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4-01-06 14:27:08 晓丽 报告范文 我要投稿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1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1篇)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

  近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我们xx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根据省、市社的安排部署,围绕开放办社,结合我县实际、在领办、创办、帮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实践中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加强市场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服务措施,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壮大,运行质量稳定提高,效益不断提升,同时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市社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和推进“两社合一”的安排部署,我们近期对所属基层供销社领办、创办、帮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深入调研,对我县供销社系统推进“两社合一”的主要做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xx年初,我县供销系统所属基层社已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05个,其中:蔬菜类48个,养殖类20个,瓜果类10 个,药材类10个,粮食类10个,其它 7个。目前,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层社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4887户,注册资金9867万元,从发展态势上看,供销社领办、创办、帮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二、“两社合一”的主要做法

  1、以xx县主导产业—蔬菜为重点,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全系统共领办、创办蔬菜专业合作社105 个,涉及全县9 个乡镇,86个行政村,经营的蔬菜品种有:西红柿、黄瓜、莲菜、西葫芦、茄子、山药、圣女果等13种。如xx县xx供销社领办的xx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xx年5月28日,共有101户农户参与,拥有日光温室130余座,主要生产、销售各类蔬菜、精品菜及礼品菜加工等。

  2、合作的形式和途径:

  (1)两社共同出资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如xx县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是由xx县xx供销社和101户农户共同出资110万元组建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真正与农民组成了利益共同体。

  (2)利用供销社现有场地,仓储等设施与农户共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供销社点多面广、资产多的优势,参股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如xx县爱云种植专业合作社,

  创建于xx年。以种植、销售玉米、小麦为主。由南社供销社利用新建的办公用房和仓储设施与六户农民共同创办的专业合作社,既解决了办公用房,又有了仓储设施,使玉米、小麦等主导品种的经营储存和销售得以顺利开展。

  3、由粗放经营变精细营销,多年来,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如蔬菜种植,大多是大路菜和散装菜的销售,从而使广大农民收益不高,为了增加蔬菜的营销价值,xx供销社利用多年来精品蔬菜的营销策略,帮助xx县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从无公害蔬菜抓起,从精品蔬菜抓起,辅之以精美的外包装,大大提升了蔬菜的附加价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专业合作社的效益,近几年来,xx县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太原晋祠宾馆、太原美特好连锁店签订购销协议,以精品、精质无公害蔬菜为主,主要供应清水莲菜,优质长山药,碧玉西葫芦,小乳瓜,各种圣女果,春桃西红柿等20余个品种。

  4、利用供销社信息来源广泛,信息反馈灵活的`优势,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新品种推介活动。xx县南社供销社分别与沈阳中元种业有限公司,山西申农种业有限公司、山西申农赛博种业有限公司签定了玉米优良新品种推广代理协议。去年5月份,县供销社召开了87名经纪人参加的玉米新品种推介会,同时又举办了两期种植技术培训会,对100多名种植大户进行了农业技术培训,并与厂家合作开展测土施肥30余次,有效地提高了玉米种植的技术含量。

  三、“两社合一”的初步效应

  1、有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的蓬勃发展。由于供销社积极参与和有力推进,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总体数量已初现规模,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合作效应日益凸显,农超对接不断完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2、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广大农民朋友均获得较好收益。

  xx县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山西吉隆商贸股份有限公司,晋祠宾馆、美特好连锁超市、运城鑫源、福瑞特超市签订的配送协议,每年可配送5—7个月,配送品种10余个,xx年全年销售收入达到778万余元,农民增收10万余元。

  xx县爱云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全县1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签订了种植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协议,种植面积30000余亩,促进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同时,与农户签订糯玉米回收合同5000余亩。全部按合同回收、加工、储存。现已形成了引种、推广、种植、回收、加工、储藏、销售一条龙产业链,订单种植让广大农民获得了较大收益,为农民增收500余万元。

  四、“两社合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两社合一”推进中松散型的合作社比较多,甚至有的基层供销社还没有起好步。

  2、总体水平较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覆盖农户少,带动力弱,缺乏资金,市场经济意识和适应能力较弱,人才缺乏,懂技术、会经营、能开拓市场的人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

