面向所有儿童。儿童是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活教育的归宿点。儿童原点永远是活教育的核心,恰似核心素养是所有同心圆的圆心。

  其二,活教育的目标是三个信念。陈鹤琴确立的活教育的目标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首先,儿童是人,不是物,他有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儿童是目的,不是手段,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让儿童成为人的发展。其次,做中国人,家国情怀、民族认同、国家的责任全在里面了。再其次,做现代中国人,则是让儿童从中国出发,走向世界,走向未来。陈鹤琴将这三大目标作为教育信念。这一目标、信念与当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脉相承的。

  其三,活教育明确提出做现代中国人必须具备五个条件: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他说:“一个健康的人,他有理想,他乐观、积极、有毅力,他能担当起大事”,“惟其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担负起现代中国与世界给予我们的任务。”第二,“要有创造的能力”。他说:“儿童本来就有创造欲,并有创造能力。”第三,“要有服务的精神”。他说:“要为国家服务,为全世界的人类服务,为真理服务。”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他说:“中国人是有合作的态度的,抗战时期不是证明我们的团结力量很伟大吗?”但他又指出,中国人缺乏合作精神“确是一种严重缺陷”,亟待加强。第五,“要有世界的眼光”。他说:“所谓世界眼光就是对世界的看法”,“惟其认识世界,才能眼光远大”,“以宇宙为学校……才能做一个世界人”。以上五个条件,与当下核心素养的元素、要求相比照,都是相呼应的、相嵌入的、相融通的,是具有前瞻性的。

  其四,活教育确立了儿童教育的十七条原则。概括起来,其中有:两个“凡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两个“鼓励”——“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两个“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最后一条:“儿童教儿童”,因为“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能了解的更为深刻”,“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获得的更为巨大”,而且,“儿童教儿童,教学相长”。这些原则用于今天不仅一点都不落后,而且仍有时代感、未来性。

  通过对活教育原点——儿童有关论述的简单梳理,我们可以作出一些基本判断:在儿童这一原点上,活教育与核心素养是完全一致的、相契合的;活教育进一步启发我们要坚持一个信念,一切从儿童出发,将儿童发展作为核心素养的主题与宗旨;活教育应当成为核心素养孕育的摇篮,首要的是激活儿童这一主体;核心素养一定要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中,应从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中汲取营养,找到自己的根与魂。

  活教育的基点:丰富核心素养的情境和资源——生活

  活教育有个重要的基点,那就是生活。活教育要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劳作,在生活中学会合作、服务和创造。生活是活教育的源头活水,只有在生活中,教育才是活的,否则是死的。

  核心素养的培育、发展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情境,真正的学习是在情境中发生的,核心素养是对真实复杂情境的认知、辨别、顿悟,以及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体现。

  活教育把宇宙当作学校。陈鹤琴提出,教育的场所不限于学校,生活是学校,宇宙是学校。他讲述了“一个活的林间学校”诞生的过程,具体记录了林间学校一天的生活,从早上七点开始,到傍晚结束。先是讲冒险故事,九点半开始分班上课,有“披荆斩棘”课,他称为“开辟世界的工作”;有草地上的唱歌课,有“动物乘火车”的游戏,还有作文共同订正课……可以想见,林间学校正是今天的野外学校、蓝天下的学校。课程是情境课程、综合课程,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是跨界的,小朋友是互助互学的。陈鹤琴告诉我们,教室不应该是封闭的小匣子,它应打开,应开放,应流动。核心素养当然可以在书本世界里、在符号世界里培育,但更为重要的是在情境中萌发、生长起来的。

  活教育把大自然、大社会当作活课程、活教材。陈鹤琴说,“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知识,要获得直接的知识,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探讨。”他还说:“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初看和你所教的没有关系,仔细研究,也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呢。”这些论述,表明了活教育的课程和教材的理念是,鼓励儿童积极研究,“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其理论支点是让儿童建构活知识。陈鹤琴还以生动的语言作了如下讲述:“把一本教科书摊开来,遮住儿童的两只眼睛,儿童所见的世界,不过是6寸高、8寸阔的书本世界而已”,“儿童的世界多么大,有伟大的自然亟待他们去发现,有广阔的大社会亟待他们去探讨。否则,在渺小的书本世界里去求知识,去求学问,去学做人,岂不是等于梦想吗?”这些都在反复阐释同一个问题: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应是,努力把一个偌大的世界当作课程和教材,课程、教材的大视野带来教育教学的大格局,大视野、大格局才会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活教育的原理是“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完成儿童的完整生活”。陈鹤琴提出“整个的教育”概念,因为生活是完整的,所以教育也要完整。这集中体现在他的“五指活动”中。“五指活动”是指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这五个领域的活动犹如人的五根手指,是一个整体,能分离,相对独立,但不可分割,更不能分裂,其目的是从儿童发展需求出发,完成儿童的完整生活,完整的生活才能培养完整的人,进而促进儿童生命体的完整和活泼。这五大领域几乎覆盖了儿童的全部生活,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点及主要表现描述大体上是一致的。由此,我们得到的启发是:核心素养虽然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但一定是个整体,所有学科都要指向这一整体,决不能从核心素养中只找自己学科的要求,以求学科与核心素养的某几条要求一一对应。一一对应的结果势必造成核心素养的分裂、割裂,造成“学科本位”。

