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音乐

时间:2022-07-31 08:45:16 音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 篇1

  ☆《京调》

戏曲音乐

  《京调》是根据京剧的曲牌西皮原板和流水板的曲调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这首乐曲的结构清晰,基本上由两个主题构成,情绪对比明显很容易区别。第一主题节奏紧凑、旋律欢快;第二主题节奏舒展、旋律流畅。全曲结构为 ABABA。要求学生记住乐曲的主题。

  在欣赏《京调》的基础上,也可以再让学生欣赏《夜深沉》。这两首乐曲是京剧音乐的经典作品,应让学生有较深刻的记忆。

  《夜深沉》原来是《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的音乐,后来经过加工成为一首刚劲有力、情绪激越的乐曲,音乐会上经常独立演奏。其中有一段快板非常流畅,很有气势。

  ☆《急急风》

  锣鼓经是京剧伴奏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戏曲的独特形式。锣鼓经的种类非常多,本课介绍的《急急风》是其中的一种。通常是表现人物的奔跑、战斗、撕打、追击等急促、紧张、激烈的动作或场面,用在开场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

  通过欣赏《急急风》,让学生了解京剧伴奏音乐的构成:“文场”是用有固定音高乐器伴奏的,有京胡、京二胡、小三弦、月琴等,称为“小四件”。“武场”是用打击乐器伴奏的,有鼓板、大锣、小锣和铙钹等。在了解《急急风》的作用和节奏的基础上,还应让学生试着奏一奏。增加对京剧伴奏音乐的感性认识。

  ☆《唱脸谱》

  脸谱是中国戏曲,也是京剧的一大特色。脸谱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不同的脸谱表示不同的人物,如红色脸谱代表忠勇,黑色脸谱代表正直,白色脸谱代表奸诈等。京剧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从各种各样的脸谱就可见一斑。

  《唱脸谱》是一首京歌,在创作上非常有特色。用通俗歌曲的手法将京剧音乐与通俗的风格巧妙地结合起来,它既可以说是一首流行歌曲,也可以说是京剧的唱段。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一般歌曲形式,巧妙的是第二乐段,把京剧的唱腔与歌曲的旋律巧妙地结合起来,唱起来流畅上口。歌词中还讲述了许多京剧中的故事人物。

  如:窦尔敦盗御马是《盗御马》中的故事。清朝时,绿林好汉窦尔敦出身武林世家,从小习武,后成为武林高手。他为人忠厚、性格直爽、侠肝义胆,虽身怀绝技,却并不欺人作恶,而是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因而深受武林人士拥戴,推举他为山东绿林道八大处总头领。然而,以十三省总镖局黄三太为首的恶势力却十分仇恨他,设计用暗器击伤了窦尔敦。

  后来,窦尔敦在口外连环套聚义,听说太尉梁九公奉旨替代康熙皇帝到口外行围射猎。带有清帝所赐御马,他想到以十三省总镖局黄三太为首的恶势力镇压的镖伤之仇,就下山潜入梁营,将御马盗去,并留下黄三太的姓名。这是一出花脸传统戏。

  歌词中的关公战长沙、典韦、曹操、张飞讲的是《三国》的故事;天王托宝塔、魔鬼、夜叉、猴王、妖怪、灰色的精灵讲的是《西游记》的故事。

  在教学中除欣赏歌曲之外,还可以学唱第二段,了解第二段歌词中所说的故事。本课应与美术相结合,指导学生制作一个脸谱,带着脸谱演唱歌曲并介绍脸谱的人物故事。这样既可启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加深对京剧的认识。

  在本单元结束时可举办一个《走进京剧》活动,分小组搜集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演唱排演京剧的片段,交流各自了解的京剧知识,有条件的还可以写成一篇论文。如:

  (1)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2)京剧的演员以及演唱的剧目

  (3)京剧中的角色分类和特点

  (4)京剧的服装道具

  (5)京剧脸谱谱式和色彩

  (6)我所知道的京剧

  (7)京剧在世界的影响

  京剧需要研究的东西很多,教师应根据各自的情况有所选择,让学生了解得越多越好。不一定要局限在课堂教学上,可以走出课堂与社会相结合,更广泛地了解京剧,也可以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举办京剧演唱会等,让京剧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戏曲音乐 篇2

  我尝试的进行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精心的设计了一堂京剧艺术欣赏课的探究合作式的教学。

  认知:

  通过对现代京剧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欣赏,了解中华民族国粹——京剧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行当的划分、脸谱颜色的代表、唱腔的特点、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伴奏乐器的种类等内容。

  情感:

  1、通过协作、兴趣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对自己民族的国粹——京剧艺术的欣赏与研究,感受她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构建爱国情感。

  能力:

  1、教师的引导下,实践体验专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初步学习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

  3、能与小组成员协作学习。

  4、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

  根据自己的研究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活动流程:

  1、播放一段(VCD)现代京剧的唱腔选段《智取威虎山》中的《迎来春色换人间》。

  2、出示课题,提问:“通过欣赏这段京剧,你能感受到京剧艺术有那些特点吗?”

