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时间:2022-03-01 16:10:18 文化 我要投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通用14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通用14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1

  一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肯定不陌生,我们今天来到的地方就是你不陌生的地方,也是我喜欢的地方。

  伴着晨风的舞蹈,鸟儿的歌唱,我们来到了目的地,等同学们一一到齐后我们整齐的进入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上一排排的绳子,听解说员的一番讲解才知道原来这些绳子有一个美丽的名称,叫做“解心结”。它代表以前当人们心里面有了一些心事无法解开的时候,就会在绳子上系一个疙瘩,发生小事呢系一个小疙瘩,大点的事就系一个大的。再往前走会看到墙上挂满了正片的工艺品,它们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国家级的有三种,有吕剧、柳编、董永传说。省级的有七种,有蓝印花布(印染技术)、老粗布、草编(编织技术)等。市级的有33种之多,荡秋千、木雕、布老虎、剪纸、手工地毯会看得你眼花缭乱。看到这些后我不禁拍起手来,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在这些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布老虎,相信也会有很多的同学也会钟爱它,因为它太可爱了。它可不是普通的布老虎,这是一位名人创造出来的,透着浓厚的智慧和爱。它们是一个组合,也可以说是一个家庭,下边是一个大大的布老虎,它的身上各个部位分别放着不同的小布老虎,上面写着各个省区的代号,真的是太精致了。让你不禁会联想到这个大大的布老虎是一位母亲,上面一个个小布老虎是一个个孩子,母亲带着孩子们前行,一边保护它们,一边关心它们,象征着我们的国家在保护着我们一样!讲解员叔叔和我们说,以前的农村里,妈妈们为了给孩子辟邪,也会做一些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枕还有布老虎。他还说做布老虎需要很多的材料,首先要先画样,然后裁剪,再填装。还有缝合、制眼、缝尾、制花纹、粘贴等等。你看看制作小小的布老虎竟然需要这么多的工序,真的是好繁琐。虽然制作工序繁琐,但漂亮可爱的布老虎只需要一把剪刀、一根尺子、一枚针、一条线、一块布和一双巧手就可以完成。它看似是一件玩具和家用品,但里面却是一位位制作工人们的辛苦汗水和满满的爱意!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里,不仅只有布老虎这么令人感叹,还有那些草编、柳编好多的手工艺品都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它们看上去工艺都非常的精湛。这些看上去简单却并不简单的每一件工艺品都值得我们去认知,去保护,去传承!

  这一次的参观让我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收获了很多知识,期待下一次的旅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2

  你们知道桥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吗?不知道也没关系,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在桥头,出名的不仅是莲湖的荷花与油菜花,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莫家拳。莫家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属于广东五大名拳之一,传说创自莫达士。发源地是广东伙岗村。明末清初,南方两广地区拢乱60多年始息。莫达士父亲莫福田时当13岁,因兵乱由火岗村避难寄迹今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林镇伙岗村(现为仲恺区沥林镇伙岗村),娶何氏为妻,生莫硕士、莫达士二子。传言莫达士曾学艺于少林寺,技成后返回火岗村,因火岗村全为莫氏族人,于是开宗创派称为"发源地伙岗村莫家拳"。

  莫家拳被誉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原称"六度阴阳掌",它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莫家拳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和朴实大方的南拳风格,以腿法见称,其所谓"一腿胜三拳,手长尺七、脚长三尺,放长攻出,凌空飞踢,拳重百两,脚重千斤力。"现今,莫家拳主要流传在惠州、东莞、广州、佛山、顺德等地,并已流传于香港、澳门、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英国和美国等地。

  今天,我来到了桥头镇青少年莫家拳培训基地,参观了中华武术文化长廊、传统南拳和莫家拳武术馆,了解到了广东五大名拳“洪、刘、蔡、李、莫”。感受到了文化艺术的魅力,也正是因为文化,每年的假期都会有许多来自各地的游客开到桥头,观赏我们的名花和文化艺术。同时,我明白到莫家拳的意义来源,莫家拳是用来防身健体的拳法,不适于打架。一些老年人为什么会去学打太极,正是为了身体健康。一个人如果不健康,可以快乐的生活吗?所以,这几年来莫家拳的名声大振,是因为它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如今,莫家拳已经发展到了小学,几代莫家拳传人研发出了适宜中小学生的.拳法。特别是五至六年级的同学们,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最佳时期,不能挑食,多做莫家拳,有助长高。

