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历史典故

时间:2022-03-30 17:10:25 清明节 我要投稿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通用6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历史典故(通用6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通用6篇)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 篇1

  一、清明节的历史典故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椎。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椎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作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椎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椎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椎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椎,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清明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椎的习俗也变成了清明扫墓的习俗了。无论以何种形式纪念,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该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当然,还要学习介子椎宁死不屈的气节。

  二、清明节风俗

  1) 扫墓

  清明时节祭扫祖坟(俗称"上坟")。无锡的传统民俗较有代表性。扫墓时要挑些新士壅坟茔,而且凡新坟一定要在清明前祭扫,旧坟可以过清明.但不能过立夏。新媳妇一定要去祭扫祖坟,俗称"上花坟"。扫墓时用荤、素菜肴和酒、饭等祭奠。后用干果糕点等替代。时至今日,在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成为清明节里很重要的内容,在祭炎黄二祖、悼念自己的先祖的同时,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使今天的清明活动具有了更重要的教育意义。

  2) 踏青

  清明时节,气候温暖和煦,大地皆春,处处鲜花嫩草,一片生机盎然,人们纷纷外出踏青。在无锡,踏青的最好场所莫过于惠山。不上惠山的,上城墙绕城而走,叫登高踏青。东门东林庵一带,为士女聚集处,故有"东林庵里看桃花"的说法。这天,也是东乡胶山和北乡斗山的节场,附近还有赛会,故斗山别名清明山。人们都上山踏青,赶节场,观看赛会。从元宵节至清明节,大人孩子,三五成群,到野外放凤筝,别有情趣。

  3) 门旁插柳和戴柳枝帽

  清明节那天,有家家门口插柳条的风俗。在一些地区,还流行小孩带柳枝帽的风俗。

  门旁插柳和戴柳枝帽习俗的来源也是根据介子椎的传说。据说,介子椎是死在柳树下面的。介子椎死后的第二年晋文公率领群臣到绵山致祭,一行人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那棵柳树,已经长出了翠绿的嫩条。晋文公看了,心中忽有所感,便走上前去,掐了一丝,编成一个圈儿带在头上。随从的臣下看了,也纷纷仿效他折柳插头。晋文公便把这棵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 篇2

  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

  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最后,刘邦从衣袖口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请告诉孩儿你们在哪里吧。”说完刘邦把纸片向天空中一掷,纸片随风飘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情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而说到清明节,首推便要说起介子推的故事。

  两千六百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姬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姬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陆陆续续地离开他自谋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不离不弃的追随他,其中的一人叫介子推。

  据《韩诗外传》记载,有一年姬重耳一行人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姬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姬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中农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姬重耳饿晕了过去,为了让姬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一同煮成汤给姬重耳食用。当姬重耳吃后康复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姬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十九年后,苦尽甘来的姬重耳回晋国做了君主,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当初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大加封赏赐,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当初介子推为自己割股充饥的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登门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仍然没有找到介子推母子二人。于是,有人出了个馊主意说,不如纵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晋文公率众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对着介子推的遗体悔恨交加的不住哭拜,恍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的.树洞,洞里好象还有什么东西。晋文公掏出一看,居然是片衣襟,上面却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感动的泪如雨下,泣不成声的将血书珍而又珍地放入自己袖中。然后晋文公差人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晋文公亲手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传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率领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柳树前,珍爱地掐下了一段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将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将为介子推祭扫的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 篇4