  3、组织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归纳。

  (京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有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其中最基本的是诗歌、音乐、舞蹈3种因素,体现了京剧的综合性;所有这些综合的艺术手段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创造舞台形象、表现剧情内容服务的,这体现了京剧的`戏剧性,具体体现为:音乐人物性格化、行当化和戏剧情节化;京剧与各地的民歌、歌舞、器乐、曲艺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京剧演唱又是相当专业化的,必须由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能表演,这体现京剧的民间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特点。)

  4、启发学生:“你们还想了解有关京剧更多的内容吗?还想了解京剧的那些方面的内容?”

  5、学生之间提问、交流,确定研究专题(京剧发展的历史背景、行当的划分、脸谱颜色的代表、唱腔的特点、著名的代表人物、伴奏乐器的种类……)。

  6、教师总结,帮助形成协作兴趣小组。

  戏曲音乐 篇3

  戏曲音乐的创作不像歌曲、乐曲的创作那样“海阔天空”,它的创作要有一个大前提,这个大前提不是别的,就是你那个剧种自己!这就是戏曲音乐的特性。

  在西洋音乐概念中,曲调的旋律性差就等于音乐性差。而在中国音乐概念中,节奏上的鲜明变化(不是没有旋律),即板头好,也是一种音乐欣赏。中国的说唱艺术(如大鼓、单弦)讲究嘴皮子、板头上的功夫,节奏鲜明,咬字清晰,既有音乐性,又有戏剧性。

  音乐艺术到戏曲中来,本来就存在着矛盾———如果过分强调戏剧性,就会把音乐性损害;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性,也会把戏剧性破坏。如何把这一矛盾解决好,既发挥音乐性的长处,又不失其戏剧性。

  从我国戏曲创作和演出的长期实践中,在解决戏曲音乐的音乐性和戏剧性的矛盾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著名戏剧家张庚在论述这个问题时,总结了五条:

  一、戏曲音乐的音乐性和戏剧性的矛盾是在戏曲综合性的大前提下解决的古人有“以歌舞演故事”之说,请注意:戏曲综合性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切艺术手段都是为了表现戏的内容,而不是为了显示某一艺术手段。

  二、充分考虑中国语言特点

  中国语言是单音字,所以,同音的字和辞比较多,声音相近的字和辞更多。如果咬不清字,分不清四声,就无法听懂。因此,我们在创腔、润腔时要充分注意唱词的四声趋势,才能创作出优美的旋律。不仅如此,中国语言中的方言,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同一个剧种到了不同的地方,就会派生出不同的腔调,从而形成不同的剧种。

  南北曲因各自地区语言不同,致使它们的唱腔所用的音阶也有差异:南曲为五声音阶;北曲为七声音阶。

  充分注意语言特点,就会忘记旋律美吗?不是的。戏曲音乐的美学标准是“字正腔圆”。既要求字正,也要求腔圆。艺术实践证明,在我国戏曲音乐中,每个时期都创作了十分动听的腔调。

  三、语言与旋律的结合

  西方音乐界某些人认为:注意语言特点就不可能创造美好的旋律。奥地利音乐理论家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写道:“歌剧的作曲家必须忠实于情景而不是忠实于词句,假如他找到更好的音乐语言,那他可以不理睬歌词”。他们认为:音乐性和戏剧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不是牺牲这个,就是牺牲那个。而作曲家迁就歌词,就一定产生不出美好的旋律来。

  中国戏曲音乐解决语言与旋律的方法是:既要求音乐充分照顾语言的特点,又要求唱词充分照顾音乐的特点。曲作者在为一个剧本创腔时,总是一面仔细研究唱词的平仄和辙韵,一面对唱词提出修改意见或自己动手修改,尽量做到词和曲的完美结合。

  四、结合剧情创腔

  首先,注意表现人物性格;其次,注意把重点唱腔安放在戏剧高潮处,因为戏剧冲突最关紧要的地方也是音乐高潮所在。

  五、戏曲音乐中的抒情性和朗诵性

  在戏曲音乐中,抒情性和朗诵性不是截然分开的。在抒情的唱段中并不完全排斥朗诵的因素,而在朗诵性的唱段中也可点染上旋律性优美的乐句。既要求唱腔有感染力,又要求唱词容易被观众听懂。

  戏曲音乐 篇4

  教学内容:

  《走进京剧大世界》

  教学目标:

  1. 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著名的京剧演员,了解四大须生及四大名旦,还有净行和丑行的演员。

  2. 通过学习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一字多音,如唱段最后一字“秋”的演唱。

  教具准备:

  影片剪辑:《智取威虎山》简介;《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

  《京剧著名演员》及其视频剪辑;马连良《草船借箭》;裘盛戎《赤桑镇》;梅兰芳《霸王别姬》;朱世慧《报药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急急风》节奏,学生采用走圆场的方式进教室。

  二、互动学习

  1. 播放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说一说这是哪个角色?演员属于哪个行当?你认识这个演员吗?

