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09 09:35:59 设计 我要投稿

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地、大胆的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进行有目的改造成使之为小鸟的家。

  2、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理解小鸟失去家园的痛苦,充满情感的去进行表现,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3、在游戏活动中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生存问题和自然环境的关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材料的美感并进行大胆的、有目的的改造。

  2、在游戏活动中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生存问题和自然环境的关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用KT板制作一棵有树洞的大树。搜集多种可以利用来制作小鸟的家的废旧物品。制作工具。

  学生:图画纸、彩色笔。课前搜集多种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剪刀、双面胶等制作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激情引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想认识它吗?

  教师戴上绘有小鸟形象的手套表演小鸟飞,并以小鸟的口气说:“春天的时候我到青岛来旅游,发现青岛是一个充满了绿色的城市,人们也很爱护鸟类,所以我就在青岛住了下来。这几天天气凉了,我也有点想家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大森林里的家看看、玩玩?和我一起飞好么?”

  师生一起用手势学小鸟飞。

  活动二:创设情景

  “飞累了,咱们先歇歇。你们想不想看看我家呀?”展示课题。放课件展示一幅小鸟们在大树间飞行的图片,伴随着的是《苗岭的早晨》的音乐。“我的家漂亮么?你从音乐中能听出我们在这儿生活得怎么样?”

  引导学生说出大森林很美,体会音乐中表达出的鸟儿在快乐、自由的生活着。

  “我们接着飞吧,前面就是了!”课件展示一幅大树被伐,鸟儿围着树桩哭泣的图片。“啊呀,我的家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小鸟们,你们快告诉我,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放课件小鸟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家的故事:有一天,小鸟们伴着《我是一只小小鸟》的音乐正在树林中飞行,突然一位猎人用枪把一只鸟打了下来,其他的鸟儿都飞走了;第二天有人砍伐森林,在电锯的操作声和树木轰隆到底的声音中,又有许多小鸟飞走了;下一幅画面整个是灰色调的:伴着悲哀的小提琴曲,小鸟围绕着空巢飞来飞去……

  请学生说说大森林里都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学生根据音乐体会小鸟的痛苦。鼓励学生说说人们捕杀鸟类给鸟类带来的痛苦,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来表达,引起同情,激发爱心。

  下一幅画面,一只小鸟在笼中低泣,启发学生:它也有家,可是他为什么不开心?

  教师启发学生:“大森林里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你想,小鸟和大树会对人们说些什么,你又想替人类对大树和小鸟说些什么?”鼓励学生大胆表述,引发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爱护小鸟的主题。

  活动三:

  鼓励学生以连环画的形式将自己看到的“小鸟的家”的故事画出来,由教师分配哪一组画什么场景,组内同学可以自己画,也可以合作。

  学生绘画,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学生根据事件绘画场景、人物、刻画表情和动作。鼓励同一组同学对同一场景进行不同表现。

  活动四:

  教师将各组绘画串接起来形成一本本连环画。

  学生互相传阅,谈谈感受。

  布置下节课带的工具材料。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并简述上节课小鸟向我们讲的关于家的故事。

  引发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爱护小鸟的主题。出示课题。

  活动二:启发创造“人类破坏了小鸟的家,让我们一起来为小鸟再建一个家好吗?”

  教师在已出示的课题上利用废旧抽拉纸巾的盒子经过简单的改造,为小鸟建一个家。在示范过程中,请学生参与创意。教师反复强调为小鸟做的家既要舒适、美观,又要牢固。

  请学生起来说一说,自己通过课前准备,打算利用什么废旧材料来为小鸟筑巢。教师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过简单的、力所能及的改造来为小鸟建造一个家。

  活动三: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指导,鼓励学生资源共享,发扬合作精神。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来为小鸟建家。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制作并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大胆的对材料进行改造。

  活动四:展示作品。教师推出绿色KT板做的大树,请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到大树旁展示,还可以从树洞中将鸟窝展示出来。选几位同学扮演小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家,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家。教师对学生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

  收拾与整理:

  提醒学生,环境污染的`地方小鸟也是不喜欢的,请大家将教室打扫干净。

  札记:在备这一课时,我感到我们学校这一批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如果只是让他们画出小鸟的家,对他们来说太简单了,也不能很好的体现他们想象力、创造力。所以我将作业要求进行了提高:请学生利用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废旧物品来为小鸟制作一个家。为了让学生选择的材料多元化,我提前布置学生回去看书预习,并且告诉了他们“我们要用废旧物品为小鸟做一个家”,请他们在家长的协助下搜集废旧物品。这样在课堂教学时,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人们乱砍乱伐、捕杀鸟类造成了小鸟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痛苦。

