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读后感

时间:2023-01-24 13:46: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悟空传》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悟空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悟空传》读后感

《悟空传》读后感1

  继《西游记》之后,又续读了很有名气的《悟空传》,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式,应该是不能作为西游记续传来说的,但是立意角度很独特,原著中众人的形象也重新颠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平民化的形象,读来诙谐幽默,平易近人,趣味十足。

  本文特色是对话体辩论方式发展剧情的,作者很喜欢论哲理,喜欢和人谈佛法人性,基本上挺到位的,三观也正常,有些理论我也受益匪浅。本文也有大话西游的影子,三段爱情观,孙悟空的,唐僧的,八戒的,沙僧在这里面是个苦逼的角色,但作者也很好地将他的个性发挥地很好了,伏笔埋得也很好。

  文章的叙事方式比较独特,倒叙,插叙,论叙都有,看着人有些找不找北,需要耐心好好读的,不能跳着读,否则会断了思绪,个人感觉这种方式还是有点混淆,跳来跳去的需要很好的'文字驾驭能力,作者功夫到位也解释清楚了,但是五百年前后这样穿插来去,还是有些乱,不方便作者阅读,当然也是文章的特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吧。

  孙悟空在这本书里有两个角色同时推进故事情节,一个是善(服从)的,另一次个是恶(西天取经前的),基本就是善恶交替进行,可以看作是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的发展路线,取经在这里也是如来和金蝉子的一个赌注,看似金蝉子输了,最后输的人却是如来,这里是一个哲学命题,命运的决定论和命运的不可知论,一个是决定论,一个是变化论,作者倡导的是积极向上的变化论,这种论调基本上年轻人受用,老人们多爱决定论,两种理论没什么对错,这是各需所求决定的。

  永远不要去彻底否定一个理论,也不要盲目崇拜一种理论,对和错不是人定的。

  佛的形象又在本书中再次弱化和评判,如来观音玉皇大帝等仙人们又一次被拿来丑化,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凸显孙悟空无谓的个人英雄主义,可以让主角情绪精神更加饱满,当然难免会让读者持续增加对佛的厌恶型,其实这并不是作者本意,实是将仙人们暗喻成现在的官员或者上级权利者们,那种官官相护,毫无同情心的工作态度和推诿行为做出批判,这是很有进步性的,社会精神文明见说见文件而不见行动的匮乏是一直存在蔓延的,这就好比是天庭,有各种规则和惩戒,和现行的行政事业国企单位没多大区别,领导是天,下面干活的人又毫无工作激情可言,组织要你怎么办,那就是天条,所以西游记的批判现实性很强的,妖哪里是妖,神哪里是神,凡是和仙神有同等法力但不听管教的就是妖怪,可笑至极,一切都是天注定,是天意。

  经典文学作品可能通读趣味性没那么爽快,但是它们的生命力生生不息,放在历朝历代都是发人省醒不朽的作品,同时还会再衍生出更种后续作品,造福于人。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悟空传》今何在?

《悟空传》读后感2

  当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

  它是一只倔强到可爱的猴子,宁愿死,也不愿输。面对玉帝,面对如来,面对诸神列佛,面对夜叉鬼怪,亦如此。即使五百年的时光让他遗忘了许多往事,他仍会记得那片天穹之中,有紫色的晚霞静静凝视着他,许多人以为他不懂得爱,其实是他不懂得如何去爱。

  他活在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世界中,他是这天地最纯真的一滴眼泪,幻化成石猴,孤独的面对这个世界。许多人都在看着他,算计着他,神与妖,佛与魔,爱与恨,嗔与念。太多漫长的时光中,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海陪伴着他,他以为世界就是如此,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褐色的瞳仁中,有着近乎大自然初生般的天真无邪。那一眼,就是整个世界。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因为失去而忧伤,为什么为了时光短暂而忧虑。我要去找到那力量,让所有的生命都超越界限,让所有的花同时在大地上开放。让想飞的就能自由飞翔,让所有人和他们喜欢的永远地在一起。

