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文

时间:2022-04-07 07:08:28 人工智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用】人工智能作文合集8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工智能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人工智能作文合集8篇

人工智能作文 篇1

  在科学技术日益成熟的当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热点话题。陆续出现的新人工智能甚至能够胜任多种的职务,由此人们开始担忧,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如人类般思考又或是替代人类。

  酒算机的确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事情,省力而快捷。本该耗费大量思考时间或是精力的项目,交给计算机便能够事半功倍。人工智能正慢慢“侵”入我们的生活领域,享受“优惠”的同时油然而生一丝危机感,在计算机的不断人工智能化下,他们即将变成“可以替代人类的机器”,然而真的是计算机在悄然中逐渐替代我们吗?

  我们开始在行为上堕落。按下开关,发出口令,机器人便开始了家务劳动,本该准备好好大扫除的你,此时你可以在沙发上惬意休息;拉下阀门,机器手臂开始拼装零件,原本用双手捣鼓半天的工作,此时只需监控即可;点开软件,汽车开始自动倒车入库,本该为此苦练基本功司机,此时只需静躺休息。这一切似乎都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愉悦轻松体验,可是在此过程中人类却一点点毁灭自己的本能,想想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是否与人类的发展趋势十分相像。人类曾经着手学习的技能,“他们”也在学,仿佛新型的人类的崛起,而我们却还以为是主人命令仆人的关系,人们慢慢放下手中的技能交给机器,这难道不是心甘情愿的一种表现吗?我们自己正向着堕落一步步靠近。

  我们开始在思维上堕落。计算机思考具有以下特点:目的性,高效性,短途性。运用了人工智能的计算机效率固然高,并且总能够达到目的。但是这种事物处理思维方式是僵化的,无灵动性的。就例如计算一道数学题,计算机本着以做出为目的原则,选择最直接、最不需要思考的方法解题。而人类可以不急着做,先规划长远方向,用一定的技巧,跳跃性思维解题。同样是解题,思维方式却十分不同;计算机注重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而人类追求过程巧妙,富含创意,让人耳目一新。在计算机使用逐渐频繁的同时,我们的思维也逐渐变得机械化,我们不再注重过程,只要结果和目的达成即可;在于人交谈的,我们不在注重于双方的感情交流而是自身的利益得失;不再追求新颖方式,而是旧方式能解决的事循旧即可。明明知道是价值观与同情心的.消失,却依然功力思考,这难道也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吗?我们自己正向“功利”、“为目的不择手段”一步步靠近。

  就这样,我们的生活态度在思维和行为上逐渐被改变,与其担心人工智能如人般思考替代我们,不如去好好反思,如何停下自身扑入堕落的脚步。社会上一再反思为何许多的传统文化会逐渐消失,不是因为手艺真的难到不能够学习,而是人们不愿意去花费如此大的时间精力在过程中罢了,往往这些传统文化在人们眼中留下的是华丽的结果与令人叹为观止的技艺,却无人看到华丽的背后是努力思考与过程。不是人工智能在取代我们,而是人们自己开始去将自己一步步推入如机器般思考的深渊。

人工智能作文 篇2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信息的更替以及数码产品的研发也有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般迅速,人们的生活也逐渐离不开科技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这不禁会引起我们的反思。苹果总裁库克曾经在一个新品发布会上表明他担心人心最后会由于人工智能的普遍而变得像机器一样冰冷,担心人工智能的人性化正在加速促进着人类的机械化,最终人们会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

  我觉得库克的担心不无道理,我们首先要清楚,人工智能是什么?我认为人工智能是一种给机器定义公式,并由其实行以达到模拟或扩展人类智能高新的技术。人们马不停蹄地加速着科技的发展,以便它能作用于人工智能。同时也能看出,人工智能在科技界属于尖端的技术。在这门技术中,人类是定义者,而机器是实行者,所以人类总是超前于人工智能一小步。而这小小的一步,我认为会成为人类意识到对于人工智能的过于依赖时,及时回头的重要一步。

