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团圆的散文

时间:2022-07-10 14:40:26 春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春节团圆的散文(通用1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散文吗?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团圆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春节团圆的散文(通用15篇)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1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人欢度春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春节是个令人高兴的日子,放鞭炮、吃饺子……这些都是过年的习俗。

  今天,我奶奶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看了就让人流口水,我和弟弟早就眼馋了。我姑姑和我妈妈也早早地下班了,来帮助我奶奶。

  “怎么还不回来啊?慢死了!要不我们先吃吧!”我弟弟耐不住性子发起了牢骚。我的叔叔今天要加班,要很晚才会回来,所以我弟弟发起了牢骚。“等等吧,应该马上就回来了,要不,你先吃点?”我姑姑说完,就要给他盛饭。“我回来啦!”我顺着声音望去,原来是我叔叔回来了,“回来了好,快,饭都凉了,就等你了。”“呦!都等着我呢,好,好。”“别说废话了,快点把,我都快饿死了。”我弟弟边说边拿起一个鸡腿肯了起来。“好吃,好吃。”我看了他这个样子,开玩笑,说:“呦,慢点吃,别噎着阿。”“不会的`拉。”“嗯,不错,手艺见长阿。”我爸爸说。说完,就自己埋头吃了起来。“今天很合我的口味么,不错。”我平常吃饭很刁,除非是我喜欢的,不然根本不吃。“雪碧呢?雪碧呢?快拿雪碧来!”我弟弟嚷了起来。我奶奶听了后,跑到厨房就去拿雪碧了,“雪碧来啦,只许喝一杯阿,不然会闹肚子。”“嗯,好。”我弟弟满口答应。“我也要,我也要。”我也嚷了起来。“嗯,也有你的。”说完,就给我倒了杯雪碧。“您快点吃吧,别管别人了,别人都快吃完了,再不吃没您的拉。”我妈妈说。我奶奶听了后,就开始坐下吃饭了。

  “那个,那个,给我递过来。”我对坐在对面的爷爷说,爷爷听了后,给我拿来了,我刚要去接,结果不小心把杯子碰坏了,摔地上了。只听“”的一声,被子掉在地上摔碎了。我立马惊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呀,”我爸爸又开始批评我了,“就是不注意,平常说你几回了。”“我又不是故意的。”我嘟囔道“你说什么?”我爸爸问。“没事。”这时,我妈妈开始打圆场,“算了,赶紧把碎渣子扫了吧,这叫岁岁平安。”“我去!”我自告奋勇,也许是弥补我的错误吧。我拿起笤帚扫了起来,说:“我下次小心点,小心点就是了。“他们也没说什么。这事总算过去了,家里又恢复了和谐,一家人问长问短……

  这时,窗外想起了鞭炮声,紧接着又有一个个礼花弹喷了出来,“真漂亮啊。“我不由地感叹。”来!干杯!“我叔叔高兴地举起了杯,紧接着大家都举起了杯,就连我和我弟弟都举起了可乐,碰杯之前,我叔叔说:”愿一家人幸福美满,和谐安康。干!“”干!“”这酒怎么这样啊,酸的阿。“我妈妈说。我爸爸一闻:”是酸的阿。“”是不是质量问题啊。“我姑姑说。这时,我弟弟凑上前去闻了闻,”这……不是醋么?“似乎他也不敢肯定。”“可刚才还好好的呢。”“刚才是不是这杯?”我弟弟指了指旁边的这杯。“哎呀!”“哈哈哈”随即,我们全家立即笑了起来,洋溢在幸福的节日气息里……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2

  中国过春节这个传统,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都应该感到无比自豪,至少我本人是这样认为的。据证明,春节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也许最初它真正的意义并非现在如此,但春节的雏形以出现却毋庸置疑。

  春节能在中国经历几千年延续到现在,堪称世界奇迹。当然,中国人民在继承的链条上绝对是功不可没的。同时,也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传统历史文化上的雄厚基础。西方虽也有圣诞节或情人节等等传统节日,我却觉得缺少一份醇厚。

  说实在,过春节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春节就是一场跨时间较长的盛大的家庭团圆宴会。又如一首正在播放的循环渐进音乐,有柔婉也有高潮。

  大年三十之前的几天,就是为团圆宴会的准备期!远在他乡的人无论在外多窘迫或是工作如何的繁忙,都像约定好了一样选择在这时暂时放下一切,买上一张车票往故乡驶去。

  再到临近故乡的小集市上买上一些小年货,不在乎山珍海味,更不在乎是否是名牌,一切都在在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家门前变得举足轻重。站在家门前远远期盼迎接的父母亲更是刺激了我眼里的泪腺,尽管我们早已脱离了父母的怀抱,但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是他们心尖上长不大的宝贝!再次重聚的欣喜,是温柔长调的开始。