  2. 对!这是著名旦角演员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是旦行花衫。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这名京剧大师?

  3. 在旦行里,还有三个人和梅兰芳齐名,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四大名旦: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的四大名旦。

  4. 除了著名的四大名旦之外,你还知道京剧哪些著名演员?

  5. 学生汇报上网查找的四大须生资料:30年代人们喜欢听京剧的唱腔,当时最负盛名的老生是:马连良、谭富英、杨森宝、奚啸伯,他们被誉为京剧的四大须生。

  6. 欣赏马连良《草船借箭》片段。

  7. 净行俗称大花脸。在京剧界有“十净九裘”的说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教师介绍净行演员裘盛戎,并欣赏裘盛戎《赤桑镇》片段。

  8. 认识著名丑行演员:朱世慧,并欣赏朱世慧的《报药名》。

  三、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下节课学习专题-----《京剧的行当》

  戏曲音乐 篇5

  课堂上,首先通过教师设问,让学生谈谈或即兴模仿平时生活中了解的越剧知识,接着。我用大半节课的时间介绍了越剧的有关知识和家乡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学生们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最后和大家一起欣赏越剧唱腔《西湖美》并学唱。并让学生谈谈对越剧的感受。出乎意料的学生反应让人啼笑皆非:“我妈妈说,越剧是给年纪大的'老人们听的。”“我觉得越剧太嗲了!”教室里霎时哄堂大笑。

  过多的非音乐化的教学内容削弱了学生对越剧欣赏的听觉体验。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着重挖掘越剧的艺术魅力,重点围绕着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情感进行。只有通过教学内容的分层递进,引发对音乐内容的层层情感体验,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越剧艺术的美感。经反思调整后,从现场演唱徐派片段引入介绍徐玉兰和家乡浙江的越剧,从学生欣赏与模仿中强化学生感受越剧的旋律美与韵律美,最后欣赏《梁祝》的主题音乐,强化学生感受越剧音乐的艺术魅力。

  戏曲音乐 篇6

  一、关于剧种音乐个性。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戏曲音乐将会有重大的调整、分化与重组。一些老化、无新意、缺乏鲜明个性,且又与同类(声腔系统)雷同的剧种音乐,将逐步失去其听众,自然地被淘汰、消亡。而一些观(听)众喜闻乐听的剧种音乐,将会得到保留和发展。事实上,这种趋势早在上世纪中叶已悄然进行。当然,存在、发展的剧种音乐,其构成要素部分,在实践中,会有各种变化:

  (一)不适应时代的部分将被改造与抛弃。

  一些声腔剧种音乐固有的表现形式、演唱演奏技巧,已与当代听众的审美心理不相适应者,将会逐步得到修改、变更和抛弃,并注入新的因素,使其艺术表现完美化。

  (二)体现艺术个性之构成要素的丰满化。

  所谓丰满化,就是体现一个剧种音乐风格、个性的各构成部分,由单一走向多元。如川剧高腔音乐的艺术个性,主要表现为“帮、打、唱”。其中,“唱”为不托管弦之“干唱”。在21世纪里,这种传统高腔音乐的个性,将由传统的单一、平面的“干唱”,而发展为既有固有的“干唱”,又有小型(或大型)民乐队伴奏和中西混合乐队,以及纯西洋管弦乐队(加钢琴)这样更为丰满、多样、立体的艺术术个性。

  (三)体现艺术个性之各构成要素的综合“优化”。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体现其剧种音乐个性、风格的各构成要素,是一个立体、系统、综合性的结构,故在新的世纪里,一个戏曲剧种的演出,要面对全新的观(听)众,他们会提出比上个世纪更高、更新、更为苛刻的审美要求。为此,必将出现一个剧种音乐个性所内含的各种艺术的全面“优化”。即不仅要有极好的声音条件,及富表现魅力的演唱,同时,也要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唱腔创作和极高水平的器乐伴奏。

  二、关于剧团音乐个性。

  实践表明,在新的世纪,一个剧种内各剧团的音乐个性,将会得到明显的强化。而群体性,则是其剧团音乐个性的一个明显特征。众所周知,一个剧团的专业人员(与音乐有关),不外乎由演员、专业作曲家、演奏员等三种人员构成。这就是说,一个剧团音乐风格、音乐个性,它是由一个群体来体现的。剧团音乐个性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多层(有序)性。如演员演唱,它是由发声、吐字、行腔、用气、润腔、演唱形式等多个层面构成;又如器乐伴奏,它是由乐队体制、主奏乐器特色、器乐曲牌、打击乐点、伴奏形式等五个部分构成;再如唱腔创作,它是由择调、结构设定、各种技法、人物主调音乐的设置及运用等多个层次构成。其层次的有序性,随时而异。

  在新世纪中,其中间部分可提到上部或第一层次。剧团音乐个性的第三个特征,就是它的整体性。虽然,构成其三个部分之人员(主创人员、演员、演奏员),各自都有自己的艺术理念、美学追求、审美习惯,但他们又共同存在着一定的、彼此共有的思想、观点,即对一种音乐风格、个性追求的内倾力和向心力,即彼此存在着包容性。这样,他们才会形成一个整体。此外,一个剧团的音乐个性,从严格意义上讲,其构成部分是彼此不可分的,其构成要素不能单独存在,它在舞台上是以一个整体性的艺术品来呈现给观(听)众的。

