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安徽根雕的艺术风格

时间:2022-06-24 14:24:17 艺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安徽根雕的艺术风格

  早在明清时代的安徽的根雕艺术已经非常发达,同时徽派建筑、木雕、砖雕、石雕、版画、盆景及桐城文学、新安画派等也都是闻名于世,并且人才辈出。至今在安徽许多地方还保存着明代建筑,建筑物上精湛的木雕木刻令人叹为观止。气宇轩昂、雄伟挺拔的各种石牌坊上高超的石雕石刻更是奇巧无比。根雕艺术品也随之得到相应的发展。清代,黄山附近的太平县有个根雕艺术家汤俎,到黄山采挖古木树根创作人物鸟兽,颇有美誉。安徽皖南山区根雕艺术材料也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如椎木、榆、榉、三角枫、紫薇、柞木、梅、松柏、朴、竹根等。

浅析安徽根雕的艺术风格

  毫无疑问,这些原材料为今天安徽根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安徽根雕艺术取材广、新意多、求自然。椎木根用得最多,也有选用竹根、松塔的。根材的多样性丰富了根雕艺术创作内容。徽派根雕艺术在形式及内容上颇有独到之处,如根雕艺术作品《圣火》——熊熊燃烧的火炬,恰似奥运圣火,其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蒋栋梁的作品《岁月如流》,将岁月如流水般逝去的意境,刻画得入木三分。根字也是安徽首创,根字与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将书法中的中锋用笔及线条的圆润厚实很好地表现出来,既保留了根的自然美,又饱含书法艺术的抽象美。根雕艺术作品《赤壁赋》巧妙地将绘画语言与根雕艺术语言融合在一起,耐人寻味。

  在根雕艺术创作上采用壁挂形式,巧借书画艺术语言来丰富根雕艺术内容,拓宽了根雕艺术表现形式,应该说是安徽根雕艺术的一大特色。安徽的根雕艺术创作,因形就势、顺其自然,很少雕刻,着色处理上讲究质朴,使根最本质的美——自然美得到最大的表现。如张红繁的《我的中国心》、刘宜珍的《醉仙》、徐谷青的《残荷听雨》都是利用自然根形创作的优秀作品。

【浅析安徽根雕的艺术风格】相关文章:

浅析安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03-02

根雕艺术简介06-24

民间艺术根雕06-26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06-25

怎样销售我的根雕产品07-03

浅论李煜亡国之后词的艺术风格06-29

有艺术风格的女生个性签名11-06

参观唐祥元根雕艺术收藏展作文07-03

有艺术风格的女生个性签名摘抄07-02

论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