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手的M公司关键员工离职案例

时间:2022-07-12 14:06:47 职场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棘手的M公司关键员工离职案例

行业背景

棘手的M公司关键员工离职案例

期刊属于中国传媒产业的核心层文化产业核心层。在文化产业核心层中,期刊发行占了9.2%,名列第四位,仅次于图书出版(33.6%)、广告公司(15.7%)和电视广告(9.4%),是文化产业核心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由于政策的限制,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期刊出版商在中国大陆地区都是以版权合作和合作经营来进入市场的。现在期刊出版是一个严酷竞争的行业,我国发行量最大的10种期刊只占行业总比例的10%左右。

我国有13亿人口的市场规模,持续十余年GDP超过7%的高速增长,使社会的中产阶层成规模地出现,导致同质化的共性需求主导模式转型为分众的差异化的信息需求和文化选择为主导的供给模式。而期刊本质上是最适合于分众化的情感纸和专业纸,它的需求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有更大的增长。

我国传媒产业近几年和未来几年的发展主题是:2005年改制,2006年扩张,2007年国际化,2008年奥运。这种形势大好的宏观环境给传媒经营有限公司M公司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

公司背景:

M公司成立于2000年,由国内某大型专业出版社与欧洲某跨国传媒集团合资成立,创立初期发展较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数个合作出版项目展开,分别与国内几家不同的出版机构合作。至今已有六种国际知名期刊在国内出版经营。但是在国内市场上其出版的刊物仍未打出知名度,尚未形成竞争优势。在刊物的内容方面,以版权贸易的方式,分别引进集团在国际上几本著名刊物的版权;广告则依托于各刊运营总监所管辖下的广告人员;发行则委托国内知名的第三方发行公司作为其发行总代理。

M公司采用集团控制和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助理及总经理秘书为其左右手,下设财务总监、行政人事总监、各刊运营总监、发行部总监和设计制作总监。公司的中外方持股比例为 60:40,董事长孙中华由中方出任,总经理John由集团委派。 John是公司日常经营的主要负责人。John于1996年来到中国,曾负责集团在中国的各个项目,于2001年接受集团委派担任该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分别来自出版社和近几年的招聘。组织结构图如下所示

业务开展前期,公司资金主要来自集团总部的输入,因此对各部门营收要求较低,各部门均以大规模的人员扩张来达成业绩。经过几年的经营,集团的资金投入减少,逐渐对各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营收指标,对各部门的经营与管理压力加大。另外,在2005年底,集团对John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三年内把M公司打造成国内杂志出版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出版公司。

John在多方压力下,对公司进行了重大调整,调整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员工离职。2006年开始,M公司内人员流动率很高,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间段。而且这种趋势正有逐步恶化的危险,若不加以控制,果断采取措施,会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在近几个月中,又出现了几件令John很难解决的事情。如何处理好这几件有关离职的事件成为摆在John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爱将去留

王刚自1998年开始就跟随John左右,是发行方面的核心人物。在此之前,王刚已在杂志的发行行业从业二十余年,无论是从业经验还是业内的人脉都有着深厚的功底,在国内的杂志发行方面既是John的部下、又是John的老师,John对国内期刊发行市场的了解基本上都是出自王刚。

2001年,John就任公司总经理时,王刚被任命为该公司的发行部总监,领导着发行部十几名员工。如前所述,公司有六份不同的杂志,每个杂志都有一个运营总监,他们分别负责各自刊物的内容编辑和广告经营,而这六份杂志的发行工作则统一由发行部负责。

发行在杂志的总体经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杂志经营的基础,也正因如此,发行部总监与各刊的运营总监之间接触最多,矛盾也最多。在集团不断加大营收压力的情况下,各刊针对发行部的意见也越来越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矛盾的焦点指向了发行部总监王刚。在发行方面,各刊的运营总监都希望发行部能够根据自己的要求做出调整,而王刚认为各刊的运营总监并不了解发行,他们的意见及方案发行部不能接受。对此,曾有人提出更换发行部总监的要求,John没有接受。

上个月,John收到了一份由三刊运营总监联合署名的文件,提请在发行部增设发行推广总监,并提出了一名候选人Jessica。John很清楚他们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个办法逼走王刚。但是,John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在发行部增设了发行推广总监。现在,发行部有两个总监,顿时办公室里猜测四起,都在暗地里传说王刚即将被解雇这样的消息。虽然这个消息还没得到证实,王刚还是觉得有必要与John私下进行沟通。他连续几次通过邮件的方式要求与John面谈。John也觉得很为难,对一个已经跟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老下属,John觉得这一次的面谈很难开口。

