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06 15:41:44 设计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教学设计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教学设计

一年级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有主动积累对子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认识“虚、骄”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会写“短、对”2个字。

  一、导入

  1、教师范读教材学习提示,生思考: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要了解好孩子应该具有哪些品质呢?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第一场比赛:比识字)

  1、教师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目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圈出来的生字字音读准确,课文读通顺。

  3、教师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大声自由读词语。

  4、教师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请小老师领读词语。

  5、教师出示带拼音小帽子的生字宝宝,学生自由拼读生字。

  6、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带拼音的`生字。

  7、去掉拼音小帽子,开火车读生字。

  8、识字游戏

  游戏一:走迷宫

  游戏二:营救美洋洋

  三、再读课文(第二场比赛:比读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出示带拼音的课文请学生自由读文。

  3、同桌互相读文。

  4、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指明学生读文。

  5、小组比赛读课文。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每句话里的反义词。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四、写字指导(第三场比赛:比写字)

  1、教师出示“短”、“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这两个字。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

  3、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观察,然后书空。

  4、学生在书上描红,练写一个字。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时的坐姿。

  5、展台评议,学生评,教师评。

  6、根据师评、生评,学生再练写一个生字。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识字7 短

  对

一年级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

  口天——()子小——()言午——()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

  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

  3、将下列字与正确的拼音连起来。

  gu shi wu xing guan qian zhao

  姓氏古吴赵钱官

  4、给下列字注音。

  ()()()()()

  张周官王姓

  5、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家庭作业。

  1、用下列字组词,再用组的词造一个句子:姓、什、国、双、方。

  2、背诵课文。

  3、练习册。

一年级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六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认识书包,课本和文具等物品,能够进行正确的分类。有整理书包的自我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爱惜书包、课本及其他学习用品。

  教学重点:生词的认读,认识书包、课本和文具等物品及教育学生要爱惜书包课本及其他学习用品,

  教学难点:把课本、文具正确的分类

  教学用具:生词卡片,PPT课件,一些学习用品实物

  教学方法:演示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知识迁移法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进行常规训练

  1、咀嚼运动 吧嗒嘴

  2、舌尖运动:发“啦”音、发“搭”音。

  3、双唇运动:发“b”音和“p”音

  4、呼吸运动:用鼻子吸气从嘴呼出

  设计意图:本班的学生大部分存在言语障碍,为了更好、更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所以课前首先是常规训练,目的一是针对本课的生词特点进行课前发音的复习;目的二是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使学生的舌头更灵活,把音读得更准确。

  二、利用实物导入新课

  导言:

  (1)同学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书包)

  (2)你们有吗 ?你的小书包里面平时都装些什么呢?谁来说给大家听。

  (3)老师的书包里有什么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看一看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知的书包导入,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书包有什么,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用食指跟着书空,一边写一边说出笔画名称。

  跟教师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跟老师书空课题,说出笔画名称达到了熟知课题和复习笔画名称的目的,而且同学让学生时刻参与到教学中来。达到引出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三、看图识物,初步感知课文

  师读课文,同学们想一想:我的书包里有什么?

  四、图文实物结合,理解生词

  1、课件出示书包一词

  师:看图结合拼音谁认识这两个字

  学生认读

  出示生字卡片“书包”

  领读、齐读、指名读(纠正发音)

  练习说句子

  师:今天老师带来很多书包,你们看看这些都是谁的书包?找一找自己的书包然后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和同学的书包:这是我的书包,这是谁的书包。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个人书包的收集做成PPT,让学生介绍自己和同学的书包,达到引起学生兴趣、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目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进行学生间相互关心爱护的目的,

  2、了解用途并进行知识拓展

  书包是做什么用的呢?

  装书的包就是书包。下面有两名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同学们能不能解决。

  出示影片课件: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包?

  挎包和钱包(老师简单的介绍这种包的用途)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知的老师录制成小片子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达到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3、舒缓情绪,调节心情:听儿歌跟老师做动作

  设计意图:缓解学生长时间坐着听课的疲劳,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4、学习生词“课本”

  教师从书包里拿出各种课本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名称,总结出这些都是课本

  课件出现课本一词

  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

  师:“课”同学们观察一下然后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观察能力。

  (2)组词练习

  课件显示上课下课的情景帮助学生组词

  (3)“本”怎么记住它?

