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唯美的十大文学典故

时间:2022-04-22 09:20:49 历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历史唯美的十大文学典故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历史唯美的十大文学典故,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历史唯美的十大文学典故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

  “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

  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

  未几,陈果为隋所灭。

  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

  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

  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

  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章台柳】

  唐代诗人韩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居京时得一姬柳氏,才色双全。

  后韩羽为淄清节度使侯希逸幕僚。时值安史之乱,他不敢携柳氏赴任。

  分别三年,未能团聚,因寄词柳氏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也有和词云:“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她因自己貌美独居,恐有意外,就出家为尼。不久被番将沙吒利劫去,后赖虞侯将许俊用计救出,始得团圆。

  后人就名韩羽寄柳氏词的词调为“章台柳”。

  “章台柳”亦被用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墙花而专指妓nv之类的人物。

  【白云苍狗】

  唐太宗大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职。

  诗人杜甫与王季友有交,怜悯他博学多才却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离而去的不幸,作《可叹》一诗抒慨,首四句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诗以天上浮云翻覆苍黄的变化,比喻人生荣枯沉浮无常。

  “白云苍狗”,后用以比喻世事瞬息万变。

  宋代词人张元干有“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尘”句。典见《杜工部集》。

  【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

  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

  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

  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

  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

  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来后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

  【无弦琴】

  晋代诗人陶渊明,虽不善琴,却置“无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适之时,便抚琴以为寄托。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作《论琴贴》,自谓曾先后得琴三具,一张比一张名贵。但“官愈昌,琴愈贵,而意愈不乐。”

  当其任夷陵县令时,日与青山绿水为邻,故琴不佳而意自适;官至舍人,学士以后,奔走于尘土之间,名利场上,思绪昏乱,即弹奏名琴,也索然无趣了。

  因云:“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适,无玄也可。”

  苏轼《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匝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此均言声音不在琴,其意均从陶渊明“无弦琴”一事翻出。典见《昭明太子集。陶靖传》

  【绿叶成荫】

  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

  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竿,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

  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

  杜牧惆怅不已,作《叹花》诗以寄慨。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花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后人遂以“绿叶成荫”喻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

  宋诗人欧阳修亦有类似经历,曾有诗云:“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用语不同,而实运化杜牧“绿叶成荫”的诗意。典见《丽情集》,《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镜花水月】

  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

  如宋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他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又明谢臻论诗云:“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以“镜花水月”比喻诗歌中不可言传的妙境。

  【秉烛夜游】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

  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趕,刘桢,陈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应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

  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

  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

  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均袭此意。

  【青梅竹马】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形容少男少女天真无邪,亲昵嬉戏的形状。

  又以“两小无猜”喻幼男幼女天真纯洁,彼此相处融洽。

  拓展阅读:古代文学典故

  庄周梦蝶的爱情文学典故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颌联即用此典。清黄景仁《濠梁》“梦久已忘身是蝶,水清安识我非鱼,也用此意。(典见《庄子。齐物论》)

  高山流水的文学典故

  典出《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有一次,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弹琴,琴声悠扬,传到了 很远的地方,这时,旁边来了一个人静静地 聆听琴声,当伯牙弹描绘高山的曲子时,那个人就说:“多好呀,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过了一会,伯牙又用琴声来表现流水,那个人又说道:“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滔滔的流水!”伯牙高兴地说:“这个人能够听懂我的琴声,他才是我的知音呀。”而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从此两个人成了很好的朋友。后来,伯牙听说钟子期死了,就将琴摔碎,认为世上没人能够听懂自己的琴声了,从此便不再弹琴了。

  后来,人们就用“高山流水”来比喻乐曲高妙,也用来比喻知己或知音。

  吹箫引凤的爱情文学典故

  清朝袁于令在《西楼记·病晤》中用到:“清音绕画梁,一声一字,万种悠扬,高山流水相倾赏。”

  有箫仙者,生于周宣王十七年五月五日。宣王末年,史籍散乱,箫仙为文记述史事本末,以补正史之不足,人因称为箫史。其人琼姿闪烁,风神超迈,每引笛,能作鸾鸣凤响。秦穆公之女弄玉,亦喜吹箫,公因以下嫁箫史。夫妇伉俪相得,日以吹箫为乐。十数年后,弄玉也得箫史吹奏之妙,指开笛响,能作凤凰和鸣之声,引得凤凰纷纷闻声而来,飞聚屋顶。秦穆公特修筑凤台一座。后弄玉乘坐凤凰,箫史驾驭飞龙,双双升天而去。后因以“吹箫引凤”喻演技高妙神觉,复亦喻以凤求凰,男女缔结良缘,诗文小说中用为熟典。如唐李端《赠郭驸马(暖)》诗云:“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即用此典。

  咏絮才高的爱情文学典故

  东晋政治家谢安在雪天合家聚谈,与儿女讨论文义。正值户外雪越下越大,谢安兴致勃发,就指着外面的飞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随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接着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大加赞赏,夸奖侄女才思不凡。谢道韫是东晋有名的才女。柳絮随风飞扬,壮似飞雪,用以比喻纷飞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誉妇女有诗才为“咏絮才”。苏轼《谢人见和雪后书台壁二首》之一“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即用此典。

  西方文学典故

  潘多拉的盒子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天神宙斯为了报复,就命令火神用黏土做成美女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潘多拉貌美性诈,私自打开宙斯让她带给厄庇米修斯的一只盒子,使盒子里装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了出来,只有希望留在了盒底,使人间从此充满了各种祸患。后来,人们就用“潘多拉的盒子”这一典故比喻灾祸的来源。

  达摩克利斯剑

  “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狄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神速,以取悦于狄奥尼修斯。有一次,狄奥尼修斯请他到王宫赴宴时,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悬着一把公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其用意是使达摩克利斯意识到虽然身在宝座,可利剑却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以示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时刻刻存在着忧患。后来,人们就常用“达摩克利斯剑”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犹大的亲吻

  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亲信弟子十二门徒之一,“犹大的亲吻”是犹大出卖耶稣的一个暗号。据《新约全书》说,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老百姓的拥护,胆却引起了犹太教长老祭司们的仇恨。他们为除掉耶稣,就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因一般人不认识耶稣,犹大就同他们定下暗号:“我见面后亲吻的人便是耶稣”。当耶稣带领自己的门徒在橄榄山麓客西马尼园停留时,犹大就带着犹太兵包抄了上去。见到耶稣后他假装请安,走过去跟耶稣亲吻。犹太兵随后一拥而上把耶稣捆绑起来。后来,人们就常用“犹大的亲吻”这一典故来比喻可耻的叛徒。

  缪斯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统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都在奥林匹克斯山的庇厄里亚出生和居住。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领袖,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因为她们常去的帕耳那索斯山下有卡斯他利阿神泉,所以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