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主要事迹

时间:2022-09-30 18:21:35 新材料 我要投稿

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主要事迹(精选8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事迹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主要事迹(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主要事迹(精选8篇)

  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主要事迹1

  我叫贾爱华,从教三十年来,兢兢业业,热爱学生。

  做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上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一直是我从教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古代教育家就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所以作为现代教育者的我们,更应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老师,一个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奋斗在教育教学最前线,担任班主任职务,朝夕与学生在一起,因为我深爱着教育事业,深爱着给我快乐和感动的孩子们。我立志要当好孩子的领路人,让我的.每一个孩子都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工作的每一年,我都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学生身上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他们都是处在不断的成长变化中的。真心对待学生,意味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我会关注到其*格中的弱点,督促其改正;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更关注到其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在我的眼里,没有所谓的“差生”。所谓学习困难学生,是因为其巨大的能量还没有释放出来:所谓品德问题学生,是他良好的习惯还没有养成。所以,我很注意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人格,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经过努力,学生们慢慢爱上了学习,养成了好习惯。

  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阵地,每一节课我都精心准备,不断研究怎么上才能让学生喜欢,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一方面,我充分挖掘教材的快乐因素,能够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与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使孩子喜闻乐见;另一方面,我用自己积极向上的情感感染孩子,无论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我始终面带微笑地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们觉得很亲切,很放松,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为了一点资料的查询,为了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常常翻阅很多参考书,花费很多心血。老师的*苦可能也就体现在这里,但我感觉到苦中有乐,看到学生高效地学习、快乐地成长,作为老师我感到很欣慰。

  经过不懈努力,让我感到最欣慰的是所教班级的成绩每一年都有进步,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对未来充满希望。新学期我将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由于农村偏远小学家长素质较差,教学及管理任务加剧,但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加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奋进,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

  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主要事迹2

  田光明,男,1979年12月出生,汉族,博士,副教授,动物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阿伯丁大学访问学者。

  教之有道效先哲,师者无私启后昆。走上工作岗位十多年来,他手捧一颗赤诚爱心,憧憬完美教育梦想。他不仅用严谨科学思维、辩证观点影响学生;还用言行举止、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他坚守在三尺讲台,表述的不仅是科学知识,还有师生间情感与内心的共鸣。他以真诚和微笑,给学生创造一种愉悦和谐、健康舒适,自由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明灯。凭着对事业的强烈职责感和矢志不渝的信念,他把愿望和抱负都倾注在热爱的事业上,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厅局级项目和教研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20余篇(SCI9篇),出版专著1本,获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他就是动物科学学院的田光明老师,“春风化雨,丰润幼苗”是田光明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奠基生命,浸润心田”是他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

  教书育人,丹心热血沃新花

  教师的奉献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田光明老师始终秉持“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在当前行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综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课前,他针对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今动物医学教育匹配度不够的.现状,将实践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教案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对动物医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分析、解决日常生活出现的有关问题,增强了学生实践效果。课堂上用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发掘表层现象背后的深层蕴含;用敏捷的分析判断力,观察学生的学习问题,揭示其发展潜能。课后,他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和记录,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使教学经验得以升华和提炼。他积极探索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对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切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

  田光明老师一直鼓励学生积极查阅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文献或是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设置环节鼓励同学之间分享学习成果。这样的安排让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学术气息,班级的自主学习氛围日益浓厚。他一直强调多学科交融的重要性,劝勉正处于人生积累阶段的学生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多学科知识,才能在将来的事业中游刃有余;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才能有所作为。

