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3-03-18 15:27:43 教师 我要投稿

【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

  从事幼教工作有多年了,碰到许多个性不一样的孩子,我一直坚信用无私的爱去和孩子相处,一定会走进孩子的心灵。但是随着对幼儿教育越来越深的理解,我也越来越觉得仅仅有爱是不够的,幼教工作更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去指导教师去和孩子相处。

  自从我参加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培训,学习了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儿童的感统失调的行为现象。那个与众不同的小女孩小叶子的身影也总是让我挥之不去,时刻提醒我去思考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

  小叶子是小班下学期来我班的孩子,每天总是抱着她那个有些脏有些旧的毛绒小兔玩具上幼儿园,午睡时也非要抱着小兔才肯入睡。小叶子基本适应新班级的生活后,我开始做她的工作,给她讲《阿文的小毯子》的故事,希望她能不带小兔子上幼儿园。这个故事我以前曾讲过,爱带小枕头的周阳听了故事后马上就没带小枕头上幼儿园了。但是这个故事对小叶子却并没有用,她依旧需要带小兔上幼儿园,不然就会在上幼儿园的涂中哭闹。我和小叶子的父母也交谈过,并用小奖励鼓励她能自己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可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她有时能不带小兔上幼儿园,而一旦父母因为工作忙,让她和爷爷奶奶呆一段时间的时候,她又开始哭闹着要小兔子了。

  小叶子在班上就这样时不时地带着她的小兔子上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也渐渐习惯了她的这个朋友。

  有时小叶子带了小兔子上幼儿园,我会希望她能自己午睡,让小兔子在书包里睡觉,小叶子慢慢地能接受了。我想,随着小叶子慢慢长大,她会慢慢减少对小兔子的依赖吧。

  慢慢到了中班下学期了,小叶子每天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一次午睡前,她走到我面前,一副想寻求帮助的样子。而我却在计划班级工作的问题,没有仔细询问就说:“快去睡觉吧!”她也很听话的就走了。

  第二天,小叶子又出现了在上幼儿园途中哭闹的现象,好不容易安抚好她,我问她是不是又想小兔了,她不好意思地点头。我有些后悔自己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头一天她其实需要老师的`安抚,而我却粗心地忽略了。为了不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我有些默许她带小兔上幼儿园了。

  小叶子是个善于在集体前表演的孩子,幼儿园“六一”的节目,她一直排练得非常好,我们还租借了漂亮的演出服。

  到了“六一”演出的时候,我们班的节目马上就要上台演出了,可是我却一直没有看到小叶子的。难道是小叶子爸爸妈妈没有时间带她来参加演出吗?直到我们班的演出结束,我才发现,小叶子穿着平时穿的衣服不高兴地在看其他班级的演出。原来,因为演出服是尼龙纱的布料,小叶子从小到大一直穿全棉的衣服,对这种尼龙纱的面料很不适应,她穿上说身上疼,一直不肯穿,所以和妈妈闹,没有赶上演出。

  “六一”活动之后,我学习了儿童感觉统合,联系小叶子的各种表现,这才发现原来小叶子是一个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她的触觉依赖非常严重。她的父母经常因为不能陪伴孩子而让小叶子在祖父母家生活,孩子缺少安全感,进而对自己从小就熟悉、喜欢的绒毛玩具产生依赖感。所以只要是小叶子离开父母就会产生分离的焦虑,上幼儿园就闹情绪,对绒毛小兔就会又重新依赖。虽然我用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小奖励等方法来要求她改掉这个习惯,却并没有起到根本上的作用。

  小叶子一直穿全棉的服装,身体皮肤从没有感觉其他面料的刺激,所以对别的布料很敏感和排斥,以至于连舞台表演都不愿参加。可是,她不高兴地看演出,一定是非常遗憾自己没有上舞台。

  针对小叶子的情况,我和小叶子的父母对孩子做了感觉统合的测试,向他们解释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小叶子智力正常,但由于感觉统合失调,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对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造成障碍。小叶子的情况需要父母多和孩子相处,加强亲子之间的关系,使孩子有安全感,然后再要求她逐渐改掉这个习惯。同时父母坚持每天在孩子睡觉前用手或柔软的毛巾轻轻地触压或按摩孩子的手、脚或背部。

  在幼儿园,我们也经常用早晨锻炼的时间和户外活动的时间对小叶子进行感统训练,运用触点球和按摩球对她进行刺激。同时,老师也注意多和小叶子进行身体的接触,用拥抱来满足她的情感需求。

  针对小叶子对衣服料子的敏感,我又用蒙苔梭利教具的布盒和她玩触觉游戏,我们交换着戴上眼罩,用手的触摸来判断是什么布料。她很喜欢玩这样的游戏,我还在班上和全班的小朋友一起触摸大家的衣料,分辨谁穿的棉布、灯心绒,谁穿的绒布、牛仔布料。同时还让孩子们玩互换衣服走时装秀的游戏,小叶子穿着小朋友的衣服,她接受了其他的面料,表演得非常开心。

