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时间:2022-12-28 08:54:06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荐】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荐】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

  父爱如山、如海、如家书,封封触情、触爱、沁人心脾。亲情至深,傅雷却用数封家书表达了爱的全部。一本书,一段情,一对父子,即使时光易逝,时隔半个世纪,亲情之爱却从未腐朽。

  傅雷,他为人坦荡正直,爱子心切,是严父更是良友。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心孩子远离身边,父母们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抚养成人,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高兴,也为此感到忧愁,我们应谅解父母的矛盾心情。

  在傅聪的成长途中,父亲傅雷似乎早已化为天空的北极星,引导傅聪在黑暗迷途中找到正确方向。除生活的琐事之外,还涉及了艺术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傅雷让儿子知道了“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体会、文化感悟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自己儿子。

  回首遥望,过往的今天,微弱的烛光下,仍有心系游子而深夜未眠的傅雷。提笔,细细询问孩子是否已经加衣加棉,是否工作有张有弛,生活是否有做到自律,是否找到终身伴侣。两人若近在眼前,互相嘘寒问暖,比量三分,虽然傅聪不常常回信,但傅雷依旧孜孜不倦的给傅聪写信,这其中满满是深切默默的爱。

  傅雷在信中曾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句话饱含了傅雷对儿子的'鼓励与支持,虽然眼泪是辛酸的,但这却是让内心变得更加坚强,让自己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我们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崎岖坎坷、荆棘丛生,但经历了这些,我们会变得更坚强,收获如那酒浆一般的甘甜。

  《傅雷家书》字里行间都深藏着一颗父亲的爱子之心,不同于母爱的温柔细腻,父爱更像是那雄伟的高山,深远而广阔。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2

  在《傅雷家书》这本书中,傅雷经过写家书来回忆往事,表达自我对儿子的思念,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傅雷还在信中常用很多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所以楼适夷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傅雷是位伟大的父亲,他对儿子傅聪进行苦心孤诣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位世界级的钢琴大师,更留下了一本呕心沥血的家教范本——《傅雷家书》。

  “人格教育”贯穿着全书始末,傅雷反复强调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告诫儿子待人要谦逊有礼,做事要严谨,遇事不逃避,戒骄戒躁,时刻心怀祖国与人民。在他看来,“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终才是做钢琴家。”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使得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我们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我的道德与艺术修养。

  人们都说,一本好书能够影响读者的一生,使其获得丰富的人生启迪,而《傅雷家书》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自古就是人们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书信往往可以把嘴上说不出来的话更好的流露。《傅雷家书》就是这个例子。

  《傅雷家书》摘编了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这本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的读物,充满了父爱。

  傅雷老先生曾说过,他给儿子的信有好几种作用:

  一、讨论艺术,

  二、激发年轻人的思想,

  三、训练傅聪文笔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看了这本书,就似看到了傅雷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对国家、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儿子的深沉的爱。

  我从书中读懂了很多。比如“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当我遇到困难时,看了这句话,会马上斗志昂扬。读了“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使我明白无论得失成败,只要努力过,奋斗过,就足够了。读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让我明白有些事不能做得太过。

  有一段话一直令我有无限感慨:“其实完美是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完美……”完美不一定全是好事,有块镜子的碎片一直想寻找另外几块碎片,由于有棱角,他走得慢,欣赏了许多美景,但当他找到其他碎片,圆镜子太完美了,但他们看不到风景了。

  《傅雷家书》虽是父母与孩子普通的书信,但却影响了很多人,它是永恒的经典。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4

  傅雷作风严谨,平时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也严加管教。有这么一个故事,傅雷对孩子的生活礼仪管教的非常严格,每天同桌进餐时,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甚至因长子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捡肉食,也不听父亲的警告,傅雷就罚他只需吃白饭,不准吃菜和肉食。由此可见他对孩子的严格。

  但在严格之中,我们又能看到这位父亲温柔的一面。“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要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能免得了割舍的情绪呢?”傅雷再给国外的儿子傅聪写信时写道,对自己孩子的思念让他潸然泪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亲切的傅雷——一个慈父。