  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小鸟失去家园的痛苦,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我制作了一个配有音乐的课件,当小鸟向大家介绍以前的生活多么美好、安逸时,配合的是曲调优美的《苗岭的早晨》;当展现人类猎鸟时,配合的是《我是一只小小鸟》,歌词中唱道:“当我飞上高高的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小鸟围绕着空巢飞来飞去的画面则配着低沉压抑的小提琴曲,使学生体会到了小鸟失去家园的痛苦;住在鸟笼里的小鸟有家,但是《我想有个家》的乐曲却在引领学生深思:它有家,为什么却不开心?伴着沉重的钢琴曲,请学生通过自己刚才的感受,来代表人类向小鸟和大树表达自己的歉意;最后伴着欢乐的乐曲,鼓励孩子们来为小鸟营建一个美好的家园。音乐代替了教师的许多提示性的话语,通过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体验丰富的情感和思想,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积极乐观的创造态度。

  总之,我是以人文情感为主线贯穿了这节课,我希望我的学生通过这节课,不光学会用废旧材料为小鸟筑巢,还能够引起对生存问题和自然环境的关注。

美术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五彩斑斓》。

  学习领域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色彩知识在小学阶段是一项系列知识,有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相、对比色等等,这些都是以原色为基础。学生对于色彩是不陌生的,但要使其理解色彩理论知识,并准确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特点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2、让学生通过了解三原色、三间色在艺术品中的运用,认识其独特艺术魅力。

  3、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将学到的色彩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捕捉艺术作品中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运用,并能把这些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教学方式

  本课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较为枯燥。应当注意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应围绕课题,设计游戏环节并结合多媒体,把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课堂活力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颜色水、一次性杯子、彩色卡纸、数码相机等。

  四、教学特色

  在教学《五彩斑斓》一课时,结合课题,利用游戏,以这种学生喜闻乐见形式促进教学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业环节,抛弃在纸面绘画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机记录下来,做一个“小小摄影师”。然后师生一起评价搭配出的视觉效果。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安定情绪,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中,同学想想看,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那些?

  学生:有红、黄、蓝、绿、紫、黑、白等等。

  教师:是啊。色彩就像个魔术师,把我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充满乐趣。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色彩的知识

  板书课题。

  3、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粉吗?谁能说说把两种不同的颜料混合回怎么样?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教师:那么我们现在来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拿出水粉笔,把任意不同的两种颜色调在一起,然后画在纸上,看看发生了什么?

  学生:变成了另一种颜色。

  教师:但老师知道有三种颜色它们脾气很奇怪,是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而成的,它们叫做原色。

  板书原色。

  (2)认识三原色

  原色是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成的,下面老师请它们出来,听听颜色自己是怎么讲的。

  播放课件。

  教师:看了动画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颜色在说话吗?

  学生:红、黄、蓝。

  教师:它们说了什么?

  学生: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和成。

  得出定义:红、黄、蓝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成,那么它们就是原色,我们把它们称为三原色。把三原色的色纸贴在课板上。

  (3)认识三间色

  教师:红、黄、蓝都是好朋友,我们试一试把它们两两混合,看看直接由原色调和而成的是什么颜色。

  教师演示:把红色水和蓝色水到在一个杯子里,摇一摇,让学生说出颜色。

  学生:绿色。贴出绿色纸。

  依次演示,贴出橙色和紫色。

  得出定义:由三原色中任两种相调得出的是绿、橙、紫,我们把它们叫做三间色。

  (4)通过游戏巩固知识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寻宝探险——我们要去寻宝,可是占据宝物的妖怪给我们弄了一个关卡,同学们看。

  展示游戏。

  教师:妖怪说,它在宝物箱上了放了两个一组的三原色或一个间色,在这组颜色后面是钥匙孔,同学们必须把这两个原色调和那种间色或这一个间色由那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正确颜色放在钥匙孔上,才能打开宝箱。

  学生游戏。在此过程中巩固色彩知识。

  4、展开

  欣赏中国民间艺术品和绘画大师的`作品,从中感受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色彩运用,体会通过不同的配色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和情感体验。请同学们来谈谈,喜欢那一幅作品及其感受。教师引导。

  红色主调——温暖、热烈、奔放的感觉。

  黄色主调——活泼、愉悦的感觉。

  蓝色主调——清凉、冷静、稳定的感觉。

  三原色与三间色结合——眩彩夺目的感觉。

  5、课堂作业

  做一位“小小摄影师”。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确定作品名称,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记录下来。

  6、评价

  作品完成后,通过数码相机在电脑中展开。请个小组派代表来讲解自己小组的作品设计思路。

  (1)什么样的主题?

