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传承

时间:2022-06-22 01:22:45 艺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民间艺术的传承

  亲近民间艺术 传承崆峒文化

  7月24日,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十大著名高校学生会干部、硕博士研究生等大学生代表30余人走进崆峒山景区。开启了以 “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为主题的民间艺术传承之旅。

民间艺术的传承

  崆峒山神秘的宗教文化、传奇的崆峒武术、完整的明代壁画、逼真的雕像、古朴辉煌的明代建筑群和李白、杜甫、谭嗣同等文人墨客所撰写崆峒美景的诗词,让大学生代表对崆峒山的民间艺术赞叹不已。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代表还针对景区宗教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尤其是在注重景区开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如何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完善景区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独到的见解,真正让养生成为景区发展的主线,让更多的'游人在“闻鸟鸣、听瀑音、沐阳光、赏林雾、品生态”的过程中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秀美。

  此次大学生民间艺术传承之旅—走进平凉,是“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开幕前昔一场序曲,崆峒山作为首站,也将成为爱国主义基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理想场所。

  民间艺术传承致富两不误

  2007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金石社区的民间艺术协会,免费为辖区内残疾人、下岗职工培训,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并负责制作的`艺术品销售,利润全部归学员个人所有,在传承民间艺术文化同时又给辖区内居民闯出一条致富路子。截至目前,协会已创作出各类艺术作品2000多件,代表作品布贴画《56个民族》及8米长卷画《小城晨曲》,2600个易拉罐制作的《中国龙》大型屏风等,远销到北京、山东等地,直接经济效益20余万元。图为该协会会员正在制作手工艺品。

  民间艺术百年泥塑的守望与传承

  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河店镇西郭村泥塑艺人郭保田近日可忙坏了,日日忙订单赶工艺,郭保田老人说:“看着泥塑逐渐让大家知晓并喜欢,我太高兴了,泥塑能传承下去是我一直的心愿,几天来乐得我合不拢嘴。”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在我国民间很早就流传着女娲捏泥造人的古老传说。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000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

  莘县河店镇西郭泥塑源远流长,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河南民间艺人孟三逃荒到西郭村,靠捏制泥塑维持生计,后来全村百姓学会,此手艺代代传承下来。西郭泥塑用红土经渗水、脱坯、铺底、绘色制成。造型简练概括、大胆夸张,不刻意追求形体的逼真,多着意于情态传神,富有生动情趣和余味无穷的装饰效果。题材主要有拓制泥娃娃、苇哨小公鸡和不倒翁。西郭泥塑的人物形象受明清以来戏曲人物描绘方法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泥娃娃主要是民间传说和戏剧中的人物:弥勒佛、送子观音、孙悟空、猪八戒、苏三起解、嫦娥奔月、武松打虎、卧冰求鲤、刘庸判案、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表现喜庆热烈的内容,象征平安吉祥,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体现了鲁西民间传统习俗。西郭的泥塑工艺品曾参展于山东省民间泥塑艺术展览会。《人民画报》曾经以整版版面刊载西郭泥塑的照片。西郭泥塑沉淀着一方水土一方性情,也代表着古老莘县“活”的文物。

  近日,记者来到西郭村感受到了泥塑的制作工艺,67岁的郭保田老人见到我们,他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黄河胶泥,开始了泥塑的制作。说起西郭泥塑的辉煌,郭保田眼中放出了光彩:“别看做的都是些小物件,可件件都有来历。其中的人物都来源于民间传说和故事,一件泥塑做下来要经过15道工序:做模、做哨、取泥、泡泥、砸泥、和泥、做坯、安哨、打孔、脱坯、修光、凉坯、制粉、粉坯、彩绘。且制做用的黏土、彩粉都有特殊的讲究,晾晒也必须是在阴凉处自然风干。这样做出来的泥塑,才能色彩鲜艳,易于保存。早些时候,俺村的泥塑一做出来,就有货郎来收。不是吹,那会儿周边地区家家户户都有俺村做的泥塑,大人孩子都喜欢。靠着这门手艺,一家老小都吃穿不愁。”

  据村干部介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西郭家家户户制作泥塑,每当春节前后,他们便串小巷,赶大集,叫卖于乡里民间,甚至行销县城、省城,影响很大,收入可观。那时候泥塑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玩具,但是现在各种材质的玩具取代了泥塑,现在的泥塑只是用来观赏。