  良师益友,俯首甘为孺子牛

  “心态决定状态,观念影响行为,目标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老师是教育力量的组织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会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一句温暖的话,里面包含着无穷的力量。田光明老师深知这一角色在学生求学生涯中的重要性。他用耐心、信心、细心、爱心、真情感染学生并对其教导。他和学生进行角色的互换,不进行居高临下的说教,以心换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平等民主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态,和学生进行真诚的心与心的交流,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在与学生沟通时,他相信通过自己的真诚和努力,善意终究会融化冷漠。他不会忽视每一位学生对善恶的分辨能力,相信天真无邪的学生们保留着对善恶最公平的标尺,相信对学生所有的付出最终都会得到温柔的反弹。他更相信不放弃的力量,课堂上嘻嘻哈哈的学生,将来有可能成长为在科研上有着伟大成就的科学家,在科学的舞台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经常说真正的关心是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需要,告诉学生我时刻在关心着你,不论是成功或者是失败,我始终都是你坚强的后盾。我会始终都站在你身边陪伴着你,不离不弃。愿在这个象牙塔里面的你,抬头能看到月亮一直在陪伴着。要想无心很容易,在乎才需要勇气,让我们一起说句温暖的话,做个温暖的人。

  韦编三绝,万般芳菲筹一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高校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其科研能力与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息息相关。田光明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潜心学术研究。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他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关系,以育人为核心,找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他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培养科研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永恒的首要职能和根本任务,所以他在教学过程中深化理论认知,启发科研思维,拓展研究领域,确定研究课题。他深知做好科研才能够更准确的把握所讲授学科的研究前沿,促进强化创新意识,提升科学思维,不仅让学生获取知识,而且让学生掌握科研方法,培养创新性人才。他认为科研创新是系统而持久的工作,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坐冷板凳,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以中长期目标为导向,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前提,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科研工作,田光明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扎根实验室。经常加班到深夜。废寝忘食。在科研工作中他注重个人自我提升,他发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保持创新能力,因此他积极申请出国进修深造。在英国阿伯丁大学访问期间,他保持好奇心,敢于挑战难题,圆满完成了科研任务。在学术道路上,他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申请并获批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并实施了转化。

  研究生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田光明老师注重学术方法指导和科研精神的培养。他重视培养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形成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此他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带领研究生开拓视野,汲取前沿的理念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的学术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树立学术榜样,营造动物医学文化氛围,引导研究生热爱专业,强调学习与实际结合,与国际前沿接轨,主动接受国际上的新理论新技术,发挥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是田光明老师以满腔热忱教书育人,以真心真情关爱学生,以执着追求探索科研真相的真实写照。在成绩和荣誉面前,田光明老师仍然在教育之路上不断开拓、不断进取,他愿意以爱心播种,以智慧耕耘,继续培育更多祖国的春蕾。

  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主要事迹3

  丰燕,女,1979年6月出生,汉族,硕士学历,副教授,中共党员,现任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系副主任。作为一名专任教师,从教18年来始终不忘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还是实习实践、毕业设计指导,她都倾注自己的全部精力,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工作以来,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和校级教研项目1项,横向项目3项,发表期刊论文10余篇,参编国家级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部。曾荣获第一届“任大龙奖教金”,4次获得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城市规划原理》教案获得长江大学优秀教案,长江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指导2名学生获得长江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3名学生获得长江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曾多次获长江大学优秀女教工,长江大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历年所带班级全部被评为长江大学城建学院魅力班级。

  丰燕老师常说:“阳光心态,寓教于乐,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带来快乐、带来温暖,这是我的教育理念。”正是这种阳光自信、快乐陪伴的方式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城建学子,更成为丰老师的魅力所在。

  心中有光,为人师表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丰老师是一名老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把立德树人作为一生的事业去追求和践行。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几乎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在她的眼里从来没有所谓的“优等生”与“差生”,只有“先进”和“后进”两种。她善于接纳学生的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用信仰的力量影响学生。几年前,有一名来自新疆维吾尔族学生转专业到丰老师的'班上。该生一开始非常不适应,很难融入班级,并且,专业课的学习也感到困难重重。因此,该生一度情绪非常低落。这时丰老师及时出现了,她和学生面对面聊天,促膝长谈,打开学生的心扉。同时,安排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和她结对子进行“一对一”学习互助。在班级元旦晚会中,她提前动员,鼓励这名维吾尔族学生通过表演节目的方式展示自己。晚会上,一支优美的新疆民族舞蹈震撼全场,也让班上其他同学更加了解了这为维吾尔族女孩。慢慢的,她变得自信起来,主动和同学们交朋友。对色彩和建筑的天分也让她对专业课也越来越有兴趣,并全身心的扎在专业教室绘图。在一次服务湖北地方乡村振兴的乡村规划社会实践志愿者招募中,她主动报名,成为唯一一名少数民族志愿者,全程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她更加了解了党的为民情怀、惠民政策,并坚定了入党动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毕业前,她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的这种积极蜕变和进取精神、志愿精神、感恩意识也让丰老师感到由衷的自豪!