  例:春天。跳动的红。

  (2)这样搭配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例:使人显得活泼可爱。

  教师在学生评价时加入自己的看法,来引导学生。

  7、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绿、橙、紫),知道了它们的特性。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彩世界,我们要多关注生活,把学到的色彩知识装点美好的人生。

美术教学设计3

  20xx。1.26 《眼镜的设计》是新版浙美版四年级上册内容。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选择各种各样的新颖的眼镜为探索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以“新颖的眼镜”为主线,初步训练学生搜集资料、选择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眼镜”文化,了解“眼镜”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具有审美价值。

  本课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欣赏普通眼镜和新颖眼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指出不同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新颖眼镜独特夸张的形状与色彩。在欣赏的基础上师生合力制作一副新颖的眼镜,探究新颖眼镜的制作步骤。梳理小结制作步骤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引导学生自由展示自评,学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一、导入学生较喜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设计做了准备。

  二、能够利用图片带领学生欣赏一些新颖的眼镜,引导学生从形状、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大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三、教师示范让学生知道了制作新颖眼镜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制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四、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一定的创造与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美术的快乐。

  不足之处:

  一、直观演示不够详细,呈现学生作品个体偏小。

  二、作品展示时间短,学生没有充分相互交流。及时发现别人作品优秀之处。

  三、拓展不充分,没有很好地教育学生如何从我们的生活中找创作素材。

  四、整节课还没有很好顾及到集体还出现边沿人。

  再教设计:

  一、充分地引导学生去欣赏、感受、探究新颖眼镜的形状多样美、色彩多样美。

  二、制作中提供给学生一些彩纸。

  三、充足课后拓展内容。

  在制作教学过程中,学生都积极的动手操作,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制作,学生大部分能很快制作出来,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剪得过程中剪烂了,在以后教学中还得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

美术教学设计4

  课型:造型与表现

  教材分析:《方方圆圆》是湘版小学美术课本三年级上册第3课,属于“造型与表现”的学习领域,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自由表现,要求学生大胆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本课设计是通过在美术活动中的学习,使学生能用简单的形状概括出动物的基本外形 ,并用添加或减的方法,夸张概括的手法表现出个性化的动物形象,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看、说、画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动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美术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有一定的色彩基础,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来表现物体的形象。

  教学目标:

  1:通过在美术活动中的学习,使学生能寻找、认识外形特征近似方形、圆形的动物,并用几何形的组合简单的慨括动物。

  2:在活动中,用添加或减的方法,夸张概括的手法表现出个性化的 动物形象。

  3: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绘画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从大自然中发现美、呵护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学生能运用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概括出动物的外形。 教学难点:能运用添加或减的方法以及夸张、概括的手法,表现出个性化的动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故事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探究

  1、找一找 概括外形(ppt出示动物图片)

  2、想一想 方法和手法

  方法:添加 减(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看图学习探究,完成小练习) 手法:夸张 概括(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合作完成)

  3、师生共同总结绘画步骤: 1、画外形

  2、减或添加(夸张概括)

  3、调整

  三、欣赏评述

  PPT出示优秀作品,学习其方法和手法

  四、自主表现

  确定主题,大胆想象,运用减或添加的方法,将你喜欢的动物形象夸张、概 括地描绘下来。

  五、交流评价

  学生展示作业,采用自评、互评、师评讲解

  六、拓展延伸

  欣赏生活中方方圆圆的物象

美术教学设计5

  课题名称:

  生命的甘露

  学习领域:

  欣赏绘画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进一步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和水的多姿多彩,欣赏珍视生命之水。

  技能目标:

  学习用线描、色彩表现雨景,制作保护水的招贴画。

  知识目标:

  养成学生在生活中关心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人

  1、教师设问:同学们,下雨是自然现象,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喜欢下雨?下雨天你的心情怎样?你认为鱼有颜色吗?在雨中有没有观察过行人的表情?

  2、小游戏:表演在雨中等公共汽车。(表情:焦急、微笑、吃惊……)让学生自己扮演角色,通过问、说、讲、演等过程使学生能很快掌握画雨中时的注意点,如:人体的穿插、颜色的搭配等。

  3、小结:烟雨朦胧,湿漉漉,空气清新,到处像洗过一样很漂亮。

  二、深人理解

  1、下雨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景物、人物)

  2、你注意到雨点落下来时是什么样子?(在空中、在地上)

  3、下雨时你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感觉?(喜欢、不喜欢)

  学生回答后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下雨了,雨点从天上争先恐后往下落,风把雨点吹得往一边斜,所以,人们打伞总要斜一点。

  有时雨越下越大,好像一串串银珠从天上掉下来,雨水把地面淋得透湿。人们打着伞、穿着雨鞋、披着雨衣,在路上匆匆忙忙地走着。当乌云密布时,大地变得阴暗,景物也失去了光彩。每当下雨了,很多同学就有一种好奇、兴奋的心情,有的还喜欢在雨中行走玩耍。大人们也不例外,在炎热的夏天,若是下一场大雨,人们会觉得非常舒畅。美国影片《雨中情》中的男主角在雨中手舞足蹈,表现出兴高采烈的情绪。雨,原来也是欢快的。