  三、关于戏曲作曲家音乐个性。

  凭心讲,在整个戏曲专业人员中,与编剧、演员(甚至与舞美人员)相比,音乐创作人员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翻开一部中国戏曲史,真正青史留名的曲师、乐师,可以说寥若晨星。宋元时以编剧为中心;明清以后形成了以演员为台柱式的演出机制,这种体制,可以说一直延续至今。至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一些戏曲评奖开始有作曲单项奖,戏曲作曲家在整个戏曲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开始得到了社会及有关方面的认同与承认。

  进入21世纪,随着创作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强化,戏曲作曲家在创作中,将会对个人的音乐风格有着强烈的艺术追示。其具体表现为:将个人主观感情的表达与剧中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刻画,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使作为戏曲音乐戏剧化构成的主体抒情性唱段,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与渲泄,从而大大丰富其表现手段的广度与深度。当然,这种音乐个性化的表现,必须是以传统的戏曲音乐之根为依托,与富于特色的剧种音乐个性融为一体,密切相联为一个完美统一的结合体。

  戏曲音乐 篇7

  随着胡琴类乐器的发展,它的形制和分支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弓弦乐器分为共鸣体以皮膜蒙面的弓弦乐器和共鸣筒以板为面的弓弦乐器。板胡当然被归类于第二类。

  明清时期,胡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戏曲梆子腔剧种的出现,板胡逐渐取代了其早期伴奏乐器二股弦,成为梆子腔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由于板胡是用于各地梆子腔的伴奏,所以名称也不相同,陕西和山西把板胡称为“胡呼”。河南、河北一带则称板胡为“瓢”、“大弦”。板胡还有一些别的名字,如“秦胡”、“梆胡”等。

  在欣赏板胡演奏时,我们常常感觉到,它的音量和音色响亮尖锐,旋律进行洒脱帅气。这其中缺少了一些温和细软,更多突出了张扬与霸气,有时甚至还会给人一种肆无忌惮的感觉。同样,北方的戏曲,尤其是梆子腔剧种的唱腔,也给人同样的感受,如陕西秦腔的高亢嘹亮、声嘶力竭,河南豫剧的浑厚泼辣,河北梆子的铿锵顿挫。正是两者审美趋向的相似,使得板胡作为主奏乐器出现在北方各梆子腔剧种当中。也许,板胡的使用也是戏曲音乐在审美趋向上的一种选择吧。

  一、戏曲音乐的戏剧化内涵赋予乐曲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胡与戏曲音乐有着深厚的渊源,板胡的从起源、发展、演奏风格与戏曲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以说,戏曲音乐是板胡和民族器乐创作的源泉。从建国以来板胡乐曲的创作来看,其创作素材多来源于地方戏曲、民歌、曲艺,其中以各地方戏曲素材创作的板胡乐曲最为丰富,《秦腔牌子曲》、《红军哥哥回来了》、《花梆子》等板胡名曲均在地方戏曲的曲牌、板式、旋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戏曲音乐,是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戏剧性的音乐。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创造艺术形象,当这种表演有了音乐的结合,它就可以借助于音乐善于表达情感、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的特长,使这种艺术形象的创造增强情感的浓度和表现的深度,使之具有更为感人的艺术魅力。虽然戏曲风格板胡乐曲是板胡创作的主要来源,但是评剧风格的板胡乐曲并不丰富,曾健雄先生创作的板胡曲《秦香莲》正是填补了评剧风格板胡乐曲创作的空白,评剧音乐的戏剧性、评剧音乐板式的变化使乐曲的使乐曲极富艺术的感染力。

  板胡曲《秦香莲》使用评剧音乐的作为乐曲创作的素材,乐曲各个段落的创作与评剧《秦香莲》的剧情紧密联系,使乐曲极富画面感。 乐曲结构以引子---搭调---慢板---摇板—垛板—快板—行弦—幺二三---广板等板式构成。乐曲为演奏者演奏艺术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引子:

  乐曲的引子由乐队的低音弦乐群奏出评剧反调慢板原有的板式曲调中提炼出深沉的充满了悲剧色彩的主题,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入了戏剧性的意境,在打击乐“嘟 八大 台--”,的锣鼓经后,板胡独奏进入,由慢渐快的甩弓演奏出传统评剧“搭调”的唱腔,作者在评剧搭旋律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扩展,由板胡奏出乐曲的主题,运用丰富运弓、触弦的变化,在不同把位进行演奏,在乐曲一开始演奏者就以第一人称秦香莲进入了角色,运用悲剧色彩的'旋律将人物内心的悲痛情绪做了感人肺腑的展示。