  只是他错了,这世界太多太多的事物不是善与恶就能概括的。名利,仕途,尊严,权威,颜面,爱情,仰慕,嫉妒……正如唐僧所说,世界上有一种人是天生孤独的流浪者,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寻找自己的意义,只是这世上没有什么能永远不失去,所以他们花费了一生,去寻找正在失去的现在。

  最后的他终于明白,他手中的金箍棒,上不能通天,下不能探海,没有齐天大圣,只有一只小猴子,一只想做天地间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普普通通的'猴子。只是这为一点愿望,也成了奢望。

  可是,在面对天空的酷刑时他没有屈服,在面对如来的诡计时他没有认命,他带着高傲的尊严与不甘的欲望以睥睨苍生的姿态回到了这个世界,“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他如是说。

  最终他选择了高傲的死去,让如来的计划落空,他带着笑容,和紫霞一同奔向了远方。小妖还记得他纵横天地时的英姿,---等到那一刹那,黑暗的天空突然被一道巨大的闪电划开。孙悟空一跃而起,将金箍棒直指向苍穹“来吧”!那一刻被电光照亮的他的身姿,千万年后仍凝固在传说之中。小妖留下了眼泪,为一个不可能的世界而流,为一个桀骜不驯的灵魂而流。

  何为悟空?一悟成空。

《悟空传》读后感3

  引用作者的序:这漫长而短暂的一生,究竟该用来追求些什么呢?《悟空传》,其实就是一群人在路上用一生寻找答案的故事。

  本书作者用自己的理解再次书写了西游背景中悟空以及神佛的故事。书中的主要人物都被赋予了新的性格特色,有些描写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差别挺大但又不失本色。例如:孙悟空是追求理想的代表,猪八戒就是爱情的代表、沙悟净就是忠的代表。书中还描写了神佛的无情,赞扬了不断遵从自己内心的悟空、天蓬、沙悟净等人。提出了人生价值的终极问题,到底是要成为永生无忧无心之神佛?还是成为短暂脆弱但有血有肉有欲有痛的凡人,这是一个问题。

  在我看来,书中的主要矛盾在于西游背景下四种人生观的碰撞。

  第一种,人之多欲。有实就有欲,欲望往往是无限的,往往凡人因为无法满足欲望而烦恼;有口腹之欲,有名利之欲,欲望产生酸甜苦辣的真实感受,让人爱恨情仇,也让人不断轮回。然而人绝不仅仅只是五谷杂粮,人的光辉在于爱。因为爱而执着,因为爱而负重,因为爱而甜蜜,因为爱而无畏。作者突出了爱的奇妙作用,描写了爱的伟大。

  第二种,仙之无欲。看破红尘即可无欲成仙,无欲虚无则可无需满足,可不需满足即无烦恼。然而同时也没有了爱,在作者看来也没有了意义和价值。神仙无欲可以绝对理性,而自然法则也是绝对理性,故仙是对于自然法则的一种固化表达,正如:自然界的风雨雷电都有一位神仙掌管,自然万物和人都由神仙主宰,与其说由神仙主宰,不如直接说由自然规律主宰。神仙让人敬畏,其实就是自然需要人的敬畏,通过神仙和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能和谐相处即为上上之策。

  第三种,妖之不羁。颠覆规则自在而生者为妖,对妖来说,没有道德、各种规则的约束,而任由自己的欲望而生。所以在神仙眼中,读后感·就是离经叛道不能容忍,然而仙看不到的是妖虽然放荡但却无比真实,忠于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忠于自身的欲望。这种忠甚至可以为一种执念,执着于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四种,佛之超然。超脱个人欲望,想渡化众人者为佛。然则渡化方式也有分歧,是注重渡他人还是注重渡自己,是大乘还是小乘,形式重要还是内容重要,这些都是菩提、金蝉子和如来的讨论。

