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书笔记

时间:2022-06-04 14:22:2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活着》读书笔记集合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活着》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活着》读书笔记集合15篇

《活着》读书笔记1

  “ 以笑着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题记

  初见《活着》,我不太明白余华先生为什么给书取这么一个名字。人活在世上,不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活着吗?就算苟延残喘不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活着吗?

  《最好的告别》开篇就引用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列夫托尔斯泰写道“伊万·伊里奇最痛苦的是,由于某种原因,他们都接受了这样的欺骗和谎言,即,他不是快要死了,而只是病了。他只需要保持平静的心情,接受治疗,然后,就会出现非常好的结果。”小说是对现实的反映,小说中的人物对生的如此渴望,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我们人类对生的追求。《最好的告别》的作者阿图·葛文德在文中讲述了一个真人真事。约瑟夫·拉扎罗夫(一位市政府的行政官)的故事,拉扎罗夫的妻子几年前死于癌症,在监护室离去时,全身插满管子,戴着呼吸机,那时,拉扎罗夫曾说过,他绝不想这样的情形发生在他身上,可如今当他患上不可治愈的癌症时,他对儿子说:“别放弃我,只要我还有任何机会,你们一定要让我尝试”,拉扎洛夫最终还是走上了跟妻子一样的道路。可见,一个理智的人在死亡降临的时候还是无法舍弃求生的欲望。

  读完余华先生的《活着》,我明白了余华先生起这个名字的意义。活着不是像拉扎罗夫那样不肯面对死亡,用尽一切办法留在人世;而是在生命经过无数磨难后仍不放弃生命,活着只为活着,纯粹简单。

  福贵,文章的主人公,这个曾经的富少,过着刘村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尊宠。人往往在满足和拥有中堕落,烟花柳巷似无形的磁场,富贵一步步深陷其中,正所谓嫖赌不分家,染上了嫖,离赌也不远了。富贵他爹因为赌输了一半的家产,在富贵这里,把另一半家产也丢了,顿时富贵成了一穷二白的落魄少爷,一夜瘦了一大圈。

  家道中落,富贵也在贫困中顿悟,也许这并不算迟,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可厄运的的阴影一直追随着他的脚步,残暴的夺走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的生命。他的父母在家境落败后相继离去,丈人来雪上加霜,带走了他的妻子。当他的妻子生完有庆回来时,我以为富贵会过上幸福的日子了,虽然不能像之前那样锦衣玉食,可是在爱的.人的陪伴下,粗茶淡饭胜过锦衣玉食。可命运仍要跟福贵开玩笑,去城里请郎中不幸被国党队伍叫去拉大炮,好不容易捡了条命回来。

  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福贵显然是这句话的反例,苦难仍没准备放过他,福贵送走了有庆,女儿嫁了个好人家,却难产死了,妻子家珍也熬不下去了,女婿干活的时候被两块水泥板夹死了,只有苦根跟自己相依为命,本以为这样富贵在死的时候还有人收尸安葬,可苦根最后也戏剧化的离开了人世,留福贵一个人在这世上继续忍受着苦难。

  文章有几个让我深思的点,一个是有庆的死。有庆的死很荒唐,有庆是抽血抽死的,为了救县长的夫人,县长是之前跟福贵有过患难经历的春生。春生那时知道那是福贵的儿子,叹了一口气,相识都如此。如果不是相识,共患难过,我想春生一定会拿钱解决而不放在心上。最让我生气的是那个医生所说的话:“你为什么只生一个儿子呢?”没有一丝丝同情,只因你是一个无权无势的人。草菅人命这词虽用的不准确,可有庆的死颇有这点韵味。

  还有一个就是春生的死,春生死于文革时期。在春生死之前曾见过福贵一面,福贵劝解他叮嘱他一定要活着,可一个月后,春生还是受不了了,最终还是选择了死亡。文革,中国的一个灰暗时期,无数优秀作家都选择了死亡。前段时间,在看公选《民俗资源与旅游》时,仲富兰教授说:“生命要有张力”,意思是生命要有弹力,像弹簧一样可伸可缩。我觉得这句话挺对的,文革时期那些优秀作家选择死亡,我们觉得情有可原,可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大学生动不动就结束自己的生命或祸害他人性命,正是生命缺乏张力的体现。

  重读《活着》,耐着性子把序看了一遍(我不会告诉你我不看序的),余华先生在中文版序里写道,写《活着》,是因为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黑奴历经一生的苦难,家人都离他去,可他仍友好的对待这个世界。所以才开始写《活着》。写作个过程他明白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只为活着,简单纯粹,世间万物都应这样纯粹,为喜欢而喜欢,为活着而活着,这样子世界就会简单很多。

《活着》读书笔记2

  一个不是那么华丽的名字,一个不是那么有鲜明特色的故事。余华的《活着》只是以简单的笔触记录着一个普通人的一生。简单的语言,巨大的能量,冲击着读者的心灵深处,而我恰好是其中一位读者。《活着》全文以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讲述着人是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千钧一发之际,我们该如何承受这万般重量,我们又该怎样坚强的走下去,我想文中的主人公完美地诠释了一切。