  我和小叶子的父母就这样很积极地配合,有时她们工作太忙要请祖辈帮忙照顾孩子的时候,我也会建议他们一定要照顾孩子的情绪,不能很简单地就将小叶子送到爷爷奶奶家,要给孩子讲讲道理,并每天能尽量抽一些时间去看孩子,和孩子相处。

  慢慢地我们都看到了小叶子的变化,她不再带小兔上幼儿园,情绪也很好,在自由活动时经常和小朋友们高兴地表演她新学的歌曲。

  小叶子的变化让我深深意识到:幼儿教育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同时融入对孩子的爱,才能在孩子的心中绘出童年的蓝图,奏响的童年的乐章!在工作中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专业地去观察孩子的言行,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科学地指导自己和孩子相处,去教育孩子。

  我也为自己在幼儿园这个温暖的工作集体中成长而庆幸,在这个集体,我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大量先进的教育理念。我用蒙苔梭利的教育理论指导我培养孩子专注、独立、秩序、协调,我借鉴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当然,幼儿园的户外活动训练都是孩子的感觉统合练习。我相信:有爱、有专业,还有我们这个温暖的团体,会让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

  我曾经在班里做过这样一个调查:我问孩子们:“当你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给你喂药,给你做好吃的,说过谢谢的请举手。”结果,举手的只有两三人。我又问孩子们:“曾经给父母洗过脚的小朋友,请举手。”结果,举手的比上一次还少。

  我不禁心头一颤:现在的孩子对于父母给他们的`爱,懂得多少?是啊,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处于养尊处优的位置。对于父母的辛勤付出,他们能体会多少呢?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班里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会感恩”的活动。我要求孩子们:每周最少要为爸爸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说三次谢谢;每周至少给爸爸妈妈各洗一次脚;每周至少拥抱爸爸妈妈一次;每周至给爸爸妈妈做三次家务;每周至少帮爸爸妈妈洗一次衣服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我发现孩子们比以前更有礼貌了。家长们也反映孩子比以前更懂事、更关心人了。

  让我们的孩子都学能体会到父母的恩情,会谢父母是恩情,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会真情,孩子就会变的越来越懂事,与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我们的世界就会变的越来越美好。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3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我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忙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完美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进取、乐观、进取、勤奋、坚强、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多给学生说“我期望、我提议、你觉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彻底改变评语中“该生”怎样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提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分学生“双差”而出。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本事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职责。家庭教育很重要,但问题是家长缺少教育观念!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4

  幼儿的学习是幼儿自己获得、理解或通过亲身体验掌握和创造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呢?且看我们为广大幼师准备的“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四大功率”:

   攻略一、寓教育与游戏中

  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并能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要,给幼儿带来快乐并对其生长发展有重要影响。游戏也是的一种学习活动,它的内容、方法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能使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习者内部的需要,调动幼儿的内在积极性,从而使学习者获得自主感、胜任感。教师要寓教育与游戏中,使幼儿自主地游戏并在游戏中学会自主地学习。

  攻略二、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

  幼儿的学习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教师应该通过环境的利用和创设来引导并促进幼儿的主体性等方面的发展。我们首先应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和操作材料的机会,必要时给予指导,但不能剥夺幼儿进行主动选择的权利。此外还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氛围,使幼儿产生安全亲切的感受,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发展。教师要时刻关爱孩子,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以平等的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做孩子的朋友,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和内在动机,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攻略三、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倾向

  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使幼儿养成一定的探究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动机。成人还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特点对幼儿的'学习提出适当要求并适时利用榜样、鼓励进行强化。

  攻略四、鼓励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

  幼儿在学习中主体性是否得以充分的体现,幼儿主体性能否得到发展,集中体现在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弘扬上。教师若一直沿着“目中无幼儿”的老路走、过分追求教育的结果而不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自主参与和感受或只关注形式,必将导致幼儿学习效率下降、主体性发展受压抑、个性发展不健全。教师应鼓励幼儿选择和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给他们探索的自由,促进其学习主动性的发展。

  相信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并针对孩子不同的性格加以融汇与变通,孩子们一定能成为一个喜欢学习,自主学习的好孩子。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5

