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时间:2022-09-16 14:50:40 重阳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以下就是小编收集的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欢迎鉴赏。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1

  重阳祭祖

  这一天是敬老的日子,也是中国部分人的祭祖大事,也就是所谓的“拜太公山”。这一天对于家族的人来讲是一年最重要的日子,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重阳登高,与古人的祭祖活动密不可分。根据《吕氏春秋》记载,先秦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古时因耕地资源少,加上有讲究的人家要看龙脉堪风水,通常墓地会选在山上,所以祭祖一般要登高。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不仅仅要将重阳节的传统文化习俗传承下去,而且要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来孝敬自己的祖先自己的亲人,让传统的孝爱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据说,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所以人们把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九九重阳,还有历史渊源。早在春秋战国时,屈原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三国时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他已明确写出重阳饮宴了。晋代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说明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至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2

  重阳节的禁忌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形成,传说与汉代学道成仙的费长房及弟子桓景有关,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费长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从壶公入山学仙,能医重病,鞭笞百鬼。

  桓景尝学于长房。一日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灾,可作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祸可消。”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牛羊鸡犬皆暴。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对这个故事也有记载。

  费长房与弟子桓景的传奇故事,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影响,东汉以后,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成为民俗,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位民间的节日。

  《周易》中,九为老阳,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周易》讲究阴阳平衡,中和为贵,正如“否”卦一样,两个老阳相遇,也是不相往来和交通。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物不遂,不通不顺。因此,重阳节不但不是个吉庆的日子,反而是个大凶的日子。为了破解这大凶的日子,重阳节多了好多的`禁忌,也形成了不少以辟邪避祸为宗旨的风俗,包括登高望远、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由于重阳节是个大凶的日子,人们在相互碰面的时候,不能说“节日快乐”。客家人更是禁忌霜降遇重阳,有“霜降遇重阳,十家烧火九家亡”之说,在重阳节,不能生火煮饭等。

  重阳节的辟邪习俗

  登高望远

  为了镇压凶气、战胜凶气,重阳节的的主要仪式活动就是登高,其他的都属于附加活动。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相传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费长房与弟子桓景的传奇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九月初九之毒之凶,必须登高才能破解。

  插茱萸

  重阳节的另一个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和艾草一样具有消毒的作用,也不乏伪装的意义。它强调的是全家躲避,要数一数是不是丢下了一个人,丢下者就会被瘟神捉走。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畅饮菊花酒

  菊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并且由于菊之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独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因此,赏菊与饮菊花酒也成为重阳的节俗之一。

  综上所述,重阳节在古代是一个大凶的日子,诸事不宜,民间通过“登高望远”等一系列活动来破解凶灾,辟邪避祸,不过,其中的一些习俗保留到今天,封建迷信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慢慢地淡了。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崇尚科学的当今社会,人们看待重阳节,应该摈弃其文化内涵中的糟粕,吸收其文化内涵中的精华,在保护和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弘扬。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3

  一、九月九日重阳节风俗

  【河北省】 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清丰县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省】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县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浪"的说法。

  【陕西省】 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苏省】 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浙江省】 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卢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江西省】 德兴县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省】 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

  二、重阳节小故事

  1、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於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丶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後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丶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2、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3、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4、《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写出来的。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九日路过南昌时,洪州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孟学士)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却不料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於是毫不谦让接过纸笔。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在旁边看王勃书写,谁知道王勃才气不凡,蓄积已久的心情完全发泄出来,文章越写越好,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词句时,忍不住拍案叫绝!王勃从此一举名震诗坛。

  三、重阳节的由来

  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俗。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4

  1、登高

  重九登高,明代罗欣《物原》称始自齐景公。《荆楚岁时记》注中引用《续齐谐记》中的记述:“汝南植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据说世人九九重阳登高饮酒,女子佩带茱萸囊,就是由此开始。这个说法当然十分荒诞,不足以令人相信。