  心中有爱,陪伴学生

  丰老师是一个心中装满爱又充满阳光的人,这种爱的温馨和阳光的温暖也让她的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

  一天晚上,一位学生肚子疼痛难忍,室友着急给她打电话,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她立刻开车来到学校,把学生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安顿好学生后回家已是凌晨三点。稍作休息后,一大早又来到医院,陪着生病学生做相关检查,令学生感动不已。

  还有一名大四学生,学习很刻苦,经常在专业教室画图到很晚,但是由于对空间的感知能力较差,绘图作业总是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丰老师和他沟通过后,他觉得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没有受到老师的认可,很是沮丧。这个小小的情绪丰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次课后,丰老师坐在他旁边,一方面肯定他做的好的地方,另一方面拿着案例对比需要改进的地方,仔细教导每一个空间该如何组织,细微之处难以理解时老师亲自拿起笔在他的电脑上示范。这种爱的教育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点,也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工作中,她就是这样陪伴学生成长成才,扎实工作,勇于奉献,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蓬勃向上的正能量,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

  心中有梦,潜心科研

  一名有魅力的老师就应该有渊博的知识,面对日新月异的高等教育现状,在教学中积极吸取学科前沿知识,借助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善自身授课环节,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丰老师主持校级教研项目《学科大类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和参与院级教改项目多项。主讲课程《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被列为长江大学第五批在线开放课程(MOOC/SPOC)立项建设项目和2020年“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

  城乡规划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教师注重科学研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丰老师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同时坚持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工作,做到研教结合,提升教学效果。丰老师主持了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基于荆州大遗址保护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研究》,主持了纵向科研项目《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并参编国家级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中)》,同时丰老师还参与了远安县花林寺镇金家湾小区规划设计、江陵县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等横向课题10余项。

  教育之源,学生为本。丰老师秉承这一教学目的快乐相伴、自信前行。她赞美学生,欣赏学生,激励学生;她关注学生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她善意的对待学生,塑造学生阳光心态,积极前行。

  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主要事迹4

  陈卉,女,1986年11月出生,汉族,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湿地生态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教学方面,承担《生态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及保护》、《高级生态学》、《湿地生态学》等多门专业课程,发表教研论文4篇,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在科研方面,围绕红树林和麋鹿生境开展物质循环及食物链研究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1项和长江青年基金1项,已发表SCI论文10篇,参与译作1部,入选长江大学第二批“长江人才计划”菁英人才;在育人方面,担任生技31802班的班主任,在课堂内外都十分关心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规划,是学生的益友良师。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陈卉老师教学态度严谨,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陈卉老师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工作学习中,她不断探索教育方法,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相应的科普视频,不断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科学的魅力和最新动向,调动学生潜在的个人兴趣和能力,注重训练学生个性发展和开拓性思维。在教学工作中,计划性、规范性、创新性强,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她开创了慕课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随时随地从线上慕课学习课程知识,再通过线下的课堂讲授与讨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得到学院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教学工作中,陈卉老师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用心的做好每一件小事,耐心处理学生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心呵护学生的心灵。同时,她还经常在课下与学生交流,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与要求,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耐心解答、正确引导。她经常告诫自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培养好的学生就需要好的教育,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因材施教,真正做到既是严师、良师也是益友。