  生活,这一活教育的基点,实质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环境、教育的资源、教育的情境。活教育之活,活在丰富的生活,活在真实的情境,活在课程、教学向生活打开,回到知识真正发生的情境中去。核心素养也是活的,学生核心素养要活在生活的源头活水中,活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可以说,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当是活教育。

  活教育的力点: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学习方式的变革

  活教育有一个力点,既是着力点,又是一个支点。这个力点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首先,陈鹤琴确定了活教育的方法论。活教育的方法论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对这一方法论作了说明——“脱胎于杜威博士当年在芝加哥所主张的'‘寓学于做’,但比杜氏的主张更进了一步,不但是在‘做’中学,还要在‘做’中教,不但要在‘做’中教与学,还要不断在‘做’中争取进步”。活教育的教学“着重于室外的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作研究对象,以书籍作辅佐参考。换一句话说,就是注重直接的经验”。他明确指出:“这种直接的经验是使人进步的最大动力。”“着重于”,并不是“唯一”,他并不否认教室里的学习,而是更注重室外的体验所获得的经验。培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也正是这么去改变去努力的吗?课改以来,学习方式变革成为改革的重点,这与活教育的“做”的方法论是高度一致的,活教育的方法论给了核心素养发展十分宝贵的启示。

  其次,以“做”为着力点,活教育确立了几条原则。一是“使小孩子获得均衡发展”。“并不是培养儿童某一技能,或使他们精习某一特殊学科,我们不能让刚出芽的幼苗早熟结果”。二是开展“自动的研究”。他说“最宝贵的是儿童自动研究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小朋友们本已潜在的”,那种“耳提面命的教学方法”限制了潜能的开发。三是开展“分组的学习”。他早就指出:“一般的学校大多是采用分班制,分班制是教师与学生在注意力上交流,只适宜注入式学习。分组学习是小朋友以及小朋友教师双轨线的交流,适宜于相互讨论研究和工作。”还有其他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规定了“做”的方向、目的,直抵儿童的生命潜能,而且直指班级授课制、注入式学习的弊端,极具理论性,也极具操作性。可以说,当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现场学习、场景学习与活教育是相承的、相通的,也是“活”的。

  再次,活教育规定了教学过程的四个步骤:实验、参考、发表、检讨。陈鹤琴让每一个小朋友拥有自己的工作簿,“在工作簿上编自己的教材”。这四个步骤形成“做”的链,一环连一环,一步深一步。所谓实验就是具体的设计、操作、研究;所谓的参考就是文献参考、理性分析,形成研究假设;所谓检讨,就是反思、改进;所谓“发表”,就是表达、展示、与大家分享。陈鹤琴并未将之冠以“模式”,其实正是一个理论化的实践、实践化的理论——应称之为模式,是科学的、有效的。

  最近听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作报告,他说,“做”就是学。他还认为,“做”应当有工具,但有工具还得有想法。他甚至提出,不妨让学生从金字塔的塔尖学起、做起,才会有高阶思维、高峰体验,才会有高期待。这位院长讲的与陈鹤琴所论述的所实验的,不是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吗?永远的活教育,永远的陈鹤琴。让我们继承和深化活教育,让活教育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摇篮,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那里孕育、生长、发展吧。

中学教师随笔4

  某县教研室举行中学优质课评选活动,我有幸参与了语文学科的听评课工作。

  课题是苏教版高一必修三《老王》(另见于人教版八年级必修、鄂教版九年级必修)一文的文本研习。参评教师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展示出丰富的教学经验、新颖的教学手段和良好的基本素质。自然的教态、生动的语言、个性的设计,把我一次次带回当年瑰丽的中学殿堂,久违的课堂亲切感油然而生。

  激动、亢奋后是冷静的理性思考。我发现,除了视觉听觉上获取的极大满足外,留在脑海中真正实用的东西却很寥寥。这些参评教师都一如我当年的老师,机械地地搬演着同一部枯燥的话剧。

