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随笔

时间:2023-03-10 11:05:36 音乐 我要投稿

音乐教师随笔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教师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音乐教师随笔

音乐教师随笔1

  在这个学期的音乐教学中,我对每个学生的音准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发现每个班只有几个突出的学生能脱离钢琴唱准歌谱,而大部分学生都唱得偏低,有的还不能连贯的唱出每个音符,或者乱唱一通。

  学生音准问题说明我们的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好歌曲的旋律。这就需要解决音准和学生识谱的问题。

  在音乐教学中,音准和读谱能力是对每个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可是学生读谱和音准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首先,是音准的问题。音准这个概念这是相对的,音准就是人们感知并衡量音的能力。音高和音准是不可分的,培养音准其实就是要培养准确的音高感。所以要让学生先多听歌曲,并用“lu”来跟唱,对旋律有个整体的空间概念,再来随钢琴分句学唱,不一定要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简单的可以放慢速度让学生自己来跟琴唱谱。老师要及时纠正学生没有唱准或唱对的乐句。

  通过一两遍的练习,可以用稍快的速度来连贯的唱谱,再来学习演唱歌词的话就事半功倍了。

  我认为还是需要借助音乐设备和器材来培养学生对乐音的把握。

  其实,不论是音准还是读谱能力的培养都是息息相关的,不能独立而存在,我们老师要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音准和准确的读谱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能自信、大胆去更好地演唱歌曲。

音乐教师随笔2

  担任小学音乐教师也有三年了,三年来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一、师德表现方面:

  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音乐笔记与理论笔记。

  二、教育教学方面:

  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注意信息反馈,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作为小学的音乐教师,希望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音乐教师随笔3

  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音乐,不论是学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欣赏,还是从事音乐表演和创作,心理活动都很活跃。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应当密切注意,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兴趣与好奇心是儿童音乐学习的动力

  心理学证明,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什么是兴趣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音乐兴趣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

  第一,对音乐的兴趣就产生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比如当你聆听美妙的歌曲时,你是否会跟着轻声哼唱,想去学习它,自己也能演唱呢?这是音乐本身就具有的美,它是激起学生强烈兴趣的重要因素。

  第二,兴趣就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兴趣和创造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比如儿童在对各种物体的敲敲打打中就会产生兴趣。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也是从对不同的声音探索开始。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从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声音的感知,正符合儿童的这种音乐接受心理的特点。

  第三,音乐的兴趣就在愿望和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兴趣首先是从求知的愿望中产生,比如,我在教三年级的学生吹竖笛时,孩子们刚认识竖笛,别提兴趣多高涨了,虽然吹的不成调,但这就是学习的愿望。当他们经过学习能够演奏一首小曲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巩固了兴趣。根据儿童的心理,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满足的同时又进一步产生了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丧失兴趣,要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在音乐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

  另外在儿童时期,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不能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他们只能凭自己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是不持久的,很容易发生变化。对音乐的兴趣也是如此,因此要深入对音乐的学习就必须始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1、组织学生体验、感受音乐

  在音乐学习中,坚持体验性,是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便成为音乐学习的重要特点。音乐课的学习首先要通过聆听、体验和感受音乐来完成。如何把学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对音乐的初次体验变成可监控的状态,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初听之前设计一些简单的提问,如“请同学们根据乐曲的情绪或内容为乐曲命名。”“你在这首乐曲中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听着歌曲好像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等等。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听的目的明确了,在听的过程中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认真听辨,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努力从音乐中找到答案,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这样的思考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在学习中,活动是知行协调的过程,它是学生身心协调地成长、发展各种能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最重要、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主要还是来自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小小竖笛使学生们找到了演奏家的感觉,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分别演奏难度不同的曲子,“课堂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孩子”,在演奏竖笛的实践活动中已不是一句空话。歌舞表演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了,学生们在这一项实践活动中充分释放情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我在这项活动中,经常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如有的学生肢体协调能力确实不够好,但是他能唱,于是他就可以选择边拍手边唱歌,不一定要求他必须学会表演。通过积极参与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在体验着音乐美带给它们的快乐,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同时音乐是一种具有丰富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儿童情感方面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例如,独奏(唱)或合奏(唱)对儿童的个性形成很有意义,独奏(唱)使儿童充满自信,合奏(唱)使儿童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等等。

  3、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虽然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但不利于学生生动、主动、独立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先学后教法。这种方法是对先教后学或是只教不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让学生自学,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并为学生解决难点。这种方法的一般模式为:提出问题──教师引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探索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结论评价。其中探索讨论是中心环节,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在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牧童》这一课的时候,我就采用了先教后学法。