  一、关于清明节气的由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二、清明节的历史典故

  这是一个无雨的清明,乍暖还寒。

  迷睡了多日的赵氏,突然在清晨苏醒过来,儿孙们一阵惊喜。

  这是一座无碑的孤坟,坟土新培。

  清明树赵氏被搀扶着站在坟前,身后跪着她的儿孙们。坟窑里焚烧的火纸呼呼地舞动着。象是又再追忆半个世纪发生的那遥远而耳熟的故事。

  一个新婚不久已有生孕的妻子,把心爱的丈夫送出大巴山,送到了抗日前线,转战数载音信全无。日本投降了,她带着儿子兴高采烈地去寻找久别的亲人。然而,找到的却是一件手工缝制的已满是弹孔的衬衣和一枚闪光的勋章。母子俩没有向部队提出任何要求,含泪返回故乡。母亲带着对丈夫的永远思念,儿子带着从未见到生父的终身遗憾,掩埋了一个仅装有两件遗物的'棺木。

  孤独的一座坟凸现在大巴山中一个无名而荒芜的小山上,孤寂凄凉。而自从有了这座坟,每逢清明,荒山上孤坟旁便会多几棵新植的松柏。年复一年,从没间断。不知不觉五十年过去了。秃山早已被绿树覆盖,孤坟始终被松柏掩映。参天的大树与新植的小苗相间,构成年轮分明的林带。起伏山林却没能掩盖赵氏一生的辛酸、坎坷和不老的情结。

  “赵哥,我又来了,带着我们的儿孙种清明树了。时间过的好慢,一年见你一次真不容易呀。今天险些来不了啦,不过我迟早一定会来的。我说过你不会寂寞不会被遗忘的,有这些清明树陪伴你,你并不孤独。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连咱们的儿子都当爷了。赵哥呀,我这辈子也真够……不说了,我知道你不爱听那伤心的事。说些别的吧!”赵氏低声自语着。火纸渐渐烧尽,纸灰随风轻轻飞升。

  这个无雨的清明,一座孤坟的周围又多了数棵新植的松柏。其中有一棵竟是一位八十多岁老妇人亲自种植的清明树。

  第二年的清明时节,阴雨绵绵,在那棵清明树旁多了一座新坟。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 篇5

  清明节是什么意思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之一,面对这么好的气候,人们的各种活动也花样出新,因此给清明增加了许多文化内容。清明节尤与寒食节联系紧密。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童年流亡在外19年,大臣介之推随其在外,晋文公饥饿难耐时,介之推割下大腿肉给晋文公充饥,这就是古代有名的“割股奉君”的故事。后来晋文公得势,封臣赏将,却未封赏介之推,介之推不计名利地携母隐居于山西绵山之中。不久有大臣提及介之推,晋文公深感不安,并亲自率众前往绵山寻觅,却未见其踪影,为了让介之推出山,晋文公命令焚山,三日后火熄,见介之推与其母相拥死于老树下,晋文公万分悲痛,厚葬了介之推,并将绵山改名介山(因而山西有了“介休”这个地名)。他下令从火烧绵山的那天,即清明前一天开始,全国上下禁烟火三日,家家户户吃冷食,并修寺庙以纪之。东晋《邺中记》载:“并州之俗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到了唐代,寒食节更是盛行于各地。《旧唐书·玄宗记》载:“五月癸卯寒食上墓宜编入五记,永为恒式”。宋代规定从“寒食”至“清明”祭扫坟墓三日。这样清明、踏青、祭祖、寒食几个节都交叉活动。

  清明节的活动内容此时已超出了农时节令的范围。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清明节暮春三日,人们祭祖扫墓与野外郊游同时进行,一炷心香祭先祖,一捧黄土培旧坟,仪式完毕,大家将所带食物围坐分食,而后,采新草,折新枝,尽情踏青,故又日“踏青节”。杜甫《清明》诗说“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宋代著名画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i一分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东京人们到郊外扫墓踏青时的情景。清明时节还有射柳、拔河、FA鞠、扑蝶、放风筝、打秋千、斗一鸡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清明节分为三候。“初候桐始华”,桐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微风中飘来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二候牡丹华”,这时节国色天香象征富贵的牡丹花盛开了,咤紫嫣红,姚黄魏紫,争奇斗艳,尤以河南洛阳的牡丹最为出色。当地举办了洛阳牡丹节供游人欣赏。“三候虹始见”,清明节过后,雨量有所增加,空气潮湿时雨后空气中水气含量较高,在明朗的阳光照耀下映出七色彩虹,给本已缤纷多彩的大地又增添了美丽的风景。