  导入新课、走近作者、自读课本、整体感知、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程序十分规范,整齐划一,过程相当完备,无一遗漏;活跃性、动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突显,文字、图形、声音、影像、动画等诸多手段令人眼花缭乱,牢牢操纵控制着执教者的双手和听众的大脑;课本、学案、练习册上清晰可见的`作者简介、背景介绍、正音释词等知识又被教师拎出来花样展示;段落划分、主题归纳、语言鉴赏、练习处理等步骤均转化为教师不厌其烦的自问自答;画说老王、问询老王、走近老王、评说老王、品味老王、善待老王、怀念老王、关注“老王”,环节繁多,或重复或交叉,弄不清,理还乱;平淡似水而又情丰意蕴的优美散文被无情地肢解,静默能悟的佳句被生硬地提升,贴上了晦涩难解的标签。

  原本应该让学生轻松自主认知人物形象的简单课题,让教师们有意或无意地复杂化了,学生被困在老师精心设计的迷宫中,东突西奔,寻找出口。教者疲惫中带着无奈,学者疲惫中充满不解。

  可不可以运用减法思维,删繁就简,让课堂简单一些呢?

  板书“老王是一个的人”,思考在横线上填写什么修饰语。

  或者,抓住“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样了?好些没有?’‘早埋了。’”如果现在的你是老李,该如何回答?

  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抓住要点,让复杂无序的事物尽可能变得简单易行的过程,以达到化难为易,以少胜多,以约驭博、事半功倍的目的。

  教师之所以被牢牢束缚,学生之所以得不到解放,就是因为在不少的课堂教学中,无效的努力太多,过犹不及,劳而无功。首先,目标定位不准,盲目拓展,往往使得课程本身变得复杂、繁琐,或尾大不掉,或支离破碎。其次,为迎合评委心理,为适应周全的打分标准,程序繁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再次,误解新课改要求,翻新作秀,“绝招”迭出,顾此失彼,或照搬照抄,失去个性,或被动模仿,落入窠臼。

  著名特级教师张庆先生早在10年前就曾振聋发聩地指出:“堵不住烦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只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能解决好语文课堂教学“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问题。

  首先,教学目标要化整为零。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通过不断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自能读书,自能学习”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根据学情,从整个学段宏观布局,确定课堂目标,三维目标固然要考虑,但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做到平分秋色。要有的放矢,给学生真真实实留下点东西,并集腋成裘,水到渠成。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从“台上”走到“台下”,从“台前”走到“台后”,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协作者。让学生这个主体在阅读、理解、分析、争辩中汲取营养,学会学习。教师的第一要务是运用更大的智慧选准达成目标的突破口,做好指引性设计,纲举目张。第二是遵循内在认知规律,捕捉灵感,适时拨动,自然教学。第三是恰到好处地简单收束,适度引领拓展,不必刻意为之,自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简单不等于肤浅,课堂简单化不等于师生无为化。形式上的简单化要求,与深入探究的实质要求并不矛盾。课堂简单化的前提是教师课外更多的脑力投入和课内更强的能力调控。这是教师高能力、高水平的表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教育能够是而且必须是一种解放。”课堂简单化其实就是回复根本,就是解放的教育。或许简单一些,我们就能更好更快地进入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

中学教师随笔5

  人的一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学生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必须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去吸收新东西。可见,学习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给学生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因此现代教师的主角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使学生获得必须的终身学习的本领。而学生灵活运用传授的方法又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的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

  一、预习是学好语文关键的第一步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潜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应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主动地去研读课文。

  预习只需粗略的阅读,了解知识的梗概,以做到心中有数地去听讲,或者说带着问题去听讲。在课堂中,教师对新知识的传授,是在学生准备程度和此刻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问题的思考也是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制,在这种状况下,理解者若对新的认识对象心中没数,往往就会紧张地“奔命”于老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这样一种心理不但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理解,而且更不易用心思维,求疑思疑,触类旁通。这样,就一步不备,处处被动。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成绩的提高和潜力的培养。

  二、预习的方法

  1、阅读法。阅读是预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应把书本上有关资料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能够“走马观花”。对于陌生的新知识,决不能仅看一遍,而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可在重点和难点部位做记号,以引起自己足够的注意。

  2、联想法。联想是预习不可缺少的贯穿于全过程的重要方式。由于语文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预习时总会引起一些联想。联想的过程,实际也是将知识融汇贯通、初步掌握的过程。有了联想,就能使自己的想象力得以发展。想象力是人的潜力之一,对学好语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想象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3、设问法。从某种角度讲,能对某物提出问题,说明对该事物是了解的,同样,若对预习的资料能提出几个为什么,则说明预习是成功的,不怕不会学,就怕没问题。在预习时,除了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外,还应逐步锻炼自己变换思维的角度,要一题多问,故设难关,以求甚解的自学潜力。可见预习时应特别避免的是那种表面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头脑中一片混沌。勤于思考,多多设问,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4、整理法。整理是预习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透过预习,对新知识的掌握会做到心中有数,对已学会的知识自己会感到喜

