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悯农》

时间:2022-04-23 21:51:30 农/林/牧/渔 我要投稿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悯农》,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6篇)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1

  活动主题:影子和我

  教案目的:

  1、结合读本和幼儿自身经验,帮助幼儿丰富、深化有关影子的认识,特别是人物的活动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2、理解“也”字如何运用,学习运用句型—谁在做什么,谁也在做什么?

  3、引导幼儿充分观察和讨论图画。

  4、结合读本内容,进一步深化对光和影子的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人物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5、帮助幼儿熟悉书中的文字内容。

  教案准备:大书《影子和我》、幼儿人手一本小书

  教案过程:

  1、教师以猜谜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头,灯前月下陪着你,却是哑巴不开口。(影子)。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影子?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教师提出本次阅读的主题—影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很有趣的书。

  2、教师出示大书:小朋友猜猜这本书在说一个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见解。

  3、教师翻开大书的第一页,提问:1)、你看到了图上有什么?2)、为什么要有蜡烛?

  4、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书上的人会和影子做什么?请幼儿看书的第二页。教师提问:你看到了小朋友和影子在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出示书的第三页,将人物遮住,教师提问:我看到了图上的影子了,但是我不知道书上的小朋友做了什么样的动作?你们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做做吧。请幼儿站起来模仿影子的动作。教师掀开遮住的纸张,并请几个模仿得比较象的幼儿站到前面做动作,和大书中的人物比较一下。教师提问:为什么

  6、出示遮住人物的第四页,教师提问:请小朋友说说这个影子象什么?发散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提问:你知道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吗?让幼儿比比动作,教师掀开纸张:原来是用手做出了影子的牙齿。

  7、教师出示遮住影子的第五页,请幼儿说说:墙上的影子会和小朋友做什么样的动作?教师引用原句进行小结。

  8、出示第六页,教师提问:图上的影子在做什么?小朋友也在做什么?

  9、教师:我们看看小朋友怎么啦?影子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想象的情节。

  10、出示第八页,教师提问:小朋友发现这页和前面颜色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什么不见了?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影子不见了。原来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1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看了有趣的.,现在我们完整的看一遍吧,教师指读大书上的文字,将完整的讲述一遍。教师:原来我们身体的各部分都可以和影子做各种好玩的,比如:手、脚、嘴等。是不是这个小姑娘做什么?影子也会同样跟着做什么?

  小姑娘和她的影子有什么区别?(问题回答方向:影子永远是黑色的,只有轮廓,没有细节)。

  12、教师: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有趣的吧。幼儿自己拿一本小书,跟着教师进行的指读,并注意引导幼儿:一个一个字进行指读。

  13、教师:现在我们也要和影子做了。

  1)、到操场上去找影子,并能告诉老师你在什么地方找到影子?

  2)、同伴互相玩踩影子的

  3)、幼儿组合影子游各种造型,请一个幼儿用粉笔将地上的影子画下来。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2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3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古诗、图片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听听,竖起耳朵听仔细了哦!”

  1. 师:我的儿歌念完了,请你来说说看“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不容易)

  附: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重点)

  师:还记得《悯农》这首古诗吗?请我们小朋友来念一念。先听沃老师来念一遍,听听我是怎样来念的。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出示悯农的图片。

  师:沃老师这里有一张农民伯伯锄地的图片,你能看着图片说说古诗中“锄禾日当午”的意思吗?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3.师:这整首古诗的意思是: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可是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三、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难点)

  师:古诗里有个词语“辛苦”,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很累,很忙)

  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妈妈干家务辛等。

  师:哪除了农民伯伯,和老师辛苦之外,在你身边还有谁也很辛苦呢?(请个别幼儿说说)

  幼:爸爸上班很辛苦,妈妈做饭很辛苦,爷爷奶奶送我们上幼儿园很辛苦。(再次出示阿姨打扫卫生的照片及幼儿吃饭的照片)师:小朋友知不知道我们幼儿园除了老师还有谁很辛苦啊?比如:(保育员阿姨每天给我打扫卫生很辛苦,还有给我们做饭的厨师阿姨很辛苦)。

  四、老师小结。

  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要爱惜粮食,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厨房阿姨辛苦把饭菜烧好,阿姨每天给我们打扫卫生,我们要爱惜粮食,把饭菜都吃完,而且要保持地面桌面干净……)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4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适合小班幼儿朗读和背诵,本首古诗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谈话引出古诗,看图了解“辛苦”,读诗句感受“辛苦”,到情景中演绎“辛苦”。从而把幼儿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大意。

  2.能感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爱惜粮食。

  活动重点:

  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活动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活动准备:

  1.古诗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做成幻灯片)

  2.古诗《悯农》朗读视频

  3.适量的米和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提问:宝宝们每天肚子饿了,都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米饭和馒头等;

  2、出示米和面,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区分米和面。然后提问:

  (1)、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是用什么做的?(米和面)

  (2)、粮食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3)、教师总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悯农》。

  二、学习古诗《悯农》,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后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的太阳,红红的照在地上,农民在地里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里,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得来的。

  4.播放古诗朗读视频,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5.出示古诗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跟着教师朗读古诗。

  6.指导幼儿有感情的、完整的朗读古诗。

  三、背诵古诗,情景表演

  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背诵古诗。

  2、集体背诵。指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四、活动小结

  1.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2.我们应该如何做才算爱惜粮食?(让幼儿说说吃饭时的常规。)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5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古诗挂图、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2、儿歌:《捡米粒》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图片上有谁?在做什么?

  2、当时的天气怎么样?

  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有话说的`环境,幼儿在与环境、老师、同伴的互动中自主的、自在的发展,同时在进行此活动时我对教材内容全面、透彻的分析,从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等多方面分析 ,抓重、难点进行教学,这样就能较好的发挥作品的功能。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6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韵律美。

  2.培养幼儿从小懂得爱惜粮食,珍惜成人的劳动。

  二、活动准备:

  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察图片,猜图意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请幼儿说说图上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师;这幅图可以用一幅图来表达,他的名字叫《悯农》。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太阳红红照在地上,农民在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禾苗下面的土地里,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2、教育幼儿要懂得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

  提问;

  听了这首古诗后你有何感想?小朋友以后进餐时该如何做?

  我们今天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热爱农民伯伯。

  3、学习依据对古诗的理解,用不同的声调、语气朗诵古诗

  1.根据图片,幼儿跟着教师朗诵。

  2.幼儿有感情地、完整的朗诵古诗。

  3.请部分幼儿表演朗诵古诗。

  (三)结束部分

  分析人物行为,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出示图片二,观察图上小朋友的行为,说一说她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幼儿讨论)

  小结: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

  比一比以后谁吃饭最干净,不浪费粮食?比一比以后谁洗手不浪费水?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悯农教案12-08

中班悯农语言教案12-10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09-04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01-09

中班语言悯农教案5篇12-09

中班语言悯农教案(5篇)12-09

中班教案《悯农》01-10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5篇01-09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5篇)01-09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7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