  傅雷用一封封书信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和孩子的成长,他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他的孩子,在他迷茫时给他指引;在他骄傲时予他提醒;在他懈怠时给他鞭策……读着这本书,我们能看到一位伟大的父亲苦心孤诣、呕心沥血教子的伟大形象。傅雷尽自己的所能,为社会、祖国、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尽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在书信中给予了孩子精神上的.支持,教他勇敢、坚强,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逆境,战胜挫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渐渐成长。这些书信也像是一条心灵的纽带,把身在海外的傅聪的游子心与祖国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傅雷对孩子从小到大的爱国主义的教育,使长子傅聪有了深深的爱国情怀。

  傅雷夫妇呕心沥血的教子,时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5

  傅雷对儿子的失败,并没有责骂,也没有训斥,而是祝贺儿子又有了一点失败的经验,再教儿子如何面对失败,战胜失败。这种循循善诱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一般家长能做出来的。是的,在生活中栽了跟头并不是坏事,重要的是事后能否爬起来,这样,便有了一次失败的经验,离成功更近了一步。每个人的成功都伴随着痛苦,战胜痛苦,就能成功。

  傅雷对儿子说话,一会儿像一位语重心长的长辈,教育孩子如何做这做那,这个放心不下,那个放心不下;一会儿像一位知心朋友,在困难时给孩子打气、谈心、给予安慰,解决烦恼。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讲方法,大道理谁都懂,孩子需要的仅是一点安慰,因为这安慰可以使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强,行为更加独立。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的父母,作为社会中普普通通的人民,他们没有傅雷的文化修养高,不会像傅雷会用书信的形式和我交流;他们也不像傅雷一样将自己对儿女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们的感情是含蓄,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表达着他们对我们的爱:辛苦赚钱供我读书、嘘寒问暖、做一桌好吃的饭菜,偶尔给我讲讲大道理等等。父母之爱是深入生命的,伴随着我们一生的,难以割舍。

  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中,可见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生的认真、对自己的要求之严格。

  他要求在外国学习的儿子不忘祖国,要他立下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可惜这样一个爱国之子在__中却被划成“右派”,让人气愤又无奈!刚正不阿的他选择了自杀,可歌可泣。

  傅雷以自身经历,教导儿子如何在艺术上有更高的成就,如何在生活中做人做事。这些道理对作为读者的我受益匪浅。能阅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是一种幸运。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6

  一、傅雷的爱子情深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前面的语句摘自《傅雷家书》,是傅雷老师写给他儿子傅聪的。从上面的语句,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八月怀胎到十月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作为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二、傅雷对儿子的鼓励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色调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

  这是傅雷老师,听过儿子傅聪的录音后,对儿子所讲评的。这里面包括了,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而我们当子女的,也应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新道路。

  三、傅雷的嘱咐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儿子面临社会千变万化,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径。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阳的希望。父母走的弯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他们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青春期的我们,应该放下逆反的心理,听从父母的教训,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实,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好,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更加轻松、快乐。

  四、母亲的关心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体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要说还是母亲的心细,父亲在儿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亲在最细微的地方——儿子的感情问题着手,给儿子一明确的道路方向。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那里。我们也应接受傅雷妻子的教训,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重点,明白自己的任务以及道路和方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把握住方向的分寸。这样有助于我们成功。

  五、傅雷爱子心切

  “孩子,我谑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离别之时,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错误。哎,其实这是爱子情深啊!“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傅雷老师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听来笑话,哪里有父亲虐待自己的亲生骨肉的呢?俗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师用的是严父底下出才子。平时,父母对我们实行“暴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抱有理解的态度,我们要体谅父母的心急如焚。因为他们这么做是对我们好,也是恨铁不成钢。毕竟父母们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啊!

  六、 总结傅雷形象

  看过全文,犹如跟傅雷老师对话一样,一个生动形像的傅雷展现在眼前,似乎傅雷就是我的父亲,在对我进行谆谆教导。对傅雷老师最深的印象,就是傅雷老师的爱子情深,管教有方。以前我曾经看过刘庸老师写的《肯定自己》,也是对儿子的告戒,从字里行间里面体现出了刘庸老师对儿子的疼爱。两本书表现的都是对儿子的疼爱以及管教的方法。而他们本质上却有不同的地方。《傅雷家书》告诉我们的是怎样把握自己的心态,怎样把自己的学业、事业发展完善,而《肯定自己》告诉我们的更多的是开放的思想,以及独立的观念。