  三、预习的步骤

  1、总览单元。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做为基本单位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共同的知识和规律。因此,对整个单元浏览一遍,预先构成一个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高屋建瓴,可少走弯路,便于比较和总结。

  2、分析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观察”美景的“窗口”,充分利用这个窗口,也就占据了“攻击”课文的有利地势。有的题目启人深思,

  3、熟悉作者。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思想观念往往影响他作品的风格。

  4、了解背景。文章都是为时而作,有针对而写,有感而发的。对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中心资料,课文中选入的伟大作家鲁迅的文章,有些资料与背景有直接的联系。

  5、思考练习。对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若能事先思考,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在老师讲授时,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思考角度或^解答。这样既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同时又节省了时间。

  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及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帮忙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学生基础差的特点,从基础入手到提高潜力直至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不同资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潜力。

中学教师随笔6

  透过我的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地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的成长,真的很重要。记得一次交流会上,有个老師就讲起了他对日常教育教学的反思,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专门准备了反思记录本,只要有想到的资料,及时写在上头,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大概资料或是一点想法,然后他会利用空余的时间,把这些资料中个性感兴趣的话题写一写,也便就成了我们所谓的反思,我想这就是一种坚持吧。

  我想,仅有坚持不懈坐着反思教育的老師,才是真正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收获的人。[由Www.QunZou.Com整理] 教师不仅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潜力是教学的关键。

  一个拥有用心态度的人,总是能在各种逆境中寻找到坚持下去的理由。由此想到我们平时教学中的反思也是一样,仅有首先抱有用心反思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反思,做好反思。

  所以,想要真正反思成功,先有用心的态度吧。

  自古以来,关于“坚持”的名言有许多许多,譬如比阿斯说:“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又譬如《论语》中那句“欲速则不达。”人们为什么要一向重复着坚持,可见它是多么的金贵。

  从事教育工作三年来,我就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到底。此刻的学生与我们存在着很大的观念差异,并且个性都比较强,不能对他们采取压制的手法,刚开始虽然取得一些成效可是效果却会适得其反,我们并不是阶级敌人,要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更要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应对本学科的特点,要认真思考怎样让他们更好的理解。

  教师首先要吃透学情,要明白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状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

  教学要有效果,关键在课堂;课堂要有效果,关键在学生参与!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是关键。

中学教师随笔7

  笔者从教十年来,主要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老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 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 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经历丰富,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才有如此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记得那天,我上倮时学生悄悄地说了一句:“老师,不能再这样了”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到。特别注意学生的言行,说话较为恢谐,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几乎每上一节课,只要有不如意时,会多写一点,如果觉得这节课有兴奋点也记下。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记得有一次,社会实践时,要求学生走路,我一直与学生在一起。学校要求师生说普通话,我一直坚持说,有学生当第一次听我说地方话时都觉得别扭.当我有错别字时,学生能立即帮助我改正.当我说普通话发音不准时,学生能及时指出.这些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获.我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提建议,凡是学生提意见的我评作业时,写一句“谢谢你给我提出这么好的建议。”学生有什么意见才会直接说。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我所范的错,学生也深受影响。一次学生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了,当时我也不能准确知道是谁,但我说了一句,犯错误没关系,只要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的,说完,有同学站起来了。当时我真的很高兴,不用我去一个个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尴尬。

  4.老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常常因此忽略学生的权利,认为自己为学生好,而学生的权利微不足道。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副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有一次上课时,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觉得听这课没兴趣,便抄写英语笔记,当时我特生气,将她的笔记本当着同学的面撕成两半,顿时,教室很安静,因为我一般情况是不会生气的。继续将内容上完,课后与学生谈话了解她的想法,我给她道歉,“我不应该撕笔记本,毕竟你花了那么多心血”。学生也承认了她的错,后来我上课时,当着全班的面给学生道歉,有学生不理解,我解释教师也有犯错误时。就这样我迎得了学生的信任,于是学生有什么心理话都与我说。请我为她们出主意。我尊重了学生,学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没上课的学生对我都很亲近。我在学校哪怕在累,只要与学生相处,烦恼就没有了,学生只要看我脸色不好,都会说,教师别太累着了,多休息,保重身体。

  5.老师要保持快乐心态。只有老师的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当然,老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的烦恼和不如意,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好难。但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次上课时,两位学生在座位上因一点小事吵起来。当时我也很生气,脸沉下来,流露出不高兴的情绪。学生都说,老师请别生气,生气会老的。我一听,立即调节好情绪继续上课,课后单独找学生谈话。事后我还对学生说谢谢。就这样我与学生的关系相处融洽。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老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老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老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期中考试后,让学生结合学习实际总结经验与教训。学生在晚自习时我有意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环节。在后半期学生的进步很大。每学完一节内容,只要是与学生活学习有关的,作业是让学生反省自己的得与失,例如,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很多不适应,自从上“学习新天地后”,我时时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她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三、 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 素质教育效果。我针对学生厌学,浪费现象严重问题。我带学生去县城较近的一所学校,与学生交流,听课,让她们感受农村学生不容易,学习条件不好,生活环境艰苦仍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学生回来后感受很深。

