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元宵节儿歌

时间:2023-02-08 14:50:45 欧敏 元宵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元宵节儿歌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最重要之一个节日。大家相聚在一起放烟花、猜灯谜、吃元宵等。还有一些地方在元宵节这一天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热闹非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之关于中班元宵节儿歌。

中班元宵节儿歌

  中班元宵节儿歌

  中班元宵节儿歌(一)

  《闹元宵》

  元宵节,真热闹,看花灯,吃圆子,

  小牛灯,哞哞哞,小狗灯,汪汪汪,

  小龙灯,飞得高,小兔灯,跑得快。

  中班元宵节儿歌(二)

  《元宵节》

  广场上,真热闹,摆满元宵原材料。

  你搓搓,我按按,大家动手做元宵。

  比一比,赛一赛,元宵游戏多好看。

  中班元宵节儿歌(三)

  《元宵节》

  元宵节,月亮圆。圆圆元宵黏又甜。

  观花灯,踩高跷。大街小巷真热闹。

  宝宝对着月亮笑,又是一年春来到。

  中班元宵节儿歌(四)

  《十五元宵》

  十五之月亮园又园,十五之汤圆甜又甜。

  十五之鞭炮响响响,点着烟花把歌唱。

  十五之灯笼亮亮亮,拿着火烛把迷想。

  中班元宵节儿歌(五)

  《元宵好》

  元宵好,元宵妙。元宵好吃呱呱叫,

  赏花灯,猜灯谜,欢天喜地闹元宵。

  中班元宵节儿歌(六)

  《正月十五》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花灯,

  耍狮子舞大龙,圆圆之汤圆碗里盛,

  你一口我一口,甜美之生活好心情。

  中班元宵节儿歌(七)

  《元宵节》

  窗外月儿圆又圆,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庆团圆。

  中班元宵节儿歌(八)

  《元宵灯》

  元宵灯,真热闹。看花灯,吃元宵。

  飞机灯,飞得高,兔子等,拉得跑。

  小朋友拍手笑!

  中班元宵节之由来

  元宵放灯之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之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之狂欢节。唐玄宗时之开元盛世,长安之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之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之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之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之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之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之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之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之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之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之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之内容。 历代大家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之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之面食,到宋代有盐豉汤印绿豆粉做之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之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之“情人节”。

  传统社会之元宵节是城乡重视之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元宵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之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之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大家逐渐失去了共同之精神兴趣,复杂之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之食俗。

  元宵节习俗

  1、吃元宵:元宵是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北方为“滚”元宵,南方为“包”汤圆。

  2、赏花灯:是元宵节必作的一件事情,除燃灯之外,还可以放烟花助兴。

  3、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4、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起源于上古时代。

  5、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6、舞狮子: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7、划旱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8、走百病:元宵夜妇女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主要的目的是驱病除灾。

  元宵节的习俗

  吃元宵

  吃元宵是最有代表性的习俗之一了,每逢元宵节各种馅料的元宵都是大热门。在古代元宵比较单一,现在的元宵有豆沙馅儿、芝麻馅儿、果仁馅儿、甜的咸的应有尽有。烹饪方法也不再是单一的水煮,大家可以油炸、煎炒等等。吃元宵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对农历新的一年也是美好寄望。

  猜灯谜

  猜灯谜我们提到过,从古流传至今。在元宵节当天,很多地区的主街道会点亮灯笼,挂上准备好的灯谜条等大家去猜。各种谜语对应着各类奖品,猜对了快乐加倍,猜错了也能乐呵一段时间。

  看灯展

  元宵节的夜晚是绚丽且热闹的,每逢正月十五,闹花灯看灯展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西汉开始就传承到现在了呢。到了正月十五,大街小巷都会挂满灯笼,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灯笼装扮整天大街。有小朋友喜欢的动物,也有大人们叹为观止的宫灯等等。

  舞狮子

  舞狮子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在很多的节日活动中都能见到,元宵节自然也不例外。从唐朝开始,舞狮子这一绝活就延续至今,两个人藏在狮子服里,利用手脚优势来进行配合,给群众们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的精彩表演。

  元宵节简介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元宵节的美好寓意

  1、元宵节舞狮子,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2、元宵节杨枝插门,寓意着阳能的生发。

  3、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4、元宵节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5、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6、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

  7、元宵节到来时,节日经济被搅热。

【中班元宵节儿歌】相关文章:

元宵节的儿歌08-09

圣诞儿歌12-24

中班交通安全儿歌顺口溜(精选11篇)11-11

儿歌小寒文案12-23

中班元宵节活动方案12-24

元宵节中班活动方案03-16

交通规则儿歌08-24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06-26

交通安全儿歌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