  “做一个泥塑,光积坯的手工活就要3-4天,若复杂一点要6-7天,每年做这些都要耗费4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到春节前后去赶集卖掉。年轻人若对泥塑不感兴趣,一般是坐不住的'。眼下村里人在工厂打工的打工,在家务农的务农,很少有人愿学泥塑制作的手艺了。就连俺的3个孩子都不愿子承父业,都去搞大棚了。”郭保田说。

  河店镇党委书记徐凤华告诉记者,过去当地百姓每逢过年过节买泥塑的传统,也正在被淡忘。工业化的生产用不到泥塑的精髓,但是河店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泥塑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本着“拯救、保护、发展”的原则,激励像郭保田这样爱好泥塑的老艺人继续守望与传承传统文化,这样,我们的泥塑才能走得更远。

  今年西郭村成立了“莘县天工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并与省市知名有专家合作,很多外地人也慕名来到西郭村定制泥塑,郭保田老人介绍说:“现在看着大家挑选泥塑,我制作泥塑的劲头更足了。”

  河南老艺人家传六代布袋木偶戏面临失传

  游客们对木偶戏表演很感兴趣,纷纷拿出相机拍摄

  布袋木偶戏是河南民间传统的曲艺形式,在面积很小的舞台上,由一名表演者操纵木偶,运用口技等表现手法,独立完成所有故事情节的表演。这种艺术形式手口相传,如今,却由于学习难度大,收入不高等原因,面临着后继无人,即将失传的局面。

  张学林老人是河南省周口太康人,年逾古稀的他是布袋木偶戏的第六代传人,如今,他的工作是每天在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里为游客表演布袋木偶戏。在一米见方的戏台的上方,搭着简单的布景,布景下是一道布围子,宽度仅容一人,演出的时候表演者就藏身其中,用双手分别控制一个或几个布袋木偶,将他们伸到搭建的布景之中,通过手部灵活的操控表现人物的情绪和肢体,人物的声音则由表演者通过口技表现。在口技中运用的一种特殊道具叫“错子”,是由两片三厘米左右的铜片捆绑而成,中间留出缝隙,表演的时候将“错子”放到喉咙的`位置,通过声带和气流的震动发出特殊的声音,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

  张学林每天在清明上河园表演五场,每场十分钟,目前演出的剧目是《王小砍柴》。9月6日上午,记者现场观看了这种面临失传的表演。逗笑的剧情,生动的表演,俏皮的方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看,也引发了大家一阵阵的欢笑声。表演的最后,张学林有个从布围子里钻出来的亮相,那一刻,他脸上的笑意十分真切,有着被认可的成就感。

  据张学林回忆,他从15岁开始跟着叔叔学布袋木偶戏表演,共掌握了五出木偶戏。木偶戏对表演者要求很高,除了手部动作和口技之外,还要学会自己制作木偶,即一个人要掌握唱、做、吹、打的全部手艺。年轻时候的张学林,在农闲时候就挑着木偶戏道具四处表演,维持生计,受过很多苦,收入也极不稳定。而他在清明上河园里安定下来之后,又面临了手艺后继无人的现状。

  张学林告诉记者,现在他没什么徒弟,两个儿子中也只有一个愿意学木偶戏的表演,学成可以上台表演,却又不会制作木偶。“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学木偶戏了,一是因为年轻人没耐心去学,没有持之以恒的信心;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收入太低,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受那么多罪,学一门不赚钱的手艺,谁不愿意。不像过去,如果不学会这个表演的手艺,就生活不下去了。”说到这里,张学林重重叹了一口气。他表示,即使以后年纪大了,不能在清明上河园里演出了,但只要还能走动,他会一直免费把木偶戏给大家表演下去。

  在清明上河园里,张学林有个小搭档王坤杰,负责在一旁解说。王坤杰今年17岁,跟张学林久了,开始对木偶戏有了兴趣。他很想学会木偶戏表演,现在已经学了四年,但还仍然不能独自表演,也不会制作木偶。

  王坤杰对记者说,学习木偶戏表演有难度,在学习口技的时候,他不太敢把铜“错子”吞的太深,一旦吞了下去,就十分危险;制作木偶的手艺也很难,现在用于表演《王小砍柴》的四个木偶,张学林就花费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去制作,从雕刻脸部,到给人物制作衣服,都得自己完成。“每一出剧里木偶的角色是固定的,每一出剧都有特定的几个木偶,无法重复,很难。”