  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中学教师随笔8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长”。人的一生应该是一直在生长,不管做企业员工,做企业领导,做学生,还是做教师,都应该是时时在生长,时时在进步,不断完善自我。不学习不生长,就会被更多不断学习,不断生长的人超越,就会被更多优秀的人替代,就会被环境所淘汰。管理企业如此,管理班级也如此。所以在管理班级中“和学生一起成长”成为伴随我的座右铭。

  一、和学生一起有目标的成长。

  我给自己的班级选定了班级Logo—牛,即我们要做“牛”人。班旗上的“忠”“实”“勤”“善”是我们的班魂:忠,忠诚服从;实,诚实可信;勤,勤快守时;善,与人为善,班旗挂在班级的后墙上,时刻告诉学生要做忠实勤善的人,也是每个人的成长目标,,也是塑造学生成长的模板。班徽在班级的正前方,抬头就看见,时刻给学生以警示。我们的班徽也制成了胸标佩戴于胸前,让学生时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自己,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的班训:忠诚荣誉,服从团队,勤奋守时,终极目标。这既是学生的生长方向,也是我的教育目标,也是我个人的奋斗指向标,我们要做到:努力向前,沉默爆发。

  二、 和学生一起全面成长。

  学生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的目的很简单,让孩子学习好,能考一所好大学仅此而已,这是因为孩子父母对教育了解的不全面或懂得不多,而作为职业教书育人的我们就绝不能仅此而已,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全面的人格,更要有更多的优秀习惯。

  对于知识的学习,我们班学生都能做到抬头听课,低头思考,正课跟着老师走,自习课自己练。在学生体能的训练上,是一次和一位家长的谈话启发了我。他说:暑假期间和孩子闲着一起锻炼一下,让孩子跳一下绳,可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只跳了三个;打一下羽毛球吧,结果孩子一个也接不住。这孩子学习没搞好就连身体也搞垮了。这话让我无地自容。为了孩子的健康,开学后我立刻为孩子们购置了十几副跳绳,让孩子在大课间进行跳绳练习,并且定期进行比赛。现在每位学生至少能跳到100多个。我自己也在练习,我也能跳500下左右。在我校运动会期间,我将我们的跳绳运动拿到了我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并获得了成功,这是我们平时的练习,而不是临时的准备。后我又给孩子们购置了毽球,让他们进行练习,以强健身体,等来年运动会时再次派上用场。

  数看成功人士只有优秀的.学习是不够的,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习惯,为此我在教室的文化建设上,在每次的主题班会上,在每次与学生的谈话中都将好的人格和习惯渗透其中,这就是“润物细无声”。一开始我班有一学生经常说谎,总是将别人没有的不好说成有的,把自己有的不好说成没的。让他调查班里学生吸烟的情况,结果他把不吸烟的同学说成吸烟的,把吸烟的说成不吸的,其中包括他自己。当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将事情搞明白了,并单独和他谈话,指出他的谎言,最总他承认了。据该生说,有一段时间他看见家里放着烟,就偷偷吸了起来,结果有点上瘾。后来我与他的爸爸谈了一次,证实了他说的是真的。经过几番努力,这孩子已经戒掉了吸烟,并且也不撒谎了,做事也踏实了。

  优秀的习惯成就了无数的企业精英,李嘉诚一直在学习,据说他的床头总有书;惠普第一女CEO朱莉也一直在学习,她从秘书走到CEO;麦当全球劳董事长兼执行官贝尔靠的是勤奋,他是从扫厕所开始;童文红现实版的杜拉拉,马云的合伙人,她是从前台做到了亿万富翁,也是凭借着踏实,诚恳,执行力,团队意识。这些优秀的习惯已经张贴满了教室。成功不仅需要业务水平好,更需要个人的软素质,服从,荣誉,目标,责任,团队,自制力,执行力,勤奋,好学,守时等。学生这样成长,我也要这样成长。

  同学们和我的目标正在由小到大,由近到远一点一点的实现,同学们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我也会带出一队优秀的人才和一个优秀团队。让我们一起前行,一起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吧。