  二、“爱”字为先、以生为本

  陈卉老师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传播知识给学生的同时,潜移默化付诸正能量。当代大学生往往性格张扬,洒脱,不愿受拘束,对于如何与学生相处,陈卉老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爱”字当头,只有给学生真挚的发自内心的爱,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只有严慈相济,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作为教师,她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在传授各种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教育疏导,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陈卉老师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她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和平等相待。她善于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放下教师的架子,去做学生的朋友,去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时刻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引领学生成长。对于一直不太努力的学生更是如此。陈卉老师带的班级中,有几个学生学习态度不太端正,学习缺乏动力,在详细了解情况后,陈卉老师主动找他们谈心,经过一番交谈,陈卉老师了解到他们是因为自信心不足,担心自己学不好才导致的不想学。于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陈卉老师有意识的让这几个学生帮自己查找学习资料,然后让他们总结归纳,在课堂上做学习分享,并对他们充分进行了肯定。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性教学,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在指导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中,陈卉老师悉心指导学生进行各个环节的研究,学生有不懂的文献资料,她逐字逐句为学生答疑解惑,认真阅读批阅学生整理的研究内容,到了学生答辩环节,他帮助学生进行多次答辩练习。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状况。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陈卉老师用“爱”默默的守护着,以宽广的胸怀博爱每一位学生。

  在担任生技31802班的班主任期间,陈卉老师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关注学生成长发展,倾力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入学时,便鼓励学生入校后即要做好大学规划,坚持入学后与每位同学都面对面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与学生共同商定班会主题,帮助同学们快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同学们学习有所懈怠时,通过督促学生从“坚持一件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学会坚持;经常通过与本班同学谈心,深刻了解本班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积极参加班会、团会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在疫情期间,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和家长及时联系,关心学生在家的线上学习情况、生活状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自觉学习,并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到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在学生们迷茫时,及时为他们提出建议,一同回顾初心,剖析自己的特点,挖掘自己的闪光点,提高自信心。

  三、刻苦钻研、创新施教

  数年如一日,陈卉老师潜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她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科研精神。陈卉老师主要从事湿地生态相关研究,涉及生物入侵、湿地退化与修复背景下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动植物相互关系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态效应等方面。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和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各1项。已在Biogeosciences、Forests、Southern Forest、LWT-Food Science Technology、Journal of Wood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等杂志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余篇,参与译著1部。在麋鹿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植物功能群研究,在湖北省林学会开展的“为长江大保护献计献策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同时,入选长江大学第二批“长江人才计划”菁英人才。她还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工作,参与完成生态学硕士一级学科教学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生态学学科建设计划、生态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及学校环境与生态有关学科融合发展等材料的整理和讨论。

  在课程教学方面,陈卉老师主要承担《生态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等本科课程教学,及《高级生态学》、《湿地生态学》等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等探索混合式学习,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注重解决教师“教”、学生“学”和“考”三方面的问题。自2016年开始《生态学》混合式课程改革探索,注重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学互动、监控教学过程,同时,通过线上学习及线上评价机制,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兴趣。通过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了解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动态与热点,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兴趣。此外,在课堂中,还常常利用讲故事等方式开展课程思政。例如,讲老一辈生态学家孙儒泳院士、林鹏院士等的事迹,让学生感受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创新开拓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展示我国的植被分布状况,使学生感受我国多样的植被类型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激发对自然的热爱,感受家国情怀;借助身边的变化,介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两山理论”、长江大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常见生态理念的发展、实践和探索,开展有关全球变化的小组讨论,培养综合思维,并激发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已开展教学改革探索的基础上,陈卉老师目前已主持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农业高校分会研究项目,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项目,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各1项,并参与多项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发表相关教研论文4篇,连续三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2018年、2019年、2020年)。