  其实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有人说“如果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咄咄逼人的欲望。”已经成年的我们,不可能因为一本书而彻底改变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但它总会在潜移默化中给予我们照亮黑暗的光芒。就像《活着》,纵然是悲观的感觉,却在无形中告诉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总要学会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第一章中,作者以“我”遇见老人而引出了福贵这一个主人公,借着福贵的描述写出了他的一生。“我”在遇到老人时正值他开导老牛,有这样一句话:“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老人解释为鼓励牛耕田,可读到后面才明白,这都是他去世的.亲人的名字,不禁心酸,老人的亲人一个一个离去,到最后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他们。接着讲到了老人少年时,家境富裕,有天有地有工厂,还有着妻子家珍,但却是他这个败家子,因此后来在场上败光了家业。读到这里,身为一个读者心里也怨恨着,原本这么庞大的家业一念之差就全没了,这是造了多大的孽啊,沉迷让自己从一个阔少爷沦落为了穷小子,还让家人跟着遭罪,让读者都为他感到不齿。最可恨的是,妻子家珍怀着身孕来到赌场想制止他,却被他打并拖出了赌场,试问这是一个有良心的人会做出来的事情吗?这让我们明白,无论家里多么富有,产业有多少,依然敌不过一个游手好闲、沉迷花花世界的败家子。

  也许对于败家子来说,只有真的失去,才会觉醒,才会明白生活不易,才会念得家人的好。赌输了所有家产,气死了自己的父亲,看着妻子离开、母亲年迈、女儿乖巧可爱,才会知道自己应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好在“人之初,性本善”,福贵放弃了自己曾在意的面子,肯低下头向赌赢了他们家的房产地产的龙二租五亩地,福贵为了母亲、为了妻子、为了孩子愿意重新开始,愿意笨鸟先飞、愿意吃苦耐劳,躬耕农田,不分日夜。本以为这将会是一个童话式美好的结局,就像福贵说的那样“我想着我们徐家也算是有一只小鸡了,照我这么干下去,过不了几天小鸡就回变成鹅,徐家总有一天会重新发起来的”。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谁知在那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当时中国战乱纷争、贫瘠落后、动荡不安,谁能幸免呢?福贵在给母亲买药的路上,又因为打斗被抓去当壮丁,接下来是两年的在战场后方辗转流亡。听过战场伤兵的绝命哀嚎,见过血流成河,与好友分散,与好友生死离别。当解放了他们之后,让他们选择去路时,福贵选择了回家,我第一反应是指责他为什么不能够去抗日、去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奋斗,但仔细一想,也许对于一个曾经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没有接受过进步的思想,能在此时想到他的至亲,为他们而活已经足够,这对他来说已经是质的飞跃,能给自己的妻子儿女一个幸福的家对他来说也不是易事,对他来说一生足矣无憾了。

  可造化弄人,属于福贵的悲剧才刚刚拉开帷幕。怀着欣喜的心情回到家中,大概原想的是一家人欢欢喜喜,自己奋发图强,而后享天伦之乐。但是迎接他的却是女儿因病成了聋哑人,年迈的母亲也积劳成疾,家中没有一点余粮。这该是怎样一种冲击,又让归来的福贵该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我想他是喘不过气的,就像有座大山,但他得活着,去做这个因他而不幸的家的顶梁柱。生活如果不给你点苦难,你永远不会发现他曾经给你的是天堂。我想此时的福贵大概便是如此,然后为生计奔波。其实,即便浪子回头金不换,也不一定换来命运的宽松。

  紧接着悲剧又接连发生了,作者余华把重复的死亡写进福贵的日常生活中,让福贵这个被命运和时代捉弄的人,一次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得不去承受命运中这般的无奈与痛苦,从他被俘虏归来后,本来刚刚过上好日子的聋哑人大女儿凤霞因为难产死在了产房,留下了丈夫二喜照顾生下来的儿子苦根,然而二喜也没有受住这般打击,在一次工地事故中丧失性命。苦根这个可怜的孩子只好福贵来照看,可是又因为穷困没吃过好东西,在生病时,吃福贵给他做的豆子撑死了。这不仅给福贵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让我们读到此章节时有着出乎意料的震撼,更加彰显了我们要活着的意义和活着的可贵。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活下去的信念,我们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其他外物而活。

  余华所写的《活着》,是把人生的酸苦无限放大。我们生活在普通的大千世界,人生很少会像余华书中写的那样跌宕起伏,如此的悲剧收场。也许这就是余华先生的寓意所在,把悲剧无限放大,让我们通过戏剧性的人生来反思自己的生命。当我们看过了福贵的衣食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外孙相继离世,一个本来不愁吃穿的败家子沦为了孤苦伶仃、孑然一身的垂暮老人后,我们才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烦恼是多么多么的微不足道。因为一个人的无心言语而纠结敏感,因为合作的不合意见而记恨于人,因为别人的一句批评而耿耿于怀,因为别人的优秀美丽而心生嫉妒,这一件件在我们看来天大的事,在福贵的悲剧之下不都变成了颗粒大的小事?因此,我们更要学着看淡生活,平静自己的内心。

