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2-12-08 16:27:0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优秀的读书笔记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优秀的读书笔记

优秀的读书笔记1

  最早看俗世奇人,是在高中时候的阅读题中。于一片程式化枯燥无味的文章中,看见了一篇清流一般的风趣文章,于是暗暗记下了文章末尾冯骥才先生的大名。后来上了大学,渐渐忘了这件事。直到前段时间群里提起,于是又兴冲冲找来看。

  《俗世奇人》是一本神奇的书,虽然是薄薄一本,却住下了整个天津卫。每篇文章就介绍了那么一个人的那么一件事,却又好像记下来他长长的一生。每一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却又像帝王一般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想,冯骥才先生有一双怎样敏锐的眼睛,又有一支怎样锋利笔尖,明明只是千百来字,笔笔精准传神,这个人的性子模样跃然纸上。清末民初的年代,山河破败,战火纷飞,人人自危,哪有功夫去管别人的事。偏偏有这样一个人,不去管世事纷扰,专门写这些小人物的百态。

  其实这样看着,也是有些许感动的。信息获得这么方便的今天,接触到的资讯总是那些赫赫有名的人,乔布斯,雷军,李笑来,诸如此类。我们有了比那个时代的人更多的机会接触的这些楷模的信息,他们的光环被无限放大,于是不知不觉,看着别人的成功渐渐滋长出浮躁,好像我们不如这些牛人厉害,我们的人生就一无是处,从而忘记了小人物的一生也应当是精彩的一生。

  刷子李不过是个油漆工,但凭刷技好,就成了无可替代的传奇。苏七块不过是个医生,却因为自己的原则和行医救人的心肠,让人津津乐道。好嘴杨巴是卖茶汤的,没什么让人佩服的气节,只是一张伶牙俐齿的嘴,也让人拍案叫绝。

  他们放在工业化社会的今天,不过是千千万万底层人民的一员,离中产阶级甚至都尚有一段距离。放在励志鸡汤的宣传中,这些俗世的奇人们,理应当焦虑起来奋斗起来,怎么能活得那么不疾不徐悠然自在。

  也许这就是社会结构改变的一个悲哀,人们越来越像一个集成化生产链的一个螺丝钉,在一个分工很具体的岗位上做着程序化的工作。

  然而不得不承认,只有这样高度分工合作,才能以更加高效的方式生产,才能够让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显著提高。小农经济和小手工艺人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合今天的.社会了,那些俗世的奇人们,已经没有多少可复制性。

  这本书的最后一个故事,《快手刘》,作者写了一个不同于以往故事的结局。快手刘年轻时可以变出神乎其神的戏法儿,作者后来回到家乡时,看到垂垂老矣的快手刘,只能变出错漏百出的戏法儿。他变得消瘦笨拙,曾经引以为傲的手艺,显得那么滑稽和悲哀。这样的结局,似乎也印证着小手工艺人的衰落。

  这一个个手艺人,兴盛时如同山壁上俊秀的松树,傲立于天地间,衰微时如同枯木坠落。我神往于那个时代的传奇和浪漫,却也庆幸我活在今天。

  虽然他们只是那个动荡年代的小小幸存者,不曾在历史舞台上扮演过什么厉害角色,但也或多或少精彩地走过自己的一生。

  借着这样一本有意思的书去往天津卫游历一番,合上书,我依然活在我所在的时代里。我想我能做的,就是脚踏实地,戒骄戒躁,少喝鸡汤多吃菜,安安静静做好自己的事,努力把一颗螺丝钉的日子过出一颗螺丝钉的精彩。

优秀的读书笔记2

  轻轻合上《围城》的最后一页,内心很平静,夜已悄悄地爬满整个天空。遥望,不知哪儿还有光明。只有默默地等待,轻轻地守望,相信明天会是个好天气。

  《围城》的确是本好书,每一次读它我都会有新的感受,好书也的确能让我在忙碌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有一片闲暇的时光,让自己缓解一下疲劳,使人在心灵上得到解放。

  伟大的人为什么伟大?因为,你是跪着看他们的,你跪着,别人自然比你高大了,因为你只想当一个汲取者而不是一个创造者,所以作者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着人生,毫不掩饰地揭露出人性的弱点、生活的真实性,并入木三分地撕开来并加以展示,给人以思想深层次的震撼与启迪。