  春秋时节晴好的日子,登高远眺.以此愉悦身心,不过是人之常情。即使不在重九之时,古人也常常进行这样的活动。如石虎《邺中记》以及《隋书·隋文帝本纪》都有正月十五日登高集会的记载。晋代恒溢的参军张望有《正月七日登高诗》,李充有《七日登刻山寺》诗,唐代韩愈有《人日城南登高》诗,元代魏东平王翁有(人日登安仁山铭)。(舆地记》说齐武帝建造层城观,七月七日,宫女多登观远眺。稽舍有《七夕登高》诗,另外《礼记·月令》中“仲夏”一条也有记载:“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

  入秋天高气爽,人们心情舒畅闲适,加上果实成熟,黄菊乍开,红叶刚刚点缀,行吟载酒,最适宜登高眺望。在重九出行,最是饶有兴味,故而民间也有种种美称。如《风土记》载:“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菊花会。”江苏东台,称之为落帽会,浙江青田称之为九月九会。

  2、插茱萸

  茱萸性辛温,气味芳香,颇为辛烈。能温肝降逆,开郁化滞,下气止痛;祛除湿热,逐辟风邪;开膝理,利五脏。医家常用作驱风、发汗的药物。

  茱萸有吴茱萸、食茱萸两种。食茱萸宜供食用,人药功效与吴茱萸相同,只是效力略差。吴茱萸三月开花,红紫色,七八月结实。嫩时微黄,到成熟的时候则为深紫。古时称九月九日为上九。茱萸到此时,气味浓烈,颜色赤红,可以带果实折下插戴在头上。因此古人都在此时采茱萸,把它当做重九消灾之物。《岁时杂记》记载,卢公范每到重阳节时,都上五色糕、菊花枝、茱萸树。《淮南万毕术》载:“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中,饮此水者,无瘟病,悬茱萸于屋内,鬼畏不人。”陕西西乡重阳日,妇女用口采茱萸,据说可治心痛。湖北居民则将茱萸加人苦里.称之为茱萸酱。

  我国利用茱萸,远在汉代之前就开始了。《礼记·内则》中载:“三牲用藙。”郑玄注日:“藙,煎茱萸也。汉律,会稚献焉。”《尔雅》中称茱萸为极。贺氏为《礼记》作疏日:“今蜀郡作之.九月九日,取茱萸,折其枝,连其实,广长四五寸,一升实,可和十升青,名为藙也。”

  自从汉宫中九月九日佩戴茱萸以及汉武帝赐茱萸囊以来,此风即绵延后世,盛行于南北。人们或者以茱萸插头,或者用茱萸系臂,或者用茱萸泛酒,无比尊崇,将其尊为辟邪翁。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以御初寒。”五代徐桩曾奉御命赋(茱萸诗),有“万物庆西成,茱黄独植名”的句子。孙思邀《千金月令》载:“重阳之日,酒必采茱萸、甘菊泛之,既醉而还。”从这些晋唐时期的诗中可见,茱萸已被公认为一种民间保健药物,家家必备。盛唐的重阳诗中。歌咏茱萸的更多,如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会饮》诗道:“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黄仔细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写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在众多重阳诗中尤其著名。

  宋时《成都古今记》说,蜀地人每次喝酒,都投人一粒艾子。不一会儿,香气便滋满杯盏。艾子,就是食茱萸。宋朝时的辽地风俗,据《辽史礼志》记载,重九要制作茱萸酒,以洒门户,用以消灾祛邪。近代各地,每至重阳节,还多有以茱黄泡酒以及替插茱萸的人。如同端午节用菖蒲、雄黄泡酒一样,取其祛风健胃杀虫辟恶的特效。

  3、放纸条

  重九之时,已人深秋,天高气爽,因此旧俗中,儿童有放纸条、竖重阳旗的游戏。用五色纸连接成条,长侧二丈,粘在长竿顶端,播在庭院里,或者携着登到塔顶山端,放开纸条,最长的可达五十余丈,五彩缤纷,随风飘舞,人们将其称为放纸条。

