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读后感

时间:2020-12-26 09:49:0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泪珠与珍珠》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泪珠与珍珠》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泪珠与珍珠》读后感

  《泪珠与珍珠》读后感1

  琦君的《泪珠与珍珠》如一枚小小的石子,投进了我心底那片平静的湖泊,一圈圈微小的波纹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泪。

  幼年的我,和琦君的儿子一般冥顽不灵,和琦君一样淘气捣蛋,但我的母亲却未气得掉眼泪,我的父亲也未曾对我说过,母亲的泪是为了冲洗沙子而流的。

  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虽然我的母亲并非男儿,但我却觉得这句话用在她身上万分恰当。母亲的泪,是极其少见的。即使在父亲被推进手术室,粮食被洪水冲走,家里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时候,母亲也没有流过眼泪。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可我却觉得母亲是铁做的。在父亲病倒后,母亲用瘦削的肩挑起了所有的重担,成了整个家的支柱。母亲的坚强﹑勤劳﹑能干,在村里“小有名气”,“女强人”的称谓在方圆几十里广泛传开。谁也没想到,当得知我中考成绩不佳,姐姐大学毕业难找工作的时候,母亲却流泪了。在母亲的一串串泪中,我看到了她对女儿的无限期待,对女儿前途的深深忧虑。

  后来长大才明白,在每个坚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方软弱的空间,正是我和姐姐的前途,牵动着母亲的这方空间。母亲的眼泪,不像流泪观音的眼泪那般慈悲,也不像基督徒的眼泪那般纯洁真挚,那不是辛酸的泪水,也不是报怨的泪水,而是饱含着爱与深情的泪水,那泪水,是鼓励的泪水,是期望的泪水,是关怀的泪水,一直流进我的心田。

  的确,母亲的眼泪,并不是为了把沙子冲出来,而是像牡蛎造珠一样,把沙子变成一粒粒珍珠。然而又有谁知道,在形成珍珠的过程中,母亲忍受了多少生活的磨难!我深信,在看到珍珠时,她是无悔的。琦君的儿子不知道他就是让妈妈流泪的沙子,但我却是清楚地明白的。

  美国女作家奥尔珂在《小妇人》里说:“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母亲的心倒是愈加温厚了,然而为何母亲的眼睛,却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模糊?那茫茫的白雾,为何遮住母亲的眼睛,让她不能看清一切,是泪水流的太多了,还是母亲老了?

  沙子深信,在珍珠诞生的那一刻,母亲的脸上终将露出浅浅的笑意。

  《泪珠与珍珠》读后感2

  很少能因一篇简单的文章而感动,久而久之,仿佛自己的心都变老了,在学习《泪珠与珍珠》后,我的心似乎又重新年轻了一次。

  该怎样形容那一种感情呢?它人人具有,与生俱来,像清晨叶子上的一滴露——单纯,唯美,透明,一种纯粹无杂质的感觉,它因感动而流泪,因喜悦而哭泣,因珍惜而热泪盈眶。冰心将雨后的青山看作泪洗过的良心,干净纯洁。白居易,杜甫在诗中将眼泪描绘的淋漓尽致,那种至高的境界,无法用言语表达。骨肉团聚,相拥而泣,任老泪纵横。母子间感动的眼泪,观音慈悲的眼泪,为耶稣而感激的眼泪,世间种种的眼泪,世间无数的情丝。

  可以这样说吧,流泪的人都是内心充满情感的.人,他们之所以会流泪,只是由于他们内心充满了数不清的情结,他们善良,多情,他们多愁善感,他们为生活而动情,他们的心融在社会中,所以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的落泪。他们的内心流淌着爱的清泉,永不枯竭。心中有爱的人是会幸福一辈子的,幸福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状态。在清洗百叶窗帘时欣赏咏叹调,花费一些世间整理壁橱,这些都是幸福,与家人共进晚餐,也是一种幸福。幸福就在此刻,而非“有一天”这种遥远的允诺中。若我们能热爱自己的生活,该多幸福啊,那样我们就能经历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很多眼泪背后,都倒影着幸福的影子。因幸福而流泪,我们变的更幸福。不要去恨任何人,因为他也许一直都是爱你的,种下幸福的种子,让幸福在你心灵深处开花结果。

  亲爱的,请少流一点因仇恨,悲伤,痛苦的眼泪,多流一点因喜悦,感激,幸福而产生的眼泪。相信我,那样你会变的更幸福更快乐。珍珠是牡蛎痛苦艰辛而产生的结晶,而我相信眼泪是快乐幸福产生的结晶。你是愿意选择得到哪一种结晶呢?

  身处何处,要心怀爱心,因为快乐,爱与微笑总会渐渐的蔓延四方。尽管生命的旅途充满荆棘,当还要笑对生活,为今天你做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

  《泪珠与珍珠》读后感3

  单是从这个题目的意思上来看,就有些许的百思不得其解。泪珠与珍珠光是个“珠”字相同,但是泪珠是液体,珍珠是固体。这泪珠与珍珠又如何奇妙的联系在一起呢?