  口头组词

  认识课本

  教师说出一样课本名称让学生从书包里拿出来。

  4、学习生词“文具”

  (1)认读生词

  教师出书包里拿出一些文具在学生说出各个名称的同进总结这些都是文具

  课件出示各种文具及词语

  (2) “文”我们在那里常常看到,语文的文,也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文具的文。

  (个别读,齐读,分组读)

  (3)认识文具

  利用课件让学生说出:什么是文具?

  设计意图:这样的简单的句子对学生进行句子练习及对文具含义的巩固

  五、知识迁移,巩固生词的认读

  A组学生认读生词或单独的生字 B组学生认读生词 C组学生看图认读生词

  1、改变生词的颜色和字体进行整体认读

  2、把生词放在句子里让学生找出来。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迁移,巩固生词的认读。目地使学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认读所学的词语。并应用到实际中去。

  六、图词连线,正确分类。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本和文具,下面老师就要请你们帮帮忙了,老师一不小心把我的课本和文具混在了一起,你们能帮老师把他分出来吗?

  课件出示一些课本和文具的图让学生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生词词义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帮助学生正确分类

  七、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点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生词,并且会正确的分类,老师为你们这节课的表现感到骄傲,现在同学看,老师把我用过的物品整齐的放在我的书包里。同学看看,老师放得是不是很整齐,你们想学习怎么整齐的整理自己的的书包吗?下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探讨。。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生活适应能力的渗透,使学生建立的自我服务意识,为下一节整理书包、学习用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年级教学设计 4

  教学要求:

  1、会根据拼音熟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笔画,能够用生字组词,说完整的话。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亮的可爱美好。

  教学重难点:

  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笔画,能够用生字组词,说完整的话。

  2、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亮的可爱美好。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根据拼音熟练地朗读课文。

  2、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两、东、西”3个生字,能用生字组词,说完整的话。

  3、感受月亮的美好,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引思

  1、谈话:同学们,一个月当中,月亮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上弦月——圆月——下弦月。

  2、出示月亮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圆月,弯月各像什么。

  3、导入:月亮爱照镜子,每经过河边、湖边,它都不忘记留下自己的影子,看看是胖了还是瘦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河里的月亮》。(板书课题,领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披文入情

  1、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教师配乐朗读,指导学生结合拼音自由读。

  2、认读生字词。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教师领读。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3)去拼音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3、全班齐声读课文。

  4、出示第一句。

  (1)教师领读,学生自读。

  (2)教师解释“滚圆”的含义。

  (3)出示情境图,启发学生进一步描绘圆月。

  5、出示第二句。

  (1)指导学生自读,读出既惊又喜的感情。

  (2)引导学生分析月亮碎了的原因。

  教师归纳:因为鱼儿游过,把平静的水面打破了。

  (3)出示月亮在河中波动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理解“一块、两块、东晃、西晃”的含义。

  (4)齐读第二句。

  6、出示第三、四句。

  (1)出示河面逐渐平静的画面,让学生描绘河水逐渐平静的过程。

  (2)教师领读,指导学生自读。

  (3)学生齐读,指名读。

  7、指导学生简单复述文中月亮的变化过程。(圆——碎-----圆)

  8、写字指导。

  (1)出示“两、东、西”的笔顺图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指导学生说出它们的笔顺笔画,教师强调撇折和竖弯这两种笔画。

  ?教师范写生字,边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要求学生用“两、东、西”组词、说句。

  三、梳理巩固,拓展应用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2、说话练习。

  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___________________。

  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像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求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两、东、西”,评比书写情况。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河里的月亮》,感受到了月亮的可爱美好。你们背诵过哪些有关月亮的儿歌?下节课背诵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背诵课文。

  2、掌握笔画横折提,会写“让、会、再、么”4个生字,并能组词说句。

  3、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感受月亮的可爱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要求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两、东、西”。

  4、学生交流有关月亮的儿歌。

  二、理解课文,披文入情

  1、小组合作探究:天上一个月亮,河里一个月亮,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有月亮?

  组织学生学儿歌:

  每一棵树梢,挂一个月亮。小鸟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湾池塘,漂一个月亮。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个脸盆,盛一个月亮。宝宝说:“月亮和我好。”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后思考:小姑娘想干什么?小男孩会说些什么?