  大年三十是家里最忙碌的一天,从早晨到傍晚,年年如此,几千年的风俗吸引力,没有哪一个家庭表现出抱怨。这时候音乐也开始上扬,却也不是直接高调的现代DJ,而是在忙碌之中偏快些节奏的令人欣喜,也许是我本身对古韵的偏执。送香、洗家具、杀鸡、阉鱼、洗菜、切肉、调好料、贴对联等等。在这些准备里,我最喜欢的是贴对联,其实我喜欢的不是贴对联的本身,而是我喜欢对联的字体!对于柳体的娟秀,我更倾向与颜体的粗细得当,柔婉大气。当然,这仅仅只是个人偏好,其实两者各有千秋,也是不能一概而论。

  等到一切食材都准备好后,全家人烧上一锅用柴火烧开的热水,轮流洗完“年澡”,整个就绪工作才能完成。“年澡”在我们这里也叫“去灾澡”,意思就是洗掉一年来一切不幸,祈祷下一年的平安,无灾祸。虽然洗的一身柴火味,却也有一番韵味。

  接下来就是进入真正的家庭宴会主题曲。春节大年三十晚上的.家庭正式大团圆来临了!音乐也进入更为融洽而温柔状态。一家人围着一张大圆桌坐下,大圆桌的中间还放了一炉木炭火锅,汤水正滚。家里虽也有电火锅,乡村人总觉得不够纯味,老式的火锅用了七八年也舍不得丢!

  还好也就春节才让它见几天新世界,平日里就乖乖被封在纸箱的角落里。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围着滚热气的老火锅吃团圆饭,期间还可以讲讲些趣事调节气氛,是最温馨,也是最慰人心的时刻!一切的生活烦恼都消失,只享受这一刻的全家团聚的幸福,明天或以后的打算只能在门外招手。

  家庭的团聚,亲人的贴心,美妙而眷恋般的期待。也许百年之后我们依然期待春节的到来,就如期待能再次偶遇初恋。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3

  还未到大年三十,四处便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各家各户门上都贴上了火红的对联,就连小区门口也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而此时的我,却坐在返回老家的客车舒适的车厢内,听着轻松的音乐,畅想我未知的新年。

  回家的路上,爷爷打来电话,他神秘地告诉我:“这次过年,我会带你和赵檬一起去祭祖,以后等我老了,走不动了,就靠你们了。”我不明白“祭祖”到底是要干什么?为什么要我们来继承爷爷的“衣钵”?带着满腹疑问,我回到了老家。

  终于到了过年这一天,全家老老少少都喜气洋洋地开始准备,而我也终于找到机会向爷爷询问祭祖的事,在我的追问下,爷爷终于开了金口。原来,祭祖是农村非常隆重的`祭祀活动,专在过年时举行,分为两个部分,即“祭祖宗”和“拜神”。爷爷讲完后,我和弟弟就带上四挂鞭炮,一大迭纸和一些香上山了,来到太爷爷太奶奶的墓前,我们虔诚地烧香、烧纸并跪地叩头。离开时还放了一挂鞭炮,意思是告诉祖宗后人来祭拜了。天空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我和弟弟完成仪式的时候,都冻得手脚冰凉,但是心中却充满神圣和虔诚的敬意:所谓“祭祖宗”,不过是一种仪式,重要的是告诉人们不要忘根啊!站在风中,我忽然觉得心里很温暖,很温暖。

  回到家里,满屋飘着肉香,我好奇地将头伸到锅边一看,原来煮着猪头。一会儿,只见爷爷拿过一个洋瓷盆,把猪头装好,并给猪嘴里咬上猪尾巴,把一双筷子插在猪头上,我恍然大悟:“爷爷,这是不是表示“有头有尾”呢?”爷爷笑着点点头。

  “拜神”仪式开始了。首先要拜家神,大堂上放着一尊庄严的家神像,爷爷将猪头放在供桌上,然后点燃三炷香,虔诚地拜三拜以后,便将香插在神像前,随后爷爷吩咐我和弟弟各点燃一支蜡烛,立在神像两旁。拜完家神,爷爷端起猪头,我和弟弟拿上香和纸,我们祖孙三人又分别到了大门、猪牛圈、灶、水井、路边和菜园等地燃香参拜。爷爷边告诉我们,拜大门是在拜门神,在灶、路边是拜灶神和路神,在猪牛圈、鸡圈求的是六畜兴旺,在水井边拜的是一年四季有水喝。

  每到一处,我和弟弟都认真地烧香参拜。就在拜完路神回身之际,我看到爷爷温和的目光,他站在雪地里,眉发上都落了不少雪——他在微笑!爷爷额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望着我和弟弟爷爷笑了,笑得那样欣慰。

  年过完了,每每想起爷爷的笑容,我的心都会为之一颤。我想,除了那温暖的笑容,我更不会忘记的,是过年的祭祖,它不单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要我们记住自己的根。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4

  说起春节,最让孩子们心动的是啥?非压岁钱莫属! 以前,我的压岁钱全给“搜刮”,剩点零头,那时就想啊,这压岁钱不就一场空吗,反正爸妈全“送”学校了。现在不一样,初中了,小大人了,爸妈一想,就把钱存了一……

  说起春节,最让孩子们心动的是啥?非压岁钱莫属!