  2、慢板

  乐曲的第二段为慢板,为本曲的核心乐段。慢板充满了悲伤和无助的情绪,采用了评剧白派唱腔“千山万水来到京城”的旋律创作而成,作者在原唱腔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地扩展,充满哀怨、悲痛情绪的音乐主题呈示,表现了秦香莲哭诉三年灾荒,公婆冻饿身亡,剪青丝换芦席葬埋尸骨,秦香莲带着一对儿女讨饭到京城寻夫的凄凉场景。随后,以李派名剧《杜十娘》“闻听此言,大吃一惊”的旋律进行展开的“哭迷子”甩腔素材创作的旋律将秦香莲悲愤交加、泣不成声的情绪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渲染。

  慢板作为此乐曲的核心乐段,演奏者一方面要掌握评剧音乐的韵味、风格、特有的演奏手法,另一方面,随者音乐情绪的变化,更需要演奏者体会乐曲的画面感,领悟乐曲人物的内心活动,才能做到打动观众。在慢板乐曲的旋律安排中,我运用不同的运弓和抹、滑、垫、打、压、揉的触弦技法,将“板头”尺寸随着情绪的变化而作渐快渐慢,突快突慢的处理,层次渐进的把人物悲痛欲绝、泣不成声的情绪作了充分渲染。

  3、摇板

  乐曲的第三段为紧打慢唱的摇板乐段,乐曲创作的思路来自《秦香莲》剧中的“杀庙”段落,韩琪受陈世美之命要将秦香莲母女杀人灭口,追至破庙,秦香莲悲愤交加,控诉陈世美的忘恩负义,残害亲人,韩琪无法下手,最后自刎身亡。此段落为评剧《秦香莲》中戏剧性最强,也是最为激烈的一段,剧中秦香莲的唱腔高亢激昂、悲愤交加,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在此段落中,由板胡演奏出悲愤交加的旋律,板鼓、梆子急促的节奏与板胡的自由演奏形成了紧打慢唱旋律特点,乐队的“过门”与板胡的旋律相互推动,构成了起伏跌宕、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在演奏此段落中,节奏的控制是关键因素,需要按照戏曲音乐的规律与板鼓、梆子进行配合,达到严丝合缝。同时,板胡旋律的进入也需要做一些设计,将乐队过门与板胡旋律的衔接的节奏掌握好,在紧打慢唱中掌握演奏中的气息,句法的划分,使乐句的处理从容、激昂、紧凑而不千篇一律。

  4、垛板与快板

  乐曲的第四乐段为垛板与快板,采用了评剧“行弦”和“幺二三”的板式,与铿锵有力的快板节奏结合。把秦香莲痛斥权贵的抗挣精神作了淋漓尽致地表现,此段落的演奏为连续十六分音符,在演奏时要注意快弓的颗粒性、清晰度。在华彩乐段的演奏中,与板鼓梆子的配合、节奏的掌握尤为重要,处理此乐段要越来越快,突出戏曲音乐的弹性趋向的规律,也是乐曲越来越激烈,达到乐曲的最高潮。

  5、尾声

  尾声乐队再现了秦香莲宽广、激愤的主题,与板胡独奏交替穿插的旋律交相辉映,在戏曲锣鼓的配合下,板胡独奏出气势磅礴的旋律,展示了秦香莲不畏权贵、勇于反抗,最终取得胜利的音乐形象。

  二、关于戏曲风格板胡乐曲创作的思考

  板胡来源于戏曲,早期作为戏曲伴奏乐曲出现在舞台上,其丰富的演奏手法与细腻的风格变化使板胡极富魅力,在民族器乐演奏技巧趋于西化的今天,板胡乐曲应该如何创作、如何演奏也成为板胡演奏者、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技术与风格都不是唯一的,新时代的板胡乐曲创作演奏要有鲜明的时代感,深刻的思想内涵,有现代的演奏技巧,还必须掌握各地方风格的演奏手法。戏曲的历史悠久,在中国长达1500年,是中国文化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板胡的起源、发展都离不开戏曲音乐,戏曲音乐是板胡创作、演奏的源泉,因此,戏曲风格板胡曲在板胡的演奏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由曾健雄先生创作的板胡与乐队《秦香莲》,填补了板胡评剧风格乐曲缺失的空白,乐曲将音乐性与戏剧性两者完美结合,可以说是戏曲风格板胡乐曲的经典之作。在创作中作者注重板胡旋律与语言的结合、旋律与剧情的结合,使唱腔中唱词韵律平仄与板胡旋律呼应,使白派名剧《秦香莲》的剧情与板胡旋律的一致,将跌宕起伏的剧情与恰到好处的旋律巧妙结合,板胡旋律与人物性格也十分相符。作为担任板胡与乐队《秦香莲》首演的演奏者,我常被乐曲艺术魅力所感动感动,强烈的画面感浮现眼前,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深入角色当中,仿佛演奏者本人就是秦香莲,板胡曲《秦香莲》演出,受到板胡界和专家、观众的肯定好评,也是我近年来深奏的保留曲目之一。