  3、“两社合一”的紧密度不够,有的专业社只是形式上与供销社合作,就其实质上是比较松散的和杂乱无章的,需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五、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

  1、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工作,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经验,好榜样让农民知道,让农民了解,进一步营造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2、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对“两社合一”工作的组织和引导。

  3、加大扶持力度,落实配套政策,尽快出台对供销社领办、创办、帮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

  4、加强规范引导,提升服务水平,让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真正起到为三农服务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

  为深入了解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提出有助于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区政协科经委在分管副主席带领下,于近期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一行赴区现代商贸业发展办公室听取了我区商贸业发展的专题汇报,召开相关座谈会,邀请区发改局相关领导对我区现代服务业作通报说明,并结合前阶段实地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本报告。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xx区政府坚持以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职能部门和镇街的共同努力,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年上半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7.75亿元,增长10%,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1.5%;三产投资结构得到调整,今年1—8月份,全区限额以上服务业完成投资74.6亿元,占全区限额以上总投资的76.83%,服务业投资成为全社会投资增长的主动力;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39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1-7月提高1.4个百分比。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5.47亿元,同比增长10.5%、旅游业也保持较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增加旅游收入12.38亿元,同比增长18%。总体来看,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后劲十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条件,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今年以来,区政府先后完成了《xx区服务业发展规划》、《xx区都市休闲区发展规划》、《xx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xx大道、104国道沿线“退二进三”及专业市场整合提升规划和xx市xx区商贸流通与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编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xx区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xx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及《xx区xx年度服务业发展目标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明确了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提出优化市场环境、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措施,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合理部署,服务业重大项目不断推进

  积极探索并实施“退二进三”政策,黄河皮革、泰恒建材城、天宇高邦、美福食品等企业的“退二进三”工作重点推进,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调整,现代服务业被提到优先发展地位;采取多项措施盘活现有存量资源,着力对xx家具市场和xx装饰材料市场进行改造和提升,逐步形成以“家”为主题的专业市场;紧紧抓住xx新城崛起有利时机,加快站前商贸区、新城中心商务区、总部经济园、大西洋购物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进新城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加快实施都市休闲旅游项目,茶山文化一条街立面改造已完成,塘河文化主题公园完成投资额5635万元,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启动大学科技园、xx文化创意园等前期工作,潘桥物流基地建设有序推进,现代服务业态不断丰富化、多样化。

  (三)多措并举,招商推介力度不断加强

  转变政府职能,采用各种措施方法,主动出击,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南湖、站前等已有6个地块完成出让或正在签订预申请协议,出让金达41多亿。南湖城市综合体商业部分拟引进华润万象城,打造国内一流地标性大型商业综合体。从近年招商工作情况来看,现代服务业在招商引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引进的项目产业结构也更趋合理。

  (四)利用优势,服务业集聚示范作用不断形成

  利用xx的产业特色,充分发挥服务业的集聚示范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和优势项目申报省级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争取服务业省级重点项目引导资金,努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xx总部经济园被列入首批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森马集团的营销模式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十大创新示范企业,华中科技大学xx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被列入省服务业重大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引领现代服务业集聚化、品牌化。

  二、存在问题

  一是服务业规模小,结构差。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仅为35%,列全市倒数第二,远远低于全省43.1%和全市44.1%的平均水平。据税收统计,当前我区服务业企业除几家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分离缴纳的税金稍具规模外,其余企业大多规模小,档次低,经营领域不宽,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全区获得市级以上商号的企业仅“一鸣”蛋奶一家,纳税在一千万以上的企业仅2家,纳税三百万以上的企业也仅9家。从我区服务业内部结构来说,目前仍然以传统服务业如餐饮、农贸市场、超市等为主,现代服务业相对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很不够,全区纳税50万以上的企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只占29%,比例明显偏低。

