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表皮更新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23 12:20:09 建筑/建材/工程/家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表皮更新对策研究

  引言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表皮更新对策研究

  一些曾经位于城市边缘的工业厂区随着城市的扩展逐渐被围合在城市中心,不仅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对城市的更新及环境治理造成了不利影响;还有更多仍位于城郊的工厂由于主导产业的更替而处于衰败的边缘,难免不被湮没在城市发展的轨迹下。以搬迁的形式调整城市的产业布局是较为理想的模式,应该正确认识其中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现状分析

  1、北京的798艺术工厂

  原为七星华电集团名下的798、718等几个工厂的厂区,面积约22万平方米。项目由上世纪50年代前东德援建,世界上22个大厂提供技术支持,并由55位德国专家采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工艺和设计理念设计建造。这种建筑风格的厂房目前仅在中、德、美等国家有极少量存留,是世界上仅存不多的,带有包豪斯建筑理念的厂房建筑群,堪称工业发展史上的文物。这种风格建筑的再度兴起源于美国人罗伯特在京城艺术圈内的推荐。目前该区域聚居了大量的画廊、工作室、文化中心等艺术机构。厂房、烟囱、标语和各种现代艺术形式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和文化的冲突。

  2、杭州的loft49

  杭州的loft49创意产业园位于杭州拱墅区杭印路49号,距离古运河仅500米。原为杭州蓝孔雀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腈纶厂所在地(其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杭州化纤厂),美国di设计库中国公司负责人杜雨波在2003年成为首位入驻者。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近万平方米

  的旧厂房里已经会聚了19家企业,从业人员330余人,涉及工业设计、网站制作和开发、室内设计、摄影和绘画等多个创意领域。

  以上三个案例地域不同,基础条件不同,发展的途径不同,境遇也不尽相同。但均为旧厂区演化为艺术家的创意产业园区,在国内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前二者更多地是艺术家们的自发行为,园区内的个体室内空间精彩纷呈,而外部空间、园区环境及道路等要素由于缺少建设主体的统一规划加上租期制约,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如果得不到政府的实质性支持,难免不被商业性的开发所吞噬;而后者则融入较为成熟的商业开发理念,在较长租约的保证下,由一个开发商按统一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在留存历史记忆的同时,使一片面临死亡的地域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但是,不能简单地把loft的兴起和表面的繁荣认同为找到了旧建筑改造,特别是产业建筑改造性再利用的理想模式。

  非loft模式的旧建筑改造

  目前在城市旧建筑改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对象,大部分是“五四”以后建造的。许多在建国后不同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造的民用公共建筑,由于渐渐地被岁月抹去了昔日的光芒,成为新一轮城市改造的目标。这类建筑建成时间短则一、二十年,长也不过六、七十年,尽管大部分未达到其自身的使用年限,但眼前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拆毁、改造、保护、闲置等等。

  让我们再通过几个实例来论述并进一步展开讨论:

  1、外研社(二期)印刷厂改造

  利用旧的印刷厂,把它改成一个办公楼。设计师保留了一些不可以更改的元素——旧厂房的两种结构系统: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重新组合,形成很有意思的一种衔接方式,并且把它暴露出来。室内墙面材料的选用上大量采用与外研社一期工程相同的深红色陶土面砖,并且在一、二期之间用钢构廊桥连接,使得两座建筑物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建筑物建于1909年,原来是学生宿舍,由两层的侧翼夹着一个通风和采光的天井组成,原建筑是木结构的,重量压在石墙壁上,以现代建构方式进行了加固,并将外面阳台的木柱用水泥柱取代,以同等的样式来模仿原始材料,将原有的砖块修补或取代,连沙浆接缝都做成和原来一样。特别给天井加上玻璃天窗,创造出一个中庭,但是从外面看不到,原有的门都保护起来开向画廊的两侧。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校区

  2002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斥资2.3亿元成功竞购破产的原陕西钢厂的近千亩土地和所有厂房,将其中的四百余亩厂区改造成为目前的华清校区。其中,除学生宿舍和部分食堂外,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楼等四万余平方米的建筑均由原厂房改建而成。整个校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设计在保留了许多工业建筑的象征性构筑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其他功能。不仅节约了建设成本,还吸纳了部分原陕西钢厂的下岗职工再就业。 旧建筑的多样化改造利用

  尽管仅通过几个实例是无法准确把握城市旧建筑改造利用的规律的,但还是有一些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32分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死去,但现代主义建筑及其理论的历史成就和存在意义是无法抹杀的。

  其次,这些近现代建筑,经过了几十年的历史沧桑而仍然富有生命力,“并非在于其建筑学上的成就,??而是人们能从中体味到历史的沧桑 ”。

  过分夸大旧建筑的人文、历史价值,并不意味设计师完全解读了其中的“文脉”关系,也不意味现代的语言超越了现代主义的语境,反而容易背负上历史的包袱。特别是在建筑形式上的简单复制,根本不能带来建筑学科的进步,只会是一种牵强附会的做作。

  2、 寻找建筑技术的文脉关系及新技术应用的切入点:

  文脉,英文为context,原意指文章中的“上下文、前后关系”。在语言学中,该词被称作“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后语。更广泛的意义上,引申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他事物的关系。设计中译作“文脉”,更多的被单纯地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或承启关系。

  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技术上分析,是否也存在context?许多产业建筑,可能其身世中并没有引人注目的人文经典,但从建筑结构技术上讲,其当时所采用的结构体系——如无梁楼盖、折板屋面、薄壳结构等(类似北京的798工厂厂房),到今天都是一些较为先进的结构选型方案,在降低楼层的高度,节约结构空间,大跨度空间利用方面均有创新之处。

  因此,在建筑技术的“上下文”关系中,不仅需要传承勇于创新、大胆尝试的建筑营造理念,更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各种能够充分反映当代建筑技术水平的新技术、新材料,包括一些智能化、生态化的技术或理念。这样做,既可以合理延长建筑的使用周期,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有效的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又可以产生新的建筑形式,使后来者在翻阅这座建筑的往事时,不是简单地回到历史的某一点,而是在了解并学习这座建筑历史演变的整个过程。

  3、 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需要多样化:的权宜之策。

  而另一种比较常规的做法即所谓“置换”,较多见于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如引言所述的情况,似乎这成为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更新的常规手法和惯性思维。

  难道就不能把这些旧建筑改造成经济性酒店、超市、体育健身用房,或者廉租房、单身公寓等等?和谐社会的城市中心不仅仅只有高档社区和时尚产业,也需要为普通人(包括大量的外来务工者)提供生活的空间。比如在杭州汽车发动机厂主厂区的搬迁改造规划中,在拆除破损建筑的同时,保留厂区内原有的食堂、礼堂(电影院)等生活配套建筑,而将厂房在不破坏主体结构的前提下改造成廉租房或小型公寓,提供给城市的中底收入者或外来务工人员使用。如果不考虑土地成本,单就改造成本而言,由于已有的生活配套设施不必新建,因此所需资金不会很大。这比在城市郊区大片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模式,更方便了城市的普通劳动者,更能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

  4、 设计与政策法规的互动与调整,提高建筑适应性:

  反之,国家也需要为旧建筑的改造利用提供更适宜的政策法规。比如说,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改建项目均以参照新建项目、最新规范为原则,由于受现存条件的制约,有些旧建筑的改造项目很难完全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这就需要在针对旧建筑的改造项目上,有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的政策依据,甚至是专门的规范。其次,在相关的规划和土地管理方面,同样需要有与旧建筑的改造利用更相适宜的政策环境。就目前而言,如果采取置换模式,国家允许当地的规划和土管部门调整相应的规划用地性质;如果土地或产权不转让,任何改变用地性质或者建筑用途的方式,均有涉嫌违法的可能。

  5、 合理评判“建筑异用性”:

  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认知水平的提高会带来相应的审美标准的变化和行为习惯的变化。 盾称为“建筑异用性”。可以说“建筑异用性”是普遍存在的,其中原因既有设计者、建造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差异,而更多的是时间跨度的前后差异所造成的。

  建筑产权的更替会造成在不同的业主间产生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同一业主也会在不同的时段提出不同的使用要求以适应功能需求的变化。这种不同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对功能的调整上,也体现在对设计意义的表达上。需要正视这种调整或表达过程中“文脉”关系弱势地位的合理性。比如本文中所举的几个实例均存在由于建筑功能的完全改变所导致的对设计意义的重新定位和表达。

  “建筑异用性”是建筑使用周期相对长期的必然结果。这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否有必要将建筑或建筑艺术视作永恒?“??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足矣乐闲,悠然护宅。”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快速更新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新陈代谢方式呢?在目前的条件和环境下,如果无法准确地判定这是一种适宜的建筑可持续发展模式,那么,建筑的永久性必然对建筑内部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塑性提出较高的要求。建筑的第一任设计者是否可以为后人留一些发挥的空间呢?比如说多采用框架结构或大跨度结构体系,少设计异形空间。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突出设计的个性无疑是多数设计师的目标,但是,空间的个性有可能在时间的维度中趋于混合,甚至同化。

  结语

  loft虽然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艺术家的原始功利目的和文化反叛,??但发展到八十年代以后人们开始普遍认为其表达了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新的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理念。??不可避免地将一种巨大变化引入以遗产再利用为核心的新城市复兴浪潮。 ”借鉴欧美国家loft及旧建筑改造利用的发展轨迹以及国内的一些案例,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国内loft的发展模式只是旧建筑改造利用发展过程中的短期的、过渡的形式,而不应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大肆渲染或论证其发展的必然性。无论是建筑师还是室内设计师,或是其他艺术工作者,眼光不能仅局限在旧的产业建筑这一种类型,更不能将loft作为旧建筑改造的样板。

  参考文献:

  [1] 明 计成,《园冶》,陈植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2] 李允鉌,《华夏意匠》,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重印

  [3] 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 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1

  [5] 周畅主编,《建筑学报五十年精选》,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6] 何可人,关于contextualism的翻译及其他,世界建筑,1990(1)

  [7]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5(5)

  [8] 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