  清明起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 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清明节的传统风俗

  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二、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五、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六、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七、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八、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九、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十、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 篇6

  每逢清明,广东北部山区的人们除了扫墓祭祖,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风俗。大人们让家里的小孩子上山找一种草,将草连根拔起后洗干净,只嚼它的根。这种草的根很嫩,味道甘甜,小孩子们个个嚼得有滋有味,当地人管这种草叫清明根。

  相传,古时候,岭南梅山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位刘婆婆,她和孙儿庆明以染布为生。十五岁的庆明有些痴呆,常被人捉弄。

  这天,庆明和刘婆婆上山采做染料的草。采完后下山时,在半山腰差点和一个中年男人撞个满怀。那人行色匆匆,满身尘土,却脸色红润,步履轻盈。那人一抬头,看见庆明,惊呼起来:“哎呀呀,原来你在这里啊!”庆明傻傻地看着他,半晌才叫了声:“大哥哥……”刘婆婆赶紧对那人说:“先生认错人了吧?我看你面生,不像咱村的人……”那人笑了笑说:“对不起,大娘。我叫姚望,在山里住。”说着指了指远处。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山边不知何时搭起了一座木房子,周围还满是稀奇古怪的花草。

  “我知道你们祖孙生活困难,想帮你们一下。”姚望说着,拿出一块灰白的石头递给刘婆婆,“你回去把这石头磨成粉,加到染料里,染出来的布颜色会更加鲜艳漂亮。”刘婆婆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接过石头揣进怀里,拉上庆明就走。庆明几步一回头,有些依依不舍。

  还别说,姚望给的石头还真管用,染出来的布蓝汪汪的,人见人爱,姑娘小伙都喜欢得不行,连外乡的人也特意赶来买布,小染坊的生意一天天好起来。为感谢姚望,刘婆婆经常拿些吃的用的上山,姚望每次都含笑收下。庆明对姚望特别亲,没事总是向他问这问那,姚望也不嫌麻烦,有问必答。

  这天,庆明又去找姚望,姚望问:“庆明,你的后脑勺是不是有个拳头大的疤?”庆明茫然地点点头,道:“你咋知道的?”姚望摆摆手,低声道:“因缘已至,时机未到。”庆明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自己玩去了。

  转眼到了春天,一连半月的阴雨天气,村里有人开始莫名其妙地发烧、咳嗽。大夫们开的药无济于事,服用后病情反而更加严重,已经有人咳血而亡了。外面风传这个村子染了瘟疫,纷纷避开他们。刘婆婆和庆明不幸也染了病,庆明还好点,只是发低烧,刘婆婆则咳得没了人形。庆明都快急疯了,整天守着刘婆婆,直到姚望找上门来。

  一见姚望,庆明扑到他怀里大哭起来,求他想办法救救村里人。姚望问明情况后,不慌不忙地说:“庆明,你们两个到我那里住一段时间,我保证你俩没事。”庆明呆了半晌,蹦出一句:“那其他人呢?”姚望面无表情地说:“那不关我的事。”庆明的倔劲上来了,咬着牙说:“那不行,要死一起死,要活一块活,我不走!”

  姚望沉吟道:“办法也不是没有,除非……”

  庆明焦急地问:“除非什么?”

  “除非你喝光染缸里的水!”