  我带着这个疑问阅读着这篇文章,可是这一遍读完后我如细针着地而寻找般探寻不到它的精髓。如此深不可测的散文是一位名叫琦君的作家边回忆边写的,它记述了曾经只是个高中少女的她对人生的一些透晰。

  这篇散文记述了几件事,分别是高中回忆、品析诗句、教育回忆、牡蛎道理、佛与耶稣的故事。其中眼泪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而珍珠是在讲牡蛎的那一段出现的,可是它究竟与全文内容有什么关系,我还是摸不着头脑,于是我紧接着第二次精读。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作者在文中写到她在高中学课文时读到这句,觉得很美。我也觉得很美。的确,眼泪带着痛苦离开人的心窗,必定让眼睛舒展明亮;饱经风霜的心绝对会慢慢地对人世有所了解,从而变得温厚。文中写到作者在品析了另外几句诗所深受启发,紧接着又写到了作者儿子顽皮而气得她眼泪横流。此处作者绝妙地运用了一个写作技巧,他儿子认为妈妈哭是因为眼睛进沙,作者则将儿子比作那颗沙。绝妙的比喻将童稚的语言赋予了深度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感情变化。

  后来把牡蛎孕珠的过程比作牡蛎在困苦中不懈但也流泪,但这眼泪就如孕育出的珍珠般宝贵。结尾也记叙了佛流泪和信徒为基督流泪的事。此时全文完结,我也理解了全文的含义。它不仅辩证了泪珠与珍珠间内在的深层含义,还展示了作者高品味的人生追求,以及作者旷达的生活情致和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高尚的人格。我全文读下来,感到了上面所及的感受,更深感作者感情之真挚细腻,且她的清秀柔婉,值得细品学习。

  《泪珠与珍珠》读后感4

  《泪珠与珍珠》是琦君的一篇散文。琦君的作品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影片唯美的风格、伤感而复杂的人物关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泪珠与珍珠》这篇文章比较短小。如果说孙犁的写作风格是“竹笛里吹出的民歌,清新俊逸,如诗体小说般,那琦君的《泪珠与珍珠》的写作风格就是“花园里飘出的玉兰香”,清丽、淡雅、不落俗套。

  人们往往认为流泪是懦夫的行为,是软弱的表现,是不坚强的,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殊不知有多少人的泪水是在无奈与激动时流下的。即使泪珠是在伤心、痛苦时留下的,但对于忧愁难过的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灵魂上的放松呢?

  在如何看待泪水、泪珠的问题上,琦君自有她的一番见解。在少女时期,琦君喜欢“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的确,这个句子很优美,给人一种冰冰凉凉的淡淡清新之感。给人留下无限的空间去想象、体会。

  人生处于花季雨季,总偏爱那种朦胧、模糊,带着薄薄凄凉、夹杂着淡淡忧伤的文章,而年少时的琦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琦君说,不知愁的少女,最喜欢写的总是泪与愁的诗。“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的确比喻巧妙,给人“回肠荡息”的无限忧愁,其实“双泪珠”不正是她在思夫之极留下了“珍珠”吗?

  在茫茫世界上,有时我们难免会迷失了方向,面对亲情、友情、爱情,谁能保证自己“一路绿灯”呢?谁能不留下“串串珍”呢?何必要强求自己呢?强求自己不滚出“精神上的粒粒珍珠”呢?为什么不让一切顺其自然呢?

  读完琦君的《泪珠与珍珠》感慨万分,让我们珍惜泪水,珍惜这纯洁真挚的泪珠中凝聚的所有珍珠般晶莹美好的情感。

  《泪珠与珍珠》读后感5

  晶莹剔透的泪珠如同珍珠一般美丽动人,然而它的珍贵更在于拔动了自己和别人的心弦,这样的美丽是惊心动魄的。

  说到泪珠,就会想到哭,一位作家也说过类似“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的话,他说“哭能够舒张肺部,冲洗面孔,锻炼眼睛,并且平息火气”可见哭与泪珠虽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却也不能相提并论。相比之下,泪珠所包含的可能更多,它更宁静,更深刻,更隐蔽。因为伴随着哭泣的除了籁籁泪珠还有阵阵哭声。而无论是嚎啕大哭,还是哽咽抽泣,总是凄惨悲哀的。

  眼泪流多了也总不会愈益清明。白居易杜甫的泪,一般人是很难尝到的,即使细细啄磨,也未必能体会。经历几十年风雨人生,饱受离别思想之苦,体会养儿艰辛的琦君向我们呈现了她深情凝重的眼泪。因为亲身感受,每一次泪水冲洗后,内心总能得到更深层次的感化,对生活也悟得更透。达到如此境界,不仅需要经历酸甜苦辣、悲喜交加的戏剧人生,更需要一个清醒理智的头脑。眼泪,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只是一种感情的渲泄物,清除苦闷忧虑的洗涤剂。是有一部分人,经过眼泪的清洗,重新审视自己,重新看待生活进而走向成功。可更多的人总会因为同样的事周而复始地流泪,他们被笼罩在悲愤的阴影中,失去了理智,忘记了思考。眼泪因此而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不再让人清明而让人沉沦。

  我们可以因为幸福而流泪,可以因为感动而流泪,却不可以因为懦弱而流泪。眼泪,是人类表达感情最美丽的语言,却不是逃避生活种种不幸与困难的借口。

【《泪珠与珍珠》读后感】相关文章:

掉在键盘上的泪珠散文06-16

游珍珠林作文08-11

珍珠鸟课后反思11-26

《珍珠泉》教学设计12-03

历史典故:“珍珠王”的传说12-18

《珍珠鸟》评课稿10-22

农夫与蛇读后感05-01

演讲与口才读后感07-01

珍珠鸟课后反思4篇11-27

马提与祖父读后感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