中学教师随笔9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很感谢提出这一口号的人,每一名教育者都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我是一名中学音乐老师,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很重,他们渴望在音乐课中放松自己,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来说,就应该把学生的要求放在首位。当有的学生想说几句话,想动一动身体,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充分的体谅学生,找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去做。比如讲一个小笑话,小典故,师生互动一下。要本着爱学生,一切去为学生着想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这个学期,学校安排我教初一年级的音乐课,在第一节课,我面对着我的学生,我是这么和孩子们说的:我最高兴的事就是让你们快乐;我最担心的事就是你们不开心。我的教学任务就是让你们轻松、愉快的渡过每周这唯一的一节音乐课。

  当我把我的想法告诉我的学生们之后,学生们都欢呼跳跃,当他们还没有完全安静下来时,我和我的学生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当我需要他们安静时,我击六次掌,意思是说:同学们,安静了,孩子们和我互动也是六次掌,意思是:李老师,知道了。这样一来就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情感。同时我又给他们献上一首最新流行的歌曲《我和你》并且和学生说,用这首歌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伸出你的手,我们永远一家人,唱完之后,学生们给予我的是雷鸣般的掌声。

  最后我让他们在纸条上写出他们对音乐课的期望,对小学音乐课的评价,好在什么地方?中学的音乐课应该怎么上?最近流行的歌曲和学生喜欢的音乐,各自有什么特长……。一节课我始终在微笑着,我时刻在想着我的学生,时刻在用我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不用说,我的第一节课是成功的。

  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提倡师生关系平等,这根本就行不通,现在的学生太顽皮,你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就上脸,纪律控制不住,这个班肯定会乱。我不这么认为,现在的学生虽然顽皮,但他们非常聪明、懂事,如果你把道理讲给他听,加上老师精彩的授课以及本身的人格魅力,我相信这个班是不会乱起来的。

  老师和学生的“零距离”也是可以实现的.,师生的情感越近越助于深入了解学生深层次的思想状况,有利于因材施教;还可以使教师将自己的学识,品行和人格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人,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他们的人格,陶冶他们的情操。我坚信这样长期坚持下去的话,她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成功的、完美的、优秀的好学生。

中学教师随笔10

  我出生在教师家庭,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小学教师。我的父亲和母亲是上个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当教师的时候,收入很低,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很差,常常累得生病住院,还经常带病坚持工作。父亲57岁那年,在工作中突发脑溢血而病逝,堪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父亲的学生无一不尊重和爱戴他,父亲的去世对我震动很大。父亲一身清平,除了精神上感到满足以外,晚年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如果父亲活着,退休工资也可以领三千多元,遗憾的是,他还差三年退休就不幸病逝了。

  母亲想念父亲的时候,总是念叨:“要是你爸爸还活着,那该多好呀!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你调到了主城区工作,还在主城区买了房。你爸爸辛苦了一辈子,没有能享福呀!”

  父亲是为工作而累死的,明知自己有高血压,还常常早出晚归,从不轻易请假,并且经常演算数学题到深夜。如果父亲多想想自己的身体和健康,他一定还活着。父亲病逝以后,我常常追问自己:究竟应该怎样当老师?

  我从教十多年了,当教师十多年来,我也像父亲那样废寝忘食地工作,并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我40岁那年,长了声带息肉,为了不耽误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一直拖延了半年,用沙哑的声音坚持上课,直到高考结束才去做了切除声带息肉的手术。

  我做完声带息肉手术出院后,在卫生间洗澡时,不慎跌倒,右手骨折。当时,学校安排我接高二某班的班主任以及文科重点班的课,为了不辜负学校的信任,我打着绷带就离开了医院,我用左手写字备课,用左手在黑板上板书,我的行为深得学生的敬佩和领导同事的好评。

  我有胃病和严重的咽喉炎。知识分子过劳死的.事例常常见诸报端,过去,我为了学生,为了班级,经常不按时吃饭,或者用开水泡一包方便面吃就算一顿。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利于教师的健康。

  在学校,教师最大的压力是班级评比。无数的教师为了在评比中获胜被压垮,例如,20xx年10月,石柱中学的一名女教师,才走上教坛一年,不堪重负,就在寝室自缢身亡。教师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近在网上疯转的一篇文章是《我只是一个教师》,尽管其观点有些偏激,可是,它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教师的生存状态。

  我当过县级的优秀班主任,省级的骨干教师,也当过学校的中层干部,这些只是学校对我工作成绩的肯定。我们教学生要淡泊名利,身为教师就应该身体力行;我们教学生要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首先我们自己就应该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教育是光辉的事业,教师只是一个职业。

  我不希望看到老师们像我的父亲那样病逝于工作中。父亲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学校给他开了隆重的追悼会,但是,他英年早逝给自己的亲人带来了莫大的痛苦和遗憾。

  我刚走上教师岗位时,父亲说,教师应该教好书,做好人。父亲是数学老师,说话时,没有华丽的词藻,他朴实的话语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在我的眼里,父亲是好教师,我一直对父亲的话坚信不疑。当我跨入中年教师行列,才开始认识到,教师不仅应该教好书,做好人,而且应该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希望千千万万的教师,不仅要好好教书育人,而且要热爱生命和健康,不要用牺牲生命和健康去换取所谓的成绩和荣誉。

中学教师随笔11

  今晚,我的同事黄老师交给我一篇演讲稿《立足岗位奉献,当一名优秀教师》,请我当“军师”或“参谋”,提出修改意见!