  教师:怎样画雨景呢?请大家把课本翻开。(画雨的小训练)

  三、方法指导

  1、介绍画雨的表现方法:勾法、刷法、刮法、蜡笔水彩法。

  2、教师着重介绍蜡笔水彩法。示范并讲解:

  (1)先画好雨中的人物、景物;

  (2)用浅色蜡笔点线画雨,注意用线;

  (3)最后用重色水彩(如:紫灰色、蓝色、深绿等)涂画天空地面和空白处。乌云、闪电、树、飘落的雨点、人们打着伞在雨中行走,还有映在水中的影子等等的表现,使画面线条模糊,给人感觉好像是画中景物被风吹得在动。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的方法。

  四、作业观摩

  1、教材上的'三幅学生作业,内容情景不尽相同,工具材料各不相同,表现形式方法也不相同,但都是非常优秀的作业。

  2、本校同年级学生的优秀作业若干。作具体的情景与形式美评价分析?

  五、自由表现

  1、布置学生作业:画一幅雨中行或雨中景的画。

  2、学生动手作业。

  3、教师巡视、协助、提示。

  提示:把雨天见到的印象最深的场面画下来。表现雨不一定就是画雨,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态、衣物在雨中的形态等来表现雨;雨点不像雪花,要注意用线。有些颜色调不出,如蓝黑色、蓝灰色、蓝紫色等,教师可趁机把方法告诉给学生。

  六、教学总结

  1、作业完成情况的简要评价。

  2、课堂学习态度的评价。

  3、未完成的作业的后续安排。

美术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学生感觉肌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2、能够使用生活中物品的肌理效果或自行设计创造肌理效果来美化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营造肌理“实践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利用和掌握不同的肌理效果来创造画面。

  2、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肌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表现作品,使之达到和谐和完善。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材料、范作等。

  2、学生准备作画工具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游戏导入

  触摸实物有几件东西在没有让它们亮相之前我想让几位小朋友来用手触摸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呢?这几件实物分别是----海螺、贝壳、麻袋、树叶、陶瓷等。

  2、观察

  教师分发小组不同的肌理效果物品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比较,初步了解物体的粗糙和细腻、规则和不规则的肌理效果。

  二、发展

  1、欣赏作品,教师出示多件不同肌理效果的物品,让学生感受肌理效果所带来的视觉冲击。

  2、研究讨论

  如何利用自然、生活中物体的肌理效果来制作绘画。

  3、学生制作,大胆表现,运用在室外收集的肌理物体进行简单的创造。

  三、指导评析

  1、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自评、互评。

  3、作品展示。

  四、总结

  课后搜集还可以运用哪些物品进行肌理的创作。

美术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想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教学难点:

  作品创作。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撕剪纸作品等图片。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拿出几张手工纸),看看这几张普通无奇的手工纸能变化出什么来?(撕贴出美丽的夜晚小鸟在森林里气息的画面)。漂亮吗?

  生:漂亮。

  师:这幅画面与我们平时的画面哪不一样?

  生:平时的画面是画的,这幅画是用纸贴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用撕的方法来制作一幅非常好看的画面。

  (二)出示板书:《剪剪撕撕贴贴画画》

  (三)讲解新课

  师:撕纸这种方法并不难,有人体会出撕纸的乐趣后,用心钻研,居然成为了一名有名的撕纸艺术家,真了不起!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下他,一起去了解撕纸艺术吧!(欣赏马蒂斯的作品)

  师:我想问问大家,这幅作品使用什么方法作的?你喜欢它哪些地方?

  生:这是一幅用剪贴的方法制成的画。它的颜色很漂亮,玫瑰红色和黑色的底色突出了白色的马车。

  师:你说得真好!那剪纸与撕纸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用剪刀剪的比较直,用手撕的弯弯曲曲。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撕纸艺术家真了不起。我相信你也可以的。你看,我手里有一张纸,老师现在要动手撕纸了,你想不想也试试?

  生:想。

  师:请你从桌面拿出一张你最喜欢的彩纸,跟我一起撕。

  生:如果撕坏了怎么办?

  师:没关系,动动脑筋,因为大自然什么都会有的。(边撕边说)手离的远些撕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容易撕坏。

  师:(随意撕)你们看我撕的是什么?

  生1:飞机。

  生2: 鲨鱼。

  师:(添画出直升飞机的形象)我们可以用彩笔添画使它更像你心目中的形象。现在我有几个问题,谁回答对了,我就送给他一张特别好看的`撕纸作品。想不想试试?

  生:想。

  师:一张撕纸作品分几步?哪几步?