  作为学生,婚姻并不是我应当去讨论的话题。《围城》无疑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实的生活。每个人从懂事的那天起就开始追逐自己认为理想的爱情,当追到的时候又在为爱情寻找一个理想的婚姻,而真正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其实生活已经教给我们一个规律:婚姻是随机的!结婚就像围城,有的.人想进去,进去的人想出来!当爱情被岁月侵蚀,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时的爱情已经升华为亲情了。

  如果你们也想领略一下这本书的风采,就赶紧来读一读这本书吧!

优秀的读书笔记3

  今天,我学了《匆匆》这篇课文,让我受益匪浅。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朱自清对时间的看法。这篇课文虽然不短,但让我学会了很多,让我明白了时间的价值,在他的散文中,可以从抒情到自己表达的人生哲理很美,也只有这样的。

  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他告诉了我:过去的我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懂得珍惜时间。

  我明白了,时间过得匆匆,也来的匆匆,这是谁也控制不了的,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不要虚度光阴。

优秀的读书笔记4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诗集,我没看过诗集,刚看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但是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其中母爱的比重较大,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的。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透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之后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透过笔来叙述自我的思念,迫切期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样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此刻也怎样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我不曾离开过家乡。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

  看完这本书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

优秀的读书笔记5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蚤子。”

  当你看到这一句话时,必定已经想到一个女人。她身着暗红祺袍,赭色的芍芍盛开在她的袍尾,下腭微抬,洞察世事的双眼似无意一瞥的扫过远处。她的双眸,像是一汪无波无痕的湖水,即使被人投石问路,似旧波澜不惊。她是民国烟雨滋润下的一朵奇葩,她以一个路人的角度看这个世界的戏剧变化,人生无常。她本该是这样的:不悲不喜,无欢无欲。但她又不该是这样:人生一波三折,跌容起伏,她终究是要陷入情网的。

  盛世才女,怎可没有一场深陷泥沼的爱恨在装扮她的茕茕光阴,青春韶华?

  一个人,在十七岁的年纪,就已经了解人情冷暖,嘲弄生命的虚妄之美和腐朽不堪。却又在最合适的时间遇到错的人,也就注定花开无果,从此一生为爱沉沦。她说:“男人一生中有两个女人,一个是圣洁的妻子,一个是热烈的情妇。一个白玫瑰,一个是红玫瑰。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我在想,这是她的境况还是她的愿望?

  国家之不幸,文人之大幸;文人之不幸,读者之大幸。

  爱铃只怕是也是这样子的吧?《半生缘》里:世钧和曼桢的爱情悲剧;《倾城之恋》里也隐隐透露出婚姻的凄惨。不论是长篇,还是短篇,最终的结局都像是深秋的一片枯叶,独自飘落在这广哀又空旷的时空里。

  民国就像一场散去的戏,曾经锣鼓喧天的故事,早已淹没在岁月长河中,不知所往。她冷眼的在脑海里出演一场盛大的.无声戏剧,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这倾城故事的主演,殊不知她所有的文章都是另一个自己。她痛恨父亲的软弱无能,在鸦*的缭缭烟雾中就此沉沦,所以她小说中男人的角色往往都是名门之后却碌碌终生。她欣赏着母亲的朝气蓬勃,在失败的婚姻中就此放手,远留异国,所以她小说中女人都是新时代的标杆和旗帜,都拥有一颗梨花似雪的心。

  民国的男子多如星火,在上海的夜幕下熠熠生辉,编编最无情的一颗点亮了张爱铃。她甘心因为他、因为爱而卑微,卑微到尘埃里,在尘埃里开出花来。那朵小小的,染上淡淡太阳金黄的光晕的花瓣,朝朝暮暮不分日夜的为他开着。那沉甸甸的花托,托着的是装满爱的沉甸甸的心。他的转身离去,让她觉得明月失色,山河换颜。她终是要经历这场浪漫,邂逅这份爱情,也必要承受爱人离去的痛苦,跌落入黑暗的角落。作为读者的我们该要感谢胡兰成的她的创伤,让她在风起云涌的上海滩,掀起波澜壮阔的文字浪潮。