  那篇演讲稿,黄老师用三个事例弘扬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一位是被病魔折磨了二十多年的章老师,他依然坚强地站在教育的第一线。因为劳累,他的.病情又加重了,让人不胜嘘唏......

  一位是勤勤恳恳,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的吴老师,从教以来一直没请过假,甚至还带病坚持工作,她经常伏案备课和批改作业,经常为班级的事劳心,劳力,劳神,生活作息不正常,落下病根......

  最后一位就是她自己,担任六年级毕业班,整天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目标,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然而,有一天,她不小心扭伤了腰。如果躺着休养,一两天就可痊愈,但是,她为了那些“中心”和“目标”,硬挺着上课,最终造成了腰椎错位......

中学教师随笔12

  月考后,学生们受了打击,有想转文的,有想弃学的。在他们看来,每天付出很多了,成绩却依然不进则退。一个同学直接给我写来纸条向我质疑:

  您说“要待数学如初恋”,然而初恋对你始终没有好脸色,从不给一个及格分,您说这样的初恋还值得我一直付出下去吗?

  亲爱的孩子们,什么事情,只是想好就能好的呢?哪件事情不是付出辛苦得来的呢?你跟着老师听课了,就算付出努力了?你晚上写作业花了两三个小时,做得很辛苦,就算付出努力了?

  学习那些事儿,是要自己反复思考反复琢磨才能内化的,老师在当年学习的时候,因为学习不知不觉忘了时间,错过午饭,错过午夜,依然精神抖擞;而你们,坐在那里,动辄走神昏昏欲睡让人心疼……

  你说你把数学当成初恋,而每天,我在讲台上津津有味的`对你讲着你的初恋如何的楚楚动人魅力四射,而你,却恍然如梦,眼皮打架;若为你的初恋,她当如何怨你的漠不关心?待到夜深人静曲终人散,你再在灯下独自苦苦追悔,苦苦追寻,岂不晚矣?

  崔万志,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嘴巴也不顺溜!然而他竟然考上大学,设计并销售成全国旗袍老大,走上我是演说家的舞台,赢得观众和评委的喝彩!他讲的那么吃力,但表达得那么到位!全场泣下,掌声雷鸣!

  学习不难,我等何用?成绩不难,差生何在?放下手机,别说不会,从现在开始,坐下来,沉下心,咬咬牙!一个个难题,都有方法!

中学教师随笔13

  目前中学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而忽视体育锻炼重要性的现象,无暇顾及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反正文化成绩好就行,体育成绩无所谓。从而使得他们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转变他们学习体育的态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他们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具体手段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有目的地举办体育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体育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任何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而有些学生之所以对体育兴趣不高,往往是与体育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因果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怠倦厌学行为。相反,如果教师教学中,语言风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励性,并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课堂实际,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就容易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如在加速跑练习中,如果每节课都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几种常见的办法,学生就会兴趣寡淡。如果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团结接力赛跑”,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再如中长跑教学,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赶超跑、分组对抗赛、设计障碍地形跑等,也能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情绪高涨。总之,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强有力的`吸引力。也能使学生融入快乐、兴奋的课堂气氛中,感受到学习体育带来的愉悦心情,从而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三、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各个学生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跳高教学中,素质好、跳高技术好的学生是越跳有劲,但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本来对自己就缺乏自信,怕跳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

  此时教师因人而异,对跳高技术好的同学提高跳跃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跳跃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这些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体育学习兴趣。

  四、提高教师素质

  体育课堂上,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如果体育教师对他们有偏见,对他们放任自由,工作上马马虎虎,上课松松跨跨,讲课精神不振,就会诱发他们对体育产生厌学行为。因此,体育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教学事业心。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

  因此教师平时要多关心、接触学生,与他们多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和呵护,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有利于学生转变态度,改消极怠工为积极参与,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中学教师随笔14

  以前,在农村教学的老师,条件都是非常的差!差到什么程度呢?黑板是那种水泥做的,然后用了好几年了,一坑一洼的!写起来费劲!教学任务非常重,所有往往都是很多教师要教两门学科,每天的课程大概都是4-5堂的课程。更重要的是以前的学校没有计算机,老师要出试卷怎么办呢?用钢板刻!如此出一张试卷要好几个小时。最重要的是:那时农村学校教师工资待遇很低,一个月只有一百多元,其它什么福利待遇都没有。

  然而,在以前这样的环境下的教师,往往都是没太多与苦恼,因为,不涉及太多这样那样的干扰和顾虑,所以都能清静的教书,让很多农村学生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农村。

  朴实勤奋的农村学生,尊师重教的学生家长,融洽相处的学校同事!这是一个以前农村教师的写照!