  同学们,是不是明白到了桥头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意义存在呢?单单莫家拳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更不用说我国各地的武术与名胜古迹啦!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3

  绥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在长铺子半边街,暑假的一天早晨,我来到这里晨练,美丽的景色让我流连忘返。

  我沿江顺流而下,一边散步一边观赏沿江的风景。宽阔的路面铺着乳白色的地板砖,路中央设计了黑白相间的鹅卵石人行道,人们走在上面,脚底可做免费按摩,舒服极了。清早这里就有练太极拳的,有做操的,有跳舞的,有散步的……路边每隔一段有粉色的石桌石凳,供人们休息、聊天,河岸边一根根石栏柱子,由粗大的铁链串连起来,像一个个手拉手组成人墙的保安。路的左边有一排排翠绿的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袅袅娜娜地舞蹈。

  沿江路,路傍水,水依路。这里的水就是环城而过的巫水河,今天的巫水河水流潺潺,微波荡漾,清澈见底,河边有捡河螺的`,河中有钓鱼的,我还见到了几个下水网鱼的人,他们时而潜到水底,时而冒出水面。

  要想了解我们神奇的绿洲——绥宁,还得好好的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

  长廊用木刻画的形式,展示了我们绥宁的风景名胜。如长苞铁杉,寨市古镇,大园古苗寨,苗家吊脚楼,高登山风光,上堡古国,邓小平征战绥宁红军指挥所等。上堡古国的来历:1436年苗民李天保揭竿而起,抗击明王朝建都黄桑上堡,号称武烈王,如今黄桑还流传着“界溪省,巴流府,雪林州,赤板县,上堡有个金銮殿。”的民谣。

  家乡绥宁是巫傩文化发源地,保留了数千年苗民风俗及传统文化,壁画详细的记录了民间文体活动,如敬狗、吃黑米饭、对山歌、逗春牛、舞龙灯、上刀山、跳傩舞、苗王背姑娘、四?八姑娘节等。绥宁人敬狗爱狗是有来历的,传说这里原来没有稻谷,第一粒谷种是狗用尾巴带来的,所以,每年秋收尝新时,第一勺饭要给狗吃。

  苗族的“四?八姑娘节”更是绥宁民族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这个节日来源于宋代杨家将后代杨金花,用黑米饭救哥哥杨文广的动人故事,此后杨家就专门把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姑娘节”,节前,各家忙着采黑饭叶做黑饭,杀鸡宰鸭,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娘家过节。此习俗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不知不觉穿过桥洞,来到了壁画长廊的尾端,只见大型浮雕“日月同辉”展现在我的眼前,浮雕寓意绥宁人民向往美好生活,建设幸福绥宁的理想。

  我深信:绥宁的明天会更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难懂的词句,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中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人口约13亿,是当之无愧的大国。交织着现代气息和古代文明,仿佛历经沧桑却又重新焕发青春的苍天古树,屹立在世界东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是这棵参天大树上一个主要的枝干。

  初次认识非物资文化是在家乡的展览会上。那时,一位年近九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似乎都在宣告着主人所经历的风霜。可这些却丝毫掩盖不住她对音乐的热爱,一曲《高山流水》缓缓地流进了我们的心田,时而急,时而缓。一会儿如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雄伟壮观。一会儿又似滚滚江水般宽广浩荡,细细的琴弦一头连接着现代,而另一头的历史却好像与我们渐行渐远。