  接触傅雷老师的《傅雷家书》我就体会到了,一种中国传统的但又包含先进的思想。我很欣赏傅雷老师告诉儿子的学习方法,但我不是很喜欢傅老师对儿子情感的宣泄,与刘庸相比,傅雷明显得比较含蓄、保守。

  从书中我体会了父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为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一个舒适的场所学习,用功努力,能为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们辛苦了!而我们还总是不懂道理,逆反的心理一天比一天强盛,置父母的苦口婆心于不顾,一意孤行。其实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没有才能、水平,以后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20xx年至20xx年8月的186封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整整三天,我一直沉浸在这本书中。不是这本书的语言有多么精彩,也不是这本书的情节有多么动人,而是这本书的浓浓父爱深深地吸引了我。其实刚开始时,我并不觉得这本书多有意思,看着没趣。可当我将我的这番感想告诉给了正在打工的姐姐时,我姐很是恼火,她先狠狠地训我一顿,在语重心长地为我开导。当我的心灵雪峰被她的那轮暖暖太阳融化时,我再看这本书时,我骤然才发现我以前那缺少远离家乡的经历的精神麻木。一封封书信,最短的一两百字,最长的七千多字,但是无论长短,每封信中都能透露出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期盼与热爱。

  傅雷给大儿子傅聪的一封封信,让我深刻体会到“多年父子成兄弟”这句谚语的涵义。一封封书信传递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嘘寒问暖,还有作为父亲的职责。正如傅雷所说的那样,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并不把儿子看作“天真的孩子”,他把傅聪看作成自己讨论学术的对象,甚至可以说是位“知己”总是会与其讨论书籍、乐谱、学术、技巧、作家的品质等等问题及感想,所以常常会与傅聪产生看法的分歧。但傅雷也会把自己作为“长者”,以自己的经验,时时刻刻教导着傅聪种种事情。傅聪在他的引导下,也成为一位成功的著名钢琴大师。

  傅雷给小儿子傅敏的书信虽远远不如给傅聪的多,寥寥三四封却也给予着深沉的父爱。当傅敏这位“娇嫩”的初出茅庐的小生在刻苦的环境中工作时,父亲的开导与鼓励最终使他逐渐走出困扰。傅敏能够在北京第一女中这种名校成为一名英语特级教师。我想父亲傅雷的那几封书信的功劳是必不可少的啊!

  傅雷在给媳妇弥拉的信里,包含了对凌霄的思念,包含了对傅聪的担忧,以及对弥拉的开导。傅雷在给弥拉的信里并没有过训词,而是如慈父般的耐心的语重心长的讲话。傅雷给予弥拉足够的信心与支持,使弥拉能够平衡自己整个家庭。

  当看完这本书时,我感慨颇深,联想到了我的父亲。其实我的父亲也是这般慈爱的啊!我与父亲近些年来似乎也如“多年父子成兄弟”般,有过矛盾,但也可谈得来,似乎比以前少了许多隔阂。作为“教子篇”的《傅雷家书》其实也诠释了父爱的真理。父爱在此书中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其感情之纯真、质朴,真是令人动容啊!!

  父爱浓如血水,父爱高如俊山,父爱深如桑海,父爱大如宇宙,父爱隐如轻风——这就是父爱啊!

  我想,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努力学习,回报他们!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7

  家,是一个能让我们的心软下来的词语。在通信不那么发达的年代,家书,是一个能在游子的心底涤起圈圈涟漪,送来丝丝温暖的词语。杜甫曾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的年代,家人的消息更抵得万金的价值。

  有“钢琴诗人”之称的傅聪年轻时便崭露出在在钢琴上的天赋,被送到波兰进修。去国离乡的游子忙着吸收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文化。徒留家中的父母,却依旧要为孩子操心。这操不尽的心,是一个个夜里的翻来覆去,是一张张纸上的字字句句。

  傅雷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艺术家。他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有着艺术家的理想,还有一个父亲的严苛。家书涉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醒越来越优秀的儿子不要骄傲,不要忘记给帮助过自己的人去信,不要工作太累要学会放松,不要沉着于感情中不能自拔,不要太过理想,不要在思想上脱离群众还有那么多的不要,连着读几十页下来会有不耐烦的。