  重阳旗是把五色纸剪成斜角式,连缀成旗,竖在院中。清风吹来,彩旗随风招展,绚烂夺目。也有的人像《金陇岁时记》中记载的那样.把五色纸镂刻出花纹,中间嵌上“令”字,或者插在门前,或者当做儿童玩具。以示庆贺重阳。

  4、插重阳旗

  《江南志书》说,常熟县“九月九日,儿童以五色纸接为条,长一二丈,粘竿首,植于庭户间,曰放纸条。若登浮图、山颠,有携至五十余丈者。”这种放纸条的.节俗也被称之为“插重阳旗”,意义当是志庆。五彩缤纷的纸条,凌空挂起,随风飘舞,又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5、纵牧

  隆冬炎夏,凡是家畜,以在畜舍内的时候为多。因为夏日草木茂盛,各种植物都欣欣向荣,此时放牧,最易践踏损伤草地,使牧草难以生长。严冬则草木凋零,畜类无食可觅。这是原因之一。夏天林深木茂的地方,畜类藏匿其中,牧人难以搜寻,人冬则遇风霜雨雪,又无处可避,此为原因之二。烈日熏蒸以及寒风侵袭,抵抗力薄弱的家畜容易生病,这是原因之三。

  春秋两季,天气温暖,不仅流弊少,而且食料多,因此一般都在此时放牧,以寻觅野食。我国的旧俗,如安徽怀宁、广西隆安、甘肃平凉等地,从重阳日起,便开始放牧。有民谚道:“九月重阳,散放牛羊。”又道:“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6、做夜作

  自本日起,日著中的日影将逐渐变短,因此,店家照例要在重阳节稿赏伙计,以鼓励伙计准备晚上加班工作,吴地一般称之为做夜作。清代蔡云《吴欲》一诗写道:“蒸出枣糕满店香,依然风雨古重阳。织工一饮登高酒,篝火鸣机夜作忙。”江苏丹徒的谚语道:“吃了重阳酒。夜作不离手。”

  至于做夜工的时间,要一直到清明为止。《金陵岁时记》载:“吾乡重九之夕,铺家治酒剥蟹,以稿店伙,佐以咸鸭。是夕酒后,工人始夜作矣,至清明而罢,亦铺家俗例也。”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5

  重阳节的饮食

  中国古代文化中,九为阳数,而日月数皆为九,故称重阳。重阳节,我觉得带有浓厚的道家学说的色彩,不论从节日的起源还是民俗的含义。

  据学者杨琳考证,重阳节产生于东汉。东汉文献《四民月令》曰“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被视为关于重阳节最早的记录。

  西汉刘歆的《西京杂记》记录了重阳节的宫廷的重阳节俗,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如果以此为依据,亦可说重阳节源于西汉。但是,《西京杂记》并不是刘歆写的,而是晋代葛洪假托刘歆之名编撰的书籍。所以《西京杂记》记录的重阳节的活动,可见在晋代,重阳节的民俗就已经成型了。佩茱萸,饮菊花酒,在两千年的时光之水中,仍然是重阳节流散的韵味。

  九同久谐音,九月九为瑞阳,不论帝王,还是草民,对生命的诉求是一致的,平安长久。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这些节日的活动,在古人看来,令人长寿。清代康乾盛世,皇家要在这一天举办千叟宴。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由此延伸。

  登高宴饮,折茱萸插于头边,都是辟邪之举。唐代帝王在重阳节这天,都要登高游览,给群臣赐宴,喝着菊花酒,欣赏着美景,诗兴大发。于是,皇帝搞诗歌大赛。有的小官靠着登高赋诗,可以封官加爵。

  中国传统的`节日,似乎到了最后,都演变成美食节。美食成为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重阳糕让重阳节变得可以品尝。糕类食品是古人重要的面食,用水将米粉或者面粉拌和成面团蒸熟,黏性较大。

  糕的比重阳节还要早。古人称之为“饵”。在东晋,人们在重阳节这天食蓬饵。一为消灾辟邪,一为求长寿。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介绍蓬饵的制作方法:制作蓬饵时,把鲜嫩的白蓬煮烂捣细,搀和上米粉,加入糖,然后上锅蒸,当香气扑鼻时,就熟透了。在民俗的观念中,“蓬是御乱之草”,蓬草具有抵御灾乱的作用,所以以蓬子和米粉做糕食用。