  3、思考:月亮开始是什么样子的?中间有什么变化?最后又变成什么样子?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4、背诵课文。

  (1)指导小组或同桌间进行分组背诵比赛。

  (2)指名轮流背诵。

  (3)全班齐背课文。

  5、学习生字书写。

  (1)学习新笔画横折提。

  (2)出示“让”的笔顺图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示范,并强调言字旁的书写。

  学生描红,并在田字格中书写。

  (3)同法教学“会、再、么”。

  (4)指导学生用“让、会、再、么”组词说句。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希望学生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月亮的变化,积累有关月亮的知识。

一年级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蜻、蜓”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会写“蚂、蚁”二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3、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学写诗歌创新。

  4、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有观察小动物、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熟读儿歌。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正在送走百花盛开的春天,即将迎来夏天。你喜欢夏天的什么?是呀,夏天这么美丽和快乐。还有一些小精灵也非常喜欢夏天,我们继续学习《识字四》看看他们是谁?他们是?

  一、识字复习。

  1、出示图片认动物。

  2、拼音加图个别朗读。(指导后鼻音、翘舌音。)

  3、去掉拼音和图片朗读。

  4、图片与生字做朋友。(终极考验: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谁真正认识了这些动物朋友的名字。老师请出一个小动物,请你有卡片的同学将动物的名牌拿到它的身边,好!大家都通过了考验成为了小动物们的`朋友,大家再一起向老师介绍一下他们!)

  二、激情朗读。

  师:看你们介绍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多开心呀,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请大家翻开书本第57页,四人围成小组读读这首儿歌。你们可以用一起读或一人一句等方式把儿歌读通、读顺!

  个别朗读,小组接力读。

  1、 男女问读。(老师来问你们来答,师示范:蜻蜓哪里展翅飞?“蜻蜓半空展翅飞。”男生问女生答。)

  2、 大组问读。

  3、 看黑板背诵。

  4、 小朋友表演接力读。

  5、 全班做动作背。

  三、观察动物,引导创新。

  咦,我发现这首儿歌的句子结构好像一样?你们看都是“谁什么地方干什么”的这样的句式。你能像小作者一样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小动物吗?

  青蛙、知了、小鸟、松鼠……(学生边说边记录)

  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们写的小诗。

  在我们的丛书第108页,也有一首写夏天的小诗《夏天到》,赶快打开,自己快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里讲了几种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呀?(知了、小鸟、小狗)

  小朋友们,夏天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我们身边,快快用你们的火眼金睛再把我们身边的夏姑娘找出来吧!

  四、写字。(动物朋友觉得你们写诗读诗都很棒,也想考考大家写字。我们一起来

  观察一下怎样写好这两个字?老师范写,边写边指导。

  学生写。

  评价学生作品。

  五、总结。同学们在自然界还有很多的小动物快乐的生活着,夏天到了,赶快趁着周末和爸爸妈妈到自然去认识他们、观察他们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附文

  夏天到

  夏天到,知了叫。

  小鸟躲在树枝上。

  小狗呼呼睡大觉。

  洒水车,嘟嘟叫。

  来给大街洗个澡。

一年级教学设计 6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按笔顺描红。

  教学重点:能按笔顺描红。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呀?

  2.你们觉得图上的大海美不美呀?今天我们就一块去大海边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好吗?

  二、指导看图,练习说话

  1.谁来说说海边都有些什么?(相机出示字卡:沙滩、,贝壳、脚丫)

  沙滩:

  贝壳:

  脚丫:

  2.那么在海面上又有些什么呢?(相机出示字卡:海鸥、花)远处满载而归的渔船乖海风正慢慢地驶入海港,一片丰收的景象。(出示字卡:海风)

  3.你觉得大海美吗?为什么?

  三、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在小组里自己轻声读读这些生字词。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边读边想像大海的美景。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齐读生字和新词。

  2.重点指导书写“风”、“浪”。

  3.学生按照笔顺提示在课本上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能按笔顺描红生字。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教学重点:能按笔顺描红生字。

  教具: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听写生字:沙、风。

  2.用“风、沙、贝、浪”口头组词。

  二、继续看图学文

  1.出示插图:满载而归的渔船上装满了什么?(相机出示字卡:珍珠、海带、鱼虾)

  2.请你们想一想:这时渔民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3.大海是这么的富饶,渔民是那样的高兴,在小组里再说一说这些词,体会一下渔民们的心情。

  4.当太阳落山时,渔船停靠在港湾,天空出现了什么?(相机出示:港湾、渔船、晚霞)

  5.红色的晚霞、蔚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这样的景色美吗?该作怎么说?