  二是城市化进程慢,相关配套落后。近年来,我区虽然将城镇建设列为工作重点,出台系列措施,以攻坚的态势全力推进,但总体上看,城市化进程依然缓慢。由于规划前后沿承、贯通不够,以及一些规划变动调整过大等原因,给一些项目的进展、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等工作造成了难度,“有区无城”的状况从根本上没有得到改变。同时,人口的集聚问题、产业的支撑问题也给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大的服务业,因相关配套设施缺乏,致使发展缓慢。如xx新城建设步子慢,大西洋购物中心等服务业仍处在不温不火之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是政策扶持不够,投入少。对于服务业各个行业项目的推进力度不大。吹台山等旅游项目没有得到大发展,大罗山违章建筑、生态保护等工作依然不能有效解决;当前潘桥国际物流中心、南湖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因规划调整、土地限制等原因推进困难;大学科技园因相关规划交叉影响,目前仍在协调过程中;崎云度假村、仙岩大酒店因土地政策落实不到位,无法进场施工和挂牌。对外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的政策比较滞后。现有政策在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作用欠佳,尤其是用地、减税等手段不灵活,对企业主、商家的吸引力不够,如德邦物流企业因缺乏优惠的政策支持而改变在xx设立区域总部的设想。引导资金相对较少。今年上半年,区政府出台了《xx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每年投入一千万用于专项奖励,但与庞大的服务业项目相比,与周边兄弟县市区的投入相比,扶持资金显然不够。

  四是管理体制不完善,效果欠理想。据调查,目前牵头管理我区现代服务业的有好几个部门,其中,现代商贸服务业办公室、发改局、经贸局等部门分别承担现代服务业的某些管理职能,“多头管理”的格局造成一些项目规划调整难、审批手续繁琐、项目施工进展缓慢等,影响了现代服务业健康、规范、有序的发展。

  三、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思路

  (一)以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为抓手,加快现代服务业大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需要人口的集聚、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强劲的产业支撑,而强劲的产业支撑来源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服务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区域发展。城市中心区要加快安置房、经济适用房、优质商品房等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中心、“两馆四中心”、文化广场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以xx城市中心商务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扶植商务楼宇经济发展,努力培育若干座税收超亿元楼宇;以大西洋购物中心为依托,全力提升现代商贸业发展,着力形成高端商贸服务区。加快新火车南站建设。通过沿中央大道两侧商业地块开发,并与xx新城商务区相连接,全力打造站前综合商贸区。积极营造“沿山、沿路、沿河”的服务业发展带。通过沿温瑞大道、104国道、xx大道、轻轨1号线等交通要道老市场的改造提升和新市场的规划新建,形成现代商贸集聚带;依托塘河、大罗山等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带。同时要积极加强各镇街配套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强商业网点的建设与发展,全力推进我区现代服务业从面到点的提升。

  (二)以实施“优二兴三”战略为重点,力促现代服务业大提高

  我区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区,传统工业低小散特点明显,高污染、高耗能严重。当务之急是要积极实施“优二兴三”战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借助xx市大学科技园平台,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按照禁止一批、淘汰一批、控制一批、鼓励一批的原则,着重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进行淘汰,并通过科技、研发的方式对某些基础好的企业进行再改造、再提升与再发展;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努力形成以“创新、创意、创业”为主题,以科技、研发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促使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使工业、服务业双剑并举、两轮驱动。

  (三)以促进内部结构调整为动力,速推现代服务业大提升

  服务业内部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区服务业基本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新兴的服务业比例极低,结构相对失调。因此,区政府要出台措施,采取“分离发展一批、引进移植一批,整合提升一批”的方式,着重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方面做更多积极有效的探索。要围绕培育消费热点,重点推进现代商贸业、都市休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围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推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楼宇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要着力对传统的服务业进行质的提升。通过对传统服务业,如餐饮服务业等,融入新的、时尚的服务元素,增强其企业竞争力,使其健康持续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做好服务业品牌建设,工商、质监、发改等有关部门要制定服务业品牌培育计划,积极推进品牌培育工作,形成龙头企业,发挥效应,不断提升我区现代服务业总体水平。

