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作文

时间:2022-04-07 17:42:26 寒食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寒食节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食节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寒食节作文

寒食节作文1

  实际上,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毫无关系。介子推“割股奉君” 是否属实在史界也有争议。《史记》对介子推的介绍比较详细,有“龙蛇之歌”的记载,就是介子推的从人不服,编了个“民谣”挂在宫门口,说文公对待介子推不公平。对“割股奉君”只字未提。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从先秦的文献记载可知,当时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周礼》中即明确记载当时有“司炬”之官,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魏武帝曹操也发布了《明罚令》废止禁火:

  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百俸。

  除了周举、曹操,历代也多有人对禁火寒食持反对意见。但是,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喜好传说、热衷礼仪的民族,寒食节依然长期流传。民间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寒食的特点,纷纷创造出一些特殊的寒食节食品,凉菜冷食花样百出,形成了与岁时节日相联系的风味小吃,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饮食习俗。

  在长期形成并稳固流传的社会风俗面前,宫廷官府只能顺应其发展趋势。于是,为联络民众感情而产生了官方的赐火和请新火之举。据记载,唐代宫廷每到清明节前,要让宫内小孩钻榆木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赐绢三匹、银碗一只,是为“请新火”。对臣下赐火种表示关怀,以笼络人心,所以又有“赐火”之举。唐时的.诗词和笔记小说中,有大量描述“赐火”、“御火”的文字,可见其俗之盛。

  由于民间普遍崇信介子推的“忠孝”精神,人们更乐意将寒食节与介子推联系在一起举行纪念活动。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所以,千百年来,介子推的故事也在不断完善中流传下来。

寒食节作文2

  晚饭时,妈妈对我说:“默默,你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清明节呀!”听了老妈的问题,我差点喷饭,清明节,地球人都知道啊,不知道是老妈怀疑我的智商,还是该我怀疑老妈IQ。

  “后天才是清明节呢,小丫头!”妈妈用筷子作势戳了戳我的脑壳,“明天是寒食节。”

  “寒食节?这是个什么东东?”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我以前给你讲过的,你忘了吧?”

  我隐隐约约有点印象,好像和一个叫介子推的人有关,其他的情节好像已经让我就着馒头吃掉了。

  “妈妈,你再给我讲一遍嘛!”我央求道。

  “好吧!——晋国公子重耳受后母迫害逃亡时期,备尝生活的艰辛,在饥饿难耐,奄奄一息之时,是介子推毫不犹豫地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他煮汤喝,才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就是后来的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忘了介子推。等他反应过来,要找寻介子推时,他已经带母亲隐居绵山,虽经众人再三邀请,但是介子推铁定心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用放火烧山的办法逼其下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大火少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不!是整个绵山顶”,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们刚学过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顺口接了妈妈一句。

  “是啊,尽管浓烟弥漫,但是介子推心意已决,就是不下山,最终母子被烧死在绵山一棵柳树之下。”妈妈接着给我讲道。

  “下面的故事我想起来了,晋文公非常伤心,下令在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全国人民都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来纪念介子推。”

  “妈妈,我记起了一首诗,就是写寒食节的!”我忽然想起我们《自助餐》上的一首诗,寒假时景老师让我们背过的,是一个叫韩翃的诗人写的,名字就叫《寒食》。

  “妈妈,我给你背一遍吧!”说完,我就开始给妈妈背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嗯,背得真好,这是写寒食节最有名的一首诗,其实还有一首也比较有名,是唐代的.孟云卿写的,妈妈也给你背一背吧——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妈妈,古代的人都知道寒食节吗?”我看又这么多人写有关寒食节的诗,忍不住问道。

  “是啊,以前的人们很注重过寒食节的,可惜后来就逐渐被人们淡忘了,真是可惜呀,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呢!”妈妈不无遗憾地说。

  “妈妈,我知道了,我要马上写一篇博文,把寒食节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来过明天的寒食节!”