  6.自己读读生词,体会大海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三、诵读韵文

  1.指名读韵文,体会大海的美丽和富饶。

  2.自由练习背诵。

  3.学到这儿,大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四、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1.齐读生字词。

  2.学写“渔”。

  ⑴认读,按笔顺提示说笔顺。

  ⑵学生描红,注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学写“晚”。

  ⑴认读,记忆字形。

  ⑵教师范写右边的“免”。

  ⑶学生描红。

  板书:风、沙、贝、浪

  教学后记:只有少数的学生还没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不能按笔顺描红。

一年级教学设计 7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的欢悦的心情。诗歌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述,来表达人们彩莲时的愉快心情。连用了5个叠句,手法独特,更能表现鱼的灵动和采莲人的快乐。

  本课以传统的水墨画配图,整个画面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水墨江南”。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代诗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会读并不难,但是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可结合图画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目标

  认识笔画“竖弯”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评价任务

  通过指导练习,书空练习,教师的'讲解,认识生字“西”。

  通过动画和示范朗读,以及男女生朗读正确朗读文章,背诵文章。

  通过观看插图,教师的介绍以及课下搜集资料,了解江南水乡的美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想象情境,读懂诗句

  活动一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孩子说:“我看到()的荷叶。”

  2、教师启发想象,散发清香的荷花会把谁吸引来?

  3、“除了采莲姑娘,谁也很开心?”

  (完成目标二)

  活动二

  1、聚焦方位词:东西南北

  2、参照坐标方位配上动作朗读诗句。

  3、分小组合作表演,背诵诗句。

  (完成目标二)

  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展开想象,以提供句式的方式,引导规范表达,并且理解“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评价目标二)环节二

  拓展阅读,积累知识活动一

  1、观赏江南图片。

  2、小结

  3、阅读白居易的《池上》

  (完成目标三)

  引导孩子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规范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想象画面,感受情趣。

  (评价目标三)环节三

  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活动一

  1、指导书写“西”

  2、描红练习

  3、反馈评价

  (完成目标一)

  通过开火车、男女分读等多种方式人资,组词,熟练掌握本课生字。

  (评价目标一)环节四

  复习回顾

  活动一

  1、总结回顾,感受江南采莲的美景。

  (完成目标三)课外拓展,通过教师出示图片,感受江南的美丽风光。

  (评价目标三)

一年级教学设计 8

  设计理念:

  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识字和写字的难点,防止平均用力。

  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过程与方法:1、获得学习古诗的方法。

  2、获得理解古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设计意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静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设计意图:指导方法,重视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精神。]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静、床、光 、望、乡 ” 5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合作愉快!”

  4.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四、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 (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预设)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赚钱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赚钱的妈妈、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天可以看到他们。”

  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门口的那条小溪。”

  “他想起了故乡的亲人。”

  ……

  师: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你觉得你读懂了哪一句或哪一个词?请举手说说好吗?

  6.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8.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但不是用分析的办法,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和故事,用播放音乐和有感情地朗读的办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农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这首诗很短,含义又及深,很难让一年级的学生全面理解,这里只是让学生有初步的感受,今后每一位学生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这首诗。]

  五、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目、耳”两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和“米”的横应写在横中线上。

  (三)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写字练习注意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和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六、拓展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七、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产生对鼓的兴趣与喜爱,有进一步探索学习的求知愿望。

  2、让学生初步感知声音的高低与强弱。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大鼓与小鼓的声音及强弱力度特点。

  2、创编简单的节奏鼓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学生听民乐合奏《丰收锣鼓》音乐片断愉快进教室。

  1、话说鼓:

  谜语: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是皮肚里空,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学生猜—乐器)(鼓)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鼓的世界。

  2、趣说“鼓”字。

  师:同学们,你见过“ 鼓”字吗?它是我国古代文字(甲骨文)里的“鼓”字,离现在至少有三千多年了。传说最早的鼓是用泥土蒙及做成的鼓槌是用草扎成的,鼓下有脚、鼓上还插着羽毛呢? “鼓”是象形文字,左半边的“ 鼓”,中间“日”是鼓身,下面“鼓”是鼓脚,上面“鼓”是插着的羽毛。右半边的“及”就像一个人的执槌去鼓。小朋友们再仔细看看,“ 鼓”字多像一个在敲鼓呀!鼓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一定是先有人敲鼓,才能造个出个“鼓”字来,现代鼓也是从古代鼓演变过来的。

  提问:请问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看见鼓,听到鼓声的?