  在课堂教学以外,陈卉老师结合在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开展的工作,根据学生的兴趣,围绕石首麋鹿的植被动态、麋鹿食物选择及动植物关系等,指导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通过开展调查和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知识与实践结合,学生也获评了优秀学位论文。在工作中,陈卉老师还担任工会委员,积极组织和参与校教职工排球赛、校教职工乒乓球赛、教职工健身舞比赛和运动会等,获得了长江大学“优秀女职工”和“优秀工会干部”等称号。此外,陈卉老师也乐于参与荆州市人大和九三学社荆州市委会等组织的各类调研活动。她撰写的《关于建设人水和谐宜居城市的建议》和《加强洪湖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建议》被九三学社荆州市委评为参政议政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也被九三学社荆州市委评为2018年的“优秀政务工作者”,为长江大保护、荆州宜居城市建设、洪湖保护立法等建言献策。

  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主要事迹5

  王雪,女,198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兴中学校德育处主任、班主任、教师。2020年被评为第七届九江市“优秀班主任”,2018年被评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德艺双馨教师”;2016年被评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优秀党员;2015年被评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骨干教师”;2014年被评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优秀辅导员”;2013年被评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班主任”;2011年被评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优秀教师”。

  平凡不平庸

  “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王雪就是这样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做着简单又平凡事的教师。

  温暖细致,做学生的知心人

  俗话说:“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她,只有爱才能教育孩子”。在从教十余年时间里,王雪牢记着这句话,把自己的爱心、耐心与细心都给了学生,让爱伴随着他们成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她第一时间和回湖北的三名学生打电话,问询他们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叮嘱他们不要出门,注意保护好自己;从网课开始后,王雪每天打电话逐一关注他们在线学习的情况。“他们在湖北,不能用电视看网课,只能用手机,网络的不稳定对他们的课程会有一些影响,得每天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在老家的孩子们,每天定时定点接到王雪的问候,让他们心里暖融融的。这些平凡的事情对于王雪来说已然是日常的普通工作,但在残酷的疫情面前,平凡事却为学生的生活增添了“不平凡”的温暖。这样的温暖也感染了一名记者,她用自己的笔尖记录下了这些事迹并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随后,央广网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王雪对学生“平凡”的爱。

  以身作则,做学生的示范人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生为本,做人为先。”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王雪一直恪守这样的信念: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孩子们不喜欢课外阅读、摘抄,她就发起阅读挑战,和孩子一起比赛:规定的时间内谁读的书多,摘抄的笔记好。她说:阅读是受益终生的好习惯。孩子们因为胆怯不敢参加“诗词大会”的海选,她就带领孩子们一起报名,并连闯三关。她说:遇到任何事都要勇敢地去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孩子们身体素质弱,她就带着孩子们一起跑步,锻炼,教他们有氧操,提高身体素质。她说:好身体是学习的本钱。家庭离异的孩子找她诉说心事,她认真倾听,耐心引导,让孩子走出家庭破碎的`阴影。她说:孩子,总有人在爱着你。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她都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言行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论什么时候,她的身上都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在她的影响下,学生肖屹辰获得了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和第十四届宋庆龄奖学金;学生梁博扬代表经开区参加九江市2021年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获得一等奖;学生徐子淳和黄可欣获得了智能机器人大赛的一等奖。

  精心钻研,做学生的引路人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了促进教学,她十分注重自身学识水平与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能让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她每天不仅阅读专业书籍,还涉猎心理、科学、文学、艺术等多方面书籍,不断补充新知识、新信息、新方法。

  在一次学校公开课上,她执教苏轼的《题西林壁》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播放航拍庐山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庐山的全貌;并用手势舞让学生感受古诗的平仄韵律;最后还鼓励学生用各自老家的方言诵读古诗。一堂新奇的古诗教学课,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作为班主任,她深入课堂开展多种课堂教学。2017年在她自己的二年级班级策划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公开课,课堂上学生们自己主持、表演防溺水小故事、背诵“防溺水六不准”,自主课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该课获得了九江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她不仅精心上好每一节主题班会课,还努力学习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团辅课、劳动教育课等新型课程,做到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学生。她执教的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团辅课《做情绪的主人》,受到学生、同事的一致好评,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也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种下了一粒种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这样一件又一件平凡的小事,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也为王雪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与喜爱。“于细微处见真章”,王雪从教十几年将平凡小事做精做细,看似平凡实则不然。对于今后的教师生涯,王雪则表示她将继续坚持自己的“平凡精神”,书写不平庸的人生!