  戏曲区别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键在于,它摆脱了普通音乐艺术的单纯性,具有较为鲜明、强烈的戏剧性。戏曲风格板胡乐曲区别与其他板胡乐曲的最大特征也是其戏剧性,作为一名演奏者,在演奏戏曲风格板胡乐曲时,不但要掌握乐曲中的技巧、风格、节奏等关键因素,还必须注重其戏剧性,也就是演奏情绪、音乐处理是与剧情、人物的一致,要对剧目情节与人物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在戏剧性变化强烈的乐段把握好对于节奏和情绪的处理是演奏的关键。《秦香莲》的演奏使我对评剧音乐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中国戏曲具有极大的魅力,板胡的演奏教学创作离不开戏曲音乐,作为一名板胡教育与演奏者,我也希望有更多更好类似《秦香莲》的戏曲风格板胡曲出炉,相信随着我国板胡演奏技巧的发展、板胡创作乐曲的丰富,板胡事业的发展将越来越好。

  戏曲音乐 篇8

  根据有关规定,艺术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与自己的学位作品创作有密切关联,论文选题是在导师徐孟东教授的指导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论研究到创作实践,再由创作实践到理论研究而成。因此,本论文通过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对戏曲音乐元素在本人学位作品创作中的运用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论述;同时,也在论文中体现了本人对这一问题的理论性思考与思辨。

  第一节作品概述

  管弦乐《游子吟》——小提琴与乐队,是我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艺术硕士作曲研究生期间,继混合室内乐《古琴、损与电声乐队》、弹拨乐四重奏《西部咏叹》、混声合唱《我爱上海》、《中国,这个名字》、《石库门的灯光》、男女声四重唱《古镇音画》、女声组合《古镇风情》等20多部(首)作品后,完成的一部中等规模的管弦乐作品。作为学位作品,首先以《游子吟》为题,试想在作品内容方面,回顾自己为了学习音乐背井离乡,远离父母,以音乐为己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孜孜不倦,锐意进取的漫漫宰路;其次在作曲技法方面,汇集总结了多年音乐学习的感悟和思考,也是攻读艺术硕士作曲研究生期间由理论到实践的总结与汇报;再次是在音乐风格方面,表露了作为一个中国音乐家,对于民族音乐现代化、中国音乐国际化这样重大课题的初步思考与探索。现在,管弦乐《游子吟》——小提琴与乐队这部作品将作为我艺术硕士作曲研究生毕业作品呈交,我更愿以之作为自己音乐创作道路的新驿站,力求在音乐创作领域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莘宰起步。

  《游子吟》属于本人硕士学位作品,应通过这次创作,对自己在校期间接受西方传统及现代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教育,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与汇报,实践与运用。对于这部作品,就体裁而言,应属于独奏乐器与交响乐队写作中的单乐章随想曲;在音乐语言上,主要学习借鉴了西方晚期浪漫派,同时兼具了二十世纪现代音乐中的多调性写法;在技术手段上,则是多触角地吸取了晚期浪漫派、新古典主义、新民族主义等潮流的创作特征与技术元素。总而言之,这部作品从大格局上说,应视为是自己专业学习的阶段性践行与思考。在“戏曲”音乐元素的运用与思考——《游子吟——小提琴与乐队》作曲札记中,通过总结和梳理《游子吟》这部作品的创作,我想要重点论述的内容并不落在有关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或技术操作层面;而是着眼于作为一个中国作曲家,在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创作西方体裁的交响乐作品时,必须要思考和面对如何釆用中国音乐的元素,中国文化的风骨,中国思维的'方式来创作中国风格的交响乐队作品。现在,不论我遇到了几多困惑,发现了几多难点,解决了几多问题,留下了几多缺憾;我想,通过撰写这篇作曲札记,在回顾、总结、思考和发现的基础上,这些困惑、难点、问题、缺憾都会成为我今后音乐创作和音乐生活中的滋养。

  第二节音乐元素

  通过《游子吟》的创作实践,怎样在一部遵循西方交响乐理念的作品中植入中国音乐元素和中国音乐的精髓这是贯穿整个创作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由于自己生长在我国甘肃,并曾长期生活及工作在西北地区,在音乐元素的选择中,首先选择了我自己最为熟悉并深深热爱的中国西北地方戏曲——秦腔音乐作为基本素材,用一首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表现凄凉伤愁情感的曲牌《苦音永寿庵》(见谱例1)作为作品旋律生成的“细胞核”,并将之演化发展成“游子”主题(见谱例2)。这样,就使整部作品拥有了中国西北音乐基调。