  惊世才女也终有一天:星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浮沉几度,沦海桑田,她为上海为世界带来了文字的光明。她无须转世,因为这一世已经变成了历史的传奇。

  那位叫张爱玲的女子,着一款赭红色华美的旗袍,穿过旧上海悠长的弄堂,越过民国的烟雨,正风情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优秀的读书笔记6

  开始读这本书是奔着书名去的,因为自己很清楚自己的阅读水平,希望可以通过这本书给自己带来一些改变,好在读完没令自己失望。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是:阅读原来还可以这样搞,讲究方式方法快速阅读一样可以轻松搞定。

  《快速阅读》是一本实践应用型的书籍,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两大块:一是训练快速阅读的四个方面:一、提高阅读速度。二、集中注意力。三、培养理解力。四、增强记忆力。二是整本书的阅读步骤和阅读技巧。在这这两大模块中作者都提供了不少的的练习方法。由于书中的一些练习难度较大,现阶段自己操作起来感觉有些难度,自己只摘取了其中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不妨读一读这本书,相信也会有自己的收获。

  首先说一下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步骤和技巧,通过泛读把握文章整体脉络,快读和精读相结合,回顾重点、系统整理收获。

  在阅读速度的问题上,作者认为我们之所以读的慢,是因为我们的逐字阅读,无论默读还是朗读都会对阅读速度产生影响。要想提高阅读速度,方法一是使用辅助工具,用笔或是手指引导我们的视线。配套的练习有3-2-1练习,(读相同的段落依次用3分钟、2分钟、1分钟),2-2-2练习(三个2分钟的时间依次累加一半的阅读章节)。第二个方法不使用辅助工具的1-2-3练习(阅读每行时在心里根据字数的多少默念1、2、3.目的就是打乱我们对文章的默念)。

  当我们提升阅读速度以后会发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有所下降。如何做到又快又好的读书呢?作者提供的方法是:可以在找到自己阅读间隔后停下来制作视觉卡片。制作原则有横向排版、主题在中央,顺时针记录、字写在线上、字迹工整、使用颜色、符号、箭头等。大体类似于思维导图。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增强自己的记忆力,核心是要学会条件反射,即明确阅读目标的条件反射,激活知识储备的条件反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复述文章的条件反射(配合视觉卡片一起练习)。理解和记忆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复述文章的'水平。至于注意力的训练就一句话学会放松,快乐阅读。

  自己之所以大篇幅写这些阅读方法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通过对本书的的重新整理,形成适合自己的理解框架,加深印象。另一方面本书的许多练习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检验,短期内阅读效果提升不会很明显,自己的体会也不是很深。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阅读习惯,然后加以改进。自己的阅读习惯概括来说一是读书读得少。二是盲目追求阅读速度,忽视对内容的理解,结果就是搁下书本就忘了读的内容;另一个极端是如果每次读一点,时间又会拖得比较长,往往一本书读几天就束之高阁了。这些都是很不好的阅读习惯,当然这些都无法做好的话,读书笔记也就无从谈起了。不过好在自己已经认识到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相信群里坚持读书的小伙伴体会更深。希望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也希望自己可以把读书坚持读下去。

优秀的读书笔记7

  放在床头、桌上、包里,时时惦记着,想要赶紧读下去的,也只有东野圭吾的小说了。

  相比于很多推理小说会将笔墨着重于推理的过程、犯罪的细节,东野圭吾的小说似乎更乐于描写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比如这本《恶意》,在描写犯罪心理与动机方面简直登峰造极了。

  关上书,你觉得这结局真的太意外了。但是细思量,一切又都那么合理。

  什么是真相

  小说读到三分之一处,真凶已经浮出水面,我看了看书的厚度,这后面还有三分之二,要写什么呢?