  一天,阴雨连绵过后,天空突然放晴,我让孩子们画雨后的春天。孩子们正在认真作画,忽然活动室后面传来吵闹声。我走了过去,只见几个孩子正在取笑旭旭:“你见过天上有两个太阳吗?”“如果天上有两个太阳,夏天怎么办?”“老师不是讲过,古代有十个太阳被后羿射死九个,还剩一个吗?”旭旭想说什么却又觉得百口莫辩,只是低着头、撅着嘴。我向旭旭的作品望去,画面上真的画了两个太阳:一大一小,大的虽只露了半张脸,却能看见脸上的皱纹。显得苍老而又慈祥。而小太阳却画得天真、活泼。旭旭发现我在看他的'画,不知是怕我批评还是怕我修改,他马上用双手捂住画面。要在以前,我真的会让他擦掉一个太阳。可今天我没有这么做。我对孩子们说:“旭旭平时的想象就很丰富,今天他画了两个太阳,一定有他的道理。"然后,我蹲下身温和地对旭旭说:“这画里一定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吧?能给我们讲讲吗?”旭旭立即直起腰,大胆地讲述起来:“这个大太阳是妈妈,最近她生病了,所以我们一直没见她上班。小太阳是她的孩子。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替妈妈分担工作了。这不,今天是太阳宝宝第一天上班,妈妈不放心,她在一边偷偷地看着呢!”多么生动、感人的故事啊!充满了爱和责任。我激动得抱住旭旭说:“太阳宝宝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你画得好,说得更好!”

  这以后,我更加注重倾听孩子,努力读懂隐藏在孩子心灵深处的声音。由此,我了解到了许多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妮妮大把大把地抛撒彩色积塑玩具,是想“下场五颜六色的雪”;涛涛拿走养在自然角的小蝌蚪,是打算“放回河里,让它长成会捉害虫的小青蛙”;晨晨把太阳涂成绿色,是希望“太阳光不再刺伤人们的眼睛”……

  有人说,“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确实,倾听孩子,我有了与以往不一样的发现:孩子的“叽叽喳喳”是一种“真知灼见”;孩子的“胡乱涂画”是一种“妙笔生花”;孩子的“手舞足蹈”是一份“怡然自得”;孩子的“捣乱破坏”是一种“敢于探索”……蓦然回首——我也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着!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6

  最近发现中班的孩子都成长了很多,许多事情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规则,也有了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且本学期我班又插进了10名幼儿,几名调皮的孩子也带动了班里其他的宝宝,所以,我制定了一些常规的培养。

  家园沟通进一步畅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老师已经得到家长们认可和信任。日常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交流,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家长们也常常主动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听取老师的意见和看法。家长教育观念仍有待提高通过日常观察、和家找沟通,我们了解到一些家长或是忙于工作,或是教育意识不强,对于孩子的日常教育仍有一些观念上的误区。总的来说,我班家长的总体水平较高,对于老师的工作也比较理解和支持,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向。所以有了家长的支持,我们老师就能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了。

  一、因为中班下学期了,我们发现班里的'孩子一直都很兴奋,一直喜欢跑跑跳跳,有时连上课的时候都习惯性得跑出来,还会有大喊大叫的不良习惯。所以第一项就是要轻轻的做事,还包括了将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不能乱扔等方面。

  二、 大家都知道在自由操作的活动中让教师最烦恼的是整理物品,如何让幼儿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静集中讲评呢?我们可以使用让幼儿听音乐的方法,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知道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注:音乐的节奏感最好强劲一些),这样,教师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 “喊”了,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可以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如:摇篮曲),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的休息了。音乐在幼儿常规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所使用的音乐不要经常更换,让幼儿习惯成自然。

  三、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的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折叠毛巾,并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自觉地折毛巾。幼儿都很喜欢模仿,也特别容易受到鼓舞,所以在几次鼓励后幼儿都想改正自己的缺点,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我认为:常规需要坚持,坚持成为习惯!所以接下来我们会着重培养孩子的常规,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为将来孩子进入大班、小学做好最基本的“地基”!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7

  在课间活动时,孩子们正用一张报纸卷起来做纸棒,发现这根纸棒一夹就弯了。“为什么会弯呢?”这个问题使孩子们开始了新的尝试:有的将一张报纸扭曲但发现还是会弯曲;有的将一张纸做纸棒轻轻夹着玩,但发现一不小心纸棒就弯了;少威用几张报纸卷起来粘住,这次终于成功了,棒子没有弯。孩子们兴奋地欢呼。杨月和武彤在玩游戏“乘风破浪”时,杨月选择了纸张比较厚的杂志封页,武彤选择了一张普通的旧报纸。在玩的过程中,武彤发现她的报纸总是要掉下来,杨月的却不会掉下来。她在多次的尝试后换了一张和杨月一样的报纸,发现报纸始终贴在她的胸口,她开心的笑了。老师:“为什么那张报纸老是要掉?”贝贝:“大概是太重了吧。”老师:“重的报纸一定会掉下来吗?”……

  四个孩子又开始了尝试。自由活动时,贝贝开心地来告诉我,她们发现的秘密,还将自己的发现介绍给了大家:“报纸越重,跑的速度就要越快。”在对孩子尝试游戏的观察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孩子的`力量。他们有探究勇气、发现未知的能力。旧报纸的游戏给孩子们一个整合学习的机会,孩子们在其中接触到的厚度——力度——速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眼中可能是高深的,但孩子却通过自己的方式触摸到了这些未知,并在其中获得了宝贵的体验。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8