(二)处罚风波

就在这个敏感时刻,广州办事处前台文员的离职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上周,John接到了一个来自广州办事处原前台文员的电话,说是在其离职后收到人事经理的处罚通知,指责其在离职前私自格式化公司电脑,造成重要资料丢失,严重影响公司运行,将被扣除其500元工资并处内部警告。她觉得这个处罚有问题,多次找人事部经理但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所以打电话给John申诉。

同时,她反映新来的办公室主任Mary,一上任就多次要求她将原来的办公用品、订票和快递服务等供应商都换成Mary几个朋友的公司。前台文员认为以前的供应商已经有了长期的合作,他们的信用一直良好,为了工作方便,她不愿意换。此后,她经常受到排挤,不得不以出国留学为由辞职。但是,在办离职手续的那一天,Mary大声宣称她私自处置电脑资料,还在办公室内向她大吵大骂,后被同事劝住了。

事情的脉络是这样的。

半年前,广州办事处的办公室主任Lily随同丈夫移民加拿大,这个职位就一直空着。Lily是公司的老员工,当时负责公司与集团投资总部的联络。三年前,投资总部搬到了上海,Lily就负责组建了广州办事处。

四个月前,新到任的人力资源总监亲自到广州招聘了一个办公室主任Mary。Mary三十刚过,据说以前在一家台资企业做过总经理助理,结婚生子后一直赋闲在家。现在,儿子送到幼儿园后无事可做,因此,对于薪水等要求不高。虽然前段时间John也听到过广州办事处的员工对她的不良反映,但人力资源总监说这个人比较有能力,再者,广州离北京毕竟很远,并未来得及处理。现在,Mary已经转正了。

前台所反映的事情与其他一些员工的反映基本相符,John三个月前在广州也见过Mary。在接到电话之前,John并没有看到本应由他签字才能生效的处罚通知书。之后,John找到人事经理,看到了有人力资源总监签字的处罚决定,也看到了所谓的其他同事的证明。处罚决定认为前台私自格式化公司电脑,造成公司资料丢失;而同事的证明却是在Mary的要求下出具的,且均证明只是前台电脑操作不当,进入了安全模式而已。这个处罚决定明显缺乏证据支持。

一方面有人力资源总监的处罚决定,一方面是基本能够判断的事实。如果对Mary进行处理将是对人力资源总监的否定,后面又不知牵扯着中国人什么样的关系网在里面;但不做处理又怕前台对此进行申诉或仲裁,真是左右为难。

(三)严酷的事实

与王刚的面谈在即,另一件让John更加头疼的事情又发生了。

集团曾经寄予厚望的一本时尚生活类杂志,在这几年并没有取得公司所希望的市场回报。因此,在去年,集团就要求John将它的运营总监Christiana换掉。

上周,人力资源总监报告说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在几次深入的面谈之后,John决定聘任Katherine为这本杂志新的运营总监。这些事情除了人力资源总监外,没有其他人知道,John也没有和Christiana谈及此事。

昨天上午,John在公司的办公室召开了一次总监级别的会议,会议的议题就是Christiana的解雇。会议开得很仓促,会上Christiana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面色由原来的绯红变得惨白。会后,Christiana仅用了三个小时就把所有的东西收拾好,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后就默默地离开了公司。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是,就在开会的前十几分钟,Christiana所在部门的同事刚刚为她庆祝完她三十五岁的生日,大家分吃了一块蛋糕,并且说好,下一个生日会让Christiana一边庆祝业绩、一边庆祝生日。John事先并不知道这个情况。

Christiana是个开朗的女人,一张好看的笑脸曾是她们部门里的骄傲,其他部门的同事都会羡慕这帮女孩子有个爱说笑的“头儿”。

今天上午,人事部收到了这个部门几乎是一半的员工的辞职信。为此,公司其他很多部门员工也在议论纷纷。John接到人事部门汇报后,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棘手的M公司关键员工离职案例】相关文章:

讨论:员工离职案例07-12

公司员工离职报告07-26

公司员工离职通告02-01

公司员工离职报告08-22

案例实录:离职员工工资不能随便扣07-11

公司员工离职通告的范文09-03

公司税务员工离职申请11-05

公司员工离职通告函04-27

让离职员工成为公司的财富07-11

2022公司员工离职通告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