  在听了大约三遍歌曲后,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初步的印象,我就让学生拿出竖笛,自己练习吹奏歌曲。(当然这些四年级的学生是我从三年级带上来的,已经学习了一年的竖笛,已经掌握了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竖笛演奏技能技巧。)学生大约吹奏了十五分钟,程度好一些的学生已经能够完整的吹奏出来了。不过如我料想的一样,在曲谱中有几处大附点,学生吹奏的时值都不够准确。于是我就把大附点单独提出,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吹奏不准确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改进措施。由此收到的效果不错,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而且印象深刻。

  以上是我在阅读《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为贯彻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我们必须根据儿童的音乐学习心理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丰富有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师随笔4

  前言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捣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两种现象给老师们多少担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与多少思考啊!作为一名一线的音乐教师我深有感触,在此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案例:

  《谁在叫》是小学一年级的歌曲,它以活泼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小动物的叫声,由于有了教学课件运用,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学会了歌曲。于是,我趁热打铁,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根据歌曲中的小动物形象,一起进行表演。随着动听的音乐响起,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表演了起来。喜欢唱歌的同学很投入地用自己最动听的.歌声演唱歌曲;喜欢跳舞的同学,则随着音乐展现出了或优美、或活泼的舞姿;喜欢画画的同学在黑板上或在自己的纸上描绘出可爱的小动物;喜欢打击乐的同学则选用乐器给歌曲伴奏;还有些可爱的“小动物”围在一起做游戏,正当我为学生们的表现高兴,为自己教学过程设计的成功感到自豪时,忽然“嘭——嘭嘭”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入了大家的耳膜。“怎么回事?”我皱眉问道。“老师,李成城来捣乱了!”有学生忿忿地喊道。

  (李成城是这个班里最顽皮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还喜欢搞破坏,在我给这班上第一节音乐课时班主任就向我提醒过他。)我向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只见李成城扭着屁股,张牙舞爪地要往“小动物”堆里挤。我看了有些恼,想过去马上制止他,并批评他。这时,我想起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班级中一些顽皮、淘气的学生往往是自卑的、缺乏自信的孩子,他们是想以一些捣乱的行为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这一观念提醒我,发火遏制是不明智的,也许我可以试着为李成城的“捣乱”行为找个理由。于是,我再看了他的动作,发觉很像狮子,我灵机一动,微笑着对他说:“李成城,你是在表演百兽之王狮子吗?”他以为我要批评他,便歪着脑袋,低着头不吭声了,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却偷偷地观察着我的反映。同学们都静静地注视着我们,看我怎么做。我笑着对那群跳舞的同学说:“小伙伴们,原来你们还请了狮王来做客啊!你们还请了那些小动物呢?”同学们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眨着眼睛看着我,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还有蝴蝶7!”有位胆大点的学生冒出一句。

  “请得很好啊!小蝴蝶的舞姿很优美,肯定能为我们的‘森林音乐会’增色添彩的!”我马上鼓励道。“还有小黄莺,它的歌声很动听!”又有学生接道,“还有兔子,它会跳舞!”“小象会演奏乐器……”学生们纷纷加入进来了。课堂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兴致也上来了。他们依据自己的喜好,唱出了新编的歌词:“青蛙唱歌呱呱┈”有的用血还操起了乐器模拟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再看李成城,他正和一位同学在模仿小象甩着长鼻子走路,表演的有模有样、有滋有味的。望着兴致勃勃的孩子们,我突然有了个感触:这不是很好的二次创作吗?虽然和我原先设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但是课堂教学本身就存在这许多机动、偶然的因素。看这情景,我想可以取名叫《森林音乐会》了。

  课后感悟:

  上完这堂课,我感触颇大,我想自己在教学设计时是绝对没有想到过,课会是这样的一个结尾。无疑,学生们创造出的《森林音乐会》是课堂学习的升华,是想象力、表现力的极好体现。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不就是这些吗?当然,这要归功于那位“捣乱”的学生,还要归功于我为那位学生找了个恰当的理由。设想,如果没有他给我的启示,我就不会对学生提出那样的疑问;如果没有我对他的包容,而是严厉地责备,他肯定会有逆反情绪,恐怕从此以后他会对音乐课失去兴趣。正是对他的“独出心裁”给予肯定,并巧妙地加以引导,才有了后面精彩的场面,才有了《森林音乐会》的诞生。