  重阳登高,由于没有山的地方无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中国传统节日的食品,不仅好吃,名字也富有内涵,将讨口彩之风,发扬光大。

  在六朝之前,中国古典文献中还没有出现“糕”字。唐时,因为刘禹锡在做诗的时候不敢用“糕”字,以致重阳节又多了一个典故,叫做“题糕”。《邵氏闻见后录》载:“刘梦得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这样,才被宋祁开玩笑说:“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代豪。”

  唐代重阳食糕非常流行,因为重阳节在唐代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刘宾客嘉话录》中,还记录了一个不敢食糕的故事。有个叫袁德师的人,他的父亲名叫袁高。九月九日,袁德师参加一个重阳宴会,当热气腾腾、香气喷喷的重阳糕上席之后,同宴席之人,分而食之。面对大家热情地招呼“品尝一块”,袁德师连连摆手拒绝,他说:“我不敢吃,诸位全都吃了吧。”别人不解,他告诉大家,因为父亲名“高”,因避讳,不敢吃“糕”。古代人真是有原则。幸好他的父亲不是名“范”,否则,他会被活活饿死。

  到了宋代,重阳节吃重阳糕,成为节日的重头戏。“面夹双层多枣粟”,“佳果嵌来枣作泥”,有的加入桂花,有的加入菊花,重阳糕的做法和花样繁多。吴自牧《梦粱录》卷五记临安(今杭州)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阳糕’。”其后如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亦载北京重九之俗:“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这种插小旗于花糕上的传统,迄今不改。度其原意,是一般市民因受都市地貌和物产资源的限制,欲登高避祸或采集茱萸多有不便,故以食糕代替登高(糕)、以插纸旗代替插茱萸,藉谐音虚应故事耳,用意则仍在避祸。

  秋高气爽之日,遍插茱萸,食重阳糕,饮菊花酒,登高望远,看秋水共长天一色,赏落霞与孤鹜齐飞,可谓赏心乐事。诚如邵大震《九日登玄武山旅眺》描写:“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菊花具有五种美德,其中之一,它是神仙的食品,盛开在霜雪来临的凡间。

  佳节又重阳。今天,人们秋游,登高远眺,眼看千秋落叶随风走,谁也不会有长寿成仙之想,但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美好愿望,古今相同。重阳糕伴菊花酒,活在尘世亦风流。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6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都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云淡风轻的美好时节里。在我们当地都会举行活动丰富,情趣盎然的重阳节活动。在众多习俗中,我最喜欢重阳节,因为重阳糕是我的最爱。

  我们经常把重阳糕做成九层,像宝塔、像山岳、像楼台、上面还要做两只小羊,以契合“重阳(羊)”之意。奶奶大清早起来就开始忙前忙后。妈妈帮忙采来花朵,奶奶一起清洗干净,待清洗干净后,倒入面粉、鸡蛋等等其它配料,开始做起花糕,弄成九层形状后放入锅中开始蒸。还没做好,我就已经急不可耐地喊着“妈妈、妈妈,我饿了。”“饿了,也要蒸好再吃”妈妈说道。我就一直盯着笼屉,开始盼着。厨房升起雾来,一点点变多,最后成了雾气萦绕,美若仙境的景象,哦!快要好了。我心里更饿了,急切地盼望着。随着一股蒸汽喷出,香味扑鼻而来,妈妈已经手脚麻利的.和奶奶把那白白胖胖的重阳糕端出来放在案板上了,我兴奋的跑来跑去,满厨房跑,满院子跑。好香呀!,感觉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重阳糕向我招手,引诱我过去品尝呢!为了防止我被烫了,慢慢拉住我“太烫了,稍微凉了端桌子上再吃”。