  案例一:被推倒的小凳子

  那是一个我已经记不起名字的小女孩,她有些邋遢,老是拖着长长的鼻涕,指甲缝总是脏脏的,还时常抓伤、推倒不喜欢她的同伴。作为当时非常年轻的一个幼儿教师.除了对她生活在不良的家庭环境表示感慨同情之外,实在也未能对这个脏脏的、性格有些孤僻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宠爱。有一天早上,我组织班上的`孩子进行了一次班级讨论,主要内容是关于在这段时间内,孩子们热衷于把小凳子成片推倒的问题,目的是让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好的行为,并制定了班规,如果再发现有故意推倒凳子的孩子会作严厉的处罚。一上午过去了,孩子们表现很棒,再没有听见凳子倒地的“嘭嘭”声了。可就在午睡起床后,我突然听见那种让我觉得非常刺耳的凳子倒地声,我抬头一看,那个脏脏的小女孩正飞快地从教室的一头冲向另一头,凳子在她急促的脚步下倒了一大片,我的无名怒火腾地一下冒起,准备厉声呵斥,把这个冒犯班规的脏孩子拎过来。理智让我停了下来,我想看看她究竟想干什么,接下来看到的一幕让我记忆永久,它就像放电影一样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播放——小女孩奔向了一个摔倒在地、正默默哭泣的小男孩,她小心翼翼地扶起了同伴,并柔声安慰着他……我快速扶起倒地的小凳,走过去把两个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告诉他们:一定要慢一些,别再磕着碰着了。我也在默默地告诉自己:觉得自己生气时一定要冷静下来,多等等、多看看、多想想。孩子违规多是无心的,我们要原谅孩子无心的过错,多多珍爱孩子那颗纯净的心灵。

  案例二:喜羊羊的绝招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幼儿运动会上,为了迎接那次运动会,特别是精彩激烈的集体接力赛,我们老师和孩子们早早地卯足了劲。练习奔跑的基本动作、练速度、练交接,准备在运动会上一展风采。接力赛开始了,可谓人山人海——热情的啦啦队、激动的家长们,孩子们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可是让我郁闷的是,也许是太急切了,跑第一棒的孩子在起跑时摔倒了,一下就和其他班拉开了好大一段距离,孩子们突然都静了下来,接过交接棒后拼命地向前冲,眼看只差一小段距离了。这时,一个平时速度挺快的小男孩接棒后做了一个让全场震惊,更让我震怒的动作,他把双手反向后举,弯腰小跑向前,速度一下慢了下来,顿时距离拉得老远,我简直没有心情再继续鼓励孩子,草草收兵,都沮丧地回到了教室。我把那个男孩叫到我身旁。他惊恐地看着我,全班孩子都静悄悄地注视着我们俩。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尽量轻柔地问他:“孩子,你为什么那样跑呢?”他紧闭双唇,眼神怯怯的。我提高了一点音量:“你忘了我们平时是怎么练习的吗?”他还是不做声。我忽然意识到一点什么——换了一种关切的语调问:“你是不是觉得那样跑快一些?”他还是没出声,但我听到座位上有一个孩子小声地说了一句:“喜羊羊是那样跑的!”我一下恍然大悟,在这个违反常规的孩子心里,他是多么渴求能借助自己在动画片里看到的超级能量,想象着能帮班级冲到前面,拿到大家梦寐以求的第一名呀!我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为孩子的创新而惊喜,为孩子的美好心愿而感动,还为自己多问了几个为什么而感到庆幸!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作为最纯真可爱的孩子们的老师,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用我们最真诚的爱心温暖每一个幼儿,让孩子在教师的关爱与呵护中快乐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9

  9月份开学后,孩子们进入了大班。1O月份天气逐渐转凉了,这天下着毛毛雨。下午离园时,康康的妈妈来得较晚。“老师,您看到康康今天穿的绿色外套了吗?我在衣架上没有找到!”我回忆了一下,康康今天确实穿了一件绿色外套,中午热的时候脱了下来。“康康,你把衣服放在哪里了?”我问康康。“我就挂在衣架上了呀!”康康很肯定地回答,还用手指着衣架给我们看。这时,我看到衣架上还挂着一件绿色外套,康康妈妈说那件不是康康的。我想应该是被人拿错了。