  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主要事迹6

  徐巧,女,1981年8月生,曾担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管理学院专职辅导员,管理学院党总支学工二支部书记。现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管理学院党总支教工二支部书记。

  入选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访问学者,成绩优秀;参加教育部第十期高校辅导员国内交流,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挂职,获评“优秀”。曾荣获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重庆市“优秀辅导员”、重庆市“五一巾帼标兵”,多次荣获学校“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和“学生最喜爱教师”等荣誉称号。

  华龙网9月10日17时10分讯(王蕊 王小洪)她不懈努力地做学生心灵的领航者,梦想的助力者。她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她与千余名学生仍然保持联系,经常会在学生困惑彷徨时推心置腹、鼎力相助,用自己的青春来照亮学生前行的路,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遇难题找“巧姐”,她是学生的“救火队长”

  “巧姐、巧姐,我面试的简历您帮我看看!”

  “巧姐、巧姐,我要填报专升本志愿了,麻烦您指导一下!”

  “巧姐、巧姐,我身份证丢怎么办啊?……”

  在学校里,学生都亲切地称她为“巧姐”,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会想到找巧姐帮忙。她总给人一种诚恳、朴实、亲切的印象,她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难题。

  2008年,她带头为因家中失火一贫如洗的学生捐款,并为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学院救助金跑上跑下;2009年,她践行“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将被骗入传销组织的学生成功救出;2010年,作为学校首批入驻合川校区的教师,徐巧与学生同吃同住,陪学生军训,一起上自习课;2011年,她连夜护送在体育锻炼中意外骨折的学生,并24小时陪伴;2012年,挺着“大肚子”的徐巧陪学生一起训练,勇夺“红五月歌咏比赛”冠军;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爱的故事不断在巧姐和学生之间发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倾心呵护,将师生紧密连接起来,巧姐已成为学生心中最喜爱的知心姐姐了。

  “巧姐”的做法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同样,她的学生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她。在她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个个“学霸寝室”,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其中在一个党员示范寝室里,有1个国家奖学金、2个国家励志奖学金、3个班委。她所带的班级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占75%,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100%。

  此外,她所带的班级曾多次获得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市级文明寝室等荣誉。她的学生在第六届“用友杯”全国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中荣获川渝地区一等奖和二等奖,第五届和第八届重庆市会计技能大赛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数学建模大赛重庆赛区获二等奖、二等奖等。

  筑梦教育匠心,助力千名学子追寻诗与远方

  她在公司曾担任总经助理,曾经招聘面试过很多新进员工。但她心中有个梦,希望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于是,她放弃安逸的工作,决定辞职考研。在她不懈的努力下,她终于成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辅导员并考上重庆大学的研究生。

  她一直在追寻自己的梦,她希望学生也要不忘初心,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她深刻地知道,对于学生要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于是,从学生入校的那一刻起,让学生为自己亲手设计一张毕业后的名片。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学生一起“私人订制”职业生涯规划。为了帮助孩子们就业创业,她“重操旧业”,展开“情景模拟面试”,从求职者和招聘者的双重角度,传授成长经验,激励学生奋斗,带学生走出迷茫。

  她鼓励学生参加重庆市创业孵化基地的大学生KAB创业;利用寒暑假做兼职,获得社会实践鉴定书;组织学生到校财务处、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参观实习。邀请专家为毕业生做就业指导讲座,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做经验交流会,邀请企业到校做专场招聘会……,种种举措,徐巧都不遗余力。在她的眼里,“孩子们能圆自己的梦,正是她当老师的初衷。”

  在她的指导下,学生参加职场挑战赛中荣获市级奖项,入选市级和校级的创业项目已结题,并获得营业执照。在她的鼓励下,她的学生百余名考上了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在学生实习期间,她走访了渝中区地税局、会计师事务所、重庆农商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移动、电信等几十家企事业单位,看望百余名学生。不管雨打风吹,她都一直陪伴在学生身旁,和学生一起砥砺前行。

  我能为学生做点什么?