  生:撕纸分3步,第一步随便撕一块纸,看它像什么。第二步把它贴在一张能使它更好看的彩纸上。第三步用彩笔添加上细节使它更真实,更能让大家看懂。

  师:撕的画面太小好不好?为什么?

  生:撕的彩纸不能太小,画面不好看。

  师:撕碎的纸怎么办?随便扔吗?你有什么好主意?

  生:撕碎的彩纸放到桌面的盒子中,下次还可以再用。

  师:那好,同学们都知道怎样进行撕纸了,现在你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和别人合作,撕一幅最有创意的画儿,然后把它贴在我们的精品屋中。

  (四)学生作业,师放音乐。

  (五)点评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做得真好,我们开个小画展好吗?现在每一个同学都是一个小评委,把你手中的红花奖给最美的画儿。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你觉得哪幅画儿好看,哪儿好,说一说画面哪里最吸引你,哪儿还不足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使画面更好。

  生:我认为……

  师:同学们,多美的画啊!大家做得特别好,你们真棒!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制作出更美的画来。

美术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的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色创作富有动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创作一幅有动感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还会有动的感觉吗?

  教师总结:我们一起来探究色彩“动”起来的`秘密,揭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

  (一)对比色的概念

  1、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色彩给你欢快、有节奏的感觉?(红色、黄色、绿色等)

  2、出示色相环,引导学生找一找色相环中哪些颜色对比强烈?(红-绿,黄-紫,蓝-橙)

  继续追问:这些色彩在色相环中距离是怎样的?(180°)

  3、讲解对比色的概念: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如红-绿、蓝-橙、黄-紫互为对比色。

  (二)感受对比色

  1、作品中的对比色

  多媒体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桥》,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这幅作品中,画面色彩给你什么感受?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画面色彩夸张,充满动感,画家运用了补色以及冷暖差别大的色彩。画面中相邻的颜色都运用强烈对比的色彩,不同冷暖、深浅的色彩交替使用。

  2、生活中的对比色

  我们已经感受了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同样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的对比色,那回想生活中存在哪些对比色?

  教师总结:玩具、游乐场、红绿灯、民间彩塑

  环节三: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

  1、提出问题:要想表现一幅具有动感的画面,你认为如何用色最合适?

  教师总结:运用对比色可以使画面更加的明亮鲜艳从而产生动感。

  2、布置作业:创作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

  3、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环节四:展示评价,分享对比色作品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要点:谈谈你表现的内容是什么?主要用了哪些对比色?你是如何表现的?同学们的作品中,你认为谁的画面最活泼、色彩对比最强烈?

  环节五:小结作业

  1、总结回顾对比色的相关知识。

  2、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色。

  四、板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9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景,学会欣赏大师的风景画。

  2、智能:比较三者的不同的美感。

  3、操作: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4、情感: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好环境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

  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带来的感受。

  教学难点:

  对绘画表现自然美景的感受。

  作业要求:

  用词汇表达感受,并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用具:

  欣赏图片、课本、绘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小桥、流水、森林》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

  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

  2、教师播放音乐,欣赏三幅作品。

  A国画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画面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名称改为其他?

  假如你来改这幅作品,你如何修改?

  B油画列维坦(俄罗斯)――《深渊》

  C油画希施金(俄罗斯)――《松林的早晨》

  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抒情、欢快、轻松、舒缓、祥和、宁静、流动、甜美……

  3、教师演示线条的情感表现特征:

  三、布置作业:

  各人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中,画一幅风景画。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现自我。

美术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湘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六面怪脸》

  内容分析:《六面怪脸》是湘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的一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通过动手操作完成“六面三角锥体”的造型,然后,发挥大胆想象进行描绘添加,创造出一种奇形怪状的脸谱形象。这种造型离奇,表现抽象的面具,根据儿童的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之称为“六面怪脸”。制作个性的“六面怪脸”可以充分拓展孩子们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学习了用绘画和剪贴的方法制作平面的面具,基本掌握了一些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但也只是对面具的初步认识,知道面具是一种玩具。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由平面变成半立体,由具体的形状向比较夸张、甚至有些抽象的形状变化,与高年级立体抽象知识相接轨。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教师采用了观察演示的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目标:

  1、掌握“六面怪脸”制作步骤和方法。

  2、发挥想象,描绘、创造出怪异的脸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1、立体“六面怪脸”的折法,

  2、发挥想象,创造出个性的怪脸

  教学难点:大胆的运用绘画和装饰材料创造性的展示个性

  教学准备:课件,六面怪脸范品若干

  学具准备:卡纸,剪刀,绘画工具,双面胶,皱纹纸、毛线等装饰物。 教学方法:

  本课设计以纸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活泼多样的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活动热情,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此外,设计中从教学各环节都注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以此培养学生看图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组织纪律,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诱发兴趣

  1.教师以朋友怪物史莱克的到来引入,发出邀请一起去参加——怪物森林化装舞会。教师展示面具,活跃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揭示课题:六面怪脸

  3.问: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六面怪脸”?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课件揭示课题:六面怪脸)

  三、自主探究,激发思维

  1、以礼物的形式,分发已完成的“六面怪脸”基本造型。

  2、小组研究讨论:

  (1) 大胆地动手拆一拆,看看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纸组成的?