  第二天早上,涛涛和爸爸来幼儿园时,涛涛爸爸拿了件绿色外套向我们道歉:“昨天是阿姨来接涛涛的,她把别人的衣服拿回家了,真是对不起!”事情似乎就过去了。想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经常会拿错衣服、玩具等,我在晨间谈话时问孩子们如何才能避免拿错东西。“老师,让小朋友来找不同吧!”涛涛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便把两件衣服用衣架挂起来,问:“这两件衣服一样吗?”“一样。”“不一样。”“再仔细看看。”我提醒着。这时说“一样”的孩子马上发现了不同。“那为什么刚刚有那么多人说一样呢?”我追问。“因为没看清。”“那你们可要看仔细了,我们来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马上就有孩子说:“左边的衣服有拉链,右边的衣服是系扣子的。”“左边的衣服上面有一个口袋,右边的衣服上面没有口袋。”“左边的衣服袖子上有一颗扣子,右边的衣服袖子上没有扣子。”孩子们的'眼睛可真亮,连细小的不同都找了出来。最后,涛涛站了起来:“老师,还有一个不同,我那件衣服上有一块黑色的水彩笔印记,是上次画画的时候我不小心弄上去的。”“涛涛,原来你认得自己的衣服呀,那昨天怎么会拿错呢?”“昨天是阿姨帮我拿的!”涛涛说。看来更大的问题在于孩子没有自我服务的意识。于是我说:“我们已经是大班孩子了,自己能做的事是否应该自己做呀?”“是的,衣服就应该自己拿嘛,不用让阿姨拿。”“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如衣服、玩具等要自己保管好,要记住自己的物品的特征,这样就不会拿错了。从此以后,很少有孩子拿错东西了。

  拿错衣服事件让我认识到,我们可以抓住生活中偶发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挖掘其教育价值,引发孩子主动讨论、思考,并通过“做”来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0

  前两天和孩子们照了毕业照,还有2个多星期的时间他们就要走了,离开幼儿园即将进入小学。在欣喜他们成长的同时也感慨一起相处了三年的孩子们要离开我的怀抱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成长的脚步,真的很舍不得!

  一早来到班里,看着一个个为照毕业照精心妆扮的孩子,有喜也有愁,喜的是他们已经长大了,即将毕业了;愁的是真的'很舍不得他们。女孩子多数穿着款式不同的裙子、梳系着漂亮辫子,如花一般的晶莹剔透。男孩子看起来干净、清爽、利落,就连平时最邋遢的那个小鬼也穿得整整齐齐,很是入眼,很惹人心生喜爱。

  比起男孩子的泰然处之,女孩子对于毕业照表现的更为雀跃,思怡、珂珂、小妞、小悦、暄暄、子涵等几个女孩子可称得上争奇斗艳,哪个裙子更漂亮,哪个裙子转的高,相互的一番品评,终归是自己带出来的孩子,此时更觉得是一道引人的风景,越看越爱。

  上午周老师在晨间谈话时跟孩子们说了很多注意事项,孩子和平常一样进行教学活动以及游戏活动,中午睡到2点就睡不着了,这时摄影师也正好来,孩子们起床之后显得很是兴奋,大一班拍照时,我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去排队,平时很活跃的孩子今天排队都特别迅速。

  三年的时间,从小班到大班,算起来带过的孩子大概也有五十多,可走的走、来的来,带到毕业的也就剩下这四十二个孩子,佳仑也由于身体的原因,今天也没能参加我们的毕业照,不过还好摄影师老陈可以把佳仑的照片P进去,少了一点遗憾。在此时,我有点想念曾经在我们班就读过的孩子们,豆丁、玮玮、章睿、但晨曦、王宇航、洛雨虹等等。因为毕业照里不管少了哪一个都觉得是留有些遗憾的。

  孩子们对着相机的镜头笑的幸福、灿烂,孩子们,张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幼儿园毕业了。最近我发现小妞特别爱蹭到我的怀里,让我抱着她,这个贴心的“小棉袄”一直以来都比较懂事,成熟,她知道自己即将离开,所以找到机会就粘着我,也让我这个总是为离别而纠结、再纠结的人更加舍不得她们的离开。但是,我总归要用“深深的祝福”取代“依依不舍的离别”。孩子们,爱你们,愿你们带起这份爱展翅高飞!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1

  权权是我班的一个小男孩,喜欢看书,喜欢做操作类游戏,也喜欢唱歌。可他总是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游离于集体,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对教师的话充耳不闻。

  吃完中饭,我带着孩子们去散步,权权落在最后,慢慢腾腾地走着。我停下脚步,提醒他要跟上队伍,眼睛要看着前方,以免撞到别人,可权权依旧这里看看那里望望,慢悠悠地跟在最后。

  午睡时,角落里忽然传来权权的歌声,我提醒他不要发出声音,以免影响别人。可等我一转身,又听到了权权的歌声。

  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权权对教师的要求很不敏感,总是我行我素,似乎对任何东西都无所谓、不在意。但我深信,在他的内心世界里总有一处是他在意的角落。