  没有给读者一点感到无趣的机会,小说继续探索罪犯的犯罪动机。一口气读完凶手的独白,似乎已真相大白了,可看看书页,后面还有三分之一呢。

  你以为故事可以结束了,其实还没有;你以为你已经看到真相了,其实未必。

  这本书并非单一叙述视角。用在推理小说里,似乎非常适合。因为同一事件由不同叙述者来叙述,本就可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更不用说还存在着叙述者有意误导读者的情况。

  小说里真正的凶手就利用自己的自白成功地误导了读者(小说的读者与书中的警员)。当真凶以及他的“犯罪动机”付出水面,此案大可以就此了结。但是东野圭吾把这个故事继续写了下去。

  我觉得这是他的伟大之处。不光是作为推理小说家,他很善于运用精妙的结构,一步一步地抓住读者的心,一层一层地剥掉凶手的伪装,更因为他对“真相”的哲学化诠释。

  到底什么是真相呢?同一事件不同的目击者可能讲述出完全不同的“真相”,而我们确信不疑的真是全部的事实吗?

  我相信小说的最后三分之一给很多读者(例如我)上了一门生动的真相教育课。当你以为你已经获得真相时,也许再稍微往更深处发掘,就能发现真相被反转,三观被颠覆。

  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世界存有更多敬畏之心吧。当我们轻易对他人他事做出某种评价或判断时,也许应该提醒自己:我们所了解的也许只是部分事实而已。

  人性之恶

  东野圭吾的小说,在逐渐揭开真相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对人物隐秘的情感世界的揭示。因此不同于很多推理小说只能让读者享受到推理的乐趣和获知真相的快感,他的小说结局常常让人唏嘘,感慨万千。

  本书取名“恶意”,到底是谁的恶意,是何种恶意,对读者而言也是经历了一番认识的深化过程。

  最初我们认定的“恶意”是日高的嫉妒,因为自己无法写出这样好的作品,而使手腕让朋友梦想落空,乃至逼迫对方成为自己的影子写手。

  这已经够恶了。但作品最后揭示的恶意却远超于此。真正的恶意,可能如童话故事里的反面人物,坏得不需要理由——恶与善,在这里成为鲜明的对立。

  极端的恶意,是夺走你的生命之后,还要毁灭你的名誉;是不惜牺牲掉自己也要毁掉你;是所有的动机仅仅是出于对于真善美的嫉妒。

  相比之下,因为复仇而引发的谋杀故事简直太单纯与正义了。

  恶魔的养成

  凶案的'动因最后竟可追究到几位当事人少年时代遭遇的校园暴力。联想到近年一些关于校园暴力的热点新闻,这故事还真是发人深省、细思恐极。

  我们看到,恶魔从小就是恶魔,恶魔长大了仍是恶魔。而心理扭曲的受害者化身为了施暴者,隐藏在正常人中,伺机作恶。

  书中还暗示,凶手对他人的冷漠态度可能从小受到其母亲的影响,也是一个提醒,如果父母对周围人都采取一种冷酷、敌视的态度,一定会影响到孩子。他对他人没有信任感,没有接受善意的能力,却不乏嫉妒猜忌之心。当这样的孩子遭受到暴力,他不会去正当求助,反而为了生存而屈服于权威,甚至助纣为虐。

  至少,同样也遭遇过校园暴力的日高,就没有偏离人生轨迹,长成了一个健全的人。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应的法律制度,这几点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在这个故事里,这几方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恶魔被姑息,软弱的灵魂终被扭曲,正直良善的人却被诬陷与谋杀。

  当恶意产生于缜密的头脑,经过了精妙绝伦的设计,其后果真是不可想象。如果不是警官加贺超乎常人的警觉度与追根究底的毅力(而这全属于偶然性),恶意必定得逞,好人将被盖棺定污名,真相将永远埋藏。

  想到这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相,什么是伪装,还真的不好说。

  还是让我们对这世界多一些敬畏吧。

优秀的读书笔记8

  大多数人或许和我一样,人生到目前为止活的还不算糟糕。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说句好听的是广告人,说句难听的是加班狗;有一份应付生活的收入,月光、年光是常事,到年底那会,数着这一年下来所剩无几的积蓄,心里满是酸楚;有一个温馨美满的家庭,但时常会被家人催娃,也会为买车的欲望所困扰。好在有一个爱我的丈夫,难过时候还有肩膀靠,还有安慰的话可以听......有时候看人生,就好像是一罐鸡汤,一口下去,或许油腻。

  所以,如果有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拥有一个“人生重置”的选择权,你真的会选择抛弃现有的生活吗?