  (四)以创新政策为突破口,构建现代服务业大平台

  一个完善的、优惠的`政策是吸引投资,促进项目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服务业得以发展的强大动力。区政府要在前期制定一系列规划、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有关政策,特别是要逐步对现代服务业的每一行业进行政策上的扶持。根据当前商贸业发展的情况,要建立商贸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要求,列入区重点商贸业建设项目、先进业态项目和商贸企业设施改造、电子商务等项目奖励,培育组建若干个大中型连锁企业集团;积极探索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产业集聚生产性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加大省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总部经济园的后续管理力度,把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纳入规范、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大平台;要灵活出台有关服务业的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对重点领域的服务企业,按其缴纳的税额,酌情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要在服务业用地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融资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优惠;要通过策划高峰论坛、推介会等形式,向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宣传推介xx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的力度。要科学灵活地利用民间资金,适当参与到我区旅游休闲行业建设中来,在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休闲经济的发展。

  四、具体意见建议

  (一)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目前,区商贸开发办是我区商贸业开发建设的责任单位,但因人手不足,编制不够,给相关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同时因为区经济协作办、发改局、经贸局、外经贸局等部门分别承担着我区商贸发展的部分职能,客观上造成部门之间不能很好的形成合力,根据实际,建议区委区政府从有利于工作的角度出发,结合本次机构改革有利契机,将有关部门中的相关科室进行合并整合,成立一个专门负责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正科级部门,集中管理职能,加大协调力度。

  (二)完善解决有关规划的制定与落实问题

  一个完善、科学的规划是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建议区政府要在已有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协调好有关规划的制定与落实问题。首先要加快对《xx区商贸流通和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编制的验收与实施,加快对我区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并注重在各功能区规划修编时能充分融合商贸业和商贸网点的规划。其次是要抓紧做好梧白片三个规划的有机整合,即xx区梧田片xx大道、104国道沿线“退二进三”及专业市场整合提升规划,大学科技园规划和梧白功能区规划,明确大学科技园的定位,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科学合理地编制重点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潘桥国际物流基地是我区现代服务业中一项重大的内容,随着我区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的显著提升与xx大都市建设的迫切需求,建设一个融货运与配送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园区是符合发展趋势的明智决定。根据规划要求,打造国际性物流基地需要2300亩用地,但目前,由于规划调整原因,原用于物流园区建设的1320亩土地因部分调整为商住用地和农房集聚改造项目,剩余的650亩土地(含农用地120亩)无法满足国际物流园区的发展需要。因此,建议区政府争取年底前落实120亩农转地,尽快使一期项目上马施工,并在保证一期用地650亩的基础上,从物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灵活运用西面大片闲置地的资源,将其确定为二期用地,将陈蕉路以南、过境路以北、站东路以西、铁路以东的原规划中的800余亩市场用地确定为物流基地的三期用地,从而为打造浙南一流的物流基地,满足物流园区未来发展作积极准备,避免出现“零打碎敲”的xx现象。

  南湖建设地块是我市未来城市的次商圈,对周边区域商贸的带动与城市形象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次调研中,我们通过走访街道、部门,拜访相关专家后,了解到南湖建设地块的整体规划布局在去年底已基本完成,但近期又要作较大的调整。关于调整中的规划布局是否更具科学合理等热点问题,有关方面争议很大。因此,建议区政府在尽全力打造高品位的华润万象城的同时,要慎重考虑南湖地块的整体规划布局问题,要尽量体现规划的严肃性;要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在认真、周密地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科学定位,确保南湖城市综合体能健康、顺利地发展。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3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委在章岳定副主任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对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区农业局、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以及转塘、留下、三墩、双浦等镇街和近20个行政村,深入基层开展座谈交流,广泛听取了包括区人大代表在内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村集体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预定的工作目标。

  (一)加大财政补助力度。

  建立村级运转财政补助机制,20xx年开始连续8年对行政村实行运转补助,累计投入金额1.36亿元,有效确保了行政村的正常运转。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长效管理和农村河道保洁的经费保障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河道路网环境卫生清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利等基础设施长效维护,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积极落实保障“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0xx年安排资金856万元支持11个村级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加快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延伸,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实施农村环境整治。