  前段时间,多名全国围棋大师向阿尔法狗开战,可是都以失败告终。阿尔法狗是人工智能的产物,它的胜利也表示着人工智能在某些层面上的胜利。还比如说,著名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曾在书中提到过一支被“思想钢印”的军队。他们的脑子里被印刻着“人类必胜”的'观念。最终却因一个负号全盘皆崩,功亏一篑。

  阿尔法狗的事例体现了人类在思维的缜密性和计算力上比不过人工智能。而在那支军队里,人类自己同时扮演着定义者和实行者的角色,这已超越了人工智能的范畴,却是在用着人工智能的技术,最后的结局体现了人工智能的不容错误性。

  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特征,它们不应该出现在人类的思想中。一个人的思维如果极其缜密,那么他势必要浪费掉许许多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现实发生的情况只会是其中的一种,剩下的想法都显得多余且无用,有时甚至还会对选择造成反面的影响。另外,如果不允许一个人犯错也就是阻碍了一个人的进步。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中成长,没有了失败,何谈成长?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这个平台、这种技术来达成我们想要的效果,而不是过度的依赖于它。这种优秀的工具应该被用来促进人类对自己的探索,而不是止步不前,停滞于此。

  从结果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人们逐渐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的原因在于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们过于依赖人工智能的高效与便利。同时也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求的必然产物。即使没有了人工智能这样高效的工具,也势必会有另一种可以代替人工智能的工具出现。所以,我们既要感谢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也要意识到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机;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创新,秉持探索的精神,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让人工智能更好的为人所用。

人工智能作文 篇3

  我的妈妈是1978年出生的,也就是祖国妈妈开始改革开放的年代,巧吧。她可是改革开放的见证人之一!妈妈说呀,四十年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还在新闻上看到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了!

  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爸爸带我来到了人工智能科技基地参观了一番!

  “3号桌的客人,您好!请取下您的饮料。”服务员机器人双手端着托盘,用悦耳的声音向我说道。

  太厉害了!我的机器人!早就听说智能机器人十分厉害,今天我是第一次亲眼目暏,第一次与机器人如此近距离的亲密接触。我真想伸出手去摸摸它!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取下了饮料。机器人“见”我取走了饮料,便转了个身走了。

  “爸爸,太谢谢你了!谢谢你带我来这科技基地参观!我一定要好好地玩玩!”我对爸爸叫道。“去吧!去吧!我的'小机器人迷!”爸爸哈哈大笑。

  “智能机器人,我来了!”我大叫道!

  前面又来了个小胖机器人!它长得真可爱:胖胖的身材,肚子中间有一个屏幕,大脑袋上两只大眼睛一闪一闪的。“小胖,唱一首歌来听。”小胖眨了眨眼睛,嗡声嗡气地说:“请问,您要听什么歌?”“嗯,唱首张也的《走进新时代》吧!”“好的,请稍等片刻。”我在心里默念着:1……2,不到2秒,耳边就响起优美的歌声:“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哇哦!好厉害啊!”我和一旁的人们边鼓掌边赞叹。爸爸感叹道:“改革开放四十年,变化实在太大了!”

  接下来,我又和爸爸参观好几种智能机器人,有精通全国各种菜系,能煮出几百种菜色的“大厨”机器人;有自动清洁打扫,整理家务的“清洁”机器人;有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事不精通的“教师”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让我大开眼界,让我既兴奋又羡慕,我多想也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器人啊!