  庆明一听,二话没说,“蹬蹬蹬”跑到染缸前,舀起水就喝。

  水里浸满了染料,墨蓝一片。刘婆婆沙哑着嗓子叫道:“别喝染料啊,会死人的……”庆明犟劲一上来,哪里顾得上听刘婆婆的话。只见他如头水牛,一顿海喝。可他毕竟是个孩子,怎么能喝光一缸水?果然,庆明打了几个饱嗝,突然吐出一口水,两眼一闭,身体一挺倒在地上。

  刘婆婆见状,伤心地哭起来。姚望走过来,弯下身问道:“庆明是不是你正月初八从山脚捡回来的?当时他通体棕红,脸有胡须,后脑勺还有个拳头大的疤……”

  刘婆婆止住哭声,吃惊地看着姚望。十五年前,孤身一人的刘婆婆在山脚看见一个长相怪异的婴儿在啼哭,猜是遭父母嫌恶遗弃的,不由得心生恻隐,便抱了回来。这件事刘婆婆从未向外人吐露半句,如今姚望突然提起,难道庆明是他家里人,他要带走不成?庆明可是刘婆婆的心头肉啊。

  姚望看出刘婆婆的心思,大笑起来。霎时间彩霞缭绕,金光四射,只见一位菩萨端坐在祥云中,哪里还有姚望的影子?刘婆婆连忙跪地参拜。菩萨微笑着说:“我是药王菩萨,以施药救人为天职。十五年前,我带了块千年首乌去给观音祝寿。行至梅山时,首乌掉落摔到岩石上,擦破了点皮,我就把它埋起来,想过几日长好再挖不迟。岂料,几日后,我却再也寻它不着,原来它已遁走化为人形。”

  刘婆婆听得目瞪口呆。

  药王菩萨接着说:“庆明人虽痴,但心地仁厚,人品世间罕见。我非常喜欢他,本想把他带走,但见他俗缘未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待他醒来,让他从医吧。”

  话音刚落,祥云、菩萨倏地不见了。再看地上,有几筒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

  刘婆婆急忙去看庆明,死劲拍打他的'脸,好半天,他才醒来。似乎刚刚美美睡了一觉,庆明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一骨碌爬起来。醒来的庆明就像脱胎换骨般,没有了丝毫的傻劲。

  刘婆婆摸摸他的额头,烧竟然退了,不禁喜极而泣。庆明双目炯炯有神地说:“我明白了,咱们用来做染料的草可以治大家的病,我现在就去煮!”说罢,当即用那种草烧了一锅水,让刘婆婆服用。刘婆婆闭着眼睛连喝三碗,当晚已经不咳了,第二天天未明就痊愈了。

  消息传开,村里人争相来讨水喝。庆明每天都去山上摘草,煮水,乐此不疲。喝了庆明煮的水,村民们的病很快都好了。那以后,大家都非常尊敬庆明。

  从此,庆明整天埋头研究医书,后来才知道,那种能做染料的草名叫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杀菌的作用。庆明听从药王菩萨的嘱咐,果真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良医。

  又是一年春天,梅山地区爆发了一场罕见的鼠疫。庆明带着几名徒弟每天马不停蹄地为村民施诊,终于累病了,久卧不起。有个晚上,他叫徒弟们将他抬到山脚一僻静处,并赶走了所有的人。第二天,当人们放心不下去看望时,发现床和人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一连下了七天七夜,等到雨停时,人们发现,漫山遍野长满了板蓝根,根茎还比平常的粗壮。大家都说,是药王菩萨带走了庆明。庆明本来就是首乌托世,首乌的灵魂在根部,是他让板蓝根的根变得粗壮起来,这是他留给人间最后的礼物啊。

  从那以后,人们就有了嚼板蓝根的风俗。每当嚼着甘甜的板蓝根,人们就会想起庆明。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名医,人们把庆明走的那天定为一个节日,叫庆明节,板蓝根叫庆明根。再后来,人们觉得板蓝根有清热解毒的疗效,就改为清明根,这个节日也就变成清明节并沿袭至今。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04-23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汇总03-21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有哪些04-07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清明树12-18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6篇12-17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6篇)12-17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5篇12-17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集合6篇11-15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通用6篇)11-15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通用6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