  生:过年、过节、开庆祝会、少先队鼓号队……

  师:鼓即是乐器又是道具,人类从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中得到启示并创造了鼓,鼓的种类很多,具说能叫出名字来的就有上百种。

  3、鼓的种类名称:(挂图)

  生:铃鼓、手鼓、腰鼓、长鼓、堂鼓、花鼓、战鼓、八角鼓、爵士鼓、架子鼓、定音鼓……

  4、击鼓方法:

  设问:在一个鼓上,你们能敲击出多少种不同的声音和节奏?

  生:在鼓上尝试并感受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敲击法,及不同的声音效果和节奏。

  师: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敲击大鼓与小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声音的强弱高低与音色。

  二、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1、听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其情绪。

  2、学唱歌曲,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3、感受大鼓与小鼓的强弱力度特点。

  4、学生随音乐伴奏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5、学生分两组,一组演唱,一组模拟大鼓与小鼓声音击鼓伴奏。

  三、展开:

  1、鼓的'功用:军事、音乐、舞蹈、戏剧、娱乐等,戏剧中的唱、念、做、打都离不开鼓点

  2、成语故事。

  传说成语“一鼓作气”,由来于春秋时期,齐国、鲁国两国的长勺之战。当时齐国强大,弱小的鲁国处于危难之中,鲁国的普通平民曹刿挺身而出,指挥作战。古时作战,听鼓声进兵。战斗开始,齐军擂鼓两次,士气减弱,而鲁军此时斗志旺盛,第三次击鼓进军追击,一鼓作气,终于以弱胜强打赢了齐国。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国战史中弱军战强军的有名战例”。

  四、小结:

  鼓象征着我们的团队精神,鼓声鼓舞人心,鼓舞斗志,给人勇气和力量、愿中华民族的鼓文化源源流长!望小朋友们踏着雄壮的鼓点健康成长!

一年级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ppt1)月色图导入入,感受情境美。

  2、(ppt2)猜谜语,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ppt3)读通、读顺全诗,注意停顿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ppt4)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习第一句和第二句。

  (1)“疑”是什么意思?

  (2)说第一行诗意。

  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3)(ppt6)观察“明月”与霜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老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学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句和第四句。

  (1)读诗。

  (2)(ppt7)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ppt8)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5)(ppt9)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学生自己吟诵,划节奏。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ppt10--ppt20)先观察,在田字格中写字。

  二.(ppt21--ppt25)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霜:白,冷 (先看后想)

  望-------思:思念家乡和亲人

  作业设计

  背诵《静夜思》给家人听,并作简单讲解。

一年级教学设计 11

  教学内容:练习九P67

  教学目标:、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图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

  1、口算:孔雀开屏第6题。

  2、比较大小:

  (1)比较第8题中▲和○的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一一对应的方法。

  得出7○1010○710-7=3

  (2)直接出示:练习九的第9题:3+6○910-4○8……

  你能直接比较出左边算式和右边数的大小吗?如果不能,该怎么办?

  (3)分组讨论,尝试比较上面的两题。

  (4)小组汇报,比比谁的方法好。生:先算出左边的得数,再用得数和右边的'数进行比较。

  (5)用这个好方法比较其他几题。选择其中的两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如:师,2+4○7是2和7比较吗?是4吗?生是2+4的得数和7比较。

  1、看图编算式:

  (1)第7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说图上有……要求的是……)

  (2)第10题:▲有(6)个,△有(4)个让学生列式,说说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4=104+6=1010-6=410-4=6

  4、根据算式,编应用题练习第11题。让学生体会一个加法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内容相加。花;人;鸟、石子

  5、根据算式,找找生活中的例子。

  6、挑战聪明题:P69

  7、小结:这节课我们有增长了哪些本领?