  “去吧!”妈妈欣慰地笑了。

寒食节作文3

  在清明节前的一、两天,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是纪念介子推的,这一习俗还有一段“火烧绵山”的故事呢。

  介子推是春秋时晋国人,在晋公子重耳避难出逃期间,介子推追随重耳十九年。重耳逃难途经卫国,饥饿难当,介子推便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汤让重耳吃。重耳感激不已,夸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当重耳回晋国执政(号晋文公)后,赏赐随从人员时,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 背上老母,进入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境)隐居起来。晋文公醒悟后,便亲自到绵山求访介子推,但介子推却不肯相见。晋文公决定举火焚林,以为这样做,孝顺的介子推为了保全老母的性命,定会出来。没想到介子推宁死不肯出山,和老母相抱烧死在一棵大树下。晋文公将他葬在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同时,传令全国,禁止在介子推忌日生火做饭,这天只准吃冷食。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由于寒食节正值春末,野外空气清新,景物宜人,是野游的好日子。古人是很重视这个节日的,一到这天,不论官民,家家禁火,户户寒食。现在,寒食节已不时兴,而与清明节自然合一了。

  今天是寒食节,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不过,我家的这个寒食过得可不寻常,差点将几百棵大树给烧了。

  下午,爷爷来叫着我,妹妹和弟弟,扛着铁锹,带着纸,到陵上添土,烧纸。一路上看着四周绿油油的麦苗,享受着细细的春风,我和弟弟一路上闹着,不久就到了陵上。我们学着爷爷的样子,把土一点一点的锄到坟头上,使其呈屋脊形,求一种美观,我们毕竟力气不打,又久旱无雨,所以锄起来还是费点事的,只等爷爷把表面的干土除了,我们锄下面比较湿的。这样过了不久,在我们和爷爷的努力下,一个个坟头如翻新了一遍。这项工作完成之后,我们压完了坟头纸,摆好酒菜,开始烧纸。先画一个圈,然后,将元宝什么的摆好,开始烧了。

  忽然刮来一阵风,将没燃烧尽的纸吹到边上了林子里,现在天气干燥,地上的枯叶马上燃烧起来,面积并不大,仅有一小块。看到此景,爷爷说:“你快点用树枝降火抽灭。”我拿起树枝去抽谁成想,火顺着风势,一会儿就蔓延了五六米,火势越来越大,爷爷只好先让妹妹烧着纸,拿着铁锨来灭火,怎那火势随着风越来越大,变得难以控制了。无论我们则么努力还是无济于事。幸亏爷爷急中生智,用铁锹围着那几十平方米的火,挖了宽五十公分的隔离带,我又将周围个枯叶拼命地推到远处,这才是剩余的几百棵树幸免于难。不过经过这一番收拾,我已成了“掏煤窑的”,里内的部分水已经被烤出来了,我立刻变得口干舌燥。

  经过这一次“劫难”,我忽然明白,传统的祭祀方式确实得改改了,尤其是在春冬季节,天气干燥,风又大,很容易引发火灾。以后我们用鲜花等方式祭祀,表示我们的怀念之心,不也很好吗?

寒食节作文4

  寒食节的来历是怎样的呢?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疑问。寒食节,从词面上来理解,便是吃冷食的一天。但为什么这一天要吃冷食,不能生火做饭呢?中国这些传统的节日,都是历经千年的洗礼之后流传至今,有着深刻教育意义的典故,才会让人们千古颂扬和纪念。

  寒食在民间流传中,又被称之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一般是在清明节前的一两天。起初的习俗单纯是禁烟火只冷食而已,到了后来不断的变化,而增加了一些元素,例如: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发展两千多年的历史,曾被称为民间最大的祭纪念日。

  为什么会有寒食节这个节日,有熟食不吃非常要吃冷食,此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还是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的?如此典故还是寒食节的来历细细说起。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宫内几位王子为了争取王位而相互算计谋害,而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先下手为强陷害太子申生,太子申生被逼自杀。此事还没有完,此时已经祸及太子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祸害,没有办法之下只能够流亡在外。在流亡期间,重耳忍辱负重,更让他倍受打击的是原来拥护他的臣子都背离了他,都自寻高就而去。还跟随着他的忠心耿耿的`臣子已经极少数。其中有一个臣子叫做叫介子推。流亡在外,一日三餐也没有办法保证,有一次,重耳突然非常的想吃肉,就和跟前的几个臣子说,而这个时候,从哪可以找得到肉呢?介子推对重耳极为效忠,背着重耳偷偷的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并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重耳吃着肉,美味得大为感叹,问介子推哪来的肉。众臣子告诉重耳说这是介子推身上的肉,重耳听后非常的感动,对介子推说:“他日重得天下,必不负你!”