  书中除了人生观价值观的讨论,还有关于幸福和成败的'看法。作者推崇的幸福是生命的价值,信念爱情的永恒,与生命持续时间的长短无关。作者推崇的成功,是为了理想不断奋斗的过程。所谓重过程而轻结果,不简单的以结果论成败。

  好了,关于《悟空传》的书评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留下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咱们下次再见。

《悟空传》读后感4

  《悟空传》这本书其实去年还是前年就开始看了,当时寥寥翻了几页,心里想着:这说的都是什么?一头雾水看不懂。今年再拿起来,静下心来看,确实我今年看的最快的一本书。

  这世界其实只是看起来很大,可实际上你哪儿也去不了,只能在这有限的几平方米空间不停地画圈,你以为你走了很远,一看里程表都好几万公里了,其实只是在转圈。

  其实一个人前进的方向远比他前进的速度重要,否则方向不对,速度再快也是在走弯路。别人的答案不是你的答案,如果有人要拿答案灌输给你,那不是为了让你聪明,更可能是想让你变傻。所以有疑问的时候不要仅仅是去知乎上查看答案,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答案看多了却不思考,于自身无益。这就是为什么听了太多的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道理你听了,你思考了么?你实践过了么?你坚持下去了么?所有没有被你长期付诸实践的道理都是白听。

  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不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对未来正充满期待与不安之时。成败,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去追求理想时你就会明白,你很可能不会成功。最关键就在于,当你深知这一点时,你还要不要去追求。

  《无问西东》里有这么一句:“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如果结局注定失败,你会做什么选择?你会是《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敢于试探自己的'限度,作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还是从一开始就选择早已屈服于自己的对手?

  有个人可让他默默地注视,有个人需要他的帮助,哪怕几千年才用得上一次,比起以前一个人在没有光的天河里孤独第生活,是多么好啊。

  有一样事物可以去爱,他想,是多么好。当你疲惫时想到那个人的脸,有时候是面对粉丝时候的开心,有时候是谈论作品时的严肃与认真,有时候是被质疑时候难以自抑的难过;你仿佛也和他经历了这一切,心情随着他起落,生活中仿佛多了一束光,一个梦,一抹色彩,填补了下班后的空白。读后感·灵魂是种子,人是庄稼,神种下这些种子,然后让他们长大,产生欲望,去争斗,去爱恋,因为欲望而痛苦,痛苦就会祈求神灵,就会愿意把自己的一切供奉,所以神才成为神。如果没有人,神又有什么优越的?

  你习惯了向人祈求,对人卑微,你以为自己是自愿的,但其实背后有着高明的操作者,一步一步把你引向终点。他给你一些缺点,为你制造一些困难,为的是更好地控制你,让你向他沉浮,而你却以为你在为自己解决困难。你以为对方生来高你一等,只不过是因为他占了先机,步步为先,把你禁锢在目前的境地。

《悟空传》读后感5

  “我知道天会愤怒,如果人能犯了它的威严,但天是否知道他会愤怒?如果他已一无所有。当我乞求时,你傲慢冷笑。当我痛哭时,你无动于衷。现在我愤怒了。我要听到天的痛哭,我要听到神的乞求。我知道天会愤怒,但你知道天也会颤抖吗?苍穹动摇时,我放声大笑,挥开如意金箍棒,打它个地覆天也翻,从今往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齐天大圣孙悟空。”

  《悟空传》其实就是一群人用一生寻找答案的故事。

  也正是这样,《西游记》其实就是打打妖怪说说笑话的那样一个平庸的故事。即使拥有一千万种选择,最后的结局却只有一个,莫非西游便是如此?而妖怪只分两种:一种是当年跟着孙悟空一起反抗天庭的兄弟,像牛魔王之类的,孙悟空必须把当年和他一起战天斗地的结拜兄弟都干掉,就为了成佛,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悲剧;另一种则是神仙安排下来的,不是这个的生骑就是那个的宠物。当你遇到困难向神仙寻求帮助时,你以为神仙会帮助你,其实神仙忙着为你准备下一难了。