  20xx年开始,区政府制定实施三年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xx年对龙坞茶镇10个村实施美丽乡村升级版的整治建设,20xx年又启动周浦片5个村、三墩镇2个村的全域化美丽乡村建设,周浦、袁浦小集镇综合整治也带动了三阳等7个村的整治建设。农村地区的环境面貌、设施配套和道路交通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壮大集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开展农村土地流转。

  从今年年初开始,在三墩、双浦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累计流转土地约2.52万亩,并已引进两家规模企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现代产业园的引进带动,将提升村集体建设用地和现有房产的潜在价值与经济收益,为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渠道。

  (四)启动整村连片搬迁。

  近年来,区政府花大力气、大手笔对双浦、三墩部分行政村实施整村搬迁,着力通过引进大项目、大平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西湖大学、云谷产业园、云谷国际公学等项目已经确定落户山联村和双桥村,铜鉴湖景区打造和双浦新区建设将覆盖铜鉴湖村、浦塘村等。通过整村搬迁后大项目的引进,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当前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比较突出,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村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收支难以平衡;村集体负债,“刚性”支出在不断增长;增收来源乏力,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化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收支难以平衡。

  20xx年全区36个行政村村集体可分配收入约6292.9万元,平均每个村约174.8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下有3个村,最低的双浦桑园地村25.1万元。50万元至100万元有10个村,100万元至200万元有8个,200万元至300万元有12个,300万元以上有3个,最高的留下东穆坞村732.02万元。20xx年村级集体总支出约8842.03万元,村均支出约245.6万元,27个村出现财务赤字,合计赤字总额3132.5万元,平均赤字约87万元。20xx年区级财政投入村集体补助资金4298.48万元,平均每村获得补助收入约119万元。依靠较高的财政补助收入,大部分村基本实现收支平衡,但绕城等10个村仍收不抵支。预计20xx年全区36个行政村可分配收入相比20xx年有所降低,约为5507万元,但总支出较20xx年将出现较大增长,约为9839万元,预计将有33个村出现财务赤字,合计赤字金额4332.4万元,其中21个村在加上补助收入的情况下仍收不抵支。

  (二)村级集体组织“造血功能”相对不足,收入来源单一。

  一是政策因素对村集体收入影响较大。房屋、土地租赁收入普遍为各村集体的主要收入。但随着近年来土地、规划等政策的调整与收紧,原先部分村“打擦边球”搞违建提高集体收入的行为难以为继,部分村集体收入出现断崖式下降,甚至出现负债难还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了村集体组织的正常运行。

  二是保值增值缺乏有效途径。大部分村拓宽经营渠道发展的能力不足,自我营收能力较弱;有些村有资金却因缺乏有效投资的渠道和方向,难以实现资金向资产的转变。

  三是项目落地较为困难。根据《杭州市区村级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村集体可预支15亩留用地指标,但该指标绝大部分村都未能落地;双浦地区被划为杭州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各村在土地利用、开发建设、招引企业等方面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村集体经济发展难度极大。

  (三)村级集体组织“刚性”支出逐年增加,村级运行压力增大。

  一是村级日常支出负担加重。村集体经济除承担村组织的管理运转费用外,还需要承担本村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和公益福利事业的供给,各项开支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部分村因账上无钱导致村干部工资长期无法发放的情况。20xx年36个村总支出较20xx年增长约10.1%,预计20xx年较20xx年增长11.3%。

  二是长效管理支出大大增加。美丽乡村建设后,村庄环境面貌大大改善,而需要开支的公益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环卫保洁、路灯电费等费用也大幅度上涨。据了解,转塘外桐坞村的长效管理费用支出从风情小镇打造以前的每年41.5万元上升到20xx年的156万元,是原来的3.7倍;三墩2个村美丽乡村建成沥青路面24万方,公共绿化面积25万方,庭院河道绿化35.5万方,路灯1746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38个,仅靠村自身将难以维持长效管理的费用支出。

  三是村级债务负担过重。20xx年共有25个村背负债务,累计负债7972.2万元、村均318.8万元。沉重的债务也带来了高昂的利息支出,如转塘何家村债务总额1000余万元(含部分预付款),每年利息支出需50余万元,但其年可分配收入也仅约50万元。

  (四)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不够完善,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

