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07-01 22:58:28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数学课堂一

如何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

  倡导练习的“操作性”

  操作是思维的基础。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做数学的乐趣。有调查表明,学生通过看和听掌握的新知识不到30%,而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的新知识会超过90%。而活动又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机械的、严肃的,重复的作业尤其令人乏味。根据这些特点,练习应转变方式,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

  如教学“长(正)方体的体积”后,常会出现类似于“把三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这种类型的应用题。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可让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的小学生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像这种情况我就安排操作题,让学生用三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代替三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动手拼一拼,用眼看一看,拿笔算一算,得到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求出问题所要的答案。这样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步入练习的“生活性”

  新课标提倡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然而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再说,课堂毕竟是课堂,与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步入模拟现实的生活情境中,为学生设计真实有用的具有生活性的练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创新数学知识和方法,强化应用意识,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首先,师生进入情境,模拟不同的角色,并由老师模拟“厂长”向学生模拟的“设计师”提出问题:“用一张纸板来制作药盒,每张纸板最多能做多少个药盒?”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表面积的意义,并由此展开探索求长方体表面积方法的学习活动。接下来,“厂长”提出要给药盒贴一张商标纸,这张商标纸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让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笔计算巩固对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最后,“厂长”又提出要把4个小长方体药盒包装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药盒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问题,请“设计师”们设计包装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展开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进一步探索。这几个情境现实性很强,又具有连续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精心设计数学课堂二

  1、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教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实”

  常言说,“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3、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但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有问题”。

  精心设计数学课堂三

  一、设计课堂活动,体现教育性

  给教材以生活化的新包装,使之具有现实生活特色的学习内容,可以有效地引发原有认知经验和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使学习过程成为经验的展现和信息的交融。

  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一分能干什么》时,我设计有的同学闭上眼睛静静感受,有的同学读课文、写字、跳绳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同时也教育学生一分钟很长,能做许多事,但也是短暂的,如果不好好珍惜时间,一分钟也是转瞬即逝,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二、设计课堂活动,体现创造性

  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造性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拼组图形时让学生通过对学具卡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言:“今天,我们继续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四种基本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练习。这就要看大家是不是肯动脑筋,是否想得好、摆得像。”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开始动手摆学具,有的用两个三角形摆一个大三角形,或一只蝴蝶,或平行四边形,形状各异。同时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看看能不能运用我们手中的学具和已学过的图形摆出其他的形状。学生以小组讨论,发挥各自想象力,摆出不同的图形,如人、狗、兔、船等。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设计课堂活动,体现实践性

  数学学习最终目的是在于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事和物并进行观察,并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如学习了几个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知识后,可设计课堂活动:你能用所学的几何图形设计一所自己心目中的美丽校园吗?既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观点。

  解答这样的题,学生的兴趣很高。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同时也体验到学数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