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来历解释

时间:2020-11-29 12:02:32 寒食节 我要投稿

寒食节的来历解释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寒食节的来历,一起来看看吧!

  寒食节的来历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民俗专家介绍说,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期。整整一个月都吃冷食,对身体实在不利,汉代改为3天。

  寒食节从晋国开始后,延续了不少年代,中间也有严禁寒食习俗的,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但时间不长,“寒食禁火”之风又在民间自发兴起。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寒食节都被当作重大的节日。唐朝时也仍然被作为全国性的隆重节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专家表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习俗。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

  赵之珩说,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慢慢消失了。或者说寒食节成了清明节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这个节日,有助于人们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和民俗内涵,非常有意义。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有城隍出巡的仪式。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山东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般叫清明,少数地区叫寒食节,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垦利地方自清明节前三日算起,称“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为清明,人们于这四天内扫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又称清明节为“鬼门关节”。扫墓是清明的一项主要活动。旧时,泰安的扫墓仪式比较隆重。男主人挑着四个小菜和水饺到祖坟,先将祭品供上,然后焚香烧纸,洒酒祭奠。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扫墓时还要给坟墓添新土。据说,这是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实质上是对祖先的怀念。多数地区是在清明这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而龙口、博兴等地则在清明前四天扫墓。现在一般都在清明这天扫墓。清明节山东各地都插柳条、松枝,据说是纪念介子推。泰安家家户户插柳条,并给狗戴上柳条圈。民谣:“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即墨则习惯戴松枝,寓意要象松柏一样兴旺。临沂、诸城却用柳条、松枝在墙壁等处轻轻抽打,边打边说:“一年一个清明节,杨柳单打青帮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准把人蜇。”清明踏青在山东极为普遍。临朐、滕州的儿童一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风筝。有的用柳条做成口哨吹,哨声十分动听。有的地方,儿童仰脸大口呼气,据说可以泄内火。大部分地区都有打秋千的习惯,潍坊地区的秋千有三种:一种是直秋千(适合老年人玩),第二种是转秋千,第三种是翻秋千。即墨比较重视清明节,这天人们一起床就换上节日服装,特别是妇女,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处串门,先看新媳妇坐寒食(新媳妇要象举行婚礼那天一样在炕上坐着),然后去打秋千。秋千甩得高,意味着生活过得好,所以大家都你争我抢,兴高采烈地打秋千。这一天,妇女玩得十分痛快,因此,当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

  寒食节,老北京“寒食十三绝

  1、买一包,饶一包之姜丝排叉

  又称姜汁排叉,听名字就明白了,这里必然有姜啊,但是也正因为这道料,没人不爱,本身过油后的香脆就已然挡不住了,再过了遍蜜,一口下去,酥脆香甜,吃完了简直没朋友了。不光如此,它还有润脾醒胃、增进食欲的功效,也许正因为如此,它不仅是北京传统名称,也是满族茶菜的重要品种,您要馋了,“南来顺”的姜丝排叉最有名,麻利儿尝尝去。

  2、明晃晃金手镯之焦圈

  别说焦圈就是咱们小老百姓的吃食,苏大诗人为此专门作诗一首“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这可是传说中我国第一首产品广告诗。说是广告也罢,但是像金手镯般的吃食,明晃晃的俘获了男女老少的心,甭管就豆汁,还是夹烧饼,就好这口。它特有的做法,一般十天半个月不爱坏,关键是酥脆不皮,但是高油高热量,还是适可而止哈。

  3、慈禧也好这口之豌豆黄

  这道点心不仅是传统名吃,也是咱北京人必吃春味。原料简单的只有豌豆和白糖,干豌豆要糗得恰如其分,而整个过程也是讲究恰到好处,过稀而无法成形,过干则没有细腻的表层,简单的做法,却需要极大的耐心,才能凝结成糕。入口满是豌豆的清香气,一抿即化,细腻冰凉的口感,真是如含春风。当然,最好吃的还是仿膳饭庄所制。