  十九年后,重耳果然重得了天下,回国做了君主,就是着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却单单忘记了介子推。有臣子向晋文公提醒当年介子推割肉献主的事,晋文公才猛然省起,心中有愧万分。于是立即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但是介子推为人低调,不愿受封赏,晋文公差人几次也没有办法把介子推请回来。没有办法之下,晋文公亲自去请接。介子推自知晋文公亲自到来,便把年迈的老母亲背上山林,为避开晋文公。晋文公派兵搜山三天三夜依然没有找到介子推,晋文公计上心头,下令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介子推自然会走出来。但没有想到,火烧山后,一直没有介子推的身影出现,待大火熄灭后,晋文公派焦急再派兵搜山。结果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活活被死了。

寒食节作文5

  寒食在民间流传中,又被称之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一般是在清明节前的一两天。相传是晋文公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而有此节日,寒食节起初的习俗单纯是禁烟火只冷食而已,到了后来不断的变化,而增加了一些元素,例如: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发展两千多年的历史,曾被称为民间最大的祭纪念日。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谁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于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今天,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寒食节作文6

  你或许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和清明节的来历。但你却不一定知道在清明节前的一两天,还有一个名为寒食的节日。抑或许你会觉得寒食节是清明节中的一部分。然而寒食节却已经独立存在了两千多年了。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富有深刻意味的故事。

  寒食节有一个传说是发生在战国时期。晋献公的.一个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而设计谋害死了太子的申生。太子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而到处流走逃亡。逃亡中唯有介子推一直跟随左右。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着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节。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节复清明节。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节,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寒食节作文7

  清明节是4月5日。这天,全家吃了午饭,奶奶准备好了要用的东西。我一看,准备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银行的钱和金银财宝,连衣服、裤子、袜子、鞋子都考虑到了。我就和爸爸妈妈、奶奶乘上了舅舅的车出发了。在车上,奶奶告诉我:“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奶奶便向我说起了寒食节的故事。

  我们来到了一座山上,那里树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尔也能听见几声清脆的鸟鸣声,因为今天早上刚刚下过毛毛细雨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变得有点泥泞了。

  我们找到了太公的.墓,我便开始帮起忙来了。奶奶把准备好的清明果摆在了墓前,敬上了酒,点上蜡烛。清明果形似饺子,外皮用鼠鞠草做成,鼠鞠草即清明草。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后是采摘清明草的好季节。绵软的淡粉团在手里捏揉,隐隐有清香气。

  接着,就让爸爸妈妈把清明纸递给奶奶,奶奶告诉我:“用清明纸插起来或者放在上面用石头压上,就表示这家人已经来过了。”放好了以后,奶奶拿出12支香,奶奶点燃了香,只见往上一冲,火就灭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别发给我们4个人每人3支,便让大家拜起来。当时,我在心中默默地说道:“太公,今天我们来看你,给你带来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保佑我们啊!我希望全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生意兴隆,让家里的孩子都学习优秀,特别是今年就要去美国的表哥,让他在美国顺顺利利的完成学业。你能答应我吗,太公?我相信你一定会答应我的。给你的东西你尽管用吧!”说完,奶奶收了香,把它插在一边,让我去敬一次酒,

  还嘱咐爸爸把带来的鞭炮放起来,爸爸很听了奶奶的话,乖乖地把鞭炮放了起来。放完了鞭炮,妈妈又敬起了酒来。除了爸爸,我们就烧起了带来的东西,烧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奶奶嘴中便说道:“东西太多了,拿个带子给他们装一下吧!”说罢,便把手中的带子丢进了火堆中。干完了,奶奶把一个托盘拿了回来,其余的就放在了那儿。快要走了,我对太公说:“太公,再见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节,我们还会来看你的。”

  说完,我们就离开了太公的墓,在回去的路上,我还在想着太公。“太公,您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