  (2) 想办法将拆开的“六面怪脸”再拼合起来。想想一张纸经过哪些方法可以做出怪脸来?

  3、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总结并板书:折、剪、粘贴。

  4、传授折纸秘籍

  折纸秘籍

  两次对折翻个身,

  四只小脚中间站。

  横中线上减一半,

  两脚对折粘一粘。

  5、教师让一名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上台解说并演示制作过程,其他学生尝试用自己手中的纸做一做(不会做的可跟着小老师制作)并请做得快的同学帮一帮身边的同学。

美术教学设计11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折叠、泡染的方法染纸,感受染纸活动的乐趣。

  2、体验不同折法染纸产生的色彩、图案变化,感受对称美。

  3、尝试重叠晕染的效果,感受深色能遮盖浅色的颜色特性。

  二、活动准备:

  盘子、颜料、纸巾若干。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积极参与染纸活动,尝试用多种折叠、泡染的方法染纸,感受其乐趣。

  2、活动难点:尝试重叠晕染的效果,感受深色能遮盖浅色的颜色特性。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折法染纸所产生的奇妙变化,掌握染纸的折叠、泡染等方法。

  四、活动过程:

  1、感知欣赏,激发幼儿的兴趣。

  (1)欣赏印染作品。

  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图案像什么?每件作品中图案都一样吗?这些图案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感受色彩、图案的对称美。

  2、谈话讨论,引导幼儿观察美丽的印染作品。

  (1)这些美妙的图案是怎样变化出来的?

  (2)为什么它们是对称的?

  (3)我们怎样才能染出不同的颜色、图案?

  3、尝试创作,鼓励幼儿大胆用多种折叠、泡染的方法进行染纸活动。

  (1)先将纸折叠,把需要染色的部分泡入颜料中,感受纸泡在颜料中的.长短与染色面积大小的关系。

  (2)泡染的面积大,泡染在颜料中的时间就要长;反之,泡染的时间要短些。

  (3)染好后慢慢将纸打开,平放在旧报纸上晾干。

  4、观看重叠晕染效果,尝试进行重叠晕染。

  (1)尝试重叠泡染,感受同一部分先后泡染在不同颜色中会产生奇妙的色彩变化。

  (2)为了避免后染的颜色完全遮盖先染的色,第二次染色可以不要泡染太深,时间简短些。

  5、请幼儿自由尝试多种泡染方法,并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感受到深色能遮盖浅色的颜色特性。

  6、分享交流。(延伸活动)

  (1)将幼儿作品放置在展览区中。

  (2)请小朋友互相欣赏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染纸方法,感受染纸的艺术美。

美术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考察美术展览的筹备过程。

  2、考察美术展览的内容与展览主题、展览名称的关系。

  3、考察美术展览的布展方法。

  重点:参观美术馆或画廊的最佳方式;美术馆、博物馆与画廊之间的区别。

  难点:美术展览重的最佳展览方式。

  教具参观时进行记录的工具,纸、笔、照相机或录像机。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介绍所参观展览的场所、内容和作者,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浏览参观时,应对展览会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在整体参观的同时,帮助同学们分别选择参观的主要方向,如具体作品,作品的悬挂方式,作品与展览主题的关系,展览的宣传等。

  二、发展阶段:

  从展览的'整体布置方面进行考察。包括作品内容、摆放位置、悬挂方式、展览路线等。

  从展览的主体策划方面进行考察。包括展览作品与主题的关系,展览布置与主题的关系,展览环境设计与主题的关系等等。

  从展览的宣传方面进行考察。包括展览广告的设计制作,请柬的设计制作,说明书的宣传制作,宣传报道稿的撰写与发布方法等等。

  三、收拾与整理:

  由大家推选的几位同学担任即将举办画展的策划人,负责将大家的考察结果汇总,结合即将举办的画展进行展览文案的准备。

  四、课后拓展:

  为社区或家长的机关单位进行美术展览或其他展览的策划;为自己模拟设计一个个人作品展览进行策划。

  能够使学生有目的的参观美术展览。

  能够以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

  将考察的内容与即将举办的画展进行有机的联系。

美术教学设计13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出示许多精制的玩具)