  清明节我花了一天时间,把新书《人生复本》啃完了,其实这本书看上去很厚,时间却花的比我想象中快很多,原计划用时一周,结果8小时便看到结尾了,果然,人生还真是潜力无限啊!

  这或许是我继《三体》之后看的第二本硬科幻书籍,但若要直接将它归属到“硬科幻”类又不太合适,毕竟这本书之后在三分之二的地方才开始真正的纠结到科研当中去。之前全是主人公对于错位人生的恐惧和挣扎。

  男主是一位物理学家,是别人口中的“物理天才”,本有机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却在15年前因为女朋友怀孕,放弃了科学研究,将重心转向家庭,与女朋友结婚,生子,如今孩子已14岁,男主在大学当教授,也算过得幸福美满,妻子对他也是体贴入微。

  妻子本是画家,天赋异禀,原有机会成为大画家,结果因为怀孕,只好专注家庭,放弃了自己的画家梦。

  这样的家庭组合注定有遗憾,但因为足够幸福,所以并未给他们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直到男主遭遇了一次绑架,意外去到了一个平行世界。

  在那个平行世界里,他已功成名就,成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被世人尊敬,有着天才物理学家的光环,但他没有家庭,没有妻子,更没有儿子,陪伴他的只有一堆科研成果,还有一群自认为和他是一条道上的投资人。

  当他费劲力气找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妻子,她已成为大画家,开办各种画展,还和自己的好兄弟成了男女朋友,谈话间得知,在这个世界,15年前女朋友怀孕时,男主选择了事业,抛弃了她们母子,所以她并未成为他的妻子,儿子也没出生。

  或许,在我看来,这个世界的生活也未必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一开始的生活各自留有遗憾,如今各自事业美满,也许这样也好,但男主却害怕这样的世界,他无法分清眼前的世界是梦还是现实,他只想快点回到原来的生活。

  他意识到妻儿对自己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一个所谓名留千史的荣誉。所以他开始踏上了寻妻之路。在五维空间里,他开过一扇又一扇门,但门背后陌生的世界让他沮丧,在这样的空间里想要找回原来的那个空间无疑是大海捞针。

  即便是最后他回到了那个空间,他仍发现危机无处不在,自己的复本源源不断的进入这个空间与自己抢夺妻儿。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我看到无数复本存在于最初那个空间的时候,不禁感到瘆得慌。想象某时某地某处正有无数个与我同样貌同情感的人正在寻找我,想要夺去我的生活,于我而言,这无疑是一部恐怖片。

  所以你相信有平行时空吗?有一个你,在选择的过程中分隔出来,正在过着另一种生活。

  当然或许很多人会认为,你以多重“你”那样的存在算是刻制,但那不是克隆,只是不同时空生活中的.你而已。

  本书作者布莱克·克劳奇坦言自己为故事构思了三条线:薛定谔的猫、自己的自己的会面、以及迷失在时空中。我喜欢这样的满是量子物理的严谨,也喜欢整个故事的设定。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彗星来的前一夜》,如果还有的选,你想要一个怎样的现在?

  小说的结尾并未给出相对圆满的结局,但用一句“只要家人与我同在,我已准备好面对一切。”无疑就回答了本书最初的那个问题。

  就像我时常想,如果我选择高复,如果我没有遇到陈先生,如果我选择去北漂,现在的生活会是如何?我也时常会问陈先生,如果你没有遇到我,或者即使你遇到我,你没有选择我,你现在会过着怎样的生活?不过在更多的时候,我会试图安慰自己,不要想太多。

  或许小说要告诉我们的是珍惜吧,人生走一遭,遇到的人都是缘分,无论好坏,拥有即是美好,感恩!好好过现在的生活,祝愿平行世界的那个自己也好好生活吧!