  我们还参观了编程、智能家居、VR技术……人工智能原来是如此神奇!我多想成为一个人工智能专家呀!创造科技,改变未来!晚上,带着甜甜的梦,我睡着了!梦中,无数的机器人在穿梭着……

人工智能作文 篇4

  “我们来自一个良心却各自藏起。”——题记

  近日,棋士柯洁与ALPHAGO的围棋人机大战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民众对于人工智能具备自我意识然后统治人类的恐慌亦随之再度升温。根据恐怖谷理论,人类总倾向于恐惧与自己相像却又并非人类的事物,但这次我们或许应当转而恐惧恐惧本身,正如库克所言:“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近些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概念广为流传,甚至俨然成为了一个褒义词。这本身无可厚非,毕竟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想抓住机会向上走,想呼吸新鲜的上层空气,想一窥自己没有见过的风景。但试问,我们会不会有一天为了所谓的出人头地义无反顾地丢弃名为“道德”,“良知”和“同情心”的累赘包袱?我们会不会有一天为了那个达到那个所谓的理想目标而罔顾他人的利益?“没办法,我只是为了保全自己而已”————那一天的我们这样辩解,人类文明数万年的道德体系摇摇欲坠。

  人工智能的概念自从初生就似乎被人们看成了压垮这个脆弱的`道德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用精致的外壳武装自己,我们渐渐怀疑这个支撑了我们上万年的信仰是否真的存在过,于是我们在仅仅是人工智能的概念面前溃不成军,我们久久的埋藏自己的良心,久到几乎忘了它曾经带我们走出蒙昧的黑暗,支持着我们度过漫长岁月,去寻找光和热。

  “我们的心死了吗?”有人这样问。

  于是有人停下脚步徘徊不定,有人自欺欺人的蒙住眼睛当作一切与自己无关,有人挥舞起旗帜大喊原始社会万岁!田园牧歌万岁!

  他们唯独不愿回头看看那个奄奄一息的道德体系,亦不愿回头捡拾一路走来丢掉的价值观,同情心和良知。

  这无疑是荒唐的,科学发展的脚步从来都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停滞。我们应当做的,也许是单纯的回头,去重新构建那个曾经坚固恢弘的道德大厦,去重新构建我们柔软的内心。

  我们研究人工智能,我们追求最简短的科技和最精密的逻辑,我们在尝试赋予人工智能“意识”的同时试图将我们的思维贴近计算机的,试图将自己塑造成刀枪不入的尽善尽美的“完人”。如是,几十年后,我们或许需要依靠计算机来教会我们什么是“爱”。

  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

人工智能作文 篇5

  人工智能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的另一个分支是机器人学,其中包括对操作机器人装置程序的研究。这个领域所研究的问题,从机器人手臂的最佳移动到实现机器人目标的动作序列的规划方法,无所不包。

  (1)人工智能的远期研究目标

  人工智能的近期研究目标在于建造智能计算机,用以代替人类从事脑力劳动,即使现有的计算机更聪明更有用。正是根据这一近期研究目标,我们才把人工智能理解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还有它的远期研究目标,即探究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基本原理,研究用自动机(automata)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

  根据计算机的特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实体将首先在精确思维能力上超过人,然后在模糊思维能力上超过人。由于创造力是个性化的产物,较高的创造力不是复制及经验的吸收所能产生的,它需要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来获得,而个性化的学习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因而人工智能实体在创造力上全面超过人将需要较长的时间。一旦人工智能实体的创造力超过人其智力水平也就能远远超过人。

  (2)存在的问题

  这个长期目标远远超出计算机科学的范畴,几乎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所以尚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宏观与微观隔离一方面是哲学、认知科学、思维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所研究的智能层次太高、太抽象;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逻辑符号、神经网络和行为主义所研究的智能层次太低。这两方面之间相距太远,中间还有许多层次未予研究,无法把宏观与微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和相互渗透。

  2.全局与局部割裂人类智能是脑系统的整体效应,有着丰富的.层次和多个侧面。但是,符号主义只抓住人脑的抽象思维特性;连接主义只模仿人的形象思维特性;行为主义则着眼于人类智能行为特性及其进化过程。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必须从多层次、多因素、多维和全局观点来研究智能,才能克服上述局限性。

  3.理论和实际脱节大脑的实际工作,在宏观上我们已知道得不少;但是智能的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复杂得难以理出清晰的头绪。在微观上,我们对大脑的工作机制却知之甚少,似是而非,使我们难以找出规律。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各种人工智能理论,只是部分人的主观猜想,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智能"就算相当成功了。