  有些人说,活着如果只能是受苦,是辛劳,是痛苦,那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所以就有人选择了自杀;但余华的《活着》却不是如此,主人公富贵的一生,除了年轻时的放荡欢愉外,其他都是痛苦的,就算这样却还是有着对生活的热情,把生活一天天的过下去。其实,我们不应该每天抱怨着生活的不公与失落,活着就应该是我们对未来最大的盼头。用有限的光阴,去释放无限的价值,这不仅仅是这个时代的奏曲,更是我们人生亘古不变的真谛。活着,活出希望,活出价值,活出精彩。

《活着》读书笔记3

  再次翻开余华的《活着》,一种莫名的感动再次涌上心头。我不知道作者在写时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我知道作为一个读者,在品味这篇叙说一代人历程时的深切感受!

  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徐福贵活着,好像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死亡构成了福贵一生不间断的悲剧:儿子有庆死于强制给县长的女人献血,女儿凤霞死于难产大出血,女婿二喜死于建筑事故,外孙苦根死于吃豆子撑着了,这些死亡谁也预料不到。只有他的父亲、母亲和妻子家珍死得尚且自然。

  浓缩在福贵身上的无尽苦难看似是命运的戏弄,自从败家开始,他的命运仿佛是被死神安排着:自己被抓去当壮丁,结果母亲因缺少照料而死亡,女儿也缺乏照顾而变成了聋哑人。而他自己不止一次与死亡擦身而过,在战场上,犹如子弹呼啸,带给他种种锥心的痛和可怕。最后士兵们都死了,成千上万的尸体横在他面前,只有他和春生幸免遇难。上天终究还是眷顾他的,不忍去触碰他那颗鲜红的心,所以他幸运的活着。他从军队回来之后,由于贫困,家珍积劳成疾而亡。儿子给县长的女人鲜血,却被大量抽血而亡……

  在这出关于残亡的戏剧上演之前,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在一夜之间由阔少爷变成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少爷不懂得伤心而破败后的福贵没资格伤心,因为他已经成了佃农,佃种着曾经属于自己的五亩田地。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

  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了,而他却没有这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头牛在犁完所有该犁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

  从表面上看,这一切好像都只能归结于命。而事实上,这些悲剧归根结底来自动荡的社会,不正常的历史,在这个扭曲的年代里,在残酷的历史面前,贫苦的个体生命注定不会有好的前景,死亡便仿佛应运而生。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大跃进的年代,福贵是一个象征,他是贫穷百姓缩影,背负着诸多的厄运和沉重的历史悲伤。在那个灰色的年代,创伤充满了整个社会,历史把人类所能承受的所有不幸都压在中国百姓身上,因而他们的生命也才显得那么脆弱。

  在失去了其他的亲人之后,福贵与苦根相依为命,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攒钱买一头牛。钱终于攒够的时候,苦根却已经死了。福贵一人买回了牛。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死的老牛,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长了,但是,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在哭,早已不再会哭的福贵买下了它。起个名字也叫福贵。

  一过10年,徐福贵和老牛福贵居然都没有死,他们活着。福贵赶着福贵去犁田,在吆喝福贵的时候嘴里也喊着所有死去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也都是些驾着轭正在埋头犁田的牛。

  他变成了一个孤独的的老人,站在老黄牛旁,絮叨他这一辈子的故事!他是多么的无奈,面对亲人的死,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没有血泪的控诉,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叫喊命运不公,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忍耐和坚强的意志,这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着一切的悲痛,以致再大的苦难降临,福贵也能将他无声无息地消融在包容之中。生命是脆弱的,生活是残忍的,眼泪是没有用的,而惟有一颗坚定勇敢的心才是永远不老的。在福贵心中,这个世间无所谓无望,他活着是为了活着的本身,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他的亲人死了,生前他们相依为命;死后,福贵知道,不管他死去的亲人化作了泥土还是化作岩石,这都与他无关了,他只有好好的活下去。福贵一生经历种种生与死的转换,他向死而生,在死亡的边缘唤醒对生的渴望,顿悟生的价值与宝贵。在残酷的生活里从容。有人说这是一种对生活的麻木,对死亡的麻木。其实,我想他是在用沉默的方式思考生与死。他懂得了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而生存是通往死亡的一条路,或许这条路上险象环生,或许平平淡淡,但他依旧在以各种方式考验着活着的人,福贵,他经得起这种考验。在残酷的、不稳定的生存中,福贵也变得越来越坚强,忍耐。福贵顿悟了一切的苦难,在对苦难超强的忍受中,显示他坚忍不拔的品质。

  我总认为人世间最伤心的事莫过于亲人对你的不理解,当看完《活着》你会知道,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边一个个亲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作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当出生在90年代的我们还在为物质上的需求挑三捡四时,我们从来不知道上一代人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情形;当我们还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时,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这世上更苦难的人,与他们相比,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感到幸运呢!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在我脑子里,我仍然清晰的记得前几你年报道的那位为钱财的官员,在法庭宣判前的那一番话:拿了巨款,只是为了下一代过得更好,再说,我所贡献的远比我所得到的多得多。这就是他活着理由吗?