  “在现在信息化时代,在网络、时尚文化流行的这样一个时代,这种民间的文化艺术在渐渐地淡化。应该把它弘扬一下,历久弥新才对。”来自浙江绍兴的游客何建平看了张学林的表演后,由衷地说道。

  木偶在旧时称为“傀儡”。木偶戏表演历史悠久,在《东京梦华录》的“京瓦伎艺”中就有过关于杖头傀儡,悬发傀儡,药发傀儡等表演“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的记载。

  广西永福传承百年民间艺术 将彩调唱到街头

  “永福人太喜欢彩调了,逢年过节唱,婚嫁开业庆典唱,田间地头,休闲在街头也在唱,过去下田做农活,劳作累了,放下锄头唱起彩调,今年我已过63岁还在唱,每年还要演出几十汤。”10月12日,参加在广西桂林市永福县举行的广西第三届彩调艺术节的永福居民秦林告诉记者。

  彩调又称“调子”、“采茶”和“嗬嗨戏”,是广泛流传于广西城乡的主要剧种之一,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形式活泼、通俗易懂、情趣盎然,剧目内容十分贴近群众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永福是广西彩调发源地,在这里迷恋彩调的有成千上万人。66岁退休教师曾玉芳带着老年大学彩调班学员参加彩调艺术节,她说,她一家四代唱彩调,她从7岁开始唱,已唱了60年。如今她三岁的孙女也在学唱彩调,她希望彩调能一代一代弘扬下去。

  据了解,永福现有业余彩调队70支,乡乡有彩调队伍,彩调队队员2000多人,他们每年下乡巡演100场以上。在永福,每年都会定期举办“茅江之夏”农村彩调大赛,组织“凤山之春”、“金色之秋”等彩调传承展演活动极大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彩调已成为永福文化符号。

  《刘三姐》是广西彩调的成功代表作。上世纪60年代,《刘三姐》曾在海内外巡回演出一千多场,誉满全球,当年改编自彩调戏的电影《刘三姐》亦声名远播,家喻户晓。

  为彰显彩调艺术魅力,推动彩调艺术的传承发展,10月11日为期4天的广西第三届彩调艺术节在永福县开幕。19个现代剧目,29个传统剧目的彩调大戏将轮番登场,为观众献上一场视听的'艺术盛宴。旨在展示彩调艺术成果、研究其现状及发展前景的“彩调的发展与繁荣、还戏于民”理论研讨会也将同期举行。

  保护与传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泉州的民间艺术瑰宝丰富多彩,有木偶戏、南音、打城戏、高甲戏等等,这些成就归功于一批又一批默默奉献的艺术先辈们,才使得这些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现在,我们很可喜地看到一些年轻人用自己的创作和创新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包括我们木偶剧团中,也有很优秀的年轻人。但是,总体来说,传统文化的现状和传承还是不容乐观。

  一直以来,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为了融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越来越多地忽略传统甚至抛弃民俗,传统文化不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因此,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传统文化濒临灭绝,保护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如何创新传统文化,也是我们的一大责任。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但是用于投入与扶持的仍然是经济方面的项目,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投入还是较少的。这就需要政府多引导。

  以前的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是父传子、师传徒,传承人可以借此谋生。但现在,生活水平迅猛提高,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渠道增多,而且以传统手工艺谋生的已很难养家糊口,哪有人愿意再去学习和传承呢?因此,一些传统文化与手工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因此,如何吸引人才进驻传统文化产业并留住人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所以,传统文化类工作的从业人员也应该尽量通过自己的行为、演出,经常性开展非物质文化展示活动:并适时予以引导,利用各种契机和形式,积极组织民间文化的展示与宣传。而各单位应多组织相关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喜欢、学习泉州文化,并自觉加入这个队伍。

【民间艺术的传承】相关文章:

民间艺术根雕06-26

民间艺术作文07-11

民间艺术的作文03-20

民间艺术的作文10-27

民间艺术作文12-31

民间艺术:天津时调06-24

介绍民间艺术的作文07-01

关于民间艺术作文05-18

【推荐】民间艺术作文07-03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