  如何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全员育人?

  如何利用“互联网+”将优质课程、MOOC、微课、讲座、电子书等免费地分享给学生?

  怎样利用“互联网+”更好地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能够唤起大学生的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如何利用“互联网+”融合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让学生在网络上不仅能看到“我和我的班级”的成长轨迹,还能感受别的班级和同学的共同成长?

  …………

  巧姐大胆创新工作模式,以“互联网+”为载体,自主研发了“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和手机APP,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全员育人。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四维联动”模式,让学生体验O2O模式(线上线下)创业。在“互联网+”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特色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主持和主研市级、校级科研教改课题9项,出版教材3部,参与校级精品课程2门。

  十年辅导员生涯,她用灿烂的青春坚守在岗位,用“心”、日日创“新”、时时践“行”,用爱谱写出了一段美好的青春篇章。

  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主要事迹7

  周霜,女,汉族,1972年10月生,湖北省监利人,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中文11901班班主任。

  当听说要整理“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事迹材料时,周霜老师的第一句话是:我没有什么事迹,做的只是本职工作而已。周霜老师长期以来担任外国文学方向相关课程,包括《外国文学》、《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希腊神话研究》等,一直以来广受学生好评。周霜老师的座右铭是:把每一次走进教室都当成初登讲台,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新课。因此不管从教多少年,不管这门课讲过多少次,每一次上课之前,周老师都要认真备课,每节课的课件每次都进行调整、再充实,备课时,她的书桌上总是堆满了厚厚一摞要讲的作品、各类研究文献,而上课时一根粉笔、一支幻灯笔就已足矣。站在讲台上的周老师总是面带微笑、侃侃而谈、举重若轻,总能把外国文学史上那些厚重的、让人望而却步的世界名著浓缩成一个个简短、精炼而且生动的小故事,并且引导学生们一起去挖掘其中深藏的意蕴与艺术美。周老师说文学即人学,所以作为一名外国文学老师,就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人,而是应该身兼数职,首先要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这是最基本的.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走进文学;其次还要是一个教育家,既教授知识,又要能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道德、关注人生,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老师的最高境界还要成为创造奇迹的魔术师,因为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就是另一种人生,讲授一本书,就是让学生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领略不一样的人生,让学生自己探寻这个世界的奥秘。周老师的课堂让很多不爱读外国文学的学生喜欢上了外国文学,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生们都叫她为“月亮女神”,一届一届地传下来。周老师对此自嘲说,我大概是最不像女神的女神。很多学生毕业多年后,还经常发信息给她,说依然记得周老师在课堂上的神采飞扬、妙语连珠。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写下自己的毕业感言:“周霜老师,是您将我带进了外国文学的世界,我才得以领略到如此多的丰富多彩以及震憾心灵的画面……您也传递出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许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我的价值观念。”

  作为一名班主任,周霜老师说自己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与经验,无非就是多花点时间多花点精力罢了。学生一年级时候,她经常跑去西校区,出现在学生早自习、晚自习的教室以及学生的寝室;疫情期间,她经常通过QQ、微信以及电话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家隔离期间的网课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学生回到校园后,周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心,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她说,对每一个学生心里有底,心里才能踏实。在班上学生眼里,周老师既是严格要求的班主任,她天天督促学生们要自律、要充实,做一个生活健康、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她经常会到上课教室外面偷偷查看学生们的上课情况,对迟到、旷课的学生她也可以板起脸来教训。同时她也像一个关心孩子的妈妈,学生生病,她到医院探望、嘘寒问暖;学生有困难,她也尽力去帮忙、解囊相助;学生情绪低落时,她和她们促膝谈心,迷茫时,她请来学习的榜样来班上讲座、为学生指点迷津。但她更是同学们口中亲切的“霜霜姐”,这个和妈妈一般年纪的“姐姐”经常和学生们在班级群里聊得火热,聊明星、聊美食、聊运动、聊“二次元”、甚至聊游戏,似乎完全没有代沟。只是学生们不知道,其实周霜老师在没当班主任的时候,很宅很OUT,但为了更好地走近学生,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她背后做了不少功课,她去网上了解年轻人的喜好,学习学生们常用的网络语言,努力去缩小了和学生的距离。周霜老师乐观开朗,她最大的希望是,通过和学生们更多的交流、交往,用这份开朗乐观去感染班上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能充满阳光。