  最后到了西天,你以为成功了,结果给你一部经书还是假的`,全是白纸;你拿回去退货,送了礼,给你一部有字的,你以为是真的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四人成佛之后,什么都没有了。因为佛就是虚无,所以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灭,西游就是一场被精心安排成自杀的谋杀。

  孙悟空的梦想是什么呢?“我有一个梦,我想我飞起时,那天也让开路;我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众仙诸神,见也称兄弟;无忧无虑,天下再无可拘我之物,再无可管我之人,再无我到不了之处,再无人做不成之事,再无我战不成之物!”这是一派多么激昂的言论啊,若是没有傲然一切的心态,岂能有如此大的梦想。

  唐僧的梦想又是什么呢?“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虽然四人都有远大的梦想,但最后的结局却是……

  孙悟空继续忙于它的生活,去龙宫刷装备,去地麻修改服务器数据,把所有人的帐号和角色的寿命都改成无限,然后和天庭下来的网管大战,后来因大闹天宫被判了无期。当他戴上金箍时,那豪情万千的孙悟空便回不来了。五百年很漫长吗?难道都忘了一切,难道只是眨眼一瞬?孙悟空只能战胜他自已,才会成佛。可成佛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也许五百年前的时光人,才是他生命中最宝贵的岁月。时间却会改变一切。我不怀疑你的真心,但我却怀疑时间会改变一切。

  在时间的面前,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同样的,在时间面前,也没有什么是刹那的。我们只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把自已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让他人知道我们来过这儿,我并不在乎结局,只是过程的艰辛,只有真正实践过的人才会懂。

《悟空传》读后感6

  我们从小就读《西游记》,小时候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我百看不厌。但打妖怪打的,到底是什么?是自己的灵魂。打完那九九八十一只妖,悟空等人也成佛了,无欲无求。他们的灵魂也将消失了,成佛和死亡,有什么区别?西游,真是个骗局吗?我们在今何在先生的《悟空传》中找找答案。

  《悟空传》是对西游的一次大胆的改编,这部作品让师徒四人变得更有血有肉,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下面就要讲讲,他们的故事以及故事的背后。

  我们,能反抗宿命吗?假如,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上天注定,都是我们的宿命,那么,我们能反抗吗?我们这么想过,孙悟空也这么想过,他还做过,他大闹地府,勾错了生死簿,想免去天下生灵死亡的痛苦,可永远活着,有些人甚至要辛苦地永远活着,这何尝不也是一种痛苦?

  孙悟空爱上了天庭的紫霞仙子,对美丽爱情的渴望使众神都无法杀死他,可最后,孙悟空丢失了一切记忆,只知道每天黄昏,都要看晚霞。他率领众妖打上天府,最后却还是沦为了保护唐僧上西天的工具人,这证明了也许我们根本无法反抗宿命。

  悟空的反抗,也许只是一个悲剧。那我们的生活,也是一个悲剧吗?也许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死,但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更好地活吧。就像悟空说的:“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正因为生命短暂,我们才要努力追求,活出精彩!

  他们寻找的答案,是什么?作者今何在说,《悟空传》是一群人用一生寻找答案的故事。答案,也是他们美好的理想。

  孙悟空渴望无拘无束的`爱,渴望不受宿命摆布,后来又渴望找到过去的自己,渴望成佛;唐僧想普度众生,想揭开西天的秘密;八戒欲再见心上人并与她永远相爱,沙僧想找回琉璃盏赎罪。

  他们最后又成功了吗?