  当一次次邪恶的观念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冷静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第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读书笔记4

  关于拖延症严重的我来说,有无数个借口告诉你我为什么还没有读完这本书,为什么到最后一刻才敲完这段文字,可是此刻我只想说,没有原因,只是拖延习惯了,虽然我知道自己会死,但我觉得还很远,所以挥霍一些时光,也许并没什么。

  这本由卡思卡特和克莱因同着的小书,老实说,不是很合我的胃口。以一个吃货的角度诠释上面一句话就是,有些书,像极了我爱的饭菜,所以即使在不怎么饿的情况下,遇到它们照样垂涎三尺,照样狼吞虎咽。可是遇上不喜欢吃的,哪怕已经饥肠辘辘,哪怕明知这道菜所含营养是自己所需,因为味道与自己的舌头不来电,所以就吃起来极其艰难,味如嚼蜡。

  当然这本书并没有上面所说的那么夸张,起码那些关于生死的哲理趣味小故事,总让我忍俊不已,比如这段:

  两个伙计相约去钓鱼,汽车抛锚,他们借宿在一个美丽的寡妇家里,当然是客房。几个月后,A电话了B。

  还记得我们去钓鱼么?

  记得。

  还记得我们借宿在那个漂亮的寡妇家吗?

  记得。

  她有一栋又大又漂亮的房子,我们在客房休息一晚,第二天继续北上去钓鱼,还记得吗?

  记得。

  九个月后,我收到一封律师来信。

  是吗?

  你有没有半夜起来去见她?

  这个,有!

  你是不是冒用我的名字?

  对不起,是的,你为什么问这个?

  她刚刚去世,把所有财产都留给了我。

  哈哈哈哈,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想给这俩哥们儿点个赞,无论给谁,都合适。

  用个恰当的比喻吧,这本书像极了一套精美的西式套餐,我虽然喝不惯罗宋汤的怪味道,但对秘制的水果沙拉偏爱有加,它让我在酸酸甜甜中,品味了生命,品味了生死。因为书还没有读完,所以,我只能暂且擦一擦嘴角,告诉你,味道还不错!

  作者是两位哲学家,他们从哲学、神学、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死亡,让我们能正视生与死。然而,我真的觉得死亡离我很远很远,所以,我正不正视,无关紧要。那就说一说关于生死的一些感觉和回忆吧。

  提到生死,我总会想起许多年前读过得一本小说,他的名字叫《活着》,作者的名字叫余华。在那部小说里,我最早对死亡多添了许多感慨,愤怒,遗憾,难过,无奈,富贵从年轻到垂老,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死去,直至最后仅剩与他相伴的老牛------,而在那之前,我以为死亡就是死亡,老到一定年纪,或是生了重病,总要死,正如一句话说完了总要画个句号,而不会是感叹号,省略号等一些矫情的意味深长。

  今年又读了余华的另一本书《第七日》,还是关于死,这次升华了,上了些年纪的老余干脆将死亡渲染成另一个生命的开始,那美丽的“死无葬身之地”就是他向我们描绘的乐土。这些天读这本《每个人都会死---》,总会想到余华的这两部作品,多少跟这本书有些契合吧。

  信手敲出的文字早已离题千万里,好吧,回到这本书,回到书的名字“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书的名字取自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的遗书中的一句话)也许还算年轻,所以总会生出许多新的`希望,对于死亡,我没怎么想起它,当然,也有特殊。

  记忆中生命里只有两次,对,是两次!偷偷地跟死神通了个电话,告诉他活着是太残酷的事,告诉他我并不期待明天是否美好,可是那个东西一面嘲笑我的懦弱,一面用很不屑的语调问我“你真的确定你活够了?”他这一问,吓得我撂下了电话,仓惶而逃,我活够了吗?

  温暖,阳光,幸福,希望------20xx年的冬天几乎将近尾声,可是它永恒的LOGO却迟迟未到。没有雪的冬天,像没有色彩的生命,所以我知道,它总会来的,哪怕比以往时候更晚一些!所以活着的我们,应该体味着温暖,沐浴着阳光,回忆着幸福,种植着希望。这样,才能算活着!

  在拥有这些简单的幸福之前,年少无知的我们,也许要经过幽长阴暗的隧道,没有灯光,没有尽头,没有人告诉我们,走多久,就能看到出口,我们只是需要不停的走着,如果牵强算是有个伴儿的话,这个伴应该就做“焦虑”,没错! “焦虑是我们的终极老师”,孤独的焦虑,升学的焦虑,失恋的焦虑,工作的焦虑,没有人承认是对死亡的焦虑,虽然这是一句大实话。

  死亡又怎样,焦虑又怎样?

  前两天去见一位过去的同事,也是缘于一件小事要拜托。见面寒暄几句,竟然得知这位老兄新婚刚刚两年的妻子在两个月前暴毙去世了,我还来不及合上自己的下巴,他却已经轻描淡写般调侃“娶个媳妇不容易,还得再找,唉!”