  上述存在问题和其它问题说明,人脑的结构和功能要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人工智能研究面临的困难要比我们估计的重大得多,人工智能研究的任务要比我们讨论过的艰巨得多。同时也说明,要从根本上了解人脑的结构和功能,解决面临的难题,完成人工智能的研究任务,需要寻找和建立更新的人工智能框架和理论体系,打下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

  我们至少需要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进行多学科联合协作研究,才可能基本上解开"智能"之谜,使人工智能理论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人工智能作文 篇6

  人工智能技术如今发展迅猛,日新月异。在工业方面由人工智能控制的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逐渐普及;在军事方面,可以作为侦察、管理方面,也可以优化防御系统;在民用方面,人工智能将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有着完美逻辑的下跳棋人工智能到叱咤围棋界,战胜李在石、柯洁等多位顶尖高手的—Go……人工智能发展如此之快,使得它与人类的关系颇为微妙,人工智能有“智能”吗?它会背叛人类吗?这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曾设计了一个实验:将一个人与一台机器分别安置于两间房子内,外界只有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其交流。通过对回答的答案进行分析,外界来判断两间房子,哪间是人,哪间是机器人。结果是无法分辨,艾伦·图灵便得出了机器人(人工智能)具有与人相等的“智能”。这个说法遭到了其他数学家及哲学家的反驳,有人提出反驳:机器人所在的房子内有的只是一台扫描机器与一台储存了人类各种情感及语言的机器,机器通过检索,再找出答案,发送给外界。整个过程仅仅是一个程序,一种算法,机器根本没有思考。机器不具有“思维”,与人类同等的“智能”。

  还有一种关于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智能的观点立足于哲学辩论。假如一个人想要到十亿年后的地球看看(无法穿越时空,且技术成熟的条件下)。那要怎么办呢?把自己藏在地下深处的实验室中?或者把自己安放在无比坚硬的房子中冬眠十亿年?十亿年的时间,沧海桑田。地质变化、小行星撞击等等因素都是难以预料的,放在那儿等死不如将自己放在一台会移动的机器中,下达唯一指定:让我活下去。十亿年的时间,生存压力,自然选择使机器必须不断地进化,来适应环境,来完成使命。十亿年后到那个人出来时,那个机器还会是当初那个单纯的机器吗?这个设想中的人与机器可以看出现实中的基因与人。基因为了让自己存活下去,向人类让渡一些权利,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进化到了足够强大,足以改造基因。

  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智能”,是否会背叛人类呢?这个问题可以放在宇宙的'角度看。“熵”是用来表示一个系统紊乱程度的物理量。根据热学第一第二定律,一种能量不可能完全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而不消耗能量,而且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温度低的转移到温度高的物体。那就是说一个系统会越来越混乱,而人类却是越来越有序,为什么呢?人类是通过消耗能量,使周围的物质更无序来使自己更有序。当一个文明的文明程度越高,其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大。宇宙有一种“死亡”的方式叫做“热寂”,就是指宇宙中的物质温度相同且无限的均匀,也就没有了物质的流动,宇宙沉寂在无限的无序中。宇宙规律是精妙的,当人工智能为人类所服务时,提高了人类文明的文明程度,其实人工智能是为宇宙服务,为宇宙达到所谓的“热寂”。

  人工智能与人类将会是怎样微妙的关系呢?还需要一步步向前探索,我相信人类文明与人类智能会以和谐的方式共存。

人工智能作文 篇7

  几月之前,柯洁对战阿尔法狗惨败,人们在惊讶的同时,也在惊叹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阿尔法狗居然可以更加严密,谨慎地分析每一个结局,再自己衍化出新的棋法与无数种结果。思维,新领域,创造将来似乎不再是人类的代言词,人们也在愈加担心着:会不会有人工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统治人类的一天。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与同情心,罔顾后果。

  库克的话一瞬间点醒了我:在这个地球中,许多人认为人便是地球的主宰,统治着这个地球,每天患得患失,害怕这统治的地位被强大的人工智能掠夺而去,却从来不考虑,如果人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呢?人类如果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后果会比机器人统治地球更严重吗?