  悟空找回了过去的自己吗?杀了妖猴,他可以成佛,但他杀的究竟是妖猴,还是曾经那个有理想有灵魂的自己呢?悟空最后还是死了,但直到死,紫霞都与他站在一起,世人也永远铭记他曾震撼天地;唐僧知道,西游只是一个骗局,看到了疾苦的众生,但,他却无能为力;八戒害怕丑陋的自己没有资格再爱阿月,但是最后他们到死还相拥相爱;沙僧终于把琉璃盏化零为整,但王母却不屑一顾又摔碎了琉璃盏,摔碎了沙僧五百年的努力和光阴......

  他们有的人找到了答案,有的人没有,有的人死而无憾,有的人洞悉一切却无奈......但不管结局如何,他们至少都拼命追求了。如果这样,西游就算是个悲剧,也是个幸福的悲剧吧。

  追求自己的答案,活出自己的精彩!

《悟空传》读后感7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每次读到这里,都感到莫名的兴奋,即使还无法完全明白这意思,但这片语间所流露出来的是一种何等的气势。区区十万字,一遍又一遍地拜读,每一遍都有新的体会,每一遍都让人热血沸腾。

  作者“今何在”用自己的方式解释世界,吝啬的语言,跳跃的思维,我们无法想象他写下悟空和九州时悸动的情感。这可能是他无意之间宣泄自己的情感,但不管怎样,他创作出了这一部震撼人心的.巅峰之作。这大概就是他的巅峰吧,恐怕他以后再难有超过这次的灵感了。不过这也不要紧,有此一部《悟空传》足矣。

  作为一本网络小说,我本不应该把它抬升至“经典名著”,但我却不得不写这一篇文章,否则,这一腔的愤懑又该向何处宣泄。

  读惯了《西游记》,乃至《西游记后传》,可看了此书之后,我才明白什么叫“超脱”,“今何在”他打破了人们所知的传统,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有的只是一个不满于苍天,叫喊“自由”的猴子。“我有一个梦,我想我飞起时,那天也让开路,我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众神诸仙,见我也称兄弟,无忧无虑,天下再无可拘我之物,再无可管我之人,再无我到不了之处,再无我做不成之事,再无我战不胜之物,再无……”这才符合我们心中的孙悟空,一个天不怕地不怕,从未向任何人或物低头的孙猴子。

  还有那个反抗性一点也不低于孙悟空的金蝉子,他质疑如来,为了看似难以完成的理想,甘愿走火入魔,堕入轮回。还有那个在月下哭泣的猪,他的痴情,他的为爱舍身,他葬身火海,只为和最爱人长相厮守。还有那个甘愿化身为马的小白龙,放弃血肉,放弃身躯,她留下自己最洁净的灵魂,只为守望着那个走入心扉的和尚,即使没有结果。还有那个沙和尚,尽管他是一个叛徒,尽管他终究是一个笑柄,但他的执着,他的悲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卑微而又坚强的灵魂。还有……

  “当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心脏沉重地敲打着胸腔,无法挽回的悲剧,就算一开始就知道,又能如何?当知道反抗过后仍旧是看不尽的黑暗,还能怎办,当然还是反抗,让心无愧即可。

  “天地何用?不能席被,风月何用?不能饮食。纤尘何用?万物其中,变化何用?道法自成。面壁何用?不见滔滔,棒喝何用?一头大包。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从何而来?同生世上,齐乐而歌,行遍大道。万里千里,总找不到,不如与我,相逢一笑。芒鞋斗笠千年走,万古长空一朝游,踏歌而行者,物我两忘间。嗨!嗨!嗨!自在逍遥……”至今仍难以明白这书究竟要表达些什么,或许他根本就没想表达些什么,凭心去领会即可。

【《悟空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悟空传》读书笔记03-27

悟空传读后感04-28

读《悟空传》有感11-01

《悟空传》读后感13篇04-24

读《悟空传》有感8篇11-01

读《悟空传》有感10篇04-12

悟空的经典语录12-13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04-26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