  一是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村撤并后存在“并村不并账”问题,村里大部分经营收益仍归老村(组)所有,新村村集体大多无经营收入,只能靠补助收入维持村级组织运转,要想发展集体经济更是“小马拉大车”。

  二是扶持机制不够完善。近年来区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直接有效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土地保障、物业租赁等方面还没有一套更加系统有效的配套政策。

  三是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动力不足、信心不强、办法不多。不少村干部思想上过分依赖通过留用地开发建设这一条路径,而对其他增收渠道则探索不足。

  特别是近几年来,区级财政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村干部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欠缺。

  三、对发展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部署,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发展观念,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事关我区“三全”目标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中央有要求,农村有需求,农民有呼声,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到底。

  二要明确目标。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杭州拥江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让今天的短板变为今后的强项,让当下的价值洼地变成未来具有独特优势的聚宝盆,让绿水青山同时拥有金山银山,让美丽乡村成为西湖最耀眼的明珠。以此为目标,要精心制定新时代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任务,选准发展路子。要认真分析每个村的发展条件和特色优势,探索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

  三要精准施策。要切实加强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广泛倾听农村群众诉求,提出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措施。当前我区已大部分完成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相关部门和镇街要及时转移工作重点,调整工作方式。在工作精力上,适时从整治建设转移到产业发展上;在帮扶方式上,要从单一财政扶持转变为政策、财政、智力等综合施策上;在工作主体上,要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组织自治原则,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的主观能动性。

  四要强化指导。要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部门、镇街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要工作任务,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联系经济薄弱村、部门和企业联村结对等制度,持续对各村进行指导与帮扶。要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向各村提供切合实际,具有政策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精准指导,帮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拓宽发展思路,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一要整合资源增收。深入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旅游全域化发展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融合文章。要以景区化标准统一规划布点各村设施配套,切实为村集体发展旅游、服务村民、壮大集体经济提供空间支持。要指导各村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历史、民俗、特产等,发展生态游、故地游、创意农业、民宿休闲等产业项目。如龙坞茶镇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势潜力,日前已顺利通过省旅游局4A级景区旅游资源评估。要积极鼓励指导村集体充分利用4A级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发或者参与开发西山健身游、探险游、观光游、乡村避暑游和乡村特色小吃游、乡村民俗游等特色旅游产品。让村集体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让村集体在发展“龙坞旅游”中有所作为、大有收获。

  二要依托项目增收。要加快双浦新区建设进度,积极招引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显、环境效益好的大企业、大项目落户。要切实加快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步伐,稳妥做好后续几万亩土地的流转工作,尽快形成农业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要挖掘潜力增收。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契机,加快对村级农贸市场、物业用房的提升改造,增强商业综合体能力,着力实现业态转型,提高村集体收入来源。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支持和鼓励村集体合理利用山林、池塘水面、“四荒”地、低丘缓坡等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

  四要合作发展增收。支持和引导村集体以土地、物业等资源,以保底分成的方式合作、入股,稳妥参与景点打造、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多元化发展,实现资产管理向资本运营的转变,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

  (三)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预支留用地指标的落地政策,及时调整布点规划,努力实现指标落地。对各村现有被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梳理,区政府要制定出台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建设政策,按照每个村规模大小,允许相应的建设用地用于产业布局,既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又减少土地浪费。要注重发挥“一事一议”的作用,对于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一事一议”“几个一点”的办法,成熟一个、上马一个,帮助村集体突破政策瓶颈,拓宽增收渠道。

  二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美丽乡村需要财政转移支付和反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镇两级对村级的专项投入和各类补助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有效使用,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要加快制订出台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制定补助标准,明确经费投入来源,确保长效管理落实。

  三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快符合条件的行政村撤村建居步伐。加强与市人社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将区内超龄农民视同撤村建居居民以及征地农民,允许一次性缴纳养老经费,享受职工基本养老金。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联系对接,争取将绿化、保洁、路面养护等美丽乡村长效管理经费纳入城市绿化保洁以及背街小巷整治经费体系,减轻区级财政与村集体的开支负担。