  为他的说教,为他的严厉。可是第二天还是想读,虽然不耐烦,你知道他说的是对的,你感受到的是温暖的。最难得的还是和儿子针对艺术的讨论,讨论儿子的进步,讨论他的不足,为他的语言着急,为他翻译所需的音乐文献,帮助其提升自己。除了道理,能切切实实的去为远在天边的儿子着实做些什么。

  这些家书的温度,却是因了父子不能团聚的痛楚。傅聪自少年出国,中间只回来过一个月,到最后回来是为含恨离去的父母平凡。我心里是对他有些责备的。父母收到他信时的喜悦,收不到他信时候的焦灼,都只是极力克制下思念的外现。父母只是想多知道一些他生活的细节,陪着他神游下国外的`生活,却是那么奢侈。他只顾往前走,忘记了多回回头。

  这几百封的家书,是一个知识分子父亲的爱。朗读者里的作家麦加也用小心翼翼的一封信关切着远去他国求学的儿子。我们的父亲未必都这么善言,却依然在表达着对我们的爱。《背影》里朱自清的父亲,就用笨拙的身影,和一捧橘子来阐释了对儿子的惦念。

  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家新成了奢侈,微信却也是一种表达。我们有时候会不耐烦,有时候会屏蔽爸爸看自己的朋友圈,可是爸爸的一条语音也是爱的表达。学会在别人的感情里感受温暖,更重要的是要在别人的失去里珍惜幸福。

  不忙的时候,不妨回爸爸一条微信,让他们可以听到自己思念的回音。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8

  在字里行间,我们轻易地就可以感受到傅雷对自己儿子的谆谆教导。傅雷一直与儿子讨论着什么是艺术,从这背后,不难看出傅雷那种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更不难看出一个父亲对自己儿子的深沉的爱。

  而傅雷言语间透露的温情,让我们不得不想起了自己的爸爸。爸爸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最可靠牢固的`后盾。也许我们的爸爸没有傅雷那般精妙的词藻,可天下的爸爸都是怀揣着一颗相同的心,一颗将孩子视若掌上明珠的心。哪怕有时候他的脸色并不好看,哪怕他有时候对我们厉声叱责,但那也是满涵父亲对我们的亲情。

  作为一个子女,我们更应该孝敬这样为我们操劳,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父亲。当我们在父亲面前任性地逆反时,有多少人发现父亲双鬓的微白?我们渐渐成长,父亲却在一天天老去。让我们成熟起来,去发现爸爸一言一行中对我们的关爱,理解父亲的每一个眼神,珍惜在父亲身旁的每一分钟。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9

  傅雷先生的《家书》中收录了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的一百多封家书,这些家书读起来亲切又温暖,纯真、质朴的文字让人好像在面对面同他对话一般。傅雷夫妇给傅聪的谆谆教诲,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在字里行间中都透出傅雷夫妇对儿子的爱。

  通过《傅雷家书》,我理解到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的。也许他们不善于用言辞表达,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虽然有些举动微不足道,但是真正的爱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而是体现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传授我们做人的道理,但他们不会叫一声苦,不会喊一声累。有时,父母也许对我们严厉了点,但是他们对我们严厉,其实是为了我们以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当我们向父母发脾气时,是否应该想一想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呢?

  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

  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在我看来,这就是重视和强调“一般修养”的重要。在其他信中,这种思想都有出现,比如关于去博物馆、去森林等建议,便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养,而不是一味练琴、搞音乐。对我的启发则是,读书只是修养途径之一,另外还应有其他。即使读书,也不应仅限某某学科。一般修养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诸领域都需阅读。因为,人生或生活绝不像大学学科分类那么规范齐整。各领域都只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侧面,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广泛阅读是有好处的。

  其实我早就受了毛泽东的影响而这么要求自己了。除此之外,其他比如,关于感情(激情)和理智的关系,应当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际或宇宙的视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为真知灼见,无不闪耀着理性的灵光!