优秀的读书笔记9

  《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原载于《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人生》的封面图片上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书中第一章第一段就设置了在阴云密布的傍晚,一场大雨即将到来的情景。似乎也暗示着,故事主人公高加林人生的大雨也即将下下来了。高加林从县城开完会回到家就宣告了一个令人郁闷的消息——他再也不能当民办教师了,村里同族的村长明楼的儿子三星要替代他教书了。

  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村里的高中学校教书。在教书的这三年里,他不用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一有时间就继续学习。即使三年来工作上他勤勤恳恳,最近在地区报上也已经发表过两三篇诗歌和散文,但是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他将不得不像父母亲一样开始自己的农民生涯。

  高加林骨子里是不喜欢农民的,觉得他们不认识字,又不爱收拾,什么都不懂。他绝望而又难过的日子在遇到农村姑娘巧珍后,心情慢慢好了起来。

  他在接受巧珍的爱恋后,就开始叮嘱巧珍要每天刷牙。在当时的村民看来,刷牙那是干部、知识分子和城里人才讲究的事。但是巧珍未来可能是加林的对象,虽然现在高加林不能当老师了,但是刷牙这个习惯,他希望自己和他未来的另一半能够保持下去。

  高加林一边享受巧珍的爱恋,一边又深刻怀疑:是不是和巧珍在一起了,自己这一辈子就逃不出这农村的土地了。从高加林不甘心开始,就注定了他们之间就不会有很好的结局。

  巧珍在农村可能是一位贤惠的妻子,但是在理想和精神上,她和高加林完全是两类人。巧珍不识字,不可能和高加林讨论文学或者国际政治。巧珍只会讲的一些衣食住行,这在高加林看来,是那么的俗气而又不厌其烦。

  两个没有思想共鸣的人,注定在一起的时间不会长久的。

  当高加林得到了一个在县城里做记者的工作时,他比任何人都努力工作。他觉得,这是他人生中跳出农村的好机会。

  他开始慢慢疏远了和农村的一切,包括他的巧珍。

  当他听到了城里播音员女同学黄亚萍对自己的表白后,他又一次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不过,这次他已经开始在城里站住了脚,因为工作出色,他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同事的爱戴。

  黄亚萍的时尚、博学一直深深的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自己同城里姑娘结婚,一辈子就不用当农民了吧!

  在他确定了黄亚萍对他的想法后,即使知道这是一个艰难选择,他还是与巧珍划分了界限。高加林明白巧珍是爱他的,但是,为了个人前途,他真的再也不想回到农村了。

  无论加林多么不想回到农村,兜兜转转、起起伏伏,没想到最后他还是不得不回去。

  可是,曾经那个要等他一辈子的.巧珍,在那样落后愚昧的小山村,却嫁人了!

  巧珍是爱高加林的,为了享受高加林的亲吻,她每天都在大家的嘲笑和父亲的咒骂中坚持刷牙。

  为了和高加林约会,她多晚都愿意去等待喜欢的人出现。

  当他们两个人恋爱的流言在村里闹的满天飞的时候,她愿意大胆坐在自行车后,在众人的鄙视下与高加林飞驰而去。

  当她知道高加林去县城工作后,不辞劳苦照顾高加林父母,早就把自己当作了高家的媳妇。

  她自己的积蓄都想着给加林。

  她用笨拙的方式爱着高加林的一切。

  当她知道高加林要分手的时候,一直自责自己没有读书,不认识字,是自己配不上优秀的加林。

  当村里都觉得她是攀高枝被抛弃,可能会自杀或者疯掉的时候,她又出现了在田里正常劳作。

  当她得知自己的母亲和姐姐要去找加林算账时,及时阻止母亲和姐姐没必要去闹,一直都觉得是自己高攀了加林。

  整本书看完后,深深记得德顺大爷对高加林说的那句话:“加林啊,你把巧珍这个金子丢了哇!”