  如果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这个世界将会虚无。人们像机器人一样机械的工作,休息。大脑中只有繁复的算法与每一种结果,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反复盘算着自己的'利益与得失。所有人的思想都会趋向于一体化,……所有的这些都会带来覆灭性的后果,这世界上没有了独特的个体,没有别出心裁,独具一格的设计,没有“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情趣,也没有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一腔热血,没有诗人,没有老师,没有爱,没有……所有的一切毁灭殆尽,留下一个只剩驱壳,没有灵魂的世界。

  如果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人的一生便平庸无趣。我们是人,不是动物也不是机器,我们区别与他们是因为我们有思想,有感情,会以自己之力去改变这世界。当所有都被抽去灵魂,这世界不可能有恣肆狂妄的李白,不可能有品佛参禅的林清玄,不可能有超越物质与身体限制,活出价值的霍金。人们将会丧失对美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还有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思考。

  当王羲之墨染方池苦练书法功成名就之时,看到杭州阿里巴巴的小机器人写出自带笔锋的字,他会不会痛哭流涕;当朗朗名扬世界之后,却被那位弹钢琴的机器人碾压时,他会不会不甘。人工智能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但主权依旧在人类手中,我们可以不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将价值,将同情心,将文化与魅力带回这个世界,不为物使,更要超然于物外,拥有与计算机不同的、属于人类自己的、任何事物也不可替代的——人类的灵魂。

人工智能作文 篇8

  二十世纪,在欧洲大陆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它的体型及构造之繁复,需由多人操作,才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计算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硬件设计一并崛起,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计算机的体积缩小了上万倍,它的处理速度堪称神速,操作人员也由多人缩减到了一人,甚至无人。自此,计算机似乎拥有了自我的“思考能力”,人类称其为人工智能。

  而此“思考”非彼“思考”。就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而言,人工智能终究需要依据程序语言来实现,而计算机尚不可脱离人类的掌握,自行作为。人类按照程序语言的规则进行软件编程,以对计算机下达指令,使其执行,这就是计算机最基础的“思考方式”,俗称计算。为了让计算机拥有进一步的“思考能力”,人们对自己的思维路线进行探究,命令计算机如婴儿学习思考一般,分析曾重复执行过的指令或是固定步骤,并对此计算,再根据人类的思维惯性,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运用概率和统计,推测出下一步的行为。

  归根结底,计算机都只是简单记性和机械化计算的载体,以逻辑思维对事情进行是或非的判断。它看似拥有“思考能力”,却仅是对周遭不管不顾的,人工智能操纵下的牵线木偶。确实,它称得上是“人工”,却无法堪称“智能”。

  与计算机不同,人类才算得上真正的“智能”。人类拥有自由行动的能力,对事物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他们依靠自己进行判断和思考。在人类的世界中,万物并不是仅凭对错就能分割的,评判标准不一则皆有异面,这是不同人价值观的体现。也正因如此,社会才有温情的存在和人类同情心的体现,不像计算机那般枯燥而冰冷。

  然而,多年来社会上的各事各象却在时刻挑战着人类思维的死角,推动人类与计算机思维的同化。11年的“小悦悦事件”撼动人心,在人们对人情冷漠咂舌叹息的同时,道德感和法律风险的矛盾也不断刺激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他们猜测现场的情况,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担忧自己被诬陷为肇事司机,思考自己在法律地位上的优劣之势——他们用计算评判,估计自己的利益得失,用冷冰冰的概率数字决定自己的行为取向。这真的还是“人类”吗?失去了情感和道德感召,人类如同鲁迅所写《狂人日记》中吃人的生活一般,受生存本能的驱使,麻木僵硬。“人工”早已不复存在,有何以称为“智能”?

  到那时,人类也不过是由碳、氢、氧等元素构成的有机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