  一次集体活动时,我拿出相机捕捉孩子们的活动瞬间。权权依旧动作缓慢,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扭来扭去。我灵机一动,说:“爸爸妈妈肯定很想知道你们在幼儿园的表现,我把你们的坐姿拍下来,拿给爸爸妈妈看看吧。”话音刚落,权权立马坐得笔直,眼神不再茫然,而是专注、认真地看着镜头,我惊喜地发现权权并不是对什么都无所谓。

  下午离园时,我把抓拍的权权坐得笔直的照片给他妈妈看,并当他妈妈的面表扬了他。权权妈妈一直以来得到的讯息大多是负面的,今天听到教师表扬权权非常高兴,也当即表扬了他。这时我看到权权笑了。可见权权很在意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看法,在内心深处他希望爸爸妈妈看到他好的一面。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抓住权权的`这一心理特点,进一步引导他,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和在集体中表现的机会。一次,在“故事妈妈讲故事”活动中,我们特意邀请了权权妈妈,并以此激励权权:“你要好好表现哦,从现在起就要养成好习惯,让妈妈看到你最棒的一面。”周五下午,权权妈妈来到班里,权权表现特别好,点心很快就吃完了,还帮妈妈摆放电脑,听妈妈讲故事时也格外安静。我在全班幼儿和他妈妈面前表扬他:“我们要向权权学习,他虽然听过这个故事,但依然很认真地和小朋友们一起又听了一遍。我相信妈妈不在的时候,他也能一样表现得很棒。”得到表杨的权权坐得更端正了。

  后来,在我和家长的共同关注和激励下,权权慢慢地进步着,特别是行为习惯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其实权权对什么都无所谓只是表面现象,他内心深处十分在乎爸爸妈妈对他的看法,也想在别人面前好好表现自己。这种内心深处的希望需要我们细心观察耐心开启,并给予有效的引导和支持,以激励幼儿不断取得进步。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2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经常提到一个词“言传身教”,意在强调一种好的教育是需要通过良好的言行举止来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的。而在我看来,唯独幼儿教育则是一门身教大于言传的教育。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说的再多还不如直接做给他们看;另一方面,他们还处在一个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是非观并不是特别清楚,他们总会以老师家长的行为为模版去模仿,由此可见,幼儿教育“身教的重要性。

  曾经在我实习时,由于没有经验,班级管理很成问题,于是乎在心情不好的状态下,我总用大吼大叫来吓住孩子,但这种方法似乎是只能取到短时间的效果,反而孩子们时间一长,也不怕了,越搞越乱。后来,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说:你总是大声和孩子们说话,他们已经习惯了你的这种说话方式,怎么会听你的呢?你始终要明白,你是孩子们的镜子,你怎样孩子们就怎样。从那以后,我开始改变自己面对孩子时的心态,没过多久发生了一些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今,当我正式踏入幼儿教师的岗位时,不断地在提醒自己,我的“身教”要大于“言传”,我想这也是孩子们特别喜欢我的一个原因之一。我和他们交谈、上课活动,从来都是很和气,亲切的语气交流,几乎是没有发脾气的时候,所以我良好的榜样也得到了他们的`回馈,就是上课时愿意跟随我的步伐走。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对父母,面对着自己的熊孩子束手无策的时候,除了打骂就是乱吼,然后孩子却更加逆反,更加让家长头痛。殊不知,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输送到他那的本来就是负面的情绪和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东西,那又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

  我们要求孩子规律作息,自己却熬夜玩耍;我们要求孩子多阅读,自己却在那里玩手机不陪伴;我们告诉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却在红绿灯前畅通无阻;我们要求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乱扔垃圾……

  太多这样的事情,在孩子和父母之间上演,所以你一面给孩子唱红脸,一面又给孩子唱黑脸,教育与行为是要有一致性的好吗?我的父母们。

  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曾经和孩子郑亚旗之间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年春节他带儿子去看父母,在车子里拖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带给父母,并对儿子郑亚旗说:“你看,爷爷奶奶想要的彩电,我郑渊洁买给他们了。”这个故事是郑氏父子参加《天天向上》儿子郑亚旗讲的,而且他还说出了他当时的想法就是,他以后也要给父母买大彩电,时值郑亚旗8岁的事,他能记得如此清楚,受到如此深刻的教育,应该来说,和郑渊洁这一“身教”的举动是分不开的,自己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孝敬父母,父母想要的满足他们,可能对一个8岁小孩说过多的语言都不及于这一举动好。

  “身教”是要求教育者展现高素质的时刻,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你“身教”的好,他学的会;不好的,他也学的会。所以,父母们用你们最合格的“身教”教育孩子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3

  幼儿园门口哭泣的爸爸

  金秋9月,迎来了新入园的小班的宝宝们。

  在孩子们来园的第三天,我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幼儿园门口,迎接每一个孩子。当我把帅帅从爸爸怀中抱过来时,帅帅大声喊着:“我不要上幼儿园,我不想上幼儿园!”爸爸的服角这时也湿润了……我把帅帅抱回班,安抚好情绪后,继续迎接来园的孩子。这时,我发现在幼儿园门口的树丛中,有一个高大的身影,眼里充满了泪水,望向幼儿园大门,那正是帅帅的爸爸。