  他是否有过这个念头,每个人都会死,但我以为不会是她 !

《活着》读书笔记5

  一个时代的兵荒马乱总是会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富贵是不信的,大部分的中国人在那个时代的眼影。他本身就有一种泥糊不上墙的混沌,都要他经历层出不穷的逃亡和失去,一次次为了活着而失去了自己的底线。

  他好像在一路奔跑中另有一个欲望,那就是活着!看着他过着猪狗般的逃难生活,不顾一切的要跑,要回家,他的形象让人看起来可笑又可悲。最后他经历了一切终于活了下来,回来家,亲人们却一个个离他而去了,最后还是他自己一个人,苟延残喘的过,活的没有人样,但那又如何?

  生命之所以生生不息延续万年,就是因为有人咬着牙也能挺过来,再活个几十年的生命的强大。生命的不息在于生命就算如此脆弱,如此饱经沧桑,也要承受着!

  即使到最后,无亲无故,生命回到最初的个体,也要在田野里含着麦秸,带着打不倒的意志,活下来。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离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活着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其实福贵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这样,经历一下酸甜苦辣,有钱就赌一赌,没钱就种种田活着就是这么简单。

  主人公福贵从一个有钱的爱赌爱嫖的二流子,到孤苦伶仃的一个人,经历了破落、贫穷、战争,一步一步失去了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另有一头很老的牛陪伴余生。

  在悲剧的人生中,他学会了珍惜,珍惜自己的妻子,妻子做的一双鞋,最饿时老丈人省下的一小袋米,学会了宽恕,宽恕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战友,独自一人活着。

  无论怎样,生活总要继续。只要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读书笔记6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形形色色的人们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这宽广又沉重的话题压抑得欲哭无泪。是的,它太沉重,害怕它刺痛我的心。是的,它太宽广,凝聚了太多责任和使命。

  还太年轻,尚未丰满的羽翼还未曾感受过天空的宽广。年轻的心还未曾思考过生存的意义却被绝情地卷入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紧接着,当那个贯穿全文的线索让我扪心自问时,我无从以答。然后,那颗年轻的心渐渐平复躁动,开始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

  余华用一种近乎冰冷的语调带我们走进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然后绝情地否定了那些年少的轻狂岁月。

  余华对每个走进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的人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是否现实生活的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宽广,总是承受再多苦痛,依然要坚忍,这是否便是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所以在黑暗的故事里,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那个人儿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最后终于捋清,萦绕在心头久久无法散去的那种思绪,走出这个叫做或者的故事而堆积在心里的那抹思绪,是震撼,是感动,是对生存意义的顿悟,正如当你两鬓雪白时,再忆起那些年少轻狂、玩世不恭,才会明白他们终将臣服在宿命脚下。

  还太年轻,尚未丰满的羽翼正感受着天空的宽广,年轻的心正思考着生存的意义咀嚼着那个叫做活着的故事。紧接着,当那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再次让我扪心自问时,我淡笑不语。然后,那颗年轻的心终于不再躁动,开始明白,开始面对那个叫做活着的故事外的叫做活着的,现实。

《活着》读书笔记7

  “活着”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主人公“福贵”怎样“活着”?前半生仗着老子一百多亩田地为所欲为,老丈人见着了都要躲得远远儿的,伦理纲常压根儿没放在眼里,跟老子对骂也是常事,在村里人眼中丢净了脸面,尽管从小过惯了村里人眼中“奢侈糜烂”的生活,好歹只作贱了自己,没有伤到别人,居然乖乖的还了赌债。

  他不是好儿子、好丈夫,甚至好邻居都算不上,而一切在他输光了自家所有田地的那一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开始在意爹、娘的感受,在意家珍、凤霞喜怒。以前是别人对他的.忍受,趾高气扬,从不低头;现在是他忍受着别人,唯唯诺诺,陪着笑脸。只为“活着”。他黑发时,送走了白发人;他白发时,送走了黑发人;他和他的那头老牛在田埂上依然顽强的“活着”。

  谁能想到当年不可一世的“公子哥”在田埂上居然讲出做人的道理来,也算一件奇事。《活着》讲述了部分中国人在那物质贫乏、精神困顿的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我不能把主语更换为中国人或人,这是不准确的,有人肯定不是这样“活着”的,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丰富,以后的人很大程度上也不会这样“活着”,但人性总会在这样的小人物身上影射出来,我们应该致力于思考“我们怎样活着?”。

《活着》读书笔记8

  《活着》这本书是由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创作的,书中的故事主要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赌博。赚得不多,输了的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一次福贵爸上茅厕时死了。也许这是报应,他是地主,是败家子。地主位置被一个以前经常借钱给福贵赌博的人做了。

  一贫如洗的福贵为救母病去城里抓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已经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时死了。福贵老了,故事结束了。

  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当他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时,心底那时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鲜血都流出来了……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

  我觉得《活着》是一部超越个体情感而站在人类关怀的高度进行的创作。人的一生都不会风平浪静,会经历无数坎坷风雨,但人就是要默默得为了活着而忍受。

  这个看似荒唐的理由却充满了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和人文价值的关怀,任何理由都不是一个人放弃生命的理由和借口,这个简单却又充满思辩色彩的道理被余华用小说的形式进行了活生生地诠释。“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

  福贵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一生的经历,做人的道理,熔炼成这么四句平常话,比那些成天唱高调:为了实现XX理想,为了让XX社会更美满……,恐怕要实在了些许多。

  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去掘藏,老年做和尚。”

  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成长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自己的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在艰难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艰难!