  享受了听觉的盛宴后,又迎来了视觉的冲击。只见现场闪出一个红脸关公。呵,那关公一转头竟变成张飞变成曹操变成诸葛亮了。搞得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剪纸真奇妙!听到路人的称赞,我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来:真有那么好?不过一会我就不这么想了。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在艺人手里翻来折去,不大功夫,一幅喜鹊登枝图就出现我们的眼前,呵!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看了这些精彩的表演,奶奶仰望天穹,布满皱纹的脸上漾出喜悦的神情,可是,没几分钟,她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陷入了沉思,只见她低下头,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好好珍惜这美好的一切吧。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告诉我说:?我国民间手工艺术有着繁多的种类和悠久的历史,它一直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它们中的许多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孩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将由你们担起,一定不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流泪

  说完,只见她的眼角上闪烁着晶莹的泪珠,她再一次仰望天空,脸上的笑容就像天边的红霞一样的灿烂。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5

  大家都知道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存的简称,而今天,我们全班同学来到少年宫的非遗馆,去感受非遗的魅力。

  到了那里,我们排好队伍,走进了非遗馆。一进门,令人目不暇接的展品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立刻分散,去参观这些非遗展品。首先吸引我的是黄杨木雕。我看着看着,突然,一件作品使我停下了脚步,它的名字叫《博》。映入眼帘的是两个朝气蓬勃的孩子在踢足球,作者将他们的'表情,动作都刻得活灵活现,这无疑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足球发展的美好愿望啊!我继续往前走,又一件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它的名字叫《沙漠之舟》,是三只骆驼在沙漠中行走。作者以劈砍的方法制造荒芜土地,又在上面刻上三只骆驼,充分的将生命的顽强表现的淋漓尽致,真是不一般呀!看着一个一个传神的黄杨木雕,我不禁感叹:“哇,刻黄杨木雕的人也太厉害吧!”

  看完黄杨木雕,我又去参观另一项非遗——竹壳雕。而在参观竹壳雕时,其中一件作品让我拍手叫好,它的名字叫《忠义千秋》,里面刻着的其实就是勇猛而忠义的关羽,是三国里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这作品,将关羽的优点都表现了出来,可谓栩栩如生,名字也起的非常之妙。我突然觉得眼前的关羽似乎变得更高大,更威风了。除了黄杨木雕和竹壳雕,乐清的非遗还有很多,如龙档,首饰,龙南拳等。

  参观完毕,一件件精美作品时时刻刻浮现在我的眼前,每一件作品都那么精雕细琢,富有想象力,那背后凝聚着雕刻家那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更让我感受到了家乡传统工艺美术无穷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6

  今天,老师布置我们回去写一篇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文,我不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去问妈妈,妈妈也说不清楚。

  于是我和妈妈用了“百度”搜索,网上是这么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的民间文化遗产。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看了这些,我还是摸不着头脑。于是我又去请教爸爸,爸爸说:“我们武义有一个非物质遗产展览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我们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看见里面陈列着许多来自民间的`玩艺儿,这里有精美的剪纸,有竹子做的生活用品,还有根雕艺术品……。还有些东西我看都没有看到过。

  这时我突然看得一只木头做的小船,我问展览馆的叔叔:“这是什么?”叔叔说:“这是龙舟,以前我们武义人是推龙舟的。在端午节那天,人们在河中把龙舟从上游推到下游,表示把疾病送走,因为以前河水很浅,所以我们这里的是拿来推的。”

  我们要离开时馆长对我们说:“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让大家去认识它,了解它。”我明白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从认识它开始。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7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星期三下午,阳光明媚,我们全班同学兴致勃勃的来到非遗文化中心,来欣赏各式各样的国遗风采。

  穿过长长的走廊,走上楼梯,我们来到了非遗文化中心。一进门,同学们就四散开去,我朝四周望了望,忽地有个东西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原来是一座黄杨木雕。

  我急忙跑去看,只见这个作品边上写着:“苏武牧羊”四个大字。我便细细观察起来,只见苏武手中执着节龙杖,丰富着它宽大的衣袖,他的眼睛正望着天上飞过的雁群,苏武的脚下,有三只小羊,它们形态各异,一直在低着头,似乎在寻找草吃;一直抬着头,望着苏武,好像在问:“主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呢?”,还有一只小羊,正凝视着远方,似乎是在思念它的亲友们。看着看着,我不禁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隆冬时节,凛冽的寒风一刻也不曾停歇,茫茫北海上,人迹罕至,唯一和苏武做伴的便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