  瞧!这些是什么?(玩具)这么多好玩又可爱的玩具都是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有的小朋友买了新玩具,就把旧玩具扔到了一边不玩了。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很远的一些山区里,那里的小朋友却连玩具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因为他们很穷,买不起玩具,多可怜呀!小朋友们,你们听了之后觉得心里怎么样?(很难过很伤心)那我们该怎样去帮助他们,让那里的小朋友也能和我们一样,快快乐乐地玩玩具,做游戏呢?(幼儿自由讨论)

  大家想的主意都很好!可以买玩具,做点心送给他们,但如果我们亲手做一些玩具的话,更能表达我们的心意,对不对?今天老师特意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平时你们随手丢弃的塑料瓶盖,要请大家动动脑筋,看能不能把这些废旧物品做成玩具,给山区的小朋友寄去呢?(能)那你准备做什么玩具呢?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

  1、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请几名做得又好又快的幼儿来为大家介绍制作的法。

  三、教师总结。

  1、XX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的办法真好。

  2、我们可以取大小不同的塑料瓶盖,用胶纸将其中两个或三个瓶盖粘在一起。如果粘的部位不同,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动物或人物形象。

  3、再在白纸上画出所需形象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翅膀、尾巴等。然后剪下来粘在适当的位置,还可以画一些装饰物贴上。

  4、做的时候要耐心,粘得牢一些。画的五官及装饰物的大小要根据瓶盖大小而定。左右对称。

  四、幼儿再次尝试操作。

  你们想不想再做一个玩具,比刚才那个做得更好。

  1、幼儿再次操作。

  2、提醒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形象,注意粘得要牢固一些。

  3、画上去的五官大小适当,装饰物颜色要漂亮。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4、在巡视过程中,对于想象力丰富、制作细致有耐心的'幼儿给予肯定。

  五、玩瓶盖玩具。

 小朋友今天都很认真,制作的玩具真漂亮、真有趣,山区的小朋友见了一定会喜欢的,现在我们去找邮局的叔叔帮我们把玩具给他们寄去吧!(活动结束出教室)。

  教学要求:

  1、利用废旧物棗各类瓶盖,进行粘贴组合,使其成为各种不同动物、人物等形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做做玩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动手、动脑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

  3、激发幼儿同情弱小、扶贫帮困的爱心。

  教学准备:

  各类塑料瓶盖、色纸若干、剪刀、彩色笔、胶纸。

美术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借助“我们的校园”这一学生熟悉的题材,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并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看简单的统计图。

  2、让学生体验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教材笑脸图、兴趣小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们,刚才下课时,你们都去哪儿活动了?

  (校园里)你们在校园里进行了哪些活动?你最喜欢什么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爱我们的校园吗?校园就是我们平时生活学习的场所。课间或活动课时,校园可热闹了,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些活动里面还有一些数学问题。这节课老师要带领你们再次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用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活动中的一个个问题,看谁最灵活,好吗?

  板书:我们的校园

  二、活动

  (一)介绍各种活动情况并分组解决

  [教师课前先将全班学生按每4个人分为一组]课件出示“我们的校园”第114~115页各个活动场景图(点击自动出现各种活动场景),教师结合大屏幕场景图向学生介绍以下各项活动。

  1、跳绳活动。

  师:大家看,教学楼旁边的小树下面有很多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跳绳)

  教师让学生具体地说出这幅图的图意(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师:有个同学就给我们提出问题了[课件显示出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

  2、踢球活动。

  师:操场上面也有很多小朋友,他们在那儿干什么?(踢球)[点击放大踢球场景图]

  教师让学生说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算出踢球的共有多少人吗?除了这个问题以外,你还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解答?[课件显示出问题:踢球的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提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3、跑步活动。

  师:快来看,跑道上的这么多小朋友在干什么?(跑步)[点击放大跑步场景图]

  师:一个女同学跑第一,一个男同学跑第五。[闪烁第一名和第五名的框框]下面的小方框里要我们填什么?(跑步的名次)你还能从跑步这项活动中发现什么问题?能自己解答出来吗?

  4、办板报、练武活动。(分别点击这两个场景图放大)

  教师介绍这两项活动时,问学生根据这两幅图中的信息可以提哪些他们想知道的数学问题,又该怎样解答,然后按各自所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分组。

  (一)各小组讨论交流、活动、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给学生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教师指出:本组的问题讨论解决完以后,也可以帮助别组的同学解决问题,大家共同进步。]

  数人数的时候,数的方式不受限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还可以一组一组地数,也可以用加法计算出来,只要能正确得出人数的都要给予肯定,使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保护。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每幅图的图意发现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使学生学会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各个小组汇报各组讨论的结果并在全班交流

  让每一组的`代表说一说本组所讨论的结果,自己不同的思路,自己不同的数法,提出的不同问题,怎样解答,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评价

  让学生评议一下哪些组观察仔细,问题提得好?哪些同学积极发表意见、想的方法好。

  教师结合实际,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

  三、指导学生完成统计图

  (一)完成统计图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又进入了一次校园参加了活动,你们都解决了哪些活动中的问题?