  在那个大锅饭,烧钢铁,挣工分,除四旧,的时代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渴望,是我们远远做不到的,日子穷了点,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向生活低头,我们不得不反思现在的我们。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最后我想说:人各有一,活法不同,经历不同,试想在那个嘈杂的年代富贵能在困苦的挣扎中活下来,那么我们呢,是不是也深思一下我们这崭新的时代呢?若是说我们庆幸活在这崭新的时代里可能定义的不够准确,但是我们的烦恼,我们的压力,我们深处的困境算得了什么,我们是不是要真正的反思一下自己“活着”的意义呢!

《活着》读书笔记9

  上师范的时候现当代文学老师就给我们推荐过余华的《活着》一书,当时看了一部分,觉得不是很喜欢,太过压抑和苦闷,今天回想起来也许是年纪和阅历的原因吧。今年寒假开始的第一天去逛书店,准备买一些书打发寒假单调枯燥的生活,很巧,一眼就看到了《活着》,于是,上学时候的美好记忆被勾起,毫不犹豫买下了它。

  回到家,从五六本书中间抽出《活着》这一本,躺在床上,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一口气将它读完。说老实话,我读书比较慢,喜欢边读边品,看看作者的语言妙在何处。可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完全不一样,它的故事情节非常紧凑,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腻的句子很少,作者余华的叙述手法非常直白朴素,没有任何的煽情。在他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苦苦挣扎,主人公福贵经历的每个悲剧都是痛苦的,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令我在读的过程中都感觉透不过气来,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正如美国《西雅图时报》的评论所说——“《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没有那种功力去评论《活着》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除了看过作者余华的几篇不同版本的自序外,也没有认真查找资料研究过作者。但我分明看出了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种理念,即如何生活,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主人公福贵虽然有着种种恶行,但是在文革的大背景下还是学会了如何生活。且看小说的结尾,那可真叫人难忘。叙述者看着老人和他的牛,一只名字叫福贵的牛,在暮色苍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独自一人:“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寓意呢?余华在日文版自序中的最后一句话也许会给我们启示:“我知道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是我不知道是否也宽若大地?”

  我们的一生也窄如手掌,可是我们能否让它宽若大地呢?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活着呢?我想,读完《活着》我们是该思考活着的意义以及如何活着。

《活着》读书笔记10

  《活着》讲述了福贵的一生。

  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三十他嗜赌如命,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赌钱。赚得不多,输了的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一次福贵爸爸上茅厕时死了。也许这是报应,他是地主,是败家子。地主位置被一个以前经常借钱给福贵赌博的人坐了。一贫如洗的福贵因为为救母病去城里抓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已经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时死了。福贵老了,故事结束了。

  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当他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时,心底那时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鲜血都流出来了……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

  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离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活着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其实福贵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这样,经历一下酸甜苦辣,有钱就赌一赌,没钱就种种田。活着就是这么简单。

  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都一直用一种平实得近乎冷漠的笔调进行冷静的叙述。然而正是这种朴实、平淡的语言,却能带给人们一种极大地感染力和震撼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家珍病重,自知时日无多时对富贵说的话:“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不想死,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是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只是怕死后再也见不到他们。这朴实的话语所表达的,不正是最真实的最感人的情感吗?

  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是啊,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不可选,死不该选,惟有硬着头皮活着!

《活着》读书笔记11

  本书是以一个老人的回忆展开的,他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由于嗜赌,他把偌大的家产败尽,从富家子沦落为农家汉,当他饱尝辛酸,以为能够过上尽管贫穷却快乐的日子时,却被迫经受战场的九死一生,以为能够一家团聚,却不得不理解母亲,儿子,妻子,女儿,女婿,甚至孙子相继死去的残酷事实,最后陪伴着他的,只有那条叫做福贵的老牛,但他仍然坚强而乐观地活着。

  小说就这样以平淡的语调地叙述着一个似乎微不足道而又壮烈的故事,作者说:“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作者一次次将读者对变好的幻想打破。也许这是作者经过种种后得出的结论,但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去追求幸福。诚然,福贵的一生的确饱经磨难,当他的亲人一个个相继去世,他还活着!但他的活着比死更难,活着在那时需要胆量和勇气!