  我转过身,发现了一个“大家伙”,走进一看,原来是一条首饰龙,有好几层楼阁,每个平台都演绎着不同的故事,看!那是三气周瑜,农妇织布……个个栩栩如生,犹如一幅幅活生生的民间生活图。

  今天的参观快要结束了,我看着这些作品,不禁感叹道:“我一定要保护好家乡这些宝贵遗产,让他们经久不衰,永远传承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8

  从古至今,物质文化遗产一向是人们的宠儿。它们可摸,可触,精美的做工,别致的外形,给人触觉上极大的满足。相比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欢迎程度就少得可怜,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它独特的韵味。

  今天,我跟随妈妈来到上虞图书馆,还了书,也借好了书。下楼时,我一眼瞥见电梯旁边有一座仿古建筑,我抬头看牌子,上面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大大的问号占据了我的头脑,于是我在征得妈妈同意后,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建筑的大门。进去之后,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座泥塑:一位老人与一位妇女正在补一张破掉的渔网,旁边有几只小鸡在啄食米粒,还有一只强壮的母鸡,墙上挂着铁叉和各种渔业工具,这泥塑雕得活灵活现,尤其是那几只鸡,更是栩栩如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梁祝”的故事了,这里把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浓缩成六幅图,分别是“英台思读”、“三载同窗”、“私定终生”、“楼台相会”“哭祭山伯”、“化蝶双飞”。

  每幅图都是黑底白线,与名字丝丝入扣。旁边同样有一座泥塑,讲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的`故事。祝英台男装正与梁山伯在桌前诵读,两人的神情都很严肃,我不禁为他俩的故事轻轻叹息。我又看了古代戏剧道具,舜虞传说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个都是很精彩。出来后,我仍然回味无穷。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直接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它给予人的,是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9

  听妈妈说,她工作的乡镇有一项很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刺无骨花灯。今天我和几个好友带着好奇心又来到了皤滩,妈妈把我们带到了制作无骨花灯的工作室。

  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只见她亲切地和我们一一打招呼,还作了自我介绍,她说她叫王汝兰,是仙居无骨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中年纪最大的,今年已经83岁了。

  王奶奶递给我们六张纸,上面都刻着同样的图案,王奶奶告诉我们要用针把图案的轮廓都戳出来,这样灯亮起来就会显得更好看。就这样我们一边戳一边听王奶奶讲花灯的历史故事,王奶奶说:仙居皤滩花灯源起唐朝,据当地宗祠堂谱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皤滩民间就有盛大的`闹花灯活动,当时人们把花灯称为唐灯,也有人称它为神灯。民间制作花灯的工艺也比较复杂,要经过绘图、烫纸、凿花、刺绣等十道主要工序。 听了王奶奶的话我兴趣大大提升。

  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漫长过程,我们终于把花灯装好了,我揉了揉酸痛的手腕,看看自己的成果——美美的针刺花灯,心里还是很自豪的,虽然比不上王奶奶的手艺,可是我觉得自己做的花灯是最美的。

  怎么样?想不想也来皤滩试一试制作传统的针刺无骨花灯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10

  回到家以后,我看着手中那个香香的,精美的小香囊,不禁又想起了今天下午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制作香囊。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的铃声打响了。有两个老师拿着一大包材料走进教室。东西可真不少!有精美的小袋、一包包的香包、许多棉花,还有几个黄色的小罐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老师一进教室就立马迎来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老师并没有马上将那些材料发给同学们,而是打开了她讲课的PPT。这个时候同学们才知道:原来老师和一般教做香囊的老师不同,她此行的目的并不是教我们如何缝制香囊的包装,而是给我们讲述更加重要的香囊的“内心”:香囊中的'药香。

  药香可是门大学问,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满族独有的一种制药方法。而传统的药香文化,便是以香囊这种形式呈现给民众们的。

  老师先给我们看了一个视频,视频中那个磨药手法熟练,在给一个学生传授香药的知识的,正是现在正站在我们讲台前的那位老师。通过视频我们还知道了:这位老师就是满族宫廷药香的第代六传人——白英艳。