  8、课后小记:

一年级教学设计 12

  课题: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找伙伴”游戏(具体过程参考探究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师:数字娃娃们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来到了果园摘苹果,一共摘了9个红苹果, 2个青苹果.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

  随后教师先后出示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因为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所以用加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9+2=11.

  师: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如果数字娃娃们吃掉了9个,还剩几个?

  随后出示11个苹果图,教师一边把11个苹果画上集合圈,把9个红苹果画上虚线圈.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因为要从 11个苹果中去掉 9个,所以用减法)师: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1-9=

  师:11-9的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样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把你怎样想的说一说.

  可能有以下讨论结果:

  (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

  (2)因为 9加 2得 11,所以 11减 9等于 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

  (即:11-9=10-9+1)

  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许多方法.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的这些方法都是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第(2)种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观察左图和加法算式,右图和减法算式,想一想:苹果的总数都是11个,其中一部分是9个红苹果,另一部分是2个青苹果.为什么一个用加法,另一个用减法解答呢?(左图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所以用加法.右图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所以用减法)

  根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又学过9+2=11,那么在计算11减9时可以怎样想呢?(想: 9加几得11,9加2得11,11减9得2)同时教师板书得数“2”.

  指名复述想的过程.

  读算式:9+2=11,11—9=2.

  2.教学例2.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2朵花,去掉9朵,还剩几朵)怎样列式?

  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3得12,12减9得3)同时板书得数“3”.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4个圆,去掉9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14-9=

  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5得14,14减9得5)同时板书得数“5”.

  读算式:12-9=3,14-9=5.

  3.教学例3.

  让学生在桌上摆一摆(先摆13个五角星,用手势表示去掉9个,还剩几个?),说一说(说出算式,并说出想的过程),算一算(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3-9=4)

  同样方法学习:16-9=7.

  4.教学例4.

  让学生看教科书,先独立在□里填数,教师行间指导,然后订正,并指定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同时板书算式: 15-9=6 17-9=8 18-9=9

  5.小结.

  教师指着减法算式,提问: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十几减9)

  教师板书:十几减9.

  师:这些减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被减数都是十几的数,减数都是9)

  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在做十几减 9的减法题时,可以想 9加几得被减数,这题就得几)这种方法就是想加算减,今后学习中还要用到.

  三、巩固反馈.

  1.

  2.把下面各题写成一组一组的卡片,让学生看卡片说得数.

  9+( )=13 9+( )=16

  13-9=( ) 16-9=( )

  9+( )=15 9+( )=12 9+( )=17

  15-9=( ) 12-9=( ) 17-9=( )

  3.进行“帮小白兔回家”的游戏(游戏过程参考探究活动)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教学设计 13

  一、指导思想:

  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级的学生共57个,基本是外地来温打工者的孩子,大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低下,以致本班的孩子大部分学习习惯差,个性强。再加上一年级孩子特别好动,班级纪律性较差,这都给有效管理班级和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幼儿园的受教育差别,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拼音的原有水平是参差不齐,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

  (一)、10篇课文,识字

  (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特点:

  (一)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学习内容的

  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二)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三)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体现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企盼,《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此外,有关计算机、自选商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生活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渗透科学常识的内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四)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自信。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五)广泛适用性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

  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识字方面,采取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认字,如,在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认姓氏字、牌匾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记身边的汉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又如,本册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每课有少量生字,但全文不注拼音,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图画或通过其他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自己认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四、学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五、教学注意点:

  1、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在语境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发现学习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2、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要掌握认字要领,不做过多的结构分析,根据

  识字规律,不过早脱离语言环境,承认学生差异,不追求课课清,人人清,转变学习方式,不局限教材课内识字,加强语言积累。

  3、阅读教学要落实识字、写字,重视朗读教学,强化语言积累。

  4、语文园地要注意题型变化,重视积累语言,引导课外延伸。

  5、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互动性,并注重儿童的童趣,创设情境。

  六、教学措施:

  1、正确地把握好语文教育的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4、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5、、引发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6、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七、学期教改研究专题: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而这册的识字量这么大。因此,我想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八、教学进度安排:

一年级教学设计 14

  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2. 学生通过数、读、写等数学活动,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3. 写数字时,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从中感受到美育教育。通过“野生动物园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三、教学难点

  1~5的'写法。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计数器、图、磁力教具、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从具体的人或物的数量抽象出数

  1.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明明和你们一样,也特别喜欢小动物。你们看,他和他的小伙伴就一起来到了动物园。

  出示课件:动画:1~5的认识小动物可真多。看看都有什么?