  4、嘎嘣脆之螺丝转儿

  螺丝转儿可是老北京的一种传统面食,是清末宫廷"御膳房"的点心师傅孙德山首创。螺丝转儿外皮是一根根极细的面丝,一碰即酥,极品则是丝匀、不乱、底正、色泽棕黄,吃下去质地是松软的,但是表皮却一定干香酥脆,一口下去,味道久久在口腔里不肯散去。早先小吃店常把当天售不完的螺蛳转儿,用微火烤干水分再卖,烤干了叫“干迸儿”,两个味道,不信您试试。

  5、馋哭你之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这可是清真名小吃之首,又名为“环饼”、“寒具”。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中曾记载:“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由此可见馓子麻花的古老。要说馋哭你,决不夸张,香甜可口的口感,入口酥脆,完全听不了的节奏,虽然好吃,但是热量偏高,还是控制用量。

  6、消失的美食之硬面饽饽

  这道吃食在市面上已经不常见了,它就是似烧饼大小的混糖戧面火烧,面非常有咬劲,入口微甜,且口留余香,用手一掰会掉渣。《食品杂咏》中称:"饽饽沿街运巧腔,余音嘹亮透灯窗,居然硬面传清夜,惊破鸳鸯梦一双。由此可见它是北京小吃中夜间供应的一种面食,已逐渐失传了。

  7、触摸北京之奶油炸糕

  奶油炸糕,这个基本无人不知晓,不太规则的圆形,外表金黄,在过去可是招待上宾的主食。奶油炸糕吃起来,必带白糖,整个口感醇香,第一口下去,感觉软滑浓郁,而外皮的焦脆,让你欲罢不能。

  8、酥脆掉渣之芝麻酱烧饼

  芝麻酱烧饼,这可是家常小吃,但是又是让人无法放弃的,甭管早饭还是涮锅,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最重要的是,芝麻酱烧饼中所含芝麻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防止各种皮肤炎症,还有养血之功效。但是爱上它的理由却是,它香酥的口感,入口之后层次分明而且松软可口,绝对齿颊留香。

  9、老少通杀之萨其马

  梁实秋老先生在《满汉细点》中,表达了他萨其马、花糕、藤萝饼、缸炉等点心的深情。而萨其马是满族的传统小吃,在满语中原意是"狗奶蘸糖"。先将是将面条炸熟后,再用糖混合后,切成小块。就这么一块色泽米黄的点心,老少都爱,口感酥松绵软,香甜的味道吃出了儿时的感觉。

  10、此窝窝不是彼窝窝之艾窝窝

  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酌中志》 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 丸而馅之为窝窝, 即古之‘不落夹’ 是也。 ”一句话就能看出艾窝窝的历史久远,而且是颜值与味道齐飞的点心,色泽雪白的小球,因为以糯米为主要原料,质地粘软,香甜的味道留存舌尖。

  11、名字里有驴素食之驴打滚

  提起北京小吃,最先想到就是驴打滚。用糯米夹馅卷成的长卷,因卷下铺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那样子颇似驴儿打滚而得名。糯米的柔软和豆馅的香甜完美融合,入口绵软,割舍不下的味道。

  12、咬耳朵,爱耳朵之糖耳朵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因成形后似人的耳朵而得名,曾有“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这样的广告语来宣传 。糖耳朵的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也是备受欢迎的北京小吃。

  13、心头好之糖火烧

  糖火烧,已有300多年历史了,从河北传入北京。因其用缸作成炉子,将烧饼生坯直接贴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而它的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酥脆可口,是多少老北京人的心头好。则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为有名。

【寒食节的来历解释】相关文章:

寒食节来历09-10

寒食节的来历作文10-27

寒食节的来历简介04-28

寒食节的来历短文04-27

有关寒食节的来历04-26

寒食节的来历分享04-26

寒食节的来历介绍09-10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09-10

寒食节的来历传说 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