  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主要事迹8

  秦虎老师,性别男,1985年出生,甘肃省张掖市人,中共党员,2013年6月毕业于重庆大学岩石力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河西学院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教研室主任,曾获2016年甘肃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发表学术论文1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指导河西学院大学生科技立项5项,主要讲授《理论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课程。

  第一,秦老师作为我们《理论力学》、《工程地质》、《土力学》、《土力学》、《水文地质》五门课的授课老师,对待繁琐的教学工作,没有怨言,一心一意为同学们着想,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对于课程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秦老师都会反复给我们强调并要求我们做好笔记和标注;而对于难度较大的计算题,秦老师则会仔细地给我们推导,若我们仍有不明白的地方,秦老师还会耐心地给我们多次推导以及讲解所涉及到的计算公式和易错点。通过秦老师上课内容的合理安排和认真教学的态度,我们在课堂上都能够有很多的收获。这样的秦老师,用他的课堂魅力吸引我们走进知识的大门,愿意且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所以,在他的课上,教室前几排基本没有空座位,如果你去迟了,就只能无奈地坐到后面。秦老师还经常让我们通过做例题的方式来掌握重要知识点,采取劝导的方式督促同学们阅读书籍,多做习题,多交流。对于学生的问题,不分难易,秦老师都耐心、细致地解答,而且用科学的、专业的、综合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导,使解答充实有趣。在《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实验课上,几乎每个周末都给我们教导实验,因为实验难度较大,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所得数据经常有误,秦老师便不辞辛劳地在教学时间外安排我们补做实验并亲自辅导。对于野外实践,秦老师不顾炎热的天气,不顾休息地来回奔波于学校与实践地之间,带着我们一一识别各类地质构造。秦老师兢兢业业的教学作风,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影响着我们每一位同学。

  第二,秦老师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给予了殷切的关怀,待我们如朋友一般,不会轻视成绩差的同学,了解同学们的想法,提供一些学习建议和生活建议,引导我们走出困惑;同时督促我们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带人宽厚,做事严谨。另,秦老师经常对同学们进行品行教育,督促我们做人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在学习上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待人要宽厚,做事要有责任心;在生活上要勤劳节俭,生活俭朴。

  第三,秦老师一直刻苦专研提高专业水平,先后发表多篇论文,指导河西学院大学生科技立项5项,承担我们的实践指导和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实习、毕业设计工作。每次从选题、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直到定稿的完成,他都做到仔细过问,悉心指导,让每位同学都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使设计得以顺利完成。同时,对于同学们的实习和实践指导工作同样认真负责,让同学们在实习、实践中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改正不足,使我们在同一个问题上不会再次犯错误。正是因为秦老师对实践队伍的认真负责,他在2016年获得了甘肃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教师指导称号。此外,秦老师时常带领我们参与到他的研究性实验中,带着我们到地质构造复杂的现场观摩采样,为我们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及反思自己所学的机会。

  总之,秦老师如同春日里的暖阳一般,温暖着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内心。

【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主要事迹】相关文章:

学生最喜欢的教师主要事迹(通用24篇)09-30

学生喜爱的老师主要事迹(精选5篇)09-30

优秀老师主要事迹02-24

学生喜爱的老师主要事迹(通用5篇)09-30

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主要事迹(精选6篇)10-01

小学生主要事迹01-14

优秀学生主要事迹10-16

学生主要事迹材料05-25

最受学生喜爱老师主要事迹(通用21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