  快跟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小组同学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对图上的人或物分类数,并进行有序的观察。)

  2.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请同学说出有什么,及其它们的数量。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抽象出数1~5写在黑板上。

  4.让学生对数1~5进行认读。

  5.小结:同学们,你们从这幅美丽的画面中认识了数1、2、3、4、5,真能干。如果没有了这些动物,花、树……我们的生活还会这样多姿多彩吗?因此,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动物。

  (二)巩固对数1~5的认识(此环节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然后再应用)

  1.用学具表示数

  我们接着去参观。

  【课件演示】(3只小鹿)

  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你能用小棒表示吗?

  用3根小棒可以摆出一个三角形、一个汉字的“个”、一个英文字母“N”,谁愿意说

  2.学生任意拿相应的学具

  【课件演示】(4只鸭子在湖里游)

  你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鸭子同样多的数吗?

  学生可以拿4根小棒、4支铅笔、伸出4根手指等。(可任意变化,还可小组进行)

  【课件演示】(5只小兔)

  说你用5根小棒摆出了什么图形?

  3.摆图形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并根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用了几种学具,它们各是几个?

  (三)感知1~5的顺序(此环节也可以借助计数器来让学生感知1—5的顺序)

  1.创设情景,感知1~5的顺序

  看到了这么多的小朋友,大象可开心了。要为你们进行一场表演,你们高兴吗?那我们一起数一数有几只大象来表演了。【课件演示】

  2.整体感知

  大象表演的第一个节目是站队,我们看看他表演的怎么样?

  【课件演示】大象没有按1~5的顺序排列

  你们能帮帮它们吗?(自己动手摆学具)

  在全班进行展示。

  3.提问:4的前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2添上1是几?5是几添上1得来的……(可由学生当小老师提问,也可组间进行)视频:数数

  (四)拓展性学习

  学生认、读1—5各数。

  老师出示 1、2、3、4、5这5张数字卡片中的任意一张,请学生准确读出这个数,并从自己的数字卡片中也找出这个数字摆在桌子上。然后在这张数字卡片下面摆出相应的小棒的根数。(当摆到3、4、5这几个数时,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一年级教学设计 15

  学习目标设计

  1.认识12个字;

  2.会写“木、禾、个、了、子”5个字;认识笔画 撇捺横钩、竖钩;

  预习模块 预学设计:

  自己根据图片和拼音读读43页12个字,找出不会读的字。

  问题生成:

  读音不规范的地方很多。

  展示模块

  一、图片展示

  提问:你认识图片上是什么吗?请用一个字概括。

  二、拼读,并识字。

  老师领读12个字的拼读2遍(重点:竹),然后自己读1遍,学生领读2遍。

  用这12个字组词,在本上练习2遍。

  三、“木、禾、个、了、子”5个字

  1、认识笔画撇捺横钩、竖钩;

  撇:从右上向左下,最后收笔快,形成尖;

  捺:从左上向右下,先轻再重,最后快成尖;

  横钩:钩轻短;

  弯钩:起笔轻,带个小钩。

  2、老师示范木、禾、个、了、子的写法:

  木:撇捺对称,收笔高于竖底;

  禾:平撇平而短;

  个:撇高捺低,两笔连接。竖居中,不与上连;

  了:竖钩在竖中线上

  子:比了多一横。

  教一个字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写5遍后老师检查,再练习10遍。

  复习模块 拓展提高性练习:

  复习12个字,将五个字写5遍。检测性练习:

  1、找到下列字的`拼音,将序号填到括号里:

  12个字

  2、三字共--笔?

  木字共几笔?第二笔是? 个字共几笔?第二笔是?

  板书

  书写:

  木、禾、个、了、子

  课后反思 优点: 注重书写展示

  不足:

  改进思路: 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加强拼音学习。

【一年级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02-20

一年级江南教学设计02-05

一年级识字教学设计01-04

一年级美术教学设计01-10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12-12

一年级《项链》教学设计04-01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06-25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6-24

一年级语文《太阳》教学设计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