音乐教师随笔5

  五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介绍乐理小常识。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特别是刚开学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记,我就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生学起来自然就不会索然无味。在教学中尽量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例如:现在的《拉萨谣》一个一个乐句的教唱并进行对比,学生掌握得很快。在教学时只要有针对性,把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学生兴趣更浓厚了。

  大多数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些音乐基础,是一个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度时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大部分学生表现欲强烈,集体合作意识的能力增强,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是还发现个别学生还存在胆小不敢“出头”的现象。

  在大多数学生掌握知识牢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我总结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

  5、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会学生自己识谱、自己认唱歌曲的能力。

  6、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7、多看多听多借鉴其他学校好音乐的课程,结合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音乐教师随笔6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心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排除干扰专心的听,这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如果能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的帮助学习者消化、吸收音乐,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这些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有一项调查显示:视听与只听获得的收益,视听明显大于只听效果。而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学生积极的参与。新的课程中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

  第一,角色转换。即以学生为本位,改变以往被动的角色,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组织学生生机勃勃的参与。带给学生以快乐。使课堂内充满笑声。学生设计,教师的补充。师生共同讨论。教学容量大,学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浅。

  第二,设疑。这是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疑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是为了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找到正确的答案。“疑”可以是针对教学重点而设,也可以是为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还可以为启发诱导加深印象而设。

  第三,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火花。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有了这种动力就可以利用多余课内教学时间的多少倍,去寻找比音乐课堂内多若干倍的音乐作品。传统的音乐教学把内容与注意力重点放在过去是被中西文化的阐释或演绎,而这些东西虽具历史性,然而历史感太沉重,与现代生活的艺术相隔的时间太过久远,无法跟上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学生前进的脚步与需要。如将视听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强调他们的创新性,使学生不仅听到声音,同时能欣赏到形象,从而陶冶性情,加深对学习音乐的爱好。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学校和生活中,工作中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兴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所以,我们作为基本教学中的一员,要不断创设出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

音乐教师随笔7

  对教学实践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

  中学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实际模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习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 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文性

  2、审美性

  3、实践性

  课程的基本理念分为: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中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一切,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

  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了它的知识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显然,这种注重“知识”忽视“艺术”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审美”。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长此以往,学生们必然会在“审美”的艺术教学中受到熏陶,从而用他们的“爱”去感染身边的人,最终使这个社会是一个充满美的社会。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多营造一些发现美、传播美的良好氛围。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再努力、再学习,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音乐教师随笔8

  以人为本,从教育学的观点来说就是学习者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一切都要为学生考虑。这个观点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同样实用!小学音乐怎么教?主要就是在课堂40分钟的有限时间内,我们通过“听、做、想、”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只有“听”了,才可以有感知,在“听”的基础上面,我们再来进行“做”与“想”的结合。

  个人认为,音乐在教学上面“听”“做”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好把握的事情,事有利弊、轻重之分,把握好了事半功倍,否则事与愿违。前阵子我看了一些关于新课标音乐教学的获奖视频,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在这节音乐课的课堂里,该老师在教学上面运用了“听”“说”“唱”“想”“做”几个方面的教学步骤。从开始的教唱,用电子琴走了几遍旋律给学生感受了,然后教了学生怎么歌唱这首歌曲,又讲了歌曲的背景文化,总之体现出了新课标里面要求的知识要跨学科这个要求。最后根据这歌曲的'特点加入了秧歌舞蹈,学生们在这场很生动的教学中体会了音乐的律动性,体验了歌曲的情感性,也可以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我看了也觉得内容丰富,可是总觉得好象少了点什么内涵的东西。

  音乐课我们老师到底要教什么?我们又教了什么?同学们学了什么?他们又学到了什么呢?游戏固然增加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秧歌同学们肯定也觉得有趣。一节课结束了,老师累了,学生们也尽兴了,可是我想知道学生们从我这里学到了音乐方面的多少知识呢?又有多少节课都是如此的教学模式呢?