  (四)健全长效机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一要规范“三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三资”平台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推动村集体经营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和规范化,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接受村民监督。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不断提升村集体经营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逐步合并村级账目,加大村集体资金资产融合力度。要加强对已有留用地开发建设的村的监管力度,确保村级资产保值增值增收。

  二要建立典型带动机制。要立足区内实际,突出增收特色,指导各村集体组织提炼总结增收的好思路、好方法,着力形成适合本村的增收模式。要加强农村集体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先进村集体“现身说法”,努力通过典型示范,整体推动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要防范风险,建立村级债务化解机制。要严格落实债务化解责任制,控制新增债务,建立健全举债申报审批制度、债务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规范举债行为,坚决防止盲目举债,严防发生新的不良债务。同时要加大村级债务的化解力度,积极利用好省市区财政扶持化解村级债务的各项政策,采取有效举措努力化解村级债务,着力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对何家村等负债特别重的村,要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尽快帮助解困。

  (五)加强基层建设,加快农村集体经济自我发展

  一要强班子。加强对村“两委”班子领导发展集体经济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能力,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适时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到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开拓发展经济思路,增强致富带富本领。

  二要抓考核。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对村班子和村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奖励政策,落实奖惩责任。要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机制,激发“两委”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要重自治。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纳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明确奖罚举措,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转变生活观念,消除乱扔垃圾乱吐痰等陋习,减少村级管理支出。要教育引导村民群众树立“我居住,我收益,我负责”的观念,自觉做好门前屋后卫生“三包”,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4

  一、引言

  供销社作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组织,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供销社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供销社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供销社发展现状

  1、供销社组织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国供销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相应的机构设置,为供销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供销社服务功能不断拓展。供销社除了传统的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外,还积极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如农业技术推广、农村金融等,满足了农民多元化的需求。

  3、供销社经营模式不断创新。供销社在经营模式上也不断进行创新,如开展电子商务、实行连锁经营等,提高了经营效率和效益。

  三、供销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经营机制不灵活。目前,供销社的经营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营方式单一等,导致经营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2、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供销社在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等,影响了农民的满意度。

  3、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供销社的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等,制约了供销社的发展。

  四、对策建议

  1、进一步深化改革。供销社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

  2、加强服务质量管理。供销社应该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农民的满意度。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供销社应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5

  一、引言

  供销社作为我国农村地区的主要流通组织,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供销社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了解供销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某地区的供销社进行了调研。

  二、供销社发展现状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该地区的供销社数量已经有所减少,但是剩下的供销社规模普遍较大,经营品种也更加丰富。供销社的经营范围已经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扩展到了日用品、食品、文化用品等各个领域。此外,供销社的服务也得到了提升,不仅提供商品销售,还提供了一些便民服务,如代收电费、代收话费等。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供销社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供销社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次,供销社的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最后,供销社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线上购物需求。

  四、建议和对策

  为了促进供销社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首先,供销社应该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其次,供销社应该加强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人员素质。最后,供销社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线上销售平台,满足消费者的线上购物需求。

  五、结论

  通过对某地区供销社的调研,我们了解了供销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了促进供销社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市场调研、管理体制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供销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6

  一、引言

  供销社作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组织,一直以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供销社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深入了解供销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供销社发展现状

  1、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供销社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供销社的销售总额和营业面积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这表明供销社在农村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2、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供销社作为农村地区的服务平台,其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完善。除了传统的农资销售、日用品供应等服务外,供销社还拓展了金融服务、技术咨询等多项服务内容。这使得供销社不仅能够满足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还能够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3、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面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供销社也在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一些供销社开始尝试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销售业务;还有一些供销社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这些创新经营模式有助于供销社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农村市场,导致供销社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大型超市、电商平台等企业凭借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和技术优势,迅速占领了农村市场。这使得供销社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经营压力增大。

  2、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供销社的服务功能在不断完善,但在服务质量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供销社的商品品种不够丰富,质量保障不够严格;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态度不够友好。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供销社的声誉和形象,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3、改革发展滞后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供销社作为国有经济组织,也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以适应市场的变化。然而,部分供销社的改革进程较为缓慢,体制机制僵化,创新动力不足。这使得供销社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7