  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我们是幸福的,正因我们无需生活于那个动荡的岁月,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好好地活下去。有太多的`人去质问活着的好处,总要去追求金钱,名声,这些我们都未必能获得,但我们该庆幸的是我们都活着!而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挫折如工作不顺利、高考落榜等而选取死亡的有多少人!为什么要选取死亡呢?只有活着才会有期望。我们要活着,但不能只为活着而活着,我们需要目标,需要追求,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赋予好处给本没有好处的生命。

  因此活着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煎熬!但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福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

《活着》读书笔记12

  我总以为一个人与一本书的邂逅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缘分,也许拨开书页,看到的是致一的文字,然而这些呆板的墨色下掩藏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灵魂,这个灵魂会时常的躲闪,但亦毫不羞怯地袒露着。其深浅却难以以厚薄来论,因为它们载负全是思想的激流。我时常思考着一本书的力量,纯粹的文字却冲击了人的视听的感受,如海浪般的震撼人的心灵,撞击人的思想,潜入意识。

  《活着》就是这样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后。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刺目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似乎是悲哀,是一抹浓重的叹息,又仿佛一阵热烈的.律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书中,随着福贵悠长的笑,娓娓道来他的一生。从一个少爷吃喝嫖赌到终于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在跨越抗日战争、内战、饥荒、大跃进、的年代里,他死里逃生,而家庭却被命运肢解。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终于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悲剧吧。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在书里作者与读者一样是一个聆听者,他没有评论,甚至没有一声短短的叹息,他只是呈现着,但他想说的都悠悠地说了。

  回味的时候,我常常惊讶,这仿佛是看见一绺极纤细的发丝被—逼迫着承受千万斤的重量,然而它却没有断。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赖,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可到最后,白嫩嫩的,却剩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执著地活着——已成为一个唯一能描述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最好的肯定与颂赞。至于幸福或不幸福,我们无法断言,也许在旁人的眼里,福贵的一生是苦苦煎熬的一生;但在他自己,也许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贺拉斯说: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的生前,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活着》读书笔记13

  活着是一种人们追赶时间的基本姿态,更是生命面临死亡的呐喊。活着,承载了多少意义,情感和力量呢?它是生命的一种状态,更是灵魂的永恒追求。

  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当我们听着故事的叙述者福贵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时,可以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感受到生命在苦难中沉浮时的彷徨与呐喊。福贵的一生就像他所唱的“少年好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一样凄凉孤苦。他年少无知时,萎靡地活着,享尽荣华富贵;他看尽生死后,麻木而乐观地活着,无依无靠,亦无欲无求。

  也许,生命本就是这样的无常。生活充满了许多的磨难和挑战,人的一生就要不断地迎接命运的挑战,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积极进取,实现生命的价值,追求活着的意义。人们盘踞生活之山,日日与两条巨蟒摩娑盘旋,一条叫命运,一条叫死亡。福贵经历过大浮大沉的一生,但最终却以一种滑稽的方式死去,昭示着高贵命运不过是人类苦苦追寻的虚妄而已,而活着是生命最有力的`呐喊。

  佛说:婆娑世界,众生皆苦。婆娑即为忍受,这与余华《活着》的真谛恰恰吻合。又有词云: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少,又十年皆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中,宁无些个烦恼。

  面对命运,福贵选择与其斗争到底,宁死不屈;面对生命,福贵选择守护等待,顽强乐观。其实对于死亡来说,活着也是人们强有力的呐喊和进攻。毕竟,死亡只需要一时的意气,而活着却需要一辈子的勇气。