音乐教师随笔9

  -----我的育人分享

  在一开始上音乐课的时候我就发觉很不对劲,大家都是觉得音乐课是所谓的“豆芽课”,上不上好都是无所谓的,觉得上音乐课只是唱一首歌那么简单,更别说对音乐知识的渴望。更过分的是我在上面上我的音乐课很多同学都把自己的作业拿出来做,根本就不管我在上什么课,听的同学呢还动动小嘴,不听的同学完全就没有在这堂课上。我这一想就担心了,这个该怎么办呢?小学音乐教学目标明确规定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行的,要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学生连学习这个的`想法都没有我要怎样才能让他们学习呢?最后我想我应该以兴趣来带动大家学习。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应该在不同的教学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增加学生对老师上课的兴趣,渴望老师来上课,这里呢不仅要求教师的业务水平高、口语表达幽默、带动性强等外在的素质,还要教师的内心必须是以爱动其心,以礼服其人,以智动其行。爱心和责任是老师必备的东西,所以当老师上课而学生不听你

音乐教师随笔10

  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老师有进行教育的义务,在我的概念里,每个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上,都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他们尽情的吸允着、享受着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给予他们的知识和快乐。然而,一节音乐课上的意外发现,使我的概念受到了怀疑。

  按照惯例,每学期的期中,我都要对学过的歌曲进行复习、检测。这天,我怀着轻松的心情走进了教室,因为能和孩子们一起渡过一节快乐的复习课我很高兴。宣布了这节课的任务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上教室前演唱着歌曲。有的同学唱得很动听,我们师生掌声鼓励,有的同学或者调错了,或者节奏错了,或者歌词错了,或者声音很小,但我能看出,这样的同学都已经尽力了,我在给他们纠正毛病的同时,还不住的鼓励他们要勇敢,曾强他们的自信心。课堂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时,走上来一个女同学(我对她的印象很深,班主任曾经和我说她学习不好,不着人喜欢):“我演唱的歌曲是……”“老师,你不用听她唱歌了,我们班老师都不管她了。”很多同学都说。听到了这样的话,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我心里一阵震惊,更多的`是难受。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可爱的女孩在班级里受到的是怎样的待遇呀。冷落、排斥、鄙视、抛弃……一起涌进我的脑海。如果这个女孩是我,我该怎么办呢?我顿时感到身边的女孩是多么的可怜、孤独、无助呀!于是,我用手势示意大家不要说话,带着鼓励的目光对女孩说:“没关系,老师相信你!”女孩刚才还紧张、暗淡、犹豫的目光一下坚定起来,她开始自信地演唱起来。教室慢慢的安静下来,直到鸦雀无声,唱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个音乐老师的一句“没关系,我相信你!”换来了女孩清脆、嘹亮的歌声,那么,班主任加上全班同学的爱能换来什么呢?也许是女孩快乐、充满美好回忆的童年,也许是将来的一位歌唱家、摄影家、企业家……为了祖国的花朵,为了祖国的明天,老师,请不要吝啬你的爱!

音乐教师随笔11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已经工作二十多年,回顾自己平时的工作,一次次询问和请教老教师,一次次埋怨自己的方法太少,新课程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思想,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一种机遇,更是教学生涯的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迄今为止,课改已经进行十年了,就我们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一直以来,音乐课被称为副课,特别是个别地方学校更认为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这是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验的课题。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因素虽然很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提高他们上音乐课的兴趣。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音乐教师随笔12

  一般人认为音乐课最好上,学生们感兴趣。只有音乐老师才知道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音乐课堂氛围的营造是每个音乐老师 最头疼的问题,某种程度上讲,音乐课比,语文,数学,一些主课更需要沟通与交流。音乐这东西太活。

  怎样才能很好的沟通呢?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调动音乐课堂气氛,一些教师总认为,只要把课备好,把知识点准备好,这样就足够了,你在上面讲的唾沫横飞,底下的学生听得丝毫没有感觉,因为这课太死,所以说要搞活课堂气氛。教师光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是不够的,要揣摩学生的心思,了解什么样的形式是学生能接受,而且是喜欢接受的。而不是纯粹灌输你想要灌输的东西。

  我们从进教室开始说起,首先,老师在跨入门槛的时候,你的脸部表情必须是微笑着的,当然是真心的微笑,接着是上课,一般的情况都是,老师喊上课,全体起立,师生互相问好然后老师说坐下。我在网上看到一位老师是用音乐问好的',首先他弹奏钢琴31,31,345,向学生问好,接着学生:53,53,531.音乐课的特色一下子突显出来了,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课堂氛围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接着是上课,传统的模式是照本宣科,一堂本应生动活泼的音乐课,硬是上成了枯燥无味的科目。尤其是欣赏课,一些中外名曲本身就引不起学生的任何兴趣,再加上老师枯燥的讲解,一堂课下来,死气沉沉。学生呵欠连天。这就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比如贝多芬的《命运》,首先要讲解创作的时代背景。在贝多芬病魔缠身,耳朵失宠的境况下,写出了不向命运屈服的动人旋律《命运》,音乐的主题就是,他和病魔搏斗的过程,开始的333,1.222,7,恰似鬼神在敲门的声音,一种不祥的感觉随之而来。面对这样的境遇,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悲哀和惆怅,你会用怎样的曲子来表达你的心情?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去理解音乐。老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其他资料,让学生自己听,自己想,配上相应的画面。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比纯粹的讲解要生动的多,同时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学生,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总之,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同样下课也要用音乐来结束,让学生整体都感受到音乐的氛围,这样一节课下来,估计课堂氛围不再是那么枯燥无味了。