  可是现在呢?教书不能完全的清静了!是什么瓜分了我的时间呢?

  现在,学校的环境越来越漂亮,随着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班班通的建设,教学设施越来越先进,老师的可用资源也特别的多,包括学校用21世纪教育的校网通资源可以轻松减掉教学资源的.问题,那些ppt课件一个个的漂亮,完整!然后现在出卷,也太方便了,大家都用组卷系统的来出试卷,点点鼠标,浏览浏览就搞掂了,实在轻松,高效!

  然后,还有很多外部的事情,让我觉得学生越来越难管了,社会对教师的偏见越来越多了,教师也越来越难当了。即使你没收到过家长的礼物,也有人说你们教师向家长索要礼物。即使你正当的批评教育学生,如果学生出现一些问题,责任也是你们教师承担。即使你不遗余力的教学生,学生成绩没上去,也是你们教师教学水平差。

  还有,现在学校教师们为了评职称,需要做很多事情?不争取去评又不行,可要去争取呢?!争得面红耳赤,撕破了脸皮,没有了以往同事之间的融洽相处。然后绩效考核,哎哟,那个差距太大了,学校跟教师的距离也从此拉得远远的!

  现在,我只想清静的教书!

中学教师随笔15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但是,教育者需要对惩戒有正确的认识。

  我认为,首先,惩戒不是伤害,而是帮助。教育中的惩罚,是指对学生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改正且内化为自觉约束力的教育方法,旨在使学生受到警示,控制不良的思想、行为。它与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一种伤害或者摧残;而惩戒却是一种帮助、一种教育,促进个体进行反思、反省,无伤于身体和精神。

  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踢足球时,不小心弄破了邻居家的窗户玻璃,主人家要他赔偿12.5美分。里根的父亲没有打骂他,而是让他自己挣钱偿还这笔钱作为惩戒。小里根通过卖报、洗碗等方式,顺利偿还了赔偿金,得到了教育:他认识到损害人家的财产必须赔偿的生活规则,明白犯了错误必须付出代价、必须负责的人生道理,培养了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其次,惩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发展人、成就人。惩戒和赏识一样,都只是一种辅助的教育形式、一种达成目的的教育手段。惩戒和劳教、管制犯人有本质的区别。它不关乎泄私愤、报私仇的事儿,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或手段,促进个体改变不良状态,激发个体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实施惩戒,不存在惩恶扬善的性质,它只是对于偏离正常发展道路的孩子进行的一种善意的提醒和特殊的关怀,使之能够知错就改,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简而言之,惩戒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

  英国著名科学家约翰·麦克劳德上小学时,因为好奇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与小伙伴们偷偷地把校长的宠物狗杀了。校长气得七窍生烟,却没有暴力惩罚“主谋”小约翰,而是罚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张人体血液循环图。约翰·麦克劳德被校长的宽容打动了,不得不认真查找资料,最终艰难地达到了校长的要求。生活中,我们常常罚闯祸的学生面壁思过十分钟、毁坏桌椅者自己动手修理桌椅、乱扔垃圾者扫地做清洁等。这些做法都是以惩戒为手段来教育学生,使其认识到错误,积极改正,并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欲望和内心的.荣誉感,推动他们自觉主动地向真、向善。

  再次,惩戒既重过程,又看结果。惩戒意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过程是结果的有效保障。如果只关注过程或只注重结果,惩戒必然是不完整、不完善的。在实施教育惩戒时,我们不能只看过程,而对最终的结果不上心。惩戒学生之后,还应当及时追踪、诊断,力求药到病除。换而言之,既要关注学生接受惩戒过程中的态度、表现,还要看随后学生的态度、表现。比如惩戒肇事者仅仅书写出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使其反思自己为什么错误,如何改正错误,并能在实际行动中表吸出来。这样,惩戒教育才算落到实处,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

  教育惩戒不姓“罚”,而姓“育”。实施惩戒,重心始终是学生的健康发展、顺利成长。如果以这种态度对待惩戒,有什么可“畏惧”的?

【中学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09-15

中学教师教学的随笔09-23

中学教师读书随笔03-20

中学教师的教学随笔03-30

中学教师幸福随笔10-22

教育随笔中学教师10-22

中学教师教学随笔07-17

中学教师工作随笔04-04

中学教师的教育随笔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