  晚上一到接孩子的时间,帅帅爸爸站在家长队伍的最前面,第一个把帅帅接走了。当我一一给围上来的家长们反馈孩子的情况后,已经是6点多了,刚想转身回班,突然听到帅帅的声音:“甄老师,我喜欢你!”循着帅帅的声音望过去,帅帅正在和妈妈一起玩耍,爸爸走到了我的身边,说:“甄老师,已经3天了,每天早上送儿子来幼儿园实在太痛苦了,他每天都哭着不愿意来。昨天晚上我问了他为什么不喜欢来幼儿园,他就说因为幼儿园里没有妈妈,我问他喜不喜欢幼儿园,他说喜欢,因为喜欢甄老师……”还没等我回答,帅帅爸爸继续说:“甄老师,您知道么?他妈妈好不容易怀孕生了儿子,而且为了儿子已经辞职全职在家带孩子了,我们真的受不了孩子有一丁点儿委屈,看着他哭,我们心里特别难受,他哭着说不想来,我这一天什么都干不下去,就盼着您发微信,盼着您给我们发孩子的照片……”就这样,帅帅爸爸反反复复说了半个小时,我也针对帅帅爸爸的担心给予了细心、细致的解答,帅帅爸爸说:“可能是我和他妈妈的分离焦虑太严重了。”

  “分离焦虑期”是小班幼儿入园时必然经历的一段时期,是孩子离开熟悉的家人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我们尝试多种方法帮助孩子们缓解分离焦虑,例如,通过家访走进孩子们熟悉的家中陪伴幼儿一起玩耍,让孩子们尽快熟悉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预入园活动,使幼儿在熟悉老师的基础上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熟悉同伴,等等。近年来,80后家长增多,自己是独生子女,孩子也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对于孩子的呵护、关爱尤为明显,家长对于孩子的依赖也更加深刻,入园焦虑情况越发严重。很多家长送孩子来园时,孩子在班里哭,家长在门口流泪,不断地嘱咐老师要多关注孩子的一切,逗留在幼儿园门口不愿离开,一天坐立难安,度日如年,不思饭菜……家长同样面临“情感断乳”的心理冲击,他们担心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常规,担心孩子自理能力弱,老师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这些现象在师帅爸爸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对帅帅爸爸的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措施一:每天预约谈话

  在和帅帅爸第一次沟通后,我发现帅帅父母的分离焦虑比孩子更加严重。每天早上,帅帅爸都要不停地和帅帅讲道理,一直到幼儿园门口;当我们抱起帅帅的时侯,帅帅已经松手找我抱,可帅帅爸的手依然还在儿子的身上,不舍得松开。在帅爸向我诉说了他的心情后,我和帅爸约好,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帅爸进行沟通,细致地反馈帅帅在园一天的情况,帅帅爸爸对于此项举措非常开心。

  一周很快就过去了,帅帅早上来园的时候,抵触情绪好了很多,能够主动找老师抱着入园,但是帅帅爸爸的情绪丝毫没有缓解,早上刚把孩子送到我手中就说:“甄老师,别忘了晚上的预约谈话啊!”

  到了和帅师爸爸约谈的时间。“甄老师,帅帅怎么样?早上进去后哭没哭?中午吃饭怎么样?吃没吃?上午哭没哭?有没有跟着老师一起做游戏?”没等我说话,帅爸一连串的问题向我袭来!“帅帅一进幼儿园门就不哭了,今天上午玩得特别开心;早上吃了一个豆包,两块饼干,喝了一碗牛奶;中午吃了一碗米饭、两个丸子、一点白菜,喝了两碗芙蓉汤……”帅爸迫不及待地打断我:“中午睡觉了么?玩儿得好不好……”等我一一解答完,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再次分析帅爸的情况,父母的分离焦虑比孩子还严重,而且很难自己度过这个焦虑期。于是,我和帅爸预约了第二次家访,和家长在家中进行更加细致的沟通。

  措施二:“特殊”家访

  之所以称为“特殊”的家访,因为以往的家访都是因为孩子,而本次的家访是因为“家长”。帅帅爸妈都非常清楚如何度过分离焦虑期,也非常明白应该怎样配合老师,只是自身的焦虑太严重,以至于身陷其中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主动向家长说了我们了解的帅帅:平时都是妈妈陪伴;最喜欢吃面条、包子、鸡腿,不太喜欢吃蘑菇、油麦菜;语言表达能力强,叙事清楚,最喜欢的绘本是《好饿的小蛇》,而且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下来;能够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喜欢和同伴一起玩耍,社交能力较强;最喜欢奥特曼和汽车……当我们把这些内容说给帅帅爸妈听的时候,他们边听边点头,帅帅爸说:“甄老师,没想到仅仅一周时间,您居然这么了解我儿子,我真的是有点儿瞎担心!”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和帅帅爸妈沟通后,我还和帅帅一起玩耍、唱歌、画画,帅帅爸爸看到儿子如此喜爱老师,顿时放心了许多。