  第三节几点思考

  这实际上就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思想在音乐创作中的一种实践。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有以下几点思考:第一,《游子吟》属于本人艺术硕士学位作品,尝试通过这次创作,对自己在校期间接受的西方传统及现代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教育,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回顾、总结与实践。以此为将来的音乐创作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至于个性的写作乃至个人风格的形成,这是长期而艰巨的人生使命。现今之验“学”,正是为他日之有“成”。所以,我愿意把这次毕业创作视为几年来所学所达、所思所悟的综合考核。第二,在悉心研读了一些中国作曲家半个多世纪以来,硕果累累之诸多作品之后,钦敬之余,想尝试吸收借鉴综合运用的方式,来继续他们艰难探索不断开拓出的中国风格交响音乐的创作之路。第三,就我目前的功力和水准而言,我的尝试尚处于摸索阶段还很不成熟,但我愿意以此为契机,开始我的探索和不解努力。所以,我的选择不是简单地采用中国音乐的某些外在的元素,诸如曲调、音色、表现形式、结构模式等等来表现中国音乐的特征。而是用“化民族”的思路,尝试能否用西方交响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中国音乐的内在特质;能否用西方交响乐队的载体,来盛载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也许,这只是我用“化民族”的思路,在创作实践中向前迈出的不尽成熟的一小步,但我希冀它最终能成为我音乐创作之路走向更加开阔之地。

  综上所述,本篇论文所重点阐述的是在《游子吟》的创作中,如何将中国戏曲音乐的元素运用于西方作曲技法的尝试与思考。本文并没有严格按照以往惯常创作札记的写作方式,对作品创作的所有细节进行逐一剖析;而是想侧重论述作品写作过程中,嫁接在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体系躯千上的中国音乐理念的新的思考。以下我将分章节对《游子吟——小提琴与乐队》的主题旋律、和声结构、节拍节奏、织体写作、复调手法、曲式结构等方面,中国戏曲音乐元素(主要是秦腔音乐)在作品写作中的运用。

  第一章关于戏曲音乐

  由于本论文的选题是“戏曲”音乐元素的运用与思考作曲札记,因此,有必要把有关戏曲音乐的基本情况作以简述;同时,也阐述了自己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戏曲音乐的认识,以及将其作为音乐创作素材的必要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能够接受正规教育的人口比例非常有限,大多数人获取文化知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看戏”。戏,既戏曲。中国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名句、明清传奇、近现代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和明清传奇。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以民族语言和音乐为特色的剧种,如汉族的诸多剧种、藏族的藏戏、壮族的状剧、傣族的傣剧、白族的白剧;有以地域语音和音乐为特色的剧种,如川剧、秦腔、汉剧、闽剧、粤剧、安多藏戏等;有以原艺术胚胎而定名的剧种,如釆茶戏、花鼓戏、道情戏等;有以功能划分的剧种,摊戏、僮子戏、瑞公戏、道士戏等;也有以剧目定名的剧种,如高淳阳腔目连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又诞生了一大批新剧种。例如,以晚东道情为原型的陈剧、以西北民歌花儿为原型的花儿剧等等。剧目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戏曲音乐 篇9

  一、研究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据调查:高达90%的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而不喜欢古典和民族音乐,在课堂和课余与他们交流时发现,许多学生喜爱音乐,也仅仅停留在一些肤浅、粗俗的流行音乐,对高雅音乐缺乏兴趣,对课堂上所播放和讲解的一些古典音乐,他们认为是“过时、老土”的,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较为浅薄和单一。而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不利于青年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因素。一些传媒的“误导”,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的冲击着学校正常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审美素质低下,良莠不辨,美丑不分。因此如何如何利用流行音乐为手段来提升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音乐教育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流行音乐方面的刊物和资料已有不少,已经出版的有关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记录、呈现流行音乐发展史料特点的成果有:汉唐文化公司组织撰写的《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纪事》,金兆钧著《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付林编著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等几部专著。

  在金兆钧的《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一书中,作者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亲历者、策划者、重要乐评人的身份优势,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进行了富有特色的、史论相结合的写作。他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对流行音乐圈子里的词曲作家、制作人、乐手、歌手做了大量的采访,拥有几百个小时的录音资料。

  和《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一书相似,流行音乐圈中的作曲家付林也以一名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中的`重要亲历者、参与者身份编著了《中国流行音20年》一书。这本书以年代更替为序,以大事记的形式,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脉络,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梳理。这本书与上述两部著作,在史料上可以互为补充。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著作不仅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迸行了线性描述,更为难得的是,这本书每一个章节都专设一节,简单介绍当时流行音乐发展所处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并且每一章也设有“小结”。对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所有这些,都对深入展开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工作具有启发性.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流行音乐的概念与特征

  1.1、流行音乐的概念

  1.2、流行音乐的特征

  2、当代大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

  2.1、流行音乐的新奇性吸引了大学生

  2.2、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符合大学生的审美需求

  2.3、流行音乐的娱乐性满足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欲望

  2.4、流行音乐传播手段的科技性适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3、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

  3.1、积极方面的影响

  3.2、消极方面的影响

  4、如何处理好流行音乐与大学生关系的思考

  4.1、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观

  4.2、正确评价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

  4.3、尊重并引导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选择

  4.4、加强对不良流行音乐的管制

  5、结束语

  三、主要参考资料

  [1]张庆庆.浅谈艺术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大庆社会科学.20xx,(03).

  [2]高玉武,温蓓.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2).

  [3]魏培修.音乐素质教育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4).

  [4]周岚.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教学与管理.20xx,(06).