  热腾腾的重阳糕端上桌,奶奶在上面插了一支小红旗,又点上蜡烛,看到这儿,我疑惑的问“奶奶,你好我妈妈在干什么呢?”奶奶笑着说:“现在点灯,一会吃糕,连在一起是‘登高’啊!,小红旗代表茱萸,避灾,带来好运吉祥。”我才明白还有这么多说法,传统文化习俗真的很有内涵。

  终于开吃了,我一边不停嘴的吃,一边夸奶奶的手艺好,狼吞虎咽,差点噎着我了,慢慢拍着我说:“慢慢吃”。吃饱了看着窗外的细雨,想起远方的哥哥、弟弟,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感觉。

  重阳糕流传到现在,各地各家都有不同的做法,但是我最喜欢吃奶奶做的。虽然重阳糕做法不一样,但是重阳节的意义在我们祖国大地上的习俗是一样的。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7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8

  老北京重阳节习俗 各地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 重阳节什么意思是法定假日放假吗?重阳节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也叫“重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两九相重,古人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期,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作为节日,则是到了西汉时期。

  老北京人在重阳节时,常常用登高、佩戴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吃花糕、食烤肉、涮羊肉、吟诗作赋等方式来庆祝,以祈求平安健康,而这些风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吃花糕

  “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吃花糕是老北京重阳节时必不可少的。

  花糕,又称菊花糕、重阳糕,吃花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步步高升”之寓意。旧时老北京花糕种类繁多,一类是饽饽铺里卖的烤制好的酥饼糕点,如糟子糕、桃酥、碗糕、蛋糕、萨其马等;一类是四合院里主妇们、农村妇女用黄白米面蒸的金银蜂糕,糕上码有花生仁、杏仁、松子仁、核桃仁、瓜子仁五仁;还有的是用油脂和面的蒸糕;将米粉染成五色的五色糕;还有的糕中夹铺着枣、糖、葡萄干、果脯,或在糕上撒些肉丝、鸡鸭肉丝,再贴上“吉祥”或“福寿禄禧”字样,并插上五彩花旗。花糕那时也像月饼一样用于馈赠亲友。

  不仅民间风行制作吃食花糕,在清代宫廷里,重阳节时也要举行“花糕宴”。周密写的《武林旧事》一书中记载:“九月九日重阳节,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上也说:“九月蒸花糕,用面为糕,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

  要吃花糕哪里买:“北京清真小吃第一店”护国寺小吃店今年推出了“登高小吃礼盒”,包括切糕、芝麻糕、紫米糕、豆面糕等绵软小吃,取其谐音“高”,祝福老年人高寿,家人“步步高升”。护国寺小吃店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为节日推出了“寿桃提篮”,包括9根9.9米长的寿面、9个寿桃和9个寿饼,寓意长寿,合家团圆。

  赏菊、饮菊花酒

  赏菊、饮菊花酒是老北京人度重阳节的`另一项风俗。菊花,秋之骄子,其色艳丽,富于神韵,其品坚贞,经霜不凋,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睐,边赏菊,边饮菊花酒,边吟诗作赋不可谓不滋润。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最早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作诗、饮酒、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遂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老北京人经常赴天宁寺、景山公园、中山公园的唐花坞等地去赏菊观景。天宁寺位居旧京近郊广安门外,原地势较高,可登临远眺京城,旧京时这里的殿宇虽已破旧,但古树参天植物花卉繁茂,花团似锦,尤以多姿貌美的菊花繁多而闻名古城,成为金秋登高赏菊游乐的好地方。清李静山《增补都门杂咏》曾有诗曰:“天宁寺里好楼台,每到深秋菊又开,赢得倾城车马动,看花犹带玉人来。”

  重阳饭哪里吃:重阳节之际,老字号厚德福为“重阳节”准备了适合4人、6人、10人就餐的“重阳节家庭聚会宴”;还推出了580元、780元的两款“重阳节祝寿宴”。宴席中包括软烂可口、滋补营养的 “牡丹燕菜”、“紫气东来”、“铁锅蛋”等厚德福名菜和“三鲜寿面”。

