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鸟的读后感

时间:2022-08-03 17:36: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华龙鸟的读后感范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龙鸟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华龙鸟的读后感范文

  中华龙鸟的读后感1

  语文课上学习了《飞向蓝天的恐龙》,我对中华龙鸟产生了兴致,在图书馆,我找到了沈石溪著的《中华龙鸟》,饶有兴趣地翻开了这本书,迎接我的是一个崭新的恐龙世界。

  这还得从侏罗纪时期说起,也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那一刻开始,主人公双弓型头骨的槽齿类动物“澄”正在躲避“虾魔龙”的攻击,突然,就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前的那一刻,“澄”逃进了一个地洞,而被堵在门口的“虾魔龙”却成了“澄”的有力盾牌,“澄”侥幸地活了下来,但是“澄”的近亲“岫”却不幸灭绝了,它的后代——“屼”倒是生存了下来。

  “屼”不停地进食,产下了后代,终于,这个种类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新一代霸主——“犬齿甲龙”,它们不断吃食,不断胀大自己的'身体。而“澄”的种类,越来越柔弱,生存的希望越来越小,终于它们想到了到树上去生活,我们会发现:它们身体变弱的同时,大脑正在变得发达。

  如果我问你们,最后哪个种族生存了下来?你们也许会说肯定是犬齿甲龙,这样你们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犬齿甲龙不断进食导致同类吃同类,最后也灭绝了,而“澄”一类恐龙却和谐地生活着,最终演化成今天的鸟类。

  看完《中华龙鸟》,我懂得了我们今天人与人的社会,是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上的,只有人类和谐,才能让民族壮大。我也懂得了“适者生存”的道理,一个人只有不断去适应社会,才能更顽强地生活下去。

  中华龙鸟的读后感2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那一瞬间,澄正在一个很小的地洞中躲避蛤蟆龙,所以侥幸活了下来,但它还是受到了轻微的辐射,从变温动物变成了恒温动物。它的后代一点点地进化:为了安全而转移到树上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长出了羽毛和前肢上的两块骨头,并最终学会了飞行。澄的远房亲戚岫没能活下来,但她的孩子——屼竟奇迹般活了下来。它不断地进食、长大,最终进化成了侏罗纪的一大霸主:犬齿甲龙。侏罗纪大黑暗后,唯一一只存活下来的犬齿甲龙崆为了生存,去捕捉澄六代潆,可最终澄六代最终飞了起来,崆也因无处产卵而死去。

  这是为什么?作者认为,我也认为,这一切,就是因为爱!

  但是,爱的太多,会变成害。

  因为被辐射,澄的家族变成了恒温动物,所以它们从以前的互相爱答不理变成互相扶持的一家人,最后感情丰富的像人类一样。

  有一页故事,我印象深刻:澄六代的'邻居汀有一双儿女,还没有长大,有一天它们在树上练习走路的时候突然窜出来了一只黑臀科摩盗龙,黑臀科摩盗龙发现了汀的行踪,于是汀想要把他的儿女赶走,让黑臀科摩盗龙只吃自己,为儿女赢得逃生时间。但是汀的儿女因为和汀感情深厚,不仅没有逃走,而是更加贴紧汀,一起朝黑臀科摩盗龙叽叽喳喳的叫。最后不免一家老小被一锅端。

  所以,如果感情太好,不能“大难临头各自飞”,那么只有把鸟妈妈几个月的心血毁于一旦。在当时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有太多的感情是不好的,在那里,冷血动物都是碰到危险管他亲情不亲情爱情不爱情不管三七二十一脚底抹油立马开溜。我们可能会大骂它们冷血无情不是东西。但是其实在那时候,这种做法很理智,并且冷血动物们都不聚集在一起,都没见过自己的妈妈。

  但是,在侏罗纪大黑暗中,这种懦弱的感情成了活下去的根本,成了希望。而那种冷血,酿成了大祸。成了一个不可一世的种族灭亡的原因。在绝望中,在黑暗中,在寒冷中,依偎在一起,互相依靠,给对方温暖,共患难,一起活下去,是很自然的。相反,那种对同类及不信任,该抱团的时候不抱团,依然对谁都冷漠无情,在弱肉强食世界的法则在侏罗纪大黑暗里仍然运用,那么结果只有一个——灭亡。

  但是这两种生物,都有利有弊,所以我觉得,它们应该学习现代的狼。它们在春夏秋都是独处,母狼带着小狼,保护自己的领地,一旦同类侵入就会没命的咬,但是一到冬天,一到食物贫乏的时候,狼群就会齐心协力,一起捕猎,每条狼基本上都可以分到食物,冬天过去了又解散,回归自己的领地。

  生存的原则,就是这样。在不同的环境下,用尽一切办法脱离危险,使自己生存下去。

  中华龙鸟的读后感3

  母爱,在每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时,母亲便“赋予”了小生命义不容辞的关爱。

  《中华龙鸟》是讲述了在天灾后两种恐龙的变化,“澄”是主角华龙鸟的前身,而“岫”便是冷酷的犬齿甲龙。

  “澄”,它把对子女的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子女面临危险时,它绝对不会离它们而去,自己脱险;它明知斗不过食肉龙,可是它选择了留下,牺牲。是爱,是母爱的驱使。

  “岫”,它们是个可怕的族群。是侏罗纪时期的“恶魔”,是最令“人”闻风丧胆的“老头”。

  在这处处潜伏着危机的侏罗纪时期中,我认为每一种龙都会以自己的生命安全为最依归。但中华龙鸟却突破了这个冷血的传统。相反,它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就如当年“孟母三迁”的故事一样。

  与之相反,犬齿甲龙则给了我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它们的族群则是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天高。找不到食物,便撕食同类,以大欺小。最后,更是以伴侣为食,真是惨不忍睹。

  我在想:若我以一只犬齿甲龙的身份生活在侏罗纪时代,我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会不会成为自己同伴的.点心呢?会不会被自己的伴侣吃掉呢?想到这样的画面,我再也没有勇气往下面想了。

  天灾——大黑暗时代来临了,犬齿甲龙在此次天灾中被淘汰了,而中华龙鸟就心想事成地振翅高飞了。这是不是俗话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呢?

  这本书写出了“心”的最丑陋的一面,但更大程度上是写出了“母爱”的伟大。死亡,在中华龙鸟眼中远比保护子女低,这是我们看到的最“人”性的一面。

【中华龙鸟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鸟奴读后感03-04

《鸟奴》读后感08-10

《根鸟》读后感06-22

《根鸟》的读后感04-24

鸟的天堂读后感04-30

《鸟奴》读后感04-29

《根鸟》读后感06-24

《鸟的天堂》读后感09-16

根鸟读后感01-11

根鸟的读后感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