优秀的读书笔记10

  真诚地关怀别人。每个人都希望的到别人的关怀,但试问,如果你不关心别人,别人会关怀你吗?不仅是要关怀,而且我们的关怀要发自真心的,是真诚的。这就需要我们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细节关怀他人。

  关怀是相互的`,在别人无助时,你给予他人的一份关怀,力量也许微弱,但别人也许视若珍宝。而当你遇到困难,你也将的到来自别人的关怀,支撑着你。因此,尽管在压力如此大的时代,也别忘记多给予别人一份真诚的关怀。

优秀的读书笔记11

  最近读了比尔盖茨和沃尔特迪斯尼的传记。

  发现他们两个光鲜的外表的背后,其实是那么的平凡。他们除了在自己的领域了是天才外,在其他的很多方面甚至不能和一个常人相比。或言,倘若他们离开了自己所在的领域,他们将是地球上很肤浅的动物,没有人会把他们与“天才”一词联系起来。他们的性格存在着种种缺陷,在学校里他们绝对不会是三好学生,但所幸的是,社会不需要他们是三好学生。他们掉到了适合自己的土壤,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很多人都会对用“充满传奇色彩”来形容他们的成功,并高高地把头抬起去仰视他们,对他们顶礼膜拜。没有人会想过,也没有人敢想,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成功。何必?拥有梦想并为之奋斗是他们成功的秘诀,假如我们能做到,我想我们同样能让无数散光灯聚焦在我们身上。

  盖茨和迪斯尼是雄鹰,因为他们具有雄鹰那种展翅的天赋;他们也是蜗牛,因为他们具有蜗牛那种执着的精神。我们可能不是雄鹰,但我们可以选择做一只蜗牛,坚持不懈地爬行,相信会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

  理想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能给你带来一个百万年薪的工作 ,而在于它是否能丰富你的一生。好了,驼上你的理想,做个蜗牛,开始爬行吧。

  另外,在盖茨和迪斯尼的所创立的公司的企业文化,即“致力于为顾客提供最好,最新的产品于服务”的理念,是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一个体现。微软在操作系统以及办公软件等方面的霸主地位至今无人可以撼动,而迪斯尼公司依旧是最具有品牌价值的娱乐帝国。盖茨与迪斯尼的成功不是偶然,微软与迪斯尼公司的强大也不是偶然,这两家公司所体现出来的'契约精神是现代商业文明的核心文化。反过来纵观我国的“三鹿 ”就可以看出我国当代的企业家还未领会这一文化,我国的商业文明程度依旧处在小农经济时代。

  热爱祖国的人很多,但真正慧心于祖国的人很少,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依旧长路漫漫。

优秀的读书笔记12

  《离骚》,冰冷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火热的心。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他毕竟没有被现实击倒.他不能成为历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为伟大的诗人.

  有人曾说过:“初读好书,似遇新友,重读此书,似会旧友.”的确如此,第一眼见到《离骚》二字,就觉得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书籍.果然,大约一看后,无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过书来表达的情感.反复斟酌后才略知一二.

  “宁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句是我最难忘的一句.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在字里行间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效力的热衷这情,“我委屈着自己的心智,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认同把谴责和羞辱一起承担.”

  是啊,也许屈原那热血沸腾的心我们终生无法亲身体验,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说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好一幅幽美恬静的水墨画卷,好一种看破世俗,红尘的浩荡之气,好一位用生命来铸成宏伟诗篇的屈原.

  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

  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作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优秀的读书笔记13

  《繁星春水》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我从小就听说的名字--冰心写的。在小的时候,家人天天跟我讲冰心奶奶的故事,但是我一向都没有机会看她的作品,那时的我还只懂得什么叫古诗,还不清楚现代诗的格律与古诗词的韵律有什么区别。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了《繁星春水》这篇文章,我才明白现代诗比古代诗更生动上口,给人的情趣更高。在不知不觉中我便迷上了现代诗。不信,您就听我说一说《繁星春水》这篇文章吧!

  我们先看一看这一段话:繁星闪烁着--深蓝的空中,何曾听得见他们的对话

  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短短的几句,却勾勒了一幅清幽、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而且,作者的想象力是这样的神奇美妙,那冷冷的夜空中无情感的星星尚能互相赞颂,作者十分含蓄地抒发了自我对“人类之爱”的追求。你们看一句这么短的诗,能够体现出一种这么伟大的.精神,想必冰心奶奶在写时,必定苦心思考了一番。这还不算什么呢,你们再看这几句: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寥寥几句,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她热诚赞美母爱。对母亲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整体联想自然,读来委婉柔和。