  玉华台饭庄推出了“重阳节三头宴”,宴席中不仅包括口感软烂的年度金牌创新菜“酸汤鱼米狮子头”、“拆烩鲢鱼头”、“红扒整猪头”的“三头”菜肴,还有清润滋补的软兜长鱼、龙井虾仁等菜肴。

  佩戴茱萸

  佩戴茱萸是老北京重阳时的传统。茱萸全称吴茱萸,又称越椒,是一种芸香科植物,它有散寒止痛、温中止泻、开郁杀虫之功效,古代有“吴仙丹”和“辟邪翁”之称。老北京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于是人们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除了佩戴茱萸,也有头戴菊花的。到了清代,北京人过重阳节的习俗还有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登高

  老北京重阳盛行登高,每逢农历九月初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即景山)去登高拜佛祈求福寿平安,并观览京城风光,皇后妃子们则在故宫的御花园登临堆秀山登高眺望。在民间,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或登临自家花园的假山亭台,或在旧京城内外爬山登高一览山景和京城风景。那时老百姓登高主要是赴西山八大处、香山、五塔寺、北海、景山五亭、陶然亭等处所,一般全家或三、五好友同行。《燕京岁时记》书载:“凡登高,必赋诗饮酒,食烤肉,洵一时之快事。”

  如今登高已是人们增强体质的体育旅游活动。值此佳节,不妨全家来一次登高,心旷神怡的同时也可尽享天伦之乐。

  归宁父母

  那时还有一风俗,要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取片糕搭在女儿额头上,一边搭一边还祝福女儿:“愿儿百事俱高”。凡有出嫁女儿者,都备名酒、糕点、水果去接女儿回家,谓之“归宁父母”,所以重阳节又称为“女儿节”。这个风俗至今在北京郊区一些地方仍一直流传着。

  老北京重阳节的风俗众多,虽然有些风俗逐渐淡薄,但如今在民间,登山登高、买菊赏菊、吃花糕、食烤肉、涮羊肉的风俗仍盛行不衰。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9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 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风俗

  农历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热闹非凡。

  登高

  在古代,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写的登高诗很多,尤以杜甫的《登高》最为有名,所谓登高,也没有统一的规定,不过是登高山,登高塔,举目远望,欣赏风景。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 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 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意欲用“点灯”、“吃糕”来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各地在重阳节 吃的松软糕点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及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逢金 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 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貌似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菊花品种繁多,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 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重阳赏菊之习尤为盛行,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 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所以不少妇女、儿童将茱萸佩带于臂,或插在头上。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 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还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已经如此,历代盛行。在清代,北京人在重阳节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 祥”。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 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 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 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 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 《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 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 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 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10

  重阳节喝什么酒

  菊花酒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菊花酒”即是以菊花酿造的酒,据《西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古时,头年重阳节时就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酒。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酿酒,待至第二年重阳饮用。古人认为此酒能“祛百病、令长寿。”到了明清时期,民间喝菊花酒的习俗依然很盛行,并在酒里面多加入了多种中草药,健身效果更佳。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有些加入地黄、当归、枸杞等中草药。

  重阳节为什么喝菊花酒

  菊花酒重阳节饮菊花酒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仪。而关于菊花酒的由来,众说纷纭。但自古无论宫中还是民间,都有重阳饮菊花酒一俗。菊花酒,一般是用菊花酿制而成,但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却喜欢摘新鲜菊花泡酒饮,他们称这样的饮为“露饮”和“落英饮”。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传说喝了这种“菊花酒”可延年益寿。秋天菊花盛开,边赏菊边饮菊花酒的雅兴起源于晋朝诗人陶渊明。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沂己载,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据南朝梁关均撰《续齐谐记》记载,“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这是旧俗重九为重阳节,需饮菊花酒的开始。

  重阳节的风俗

  重阳节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饮菊花酒: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结语:赏菊喝酒,这个重阳节我们也可以走出家门,看看秋日菊花一景。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相关文章:

清明节的风俗和来历03-30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介绍10-26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09-16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和故事06-08

传统节日重阳节来历和风俗10-28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简介09-18

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10-14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11-25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