  [5]杨晓勋.《中国流行音乐传播预测的理论与实践》.《中国音乐学》.1990年第4期.

  [6]金兆钧.《中国流行音乐的世纪末批判》.人民音乐.1998年.

  [7]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文艺出版社.1997年.

  [8]谭克媛.《先火网络,在热市场(东北入都是活雷锋)有人缘》.《中国文化报》.20xx年9月10日第4版.

  [9]潘海涛.《金铁霖谈中国歌坛之怪现状》.中新社北京三月十日电.20xx年3月.

  [10]张小远.解亚宁.《心理健康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11月.

  写作要点

  第一、要写什么

  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你的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

  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三、怎么写

  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

  戏曲音乐 篇10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在此进行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中的一堂欣赏课,根据本单元的要求和学生接受戏曲的实际能力,我设制了?生、旦、净、丑荟萃?这堂欣赏课说给大家听听,希望能收到大家的宝贵意见。

  京剧是我国艺术大花园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最可宝贵的遗产。如此无价的精神财富应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京剧那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既有优美的文学因素浸润观众的心灵,又有动听的音乐萦绕于耳际,还有传神令人惊叹的演技跃然眼前。根据京剧特别的音乐文化我的教学设想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分小组讨论用互助学习的方法了解京剧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分辨京剧的四大行当及唱、念、做、打四种艺术表现手法等;进一步准确把握各行当的演唱特征;通过、欣赏模仿让学生感受到京剧艺术独特的魅力。

  京剧脍炙人口的表演都是由剧中不同门类的行当角色把唱、念、做、打溶为一炉聚集在舞台上展示给观众的。因此引导学生走进京剧大世界我是从行当如入手。首先让学生展示收集的`京剧资料,师生一起加以归纳分辩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然后播放?走进京剧大世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学习、讨论。了解不同行当的分类以及演唱特点,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学习成果。同学们通过看、听、讲知道生、旦、净、丑四个不同行当的含义,以及在京剧中的重要地位。学生介绍:由于年龄、性格、身份、表演风格的不同“生”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旦”有青衣、老旦、花旦、武旦等。

  接着播放?红灯记?选段,让学生欣赏四大工夫中的唱、念、做工的艺术表演。然后跟铁梅和李奶奶唱一唱、做一做、念一念。学生介绍武旦时做了几个舞剑动作,还有同学唱出了穆桂英唱段中:?我不出战谁出战? 学生唱出的音调虽说没有站稳,但我很激动、很惊讶,因为我仿佛看到了新型的京剧艺术在转变的过程中正向孩子们走去。于是马上播放?穆桂英挂帅?让学生跟随学唱几遍,同学们的声音稚嫩脆甜,仿佛刚发芽的京戏。

  提到“净”学生更起劲,我借用媒体穿插与音乐有关的画面、动画和影视。在教学中发挥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生动。看完片段小组讨论学生很快知道净又称花脸。由于演唱、表演的不同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正净以唱为主,副净演唱表演并重。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花脸各式各样各不相同?回答的同学这样解释:因为人物性格不同化妆就不同。为了让学生知道脸谱在京剧中的特殊作用,我就让学生欣赏?包太图打坐在开封府? 然后后提问:片段中的人物是谁?是什么色彩的脸谱?同学们都知道是铁脸无私的包青天,用黑色脸谱表示他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的性格。

  我拿出各不相同的脸谱和学生一起欣赏、讨论,等学生知道红脸、黄脸、白脸等等都代表怎样的人物性格时。欣赏?唱脸谱?要求学生把曲中唱到的脸谱从众多的脸谱中找出来。通过欣赏与互动,同学们知道脸谱的种类很多,非常丰富各尽妙用。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勾画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来突出剧目中各种人物形象。接着跟随音乐学唱?唱脸谱?并戴上你喜欢的脸谱进行自由表演。学生们的兴致很高,唱得像行云流水动人心弦,表演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在眼前。

  说到“丑”有同学表演了两个不同小花脸的动作:一个幽默伶俐小猴子一样,一个狡诈贪婪不停地滚动着眼珠带来满堂大笑。我马上让全班学生一起表演小丑大家都乐在其中。

  继续欣赏?一条小巷?让学生观看戏中的儿童生、旦、净、丑的表演,然后让学生表演一个印象最深的动作。再随乐自由进行行当表演。在媒体的作用下学生们通过看、听、讨论、模仿把京剧中的行当分得一清二楚,各行当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模仿各行当不同角色的表演非常逼真,一个个眼如流星,身如游龙还稚声嫩气的跟唱起京戏,从同学们如此高涨的兴致中我发现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表现京剧的欲望。

  京剧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播撒民族文化精粹的种子,并且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定能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戏曲音乐】相关文章:

戏曲大舞台作文02-04

戏曲的艺术作文4篇12-20

戏曲的艺术作文(4篇)12-20

戏曲进校园作文03-14

《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05-11

戏曲艺术作文(精选41篇)02-03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04-10

戏曲的艺术魅力作文(通用50篇)05-30

戏曲进校园心得体会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