  以上便是一读《傅雷家书》后的一些感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后感只能记录我的一部分收获,更多的则写不出来,而是要融入身体。本来读书笔记、读后感之类就是手段而已,理解并践行其中的道理才是最后目的。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0

  以思执笔,化情为纸,写下半世真情。——题记

  冬意渐浓,春节将至,微风伴着寒急掠过脸颊,执一信,漫步林荫大道,轻轻贴上一枚邮栗,以信为马,带着爱与深情投入绿色的邮箱。

  家书在这个被各种信息充斥着、包裹着的时代里,对我们来说似乎特别遥远。纵使远隔万里,也能通过网络交谈。然而在上个世纪家书几乎是家中与远隔千里的亲人交流的唯一方式,辗辗转转短则三两天,长则十天半月,在那个尘封的岁月,思念和亲情在岁月里沉淀。

  翻开《傅雷家书》,字字句句,包含着的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最真挚、最无私的爱。即使作为旁观者的角度,用“冷读”的'方式,仍能感受到,跨过千里万里,父子之间的浓浓关心。

  “言传不如身教”,傅雷大概称得上是一个好父亲,做任何一件事,都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大到翻译文字,小到领带的使用,都保持着这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同样对傅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作为父母,傅雷夫妇不仅仅教导儿子关羽艺术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做人之理。正如傅雷先生所言之,书信作用有四乃:讨论艺术;激发青年人的思想;训练傅聪的思想和文笔;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1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其子傅聪和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傅雷夫妇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傅雷夫妇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书中没有跌岩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父母对自己孩子说的家常话,但读起来却像潺潺的溪水,飘浮的白云一样,清新、质朴,令人动容。

  在这本书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傅雷对儿子深深的爱。无论是在谈及艺术,对待感情还是待人处事,无不体现着傅雷对儿子的爱意。“父爱如山”正是如此。他以自身的经历告诫傅聪:“对终身的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又细心叮嘱傅聪:“谦虚是很重要的,要学习非谦虚不可,谦虚才是聪明人。”他还反复勉励傅聪:“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傅雷也常常教导儿子要时刻努力,加强自我的管理,不可迷茫地度过一生。“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傅雷时时刻刻都让我们体会到“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身为人父,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子女龙飞凤舞。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了深厚的爱。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心怀祖国、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读来感人至深。相信大家读后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2

  提起《傅雷家书》总是有点莫名其妙,一些写这些家庭琐碎事的家书,竟能成一本书?但读过一遍后就不再这样想。

  《傅雷家书》收录傅雷与其子傅聪,女儿傅敏,及妻子的书信。常人看来十分平常,但就在这看似平常的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股淳朴,真实的感情。特别是父子之情。

  读过《傅雷家书》后不免把它与《培根随笔》中的那篇“论父母与子女”相连系起来。培根的笔下,他详细论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这也许是外国对父母与子女的最好的描述。而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傅聪的教育也似乎像培根所说的那样,也可以说傅雷的教育印证了培根对子女在金钱和人品教导的正确性。

  记得《傅雷家书》傅雷给儿子傅聪写的一句话:“先做人,再做艺术家。”对于传统的中国教育来说,实在是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不管是书籍或是电视剧中常常会有这句:先做人,再做什么——的这类话。可见傅雷先生也是一个传统的父亲。

  既然是一个传统的父亲,那就当然少不了一个在中国教育史上几千年终而不变且很恐怖的一个动词:“打”!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钢!不过,也不排除;棍棒之下出残疾!的家庭暴力悲剧。

  傅雷也对儿子在书信中说过一些因管教过严而对不起儿子的话。当然,我不能玩全否认传统教育不好,因为,傅雷先生的确成功了!傅聪成为了著名钢琴大师、傅敏成了英语特级教师。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信中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傅雷即是儿子的好父亲,也是一位好老师!

  之所以《傅雷家书》成了一本十分有教育意义的书,在于父亲给儿子恰到好处的严格,不溺爱,即是为人父母,又是为人师表,可以说是父母们的模范了!