音乐教师随笔13

  因亲身感受上海“最具人气的奥尔夫教学老师——陈蓉老师”的“从头到脚玩音乐”的音乐教学的魅力,因急于抛砖引玉,把奥尔夫教学的魅力带给老师们,便有了今天的研修活动“我和老师一起玩音乐”。

  活动通过参与式学习,让老师们快乐地玩音乐中感受奥尔夫教学的一些理念。第一部分:热身集体舞蹈。老师们在动感的韩国DJ音乐中快乐地跳舞,在我的提醒下和共同合作下,变换不同队形,更换不同玩法。第二部分:打击乐活动。在介绍乐器、传递乐器、乐器常规、合作节奏、皱纸对应、路线游戏、三圆游戏等活动中,老师们理解了打击乐器没有绝对的正确方法,而是相对的常规方法,尝试了不同的打击乐方法,在各种合作游戏中感受了打击乐器常规的建立、打击乐的'开始与结束、打击乐器的分类与对应,看指挥演奏、合作演奏等对应的音乐元素。第三部分:分享交流。分组围成圆圈进行交流,说说各自感受。

  整个活动我很投入,每位老师都很投入,这就是音乐活动的魅力。用这样的参与式体验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让老师们能尽情地感受音乐的无限魅力,尽情地领悟音乐教学的精彩。这样的活动,是为了更好的让老师们能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感受,用换位思考来反思我们一些音乐教学活动:怎样让孩子们更投入、更快乐,怎样让活动更生动、更精彩、更有效。

  老师们,你的感受是什么,请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另:记得一起收集好听的音乐共享哦!因为好听的音乐会给孩子、给自己带来好心情……

音乐教师随笔14

  一、音乐教师

  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音乐教师随笔15

  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实践与研究证明,小学音乐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自觉探索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对教学《龟兔赛跑》这一案例进行反思,具体地分析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方面的反思与调整的过程与方法。

  一注重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在教学《龟兔赛跑》时,我安排了欣赏三段不同的音乐:第一段是兔子、小鸡和小猫;第二组是乌龟、鸭子和小羊;第三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旋律表现了哪一组小动物呢?第二步问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这组小动物呢?此时学生会根据他平时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来很笨重,所以它的音乐听上去很强也很沉重,而乌龟呢,它爬得慢,但身体没有大象那么庞大,所以音乐听上去很平稳。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松,也很活泼。第三步让学生聆听音乐模拟这一组动物走路的情景。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目标的反思。

  由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多样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显示发展水平。联系学生的客观实际,根据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度,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在设计《乌龟赛跑》这一课时定下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2、通过创编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通过创作表演第二次龟兔赛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渗透团结友爱的思想教育。通过反思,围绕着学生年龄特征和音乐感知等特点,重新设立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具的直观介绍及有关乐曲欣赏,充分体验学生丰富的表现力,同时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情绪。”

  课堂上,通过讨论欣赏、比较欣赏、选择欣赏等多种教学策略进行反思。

  三把握学生认知心理,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平等的融入学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教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心理、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策略,尽可能的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全身心的感知并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四围绕主体,紧扣主题,集体协作是反思教学必要补充。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音乐的反思性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心理出发,通过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科学反思。从成功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成功?”“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学的设计与过程有什么特色?”“如何锦上添花富有创意?”等等,从中总结规律,提炼经验、指导实践。从失败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是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失当、是教学设计还是方法手段的应用等等,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教学随笔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音乐教师随笔【热】03-31

【热门】音乐教师随笔03-31

【热】音乐教师随笔03-31

音乐教师随笔【精】03-31

音乐教师随笔【热门】03-31

音乐教师教育随笔03-29

音乐教师随笔【推荐】03-17

【荐】音乐教师随笔03-17

音乐教师随笔小学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