  一、引言

  供销社作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组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供销社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为了深入了解供销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某地区的供销社进行了调研。

  二、供销社发展现状

  1、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供销社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该地区的供销社数量已经由几年前的几十家增加到目前的几百家,涵盖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村物流等多个领域。

  2、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供销社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服务功能,通过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农产品电商等业务,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供销社还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益。

  3、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面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供销社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例如,一些供销社采取了“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了共赢。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在电商、物流等领域,供销社的传统优势受到了严重挑战。

  2、人才短缺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的限制,供销社的人才队伍存在较大的短板。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8

  一、引言

  供销社作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组织,长期以来在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供销社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深入了解供销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某地区的供销社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二、供销社发展现状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供销社的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据调查,某地区的'供销社系统拥有近千个基层社,覆盖了大部分农村地区,为农民提供了一站式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品采购服务。

  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供销社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也不断完善服务功能。除了传统的农资和日用品销售外,供销社还开展了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多种服务,为农民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

  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供销社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例如,某供销社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实现了农产品的直采直供,缩短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除了传统的农资和日用品销售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平台等也纷纷涉足农村市场,对供销社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虽然供销社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但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基层社的商品品种不够丰富,质量参差不齐;农业技术推广等服务还需加强等。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9

  一、引言

  供销社作为我国农村地区的主要流通组织,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供销社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深入了解供销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某地区的供销社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二、供销社发展现状

  1、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某地区供销社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建立市、县、乡三级供销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同时,各供销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能力。

  2、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某地区供销社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日用品销售等方面,供销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供销社还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兴业务,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3、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某地区供销社在服务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提升。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提高了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同时,供销社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社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农资供应和农产品销售领域,存在着大量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的竞争。供销社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经营模式单一

  目前,某地区供销社的经营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实体店经营为主。这种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供销社的发展空间和盈利能力。因此,供销社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如电子商务、线上销售等,以拓展业务范围和提高盈利能力。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0

  一、引言

  供销社,作为我国农村地区重要的流通和服务组织,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供销社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深入了解供销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二、供销社发展现状

  1、供销社网络覆盖面广:目前,全国供销社系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体系,覆盖了大部分的乡镇和农村地区。供销社的网点深入到村级,为广大农民提供便利的商品和服务。

  2、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供销社在提供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农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业务,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3、经营模式不断创新: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供销社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例如开展电子商务、发展连锁经营等,提高了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三、存在的`问题

  1、经营机制不灵活:部分供销社仍沿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活力。在人事、分配等方面的改革不够深入,制约了供销社的发展。

  2、服务能力不足:一些地区的供销社服务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特别是在农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3、人才短缺:由于工作环境和待遇等原因,部分供销社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制约了供销社的发展。

  四、建议措施

  1、深化改革,增强活力:供销社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增强市场意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2、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供销社应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在农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加大投入,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3、引进和培养人才:供销社应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提高待遇和工作环境等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

  4、加强合作与联合:供销社应加强与其他农业组织、企业和政府的合作与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合作与联合,提高供销社的总体实力和市场地位。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1

  一、引言

  供销社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核心服务机构,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功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供销社的角色和功能也在不断变化。本报告旨在对当前供销社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探讨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供销社的历史与现状

  供销社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供销社是农村主要的商品供应和销售渠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供销社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从单纯的商品流通向农业服务、农村金融等领域延伸。

  目前,供销社系统在全国拥有庞大的网络体系,包括基层供销社、县级供销联社和省市级供销社。其主要业务涵盖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日用消费品销售等多个领域,是农民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

  三、供销社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改革的深入,供销社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首先,市场竞争加剧,对供销社的.传统业务带来巨大冲击。其次,供销社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如产权不清晰、管理不规范等,制约了其发展活力。此外,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流失,供销社面临着服务对象减少、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一是深化供销社改革,完善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提升市场化经营能力;二是拓展服务领域,提升农产品加工、农村金融等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加强与农民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供销社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五、结论

  综上所述,供销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深入推进供销社改革,提升其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供销社的支持力度,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3-10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4篇)03-10

快递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6-21

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3-14

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3-15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2-21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3-08

关于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7-01

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