  正像易中天说过:“子女是中国家庭的中心。”傅雷正是把半生的精力花在子女身上,可以说他就是“父爱如山”的一个诠释!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3

  在琳琅满目的书本中我一眼看中了这本书。对于家书,我的感觉是很陌生的,在我的印象中,我从来没有收到过家人的一封信、一封家书。在当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界,人们的联系往往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做到,口头直述成了绝大多数人的交流的方式。

  对于家这个词,似乎很多人都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它。虽说我常在作文中写道“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心灵的创口贴”,“家是冬日里的阳光”,但我自己对家这个词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物质上。家就是包含我们吃喝住玩的一栋房子。而在《傅雷家书》还本书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是什么样的,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家书的温暖与厚重。

  代序是傅雷简述傅聪的成长历程。傅聪小时候其实并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极高。后来,他苦心训练,在肖邦比赛上让西洋人对傅聪这位中国人的演奏叹为观止,最后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这些平铺直述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傅雷的自豪,这是他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孩子。

  第一封家书是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讲的是傅聪离家时傅雷一家依依不舍的场面。大家站在火车站台上都哭成了泪人儿,“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笔触极为真实。现在的长辈送晚辈离开,眼里总是充满泪珠的。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傅雷与妻子对儿子的不舍与思念。可人总是要分别的,千丝万缕的思念只能写成书信一封又一封地来回穿梭。

  我记忆深刻的有几封家书是傅雷教儿子怎样快速地学好俄文。傅雷说:“勿野心太大”,“外文总是到国外去念是最快的'”。傅雷给儿子一些学外语的经验,并袒露自己小时候不用功的糗事。他说自己“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儿子不要像他一样,鼓励他不要为俄文成绩太低而烦恼。其实更令我感触的是傅雷可以将自己儿时的不用功毫无保留地告诉儿子。在现代大多数家庭教育孩子时,总是让孩子以自己为榜样,把自己说得很伟大,其实是无中生有。可慢慢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无中生有”的毛病全暴露出来,孩子渐渐对父母抵触,失去对父母的信任。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一点一滴影响着孩子。所以说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具很大影响力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书香弟子世世代代都是书香弟子,当然也存在着极端例子。

  傅雷对儿子的错误行为一定会指出来,哪怕是一个错别字的纠正。傅雷对于儿子的失败没有批评打骂,他一直以良好的心态和耐心教育孩子。傅雷在傅聪第一次失恋后的信中说:“很高兴你又过了人生的一关,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历过这一回的痛苦经验,相信可以使你灵智的成长又近了一步,使你对艺术的领会又深了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试问如今哪位家长会对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如此上心,连失恋这种小事也说得如此透彻。我佩服傅雷这种对孩子的关心与爱。对于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很上心,,就连搬钢琴绝不能自已动手,搬钢琴的绳子留着下次再用这种小事都是叮嘱一遍又一遍。其实大多数家长都能给孩子物质上无微不至的关爱,但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傅雷对待儿子如老朋友一般,在困难时给孩子打气、谈心。很多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抵触父母的,但长时间地被无视自己的感受,慢慢的,你我之间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淡,距离越来越远,最后只剩下一张没有感情的户口本勉强维持着你们的亲子关系。

  我时常被书中几句亲切的话所感动,傅雷对孩子说:“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和热爱呢?”“在我有能力的时候,你要是喜欢我帮你一些忙,这是对我莫大的安慰”。我鲜少从我父母的嘴里听到过这些话甚至没有,多的总是训斥。但我也知道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可与傅雷的那种淳朴而厚重的父爱相比,他们那种方式所表达出来的爱,又似乎略显单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每一封家书都给了孩子莫大的鼓励和安慰。傅雷给儿子的信中表现出真真切切的爱,一字一句都为他的未来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傅雷对儿子的信中,时而是有丰富生活经验的长辈,教导孩子,引导孩子;时而是知心好友,推心置腹,无话不说,没有秘密。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有基本原则: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很有一套的。他在家书中的爱超脱尘世,影响了傅聪的一生,更是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或许,每个人都应该去读一读这本书,领略家书的厚重与温暖,品悟大师的思想与境界。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4

  《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它不仅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一个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人生,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沟通。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从书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甚至是比较刻薄的人,这正是他的身世所决定的傅雷在幼年丧父,童年母亲的严厉家教。在细节上修炼自己的品德,虽然家书中是许多教育儿子的话,但实际傅雷自身都做到了,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在品德修养身教胜于言传吧。当然这和他所受到的既有儒家底蕴的儒家文化,又有从头到尾的接受唯物主义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其实,我们身边的父母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他们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长。

