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农业生态论文

时间:2022-06-20 19:32:46 农业经济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态修复农业生态论文

  1材料与方法

生态修复农业生态论文

  1.1试验基地概况

  试验基地设在宁海县桑洲镇里山季村,该地于2012年开始进行生态修复试验研究。通过项目实施,建成了示范区24hm2,其中核心示范区5.33hm2。该基地属于山区丘陵地貌,四周植被以毛竹、茶叶为主,灌溉水源为山涧泉水或山顶水库,清洁无污染,山区稻田属冷水田型。示范区内田块土质为黄泥砂土、砂质壤土,酸性,土地肥力为中等偏下。

  1.2试验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本试验面临的主要风险是:

  (1)自然灾害,如台风、连阴雨等,容易导致田间性引诱剂控制失效,稻瘟病、纹枯病等严重发生;

  (2)稻飞虱,稻飞虱重发生有可能造成较大减产;

  (3)稻谷收割后的价格因素,该因素也会影响本试验结果。为保证本试验的可靠性,通过农业政策性保险、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等技术进行了政策性和技术性支撑。主要包括:

  (1)为加强基地对自然灾害的抵抗防御能力,基地全部购买了农业政策性保险,保障基地最低收入达500元/667m2。

  (2)为加强对基地病虫害的技术指导,不定期邀请有关植保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病虫害测报,并及时提出防治意见。

  (3)在稻飞虱大发生时,及时进行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并适当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

  (4)及时进行优质农产品的宣传与销售,确保上市后的农产品被市民所接受,实现优质优卖。

  1.3采用的农业生态修复措施

  1.3.1土质控制技术

  通过对核心示范区进行田间调査和土样采集分析,掌握了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和基础地力。土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示范水稻生产最佳养分管理技术,合理运筹肥料投入,控制肥料总量,优化肥料种类,适时、定量、精准施肥。通过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应用新型肥料(功能微生物肥、菜饼肥等)、种植绿肥和土壤污染修复作物等多种技术,使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提升农田质量和自净能力,实现农田持续高效安全使用。

  1.3.2物理控制技术

  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特性,选用对害虫有极强诱杀作用的频振式杀虫灯引诱害虫扑灯,并通过高压电网杀死害虫,达到减少田间落卵量、降低虫口基数的目的;具体为:每1.33hm2挂杀虫灯1盏。对于小型害虫如稻飞虱、蓟马、叶蝉、烟粉虱等,则利用其具有趋黄色物体的习性,通过挂黄色黏板来引诱、黏杀,从而减少田间为害虫量;具体为:在育苗阶段,挂黄板20张/667m2。

  1.3.3性诱剂控制技术

  针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害虫的药剂防治效果差或抗药性突出等问题,推广应用性诱捕器诱杀害虫技术。通过性诱捕器诱杀雄性成虫,能有效控制下一代害虫的田间种群数量,从而减少田间施药次数。具体为:稻田每667m2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性诱捕器各1套,菜区每667m2挂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性诱捕器各1套。

  1.3.4生物控制技术

  通过进行营造蛙类适生环境来放养蛙类、种植香根草引诱螟虫、种植开花植物引诱天敌等技术研究,达到生物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田间除草剂和农药用药量的目的。具体为:利用山区原有的蛙类分布,进行田角挖塘养蛙的方式,增加水稻田中蛙类的种群数量;田边主要道路种植香根草引诱螟虫采卵,然后集中杀灭,以减少田间虫口基数;种植芝麻等开花植物或保护好田边路边的野花,以增加农田中蜘蛛、寄生蜂等天敌的种群数量,从而充分发挥天敌对农作物害虫的生物控制作用。

  1.3.5生物农药控制技术

  对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病害及稻飞虱等各种水稻病虫害,有针对性地使用细菌农药、BT生物杀虫剂、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矿物油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2结果与分析

  2013年夏季,连续45d的高温导致稻飞虱繁殖快、世代重叠、虫量上升,据调查,稻飞虱7月3日0.3头/丛、7月18日1.4头/丛、9月11日4.6头/丛,稻飞虱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但还未造成严重危害。从性引诱剂引入的成虫量看,7月10日调查,二化螟成虫量平均为6.7头/桶,幅度4~10头/桶;7月26日调查,稻纵卷叶螟成虫较多,平均为25头/桶,幅度18~45头/桶。从田间为害程度看,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为害较轻,田间二化螟每1000丛有1个为害团,每团为害5~8丛,且直至收获前未见田间有白穗。稻纵卷叶螟虽引入成虫量较多,但调查田间叶片仅有少量苞片为害,据此可判断,二化螟雄性成虫和稻纵卷叶螟雄性成虫均已基本被引诱入桶,从而导致田间幼虫数量急剧减少,因此田间为害较轻。通过农业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产生了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当地杂交水稻平均产值为1500元/667m2,而经过生态修复的田块,产值可达2100元/667m2,产值增加600元/667m2,扣除生态修复增加的成本200元/667m2,纯经济收入增加400元/667m2。

  3结论

  通过实施农业生态修复各项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如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的有益微生物,保持了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大幅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减轻了农残污染,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避免了盲目、过量施肥造成的肥料流失和浪费,减轻了化肥对环境的“立体污染”;同时也具有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经过生态修复的水稻田产值可达2100元/667m2,纯经济收入增加400元/667m2。通过实施农业生态修复,在广大农民中建立了农作物病虫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科学施肥”的观念,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统一标准、统一程序、统一管理、统一监督,从源头上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增强了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开辟了新途径。

【生态修复农业生态论文】相关文章:

绿色生态农业论文07-03

生态农业的运营方式论文07-03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考论文07-01

生态农业水利建设论文06-22

先秦农业生态理念与害虫防治路径论文07-02

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优秀论文07-03

生态农业的观光园规划设计论文07-03

生态农业的绿色食品探析的论文07-03

生态农业对联01-13

生态农业与化肥污染防治策略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