  老师将那些黄色的小罐子从前往后的传下来,让我们闻一闻药香味。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奇特的香味。这就是香药。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我们注意到老师PPT上第一页下面的小字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了老师还是杏林芳香医学研究所的所长。

  接着,老师为我们讲述了香囊的来源。在古代的时候,他们的衣服上是没有口袋的,所以出门的随身携带物一般都放于这种囊中,在外出时佩戴于腰间。所以香囊在古代的时候被人们称作“佩囊”,又称“荷囊”,“容臭”。一直到汉魏时期,香囊这个名称才正式出现于文献中。而现在的香囊早已不是放东西的了,而是被人们用来当做装饰品或者用于除臭。

  当老师讲完这一系列的和药香有关知识以后,才开始发材料。每一个人都拿到了一个浅蓝底,上面拿金线绣了“康”、下面垂着蓝色流苏的一个精美的小袋子、一袋小香包,里面装了四分之一的药、还有为了不让香味散发的太快而放在最上面的棉花。老师告诉了我们制作的方法,我们就开始制作了。

  我先将那个小袋子的最上面打开,将小香包对折两次成为一个小长方体后塞进小袋子里,再到老师那里放了一勺玫瑰和一勺桂皮的药香,最后再塞上棉花封顶,并将小袋子的上面拉好,重新合上,它就摇身一变,从几个材料变成了一个精美好闻的小香囊。

  从视频中我们知道,这个药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因为现代年轻人的懒惰而快要失传了。所以如果我们以后有机会已学习并传承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勤奋,好好珍惜,绝不让更多的非遗失传!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所以我们身上负担着很多责任,谁都不能懒惰!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以后像钟南山爷爷,袁隆平爷爷那样一个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这样和平的年代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11

  今天下午,我们神神秘秘地来到多功能厅,不知是有什么事。

  大屏幕上用艺术字写着几个字:花鼓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猜到,今天肯定会演花鼓戏。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有点害羞地上了台,说:“好,欢迎我们现场的领导嘉宾,还有我们的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来,无疑是要给大家介绍了解花鼓戏。”视频开始播放了,同时,演员也在台下换好衣服,涂好口红,扎好辫子……

  10多分钟后,表演就开始了,先出来的是一位身着红色貂皮大衣,拿着红色的孔雀扇子,扎着一个辫子的女演员;后面紧随其后的'是一位身着绿色官服,拿着褐色手杖,戴着灰色帽子的男演员。女演员走路时,做着兰花指,走着十字步,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男演员则横着手杖,伸着两根指头摆了个看似亮掌又不像亮掌的动作。我猜,他们是一对夫妇,正一起要回去吃饭呢!

  我觉得最精彩的就是这些啦,以后表演花鼓戏要到我们学校来就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12

  从胡同口绕进去,七拐八弯地在一个迷宫里乱逛,快要无心寻找之际,领头的断然一喝:“到了。”

  从远处飘来一阵腻人的油味,随后在一阵黄烟中瞥见了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大叔,在河边经营着一个摊位,摊位前冷冷清清,领头的大哥说:“诺,好了。”

  我们是来找民俗遗产的。半信半疑,踌躇地向前,大叔早已注意到我们,喊道:“来点灯盏不?“队伍中的.“李同志”已赶作业大半个下午,肚子早已缴械投降,眼见什么都想吃,一闻油味,一闻此言,断然翻出一张大钞,决心买不计其数的食物而大快朵颐。

  大叔边翻面胚边与我们唠嗑:他家三代都是做这行的,做了大概六十多年,几乎每天都在这里卖灯盏糕,见识了一块地方的变迁,生意越来差,人来人往,这块地方差不多都被人给遗忘了。人们建了许多大地方以供吃喝,而这块老城的小吃无人问津,好多人被迫去放下老祖宗的行业去干活以谋生计。十几年下来,只有寥寥几家还在苦撑,基本上都在亏本,为的只是自己的记忆中的执着的老本行能延续下去。