  从这里边我想到了现在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确实令人担忧,许多孩子的自主能力越来越低,以致于现在的孩子不能适应社会,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正是中国父母的悲哀,所以培养一个孩子,最好要在他小的时候,该给予自由就给予,该让他自己去冒险,就让他去不要过分溺爱,让他自己去承受一些事情……告诉他,他所在的世界,所在的国家,所在的社会,以及这个家庭等一切一切他应该了解的东西…永远不要说:"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之类的话。那样他会不珍惜童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再说人自己一辈子都活不明白,有时候只能顺其自然。你给予了他生命,有责任…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清华大学曾辞退了一个学生,原因是该生在学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带。另有报道说,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鸡蛋,只好哭着握着两个鸡蛋回家,这样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吗?不奇怪!有这样的教育,就会有这样的孩子。

  并非用甘蔗汁浇灌出来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砺,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砺中才能形成。 “过分的溺爱,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这并非耸人听闻。

  可曾见过傲立悬崖的孤松?在寒风中它的茎为何岿然不动?那是由于它从巨石中探出身体的时候,已经饱受了苦难的摧残。

  可曾见过蹁跹飞舞的蝴蝶?在阳光下它的双翅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茧而出的时候,它用尽了一生的力气把体液挤往双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古人虽已远去,但言犹在耳啊!

  有人说:国家的前途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家庭教育,关系国家命运。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笼中放飞,让他们去经历风雨,让他们去打造雄健的双翅!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

  踌躇之间,用自己的拙笔写下这篇读后感,记录下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悟心得,重现心灵的触动。

  ——题记

  犹记得,当老师规定要看时,我还是颇为不耐的,心中甚至不屑的想,不就是一些书信吗,谁不会写?也因此,初看时也没看出有什么个性。但是,当我慢慢能够耐下心来仔细看是,我的想法就被颠覆了,那哪里是普通的信阿!那一封封书信,那字里行间,都现出了浓浓的爱。当我翻阅那些信件时,眼前不由浮现出一个伏案写作的身影。看,他在为孩子的成就而骄傲微笑;看,他在为孩子的受挫而满含忧虑;看,他在为孩子的骄傲而不满……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为了他的孩子。

  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而他给我的最深印象却是他对孩子们的严厉家教。我认为,傅雷首先是一个父亲,其次才是一个学者。在那一封封信里,不仅仅有他对孩子的叮咛嘱咐,也有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他会时刻关注傅聪的钢琴学习状况,会对他提出批评,也会对他夸奖鼓励。鞭策傅聪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直至成为一个艺术大师。

  我的父亲也是一个严厉的人,如果说父母总有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那么他无疑是那个唱白脸的。曾几何时,我也曾因此怨恨过他,在那时的'我看来,他简直就是不近人情。当我取得优秀成绩时,他并没有如我所想般夸奖我,只是淡淡的嘱咐我要继续努力;当我考试失利时,他也没有安慰我,只会皱着眉,严肃的与我探讨失利的原因。我想,如果不是奶奶告诉我父亲会在暗地里为我的成绩开心,为我的失落担忧,我恐怕会一向怨恨父亲。而此刻,我已然理解父亲所做的一切。他并不是不爱我,只是习惯把爱掩藏在厚厚的外壳下罢了。

  在教育孩子上,我想,父亲跟傅雷的想法是相同的。他们都会用严厉掩饰自己的温情,将期盼倾注在孩子身上,哪怕会被孩子记恨,也坚持自己的选取。直到望见孩子踏上成功之峰。

  父爱,并不如母爱般温柔。如果说,母爱是那一泓清澈的泉水,而父爱,则深沉如磐石,于无言中坚定、执着的守望着我,给予我前行的力量。

  《傅雷家书》给我的触动远不止这些,然而,我的拙笔却只能写出它最浅薄的一些。我想,我大概永久不会忘记这本书,不会忘记那些字句,不会忘记那样的一个父亲。或许我做不到傅聪那般成功,但却能够尽自己所有的力量,让父亲不至于失望,让他能够如傅雷一般能够为自己的孩子骄傲。

  在此,我忍不住说,《傅雷家书》,谢谢你,谢谢你让我看到了那个,父亲。更谢谢你让我真正的理解了那份如山的父爱。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0-13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6-08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06-15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1-14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8-21

【热门】《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2-30

【推荐】《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1-02

关于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2-21

2022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1-08

傅雷家书高中读书笔记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