  学生每说出一种,教师就在黑板上贴出这项活动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的本领可真大,再让我们来数一数办板报的有几个人?(4个人)(点击主题图左上角的“笑脸”到统计图)。打开数学书第115页看一看,我们就在第一栏办板报的这幅图的右边把4个头像涂上了颜色,表示办板报的有4个人。[教师板贴出4个头像l大家会照样子把其他几项活动的人数也涂出来吗?

  学生分组进行涂色练习,涂完后展示作业,集体评价。

  (二)回答统计图下面的问题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统计图问:根据我们校园里的这个活动小档案,你们能解决数学书上给我们提出的几个问题吗?

  课件显示教科书上的4个问题:

  让学生看着统计图,回答图下面的前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让学生直观比较,得到答案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第(4)个问题,先让同桌同学相互提,然后在班上展开交流,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的目前他们还解答不了,但只要合情合理,都要肯定。

  四、拓展活动,完成兴趣小组统计图

  1、同学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错,老师这儿有一张我们进步班选修课的学生名单,你们能帮老师制成一张漂亮的统计图吗?

  2、展示小组作品,集体评价。

  3、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快要上完了,下课后小朋友们又能进入我们的校园去参加你们所喜欢的活动。当你再次进入校园里活动时,你想到了什么?希望你们能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美术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征,学会用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和现代绘画用色的方法(即彩笔画)画鱼。

  2、通过画鱼,进一步认识并掌握彩笔画的独特美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认知鱼的结构特征和结构变化,教会学生用彩笔画鱼的方法,表现不同造型的鱼,从中体验彩笔学习的乐趣。

  【教学难点】

  用彩笔表现出具有富于情趣的画面。 【教法设计】

  “感受——掌握——表现——评价”(四步教学法) 【教学准备】

  上课用颜料、墨汁、笔等相关工具,各种“鱼”画图片、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一鱼形卡片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用彩笔画鱼,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了解认知——感受美。 1.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利用鱼形卡片,带领学生一起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鱼的结构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头上有鳃;身上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身上布满鳞片。

  2.欣赏各种鱼的图片,分析鱼的外形特点。

  3.展示表现鱼的作品,引导学生在对比欣赏中感受彩笔画的独特审美情趣。.①欣赏常用画法表现的鱼特点:色彩鲜艳,画面生动②欣赏彩笔画鱼的作品

  特点:造型简练,墨色融合,充满情趣。 ③欣赏学生作品

  特点:用笔用墨大胆,画面完整,充满童趣。

  三、引导尝试——掌握美。

  1.教师讲解并演示彩笔表现鱼的方法步骤画法:

  ①用线勾画:用墨线或彩线勾勒出鱼的外形,然后画出鳃、鳍、嘴、眼,再以墨线进行装饰,最后用淡墨或淡色渲染。

  ②用面染色:.用.各种漂亮的颜色描绘鱼的具体特征。学生观察、感受鱼的不同特征和姿态。 2。教师提问:还有其它的彩笔画鱼的方法吗?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演示,记住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和鱼造型的.变化方法,同时也动脑思考其它画鱼的方法。

  3。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接着示范一只就要被吃掉的小鱼(用先涂色后勾线的方法),并逐步营造出一个童话故事的情景:

  ①画面上的空白大家怎样添画? ②我们就眼巴巴地看着小鱼被吃掉? ③教师利用鱼妈妈保护小鱼、其它水族见义勇为等情节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的创作思路。

  4.师生互动,请学生在黑板上尝试添画,掌握用彩笔画鱼的各种方法,为表现鱼做准备。

  四、实践体验——表现美。

  布置作业要求①彩笔画鱼

  ②可画真实的鱼也可画想象中的鱼

  ③彩笔要富于变化,体现出笔墨情趣。

  2.让我们尽情地用笔墨去涂画。

  3.指导学生进行绘画表现。

  1)重点指导笔墨的使用,画面的构思构图。

  2)激励学生的绘画潜能,发现、激励、提示、鼓励。

  五、评价感悟——评价美

  1、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先让学生自评、互评、他评。

  2、师生互评的方式可弥补评价的不足之处。

  3、拓展延伸:在生活中除了今天我们在纸上用彩笔画的形式外,还可以画在什么材料上?(例如:石头、?板、布、瓦片、墙面、玻璃……)

  六、结束教学工作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老师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用更多的形式去表现鱼,把我们心中的鱼画的更加生动,更加美丽!

【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美术手工教学设计04-27

大班美术教学设计02-18

美术上册教学设计03-10

电脑美术教学设计04-05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8-08

美术教学设计(精选15篇)05-07

美术教学设计精选15篇05-07

美术微课教学设计05-20

魔幻的颜色美术教学设计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