  又说到生活:没有钱开店,只能在路边摆摊,被城管罚了钱,又没收了东西,多弄了几次,就被迫学聪明了,买了辆二手车,以防万一。

  然后,是沉默。

  许久,大叔把大量的灯盏糕煎好之后,就在那默的抽着烟,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了悲伤,感慨道:时代变了啊。“

  无言。

  我们在旁边等公交,“李同志”又咬了一口灯盏糕,随即放下,说:“刚开始还挺好吃的,黄皮焦酥,可惜几口后太油,就没啥胃口吃了。“

  没胃口吃了?是啊,没胃口吃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13

  今天,同学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来考查。

  走进非遗中心,映入眼帘的是那一个个栩栩如生、雕刻精巧的黄杨木雕。看看那一个叫《苏武牧羊》的木雕,那一位老者被刻得惟妙惟肖,就仿佛那是一位真人正在放着羊。还有一个叫《哟哟鹿鸣》的.木雕,那雕得是一匹匹鹿正在山上飞奔,所谓是万鹿奔腾啊!还有《枪挑小梁王》、《大地》、《滴水观音》、《柳枝观音》等很多古朴端庄、色泽鲜润光亮的木雕呢!

  再往前走,就是中国一绝的首饰龙了!这个首饰龙金碧辉煌、美轮美奂。仔细看那条首饰龙,那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有:挤棉花、农妇织布、艄公摇橹等。后来,我们又听了讲解员的话,知道了这条首饰龙,长4.5米,高3米,宽2米。讲解员孜孜不倦地讲解着,她说:首饰龙中间龙身上有5-7层楼阁,外部以细纹刻纸装饰,内部楼阁上有70多个亭台,光人物就近有300个了!这一整条龙灯,装有木制齿轮转动装置,才使上面的人物动了起来。

  欣赏了首饰龙,下面,就到了我最喜欢的地方细纹刻纸!细纹刻纸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真得好悠久啊!细纹刻纸是古代瓯越文化的重要部分,被誉为中国剪纸的南宗代表。乐清的细纹刻纸大都以传统题材为主,包括了花卉、鸟兽、戏曲人物、神话、山水等。这细纹刻纸把那一幅幅图画刻得仿佛那是活的一样,那儿图画可多了,如:《一百零八单八将》、《西游记》等,细纹刻纸刀法工整细腻,图案细如发丝。

  后来,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非遗:非遗,再见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上了大巴。我心想:非遗可真是我们乐清的瑰宝啊!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14

  星期五上午,老师笑盈盈地走进教室对我们说:“咱班的小记者们,今天下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人员要来教你们做香包!”我们都非常高兴和期待,因为我们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自己一份贡献,所以我们都表现的非常积极。

  下午上课以后,我们满怀期待的来到会议室,等待老师的到来。过了一会,老师走了进来,对我们说“同学们,我是教你们做香包的王老师”。王老师三四十岁的样子,长得十分和蔼可亲,,我们都特别喜欢她,王老师和蔼的对我们说:“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方形布头,然后对折成三角形,然后用针和线从右下角从下往上缝到上面那个角,再从上面那个角缝到离左下角三公分的地方,再把缝好的布反过面来,从这个角往里装棉花和香料,最后把这个口缝好,就做成了。如果有挂饰的,比如小铃铛之类的会更加好看的,下面就开始动手吧!”

  我们开始按照老师说得做了起来,但是到缝的`时候我才发现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一直缝不好,只好向同学请教,他耐心的教了我很多遍,但我还是学不会,我很着急,有点想放弃,我突然想到了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的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到底!于是我想:“我一定要坚持!”于是我就又认真的反复练习,终于在同学们都快做好的时候我才缝完,这才松了口气。

  看着我那虽然缝的破破烂烂。上面有着无数针孔的香包,但是我还是开心的笑了,因为这个香包凝结了了很多的心血和汗水啊!

  在这次做香包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做香包,还理解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真是受益匪浅啊!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精选20篇)03-07

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抄报分享04-30

物质与精神作文06-05

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情况汇报08-13

祖国文化遗产作文04-07

化学常用的物质的分离方法03-22

物质运输的路线教学反思04-02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反思 04-07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