  措施三:大班家长现身说法

  至此,帅帅爸妈稍微宽心了些。但是,帅爸是所有家长们的`缩影。为了帮助家长们顺利度过此阶段,我们请来了大班的三名家长现身说法,分别讲述自己孩子入园时的真实表现和自己的解决办法,用自身的经历帮助新生家长们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幼儿的分离焦虑。

  其中一位家长分享了“临走前给孩子装十个吻”的方法,用来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并建议家长不要把焦虑、不放心的情绪展现或传递给孩子;还有一位家长分享了她当时记录孩子每天入园情况的日志,帮助新家长了解孩子入园适应的过程以及作为家长心态的转变;另一位家长提出:“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同样也是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的好方法。”在会上,新老家长进行了互动,老家长们知无不言、事无巨细地解答着新家长们的疑问和顾虑,着重介绍了新家长们最关心的园所伙食情况,幼儿间出现交往问题时家长的心态和解决方法,及如何配合班级教师开展好育儿工作等。

  座谈会后,新小班家长纷纷发来信息表达感谢,家长们一致认为:相信孩子,相信老师,同时自己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放心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帮助孩子们爱上幼儿园。帅帅爸爸在两天后又找到了我,说:“甄老师,我发现了,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是我们离不开孩子,当我们不再那么焦虑的时候,我儿子真的没事儿了,现在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了,真的太谢谢你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4

  下午,到了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了,他们两人一伙,三五一群,各自玩着自己喜欢的玩具,高兴地玩着。

  我正在和几个孩子玩沙包,于佳怡拿着跳绳来到我面前,跳了起来。"佳怡,这儿人多,你到别处跳好吗?"我随口对佳怡说,佳怡拿着跳绳看了我一眼走开了。可是不一会儿,她又来到我面前,开始一下、两下、三下……的跳起来,她跳的很好。忽然间我明白:原来佳怡这是跳给我看的,让我知道她现在跳的很好了。明白她的`心思后,我马上用惊叹的语气对她说:"佳怡,你可真棒,跳绳跳的真好了。走,我们到那边去跳吧!听了我的话,佳怡高兴地点点头,然后像只飞快的小鸟,飞快地跑到那边去了。

  孩子的内心多么丰富呀!有时他们会给你一个不经意的暗示,让你惊奇,感叹。这细腻的感情需要我们教师多观察,并用心去体会,这样才能走进孩子心中那一片五彩斑斓的世界。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

  “瓶娃娃”是“数宝宝乐园”里的游戏材料,幼儿可根据教师事先贴在瓶子身上的颜色标记和点子数在瓶子里插入相应颜色和数量的吸管。考虑到幼儿的能力差异,我在贴点子时设计了不同的难度:一种是封闭图形,一种是不封闭图形。

  我估计中班幼儿在数封闭图形的点子数时会遇到困难,所以我准备了可以作为数数起始点标记物的苹果贴纸。但什么时候投放苹果贴纸比较合适呢?我作了一次尝试。在幼儿第一次游戏时,我先不投放苹果贴纸。正如我所料,幼儿在数封闭图形的点子数时往往会数不清。于是,我站在一旁观察孩子们能否解决这一问题。我发现有些孩子玩了一会儿后放弃了,转到不封闭的点子图了。而有一小部分孩子想到用手按住一个点子作为起始记号,但由于孩子手比较小,要在数的过程中始终按住那个点有困难。我想这是我应该介人的`时候了。我把孩子们召集起来,让他们说说在玩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还让洋洋说说想到了什么办法,有什么困难。洋洋说,他想到用手按住一个点子作为数数起始的记号,但有时手会移动。这时,我拿出了苹果贴纸,有个孩子叫了起来:“把苹果贴纸贴在一个点子旁边作标记就可以数清楚点子了。”有了记号,再数封闭图形上的点子数自然容易多了。就算是能力稍弱的孩子也能很快地数清。孩子们可高兴了。

  在区角活动中,游戏材料不仅要体现层次性,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还要注意投放的时机。就像苹果贴纸,如果我在一开始就投放,可能会对幼儿的自主探究造成一定的干扰,但在幼儿遇到困难有需求时再投放,效果就大不相同了。正可谓“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的教育随笔04-02

幼儿教师教育的随笔10-22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5-18

中班幼儿教师的教育随笔04-01

关于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3-25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热】03-20

【推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3-20

【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3-21

【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3-21

幼儿教师教育的个人随笔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