  福贵的一生饱含沧桑和痛苦却又乐观积极。活着是福贵生命的呐喊,是他渴望天伦之乐的体观,更是他不屈不挠的一生的写照。

  静水流深,总有一种力量在默默中玉汝于成;细水流长,总有一种声音冲破岁月依旧洪亮,那便似福贵生命的呐喊——活着,那般清脆却又深意悠长。

《活着》读书笔记14

  第一次知道《活着》是高二第二学期的一节语文课上,一同学在正式上课之前分享了这本书。那时我觉得福贵这个人真是太惨了,现在再看,福贵的人生不正是千千万万中国普通人民的人生吗?人呐,光是活着就已经很吃力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活在世上本就是一件幸运的事了。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福贵不知道这些话,但他对生活从未绝望从未放弃活着不正是对这些话最好的诠释吗?活着就是活着,何必纠结于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活着》这书,讲的是福贵一生的故事。福贵因嗜赌,把自家的祖产输光了,自己从一个地主家的儿子变成佃农,他的爹被他气死(虽然他爹没有苛责福贵,但我觉得他爹的那口气就是没顺过来),怀着孕的妻子家珍被岳父带走。那时的福贵,上有风烛残年的母亲,下有总角垂髫之女,住着破破烂烂的茅草房,他没有抱怨,而是想着如何养活一家人。后来,他被抓去当壮丁,老娘去世,女儿凤霞因高烧而变聋变哑,儿子有庆因被抽血过多而亡,福贵也没有丧失过对活着的'希望。再后来,凤霞难产离世,相濡以沫的妻子病逝,女婿在工作时不幸身亡,相依为命的外孙噎死。福贵亲手把自己的家人一个个埋葬了,你以为他应该会活得很痛苦,甚至过不下去了,但福贵偏不,他说“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余华在日文版自序里提到“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活着》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的,因此它是生活本身。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没有以“悲剧”来看福贵,现在再读,仍没觉得福贵是个“苦难者”。我想了想,并不是自己麻木了——至少我能感知到祥子是个苦难者,也不是福贵的一生不是悲剧,这也许正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造成的差异吧。余华让福贵自己讲述自己的一生,福贵本人并不认为他的一生是个悲剧,所以,在福贵的叙述中,他的一生是有苦难,但他拥有的更多是美好的时刻和事物。老娘是世上最好的母亲,家珍是世上最好的妻子,凤霞有庆都是世上最好的孩子,女婿和外孙自然也是世上最好最好的。福贵心底的回忆里全装着美好,读者自然而然受其感染,大约记起的也是福贵一家的美好时光吧。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词语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苦难,无聊和平庸。”看吧,作者这样说“活着”,活着多难,得忍受不能得自由。人生在世,谁不曾濒临绝望,谁没有在深夜崩溃,可谁又不是哭着把饭吃了,咬紧牙关继续活着,福贵是这样,你我皆如此。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七苦,除了“怨憎会”,其余的,福贵皆经历过(战场上九死一生),可福贵觉得自己苦吗?并没有。不是他对生活麻木了,而是他能在那些糟糕透了的事情中,发现自己身边人带来的光,家人的光照亮了福贵的整个人生。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福贵拥有“甜”,所以,他能挺过各种苦难,纵使年迈一人,他也能活着。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明白,人生多的是眼泪无法冲刷掉的“万念俱灰”,也有那些让你痛到无法哭泣的事,“所以真正坚强的人,都是越想哭反而笑得越大声,怀揣着痛苦和悲伤,即使如此也要带着它们笑着前行。”福贵和福贵,渐渐远去,在霞光满天的傍晚,在炊烟袅袅的乡村里,老人的歌声像风一样飘扬……

  《活着》是一部经典之作,不缺少读者和对它的赞美之词。以自己的鉴赏能力,难以跳脱出已有的评论。可阅读非得有深刻独特的见解吗?正如人生,非得有活着的意义么?如果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别苦苦追问活着的意义,想想福贵的一生,然后,走一步算一步,把日子走下去,而不是想下去,也许,生活也就没有那么难了。

《活着》读书笔记15

  收到同学从日本寄来的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活着就是为了幸福,这是生活与死亡的唯一区别。”

  不是这样的,福贵你要去反驳他,你要从这个世界里找寻生存之地,没有幸福我们仍然要活着。

  忘了是多久之前看的碟,有些画面至今记忆犹新。巩俐饰演的家珍用粗布麻衣的真挚去换取身着旗袍的典雅,来获得福贵的不离不弃。葛优饰演的福贵在战争后的九死一生,回到家中拥到妻子儿女的踏实感。想必他是幸福的吧,对未来充满期待,想着逝去的切还来得及救赎,却没想到死亡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到来,一钱钱地凌迟那颗逐渐老去的心。先是有庆因为抽血过多而死,而后女儿凤霞难产大出血,最后家珍、二喜、外孙苦根……无人幸免。

  哦,不对,还有你福贵和那一头“福贵”。

  一开始在体育课上看完这本书,我坐在高高的台阶上放眼望去,绿草为裳,阳光为佩,交错相应,延伸到视线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天气很好,天空一碧如洗,云好像绣上去的一般,精致轻盈。这个故事的尽头,似乎痛苦而又平淡。

  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怀疑和不信、死亡和背叛的`世界里,活着原本的面貌就是活着。小人物没有撼动世界的力量,所以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活成一场盛大。喜欢豆瓣上一个人的影评:“如果哪一天不堪忍受了,可以学黛玉那样,把过往都烧了,烧出另一个世界。”

  爷爷刚离开的那几天,我天天以泪洗面。我不想任何人告诉我生活会变得好,因为处在幸福中的人的安慰显得苍白无力。我一遍谝地读《活着》,一遍遍和福贵比惨。

  最终他赢了,我也活过来了。

  前两天我和奶奶在那边叠衣服,我忽然对奶奶说:“我梦到爷爷了。”奶奶笑笑:“那他过得好吗?”我说:“好啊,他在梦里没有痛苦,和朋友大口吃酒、賭牌,快活得不得了。”奶奶把衣服蒙在眼睛上,喃喃:“那就好,那就好……”

  姜夔有诗:“人间别久不成悲,两处沉吟各自知。”说的是:虽往事已矣,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加上人事变幻的沧桑,并没有改变伴侣之间的深深眷恋。于余华的“生存和生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读出了它的另一层意思,这一层意思无关风花雪月。

  在那一条“再也看不到儿子有庆赤着脚跑来”的田垄上,老人和牛渐行渐远,空旷而又温暖。

【《活着》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活着的读书笔记01-05

《活着》读书笔记07-29

活着读书笔记11-24

关于《活着》读书笔记08-19

《活着》读书笔记范文06-12

《活着》的读书笔记范文06-09

《活着》读书笔记精选15篇01-07

活着读书笔记15篇01-06

《活着》读书笔记10篇01-08

活着的读书笔记(15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