  在《春水》中,有那么一段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春从微绿的小草里和青年说:‘我的光照临着你了,从枯冷的环境中创造你有生命的人格罢!’”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告诉人们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人们就应热情地去迎接未来的完美的生活,创立自我辉煌的人生。这也是诗人革命乐观,热情精神的写照。

  总之,我觉得冰心奶奶的诗是在茫茫夜空中闪耀着晶莹亮泽的星星,是散落在忘河之滨的点点小花,永远散发出沁人的馨香。

  《繁星春水》这篇作品给我的汽笛很大,她告诉我人类对爱的追求,告诉我母爱的伟大,告诉我要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些使我冰心奶奶这种伟大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所折服。

优秀的读书笔记14

  看了夏丐尊、靳以和郑振铎的《猫》,最大的感触是,每个作家风格不同,但是,他们家的猫要么死了,要么亡了,要么丢了。这么个悲痛的结局倒像是个套路,一个坑接一个坑,出乎人意料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我家没养过猫,但在无数诉说中,我心目中的猫的形象完全与这三篇文章对不上号啊!生活中见到的猫是喜欢抓可以抓的一切的一切,猫爪板就不说了,什么沙发,纸箱啊之类的,我还见过一只猫刨水泥地玩得不亦乐乎。还有《哈利?波特》中赫敏?格兰杰的克鲁克山,姜黄色的肥猫,时而活泼时而懒惰。这些猫都有一种霸主自在的模样。

  可在这三篇文章中,我似乎要改变我的世界观了,这些猫是多么可爱!特别是靳以的那几只异生双眸的小猫,活泼可爱的性子,倒使我认为这不是猫,分明是几只扎着兔耳朵在亲人面前蹦蹦跳跳的孩子。我的天,到底是我的思维太局限了,还是这世界变了?

  在冰心的《我爱小动物》中的黑猫和咪咪,活泼可爱,憨厚友好。那么,每天晚上在垃圾桶翻来翻去的猫呢,差一点儿跟着我闯我家里去了!

  古人云:猫有九条命。那么这文中的猫的命运似乎有些打脸了。说好的`九条命,有的被狗咬死了,有的病死了,有的太活泼了被人捉去了,有的含冤死了,有的腿冻了,还有的夜里躺棺材下了。这叫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也只能惋惜了。

  郑振铎的第三只猫与夏丐尊是认为那猫不吉利,因为那是三妹最后的东西。相同的一点是,这两只猫去世后,作者多多少少有些悔恨。可以告诫我们的是:也许宠物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过客,但却是它们生命的全部,我们应当用100%的诚意去对待这些过客。

优秀的读书笔记1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我看来,善于自省的人,即不容易一错再错,也不易固步自封,其好处是不言自明的。

  在如何自省方面,曾子给出的答案是三省,也就是从三件事上多次进行自我追问,其一,做事,其二,做人,其三,做学问。首先要反思自己办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其次是要反思做人,自己是否诚信,答应了人家的事情,有没有说到做到……最后就是反思做学问,推及在工作中就是反思自己是否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一个善于自省并能及时行动的人,将会有大作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这是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职责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

  高尔基说:"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能够每时每刻做些有意义的事。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时间对每个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样的时间内,人们的收获却不一样。所以我始终相信"珍惜时间的人时间也会珍惜他"这句话。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会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是宝贵的。如果你会把握时间,你就会把握生命,你才不会虚度人生,生命就有意义。

  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这两句话的指导意义是浅显而又深刻的。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天职,患者将自己的生命托付于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回报这份可贵信任的方式,一方面就是要在每一次出诊、救护的过程中尽心尽力,又好又快、争分夺秒地完成救治。另一方面,要在素日学习积累中不断用新知识来升级自己的"技能储备库"。

  守护生命,健康所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为实现健康中国而不懈奋斗。

【优秀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优秀读书笔记02-14

繁星春水优秀读书笔记11-15

优秀读书笔记(15篇)02-28

青铜葵花优秀读书笔记03-04

我与地坛优秀读书笔记03-13

优秀读书笔记精选20篇04-25

《森林报》优秀读书笔记02-07

简爱优秀读书笔记范文04-20

优秀《骆驼祥子》读书笔记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