  以前,我的压岁钱全给“搜刮”,剩点零头,那时就想啊,这压岁钱不就一场空吗,反正爸妈全“送”学校了。现在不一样,初中了,小大人了,爸妈一想,就把钱存了一张卡,给了我,说:“该用的一分不能少,不该用的一分不能多,你自己盘算,这是你的生活费,乱用光了,自己想办法。”这是从上学期开始的。经一学期考察,我使用得较为合理,压岁钱就上卡了。

  这次我拜年,想的台词,非常经典,非常创新,还用了“你是风儿我是沙”,加之今年春节晚会亲情气氛比以往的浓,或多或少让家庭更和睦。奶奶这次是要发奖金的(不包括压岁钱),她说我发表文章得了多少稿费她也会一分不少的奖励我,加上她给的压岁钱就165元啦!

  拜完年,就数钱。我们3个孩子做同一个动作。大姑姑说:“语文数学还真是融为一体呢!

  你看拜完年就开始做加法了。”不过妹妹也是瞎掺和,一年级那会算上百的.数啊? 我是幸运儿我怕谁!

  大年初二[爬山涉水] 去爷爷那儿,好玩的就算爬山。去年春节那三天天天去爬山,今年就这一次了。高山矮山大山小山,从小到大,该爬的我也去得差不多了。今儿这么大队人马可是第一次。

  今天应该说是去探险的――黑洞(战争时的防空洞)。一路上,很不幸啊,竟看见墓碑,还有那些虫子的怪叫,阴森森的竹林被寒风吹得飒飒作响,又是夕阳,还有些恐怖气氛。到了,爸爸带头,我第二,哥哥第三,后面连一串。没有电筒,手机荧屏亮度不够,只靠爸爸摸索。其实这何尝不是件好事,有电筒兴许会看见些可怕的东西。一家人排成一列,像一群勇敢的黑蚂蚁。

  “有块石头。”爸爸对我说。然后我们传下去。“有块石头,小心。”我说。最后哥哥吼一声:“大家注意,小心这里的石头!

  ”我拉着爸爸,哥哥我拉着我,像火车在隧道里穿梭。一步一步,我们竟看见了外面射进的余光!

  残阳西斜,却像曙光一样令人奋进。

  兄弟齐心,其力断金。那么一家人齐心呢?我们最终走出了黑洞。

  大年初三鞭炮啪啦 第三天,最后一天,怎么玩儿呢?

  于是乎,我赶紧去洛碛看外婆。那里邻水,只有水的彼岸才有山。鞭炮是不放白不放!

  导弹、霹雳弹、原子弹、魔术弹,我觉得自己是幸运弹!

  因为有好多弹!

  此时,爸爸又成了卡通型,陪我放,真可谓“百放不厌”!

  甩炮、擦炮、威力太小,“放烦了”。现在我才发现它们可以拿来作恶作剧,上次我走在路上,踩到了地雷(甩炮)!

  然后又在别人的草园子发现小孩正在炸人家的卷心菜!

  哈!

  爸爸买了一包“彩雷王”(那家伙威力可大了,上次玩的时候我还以为在打雷,原是它爆炸了,随后一阵烟雾散开,连包装纸都没了)去炸老鼠洞,美其名曰“为民除害”。哥哥干了一件我以为很可耻,超恶心的事――炸粪池!

  他还说帮人家施肥哩!

  我最喜欢放握在手里的小烟花,5毛钱一根,里面却有3种烟花,一种大概“绽放”5秒吧!

  时间虽短,却会像流星一样在我心里永恒!

  尾声

  春节“初一二三”总是很快就过去了,还真怀恋。总觉这些将预示着什么。也许我的初中生活和这一样,初一好运连连,初二共同探索,初三呢?我实在想不出了。也许这是一个谜吧!

  让我去踏实过每一天,解开它吧!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5

  自古以来,春节就是我国民间一个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前一个月称为腊月,古时人们会在腊月廿三祭祀灶王爷。据说这天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上帝禀报一家人一年来善恶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也称“送灶”,人们并在祭灶节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的说法;腊月廿四掸尘,“掸尘”就是家庭内外大扫除,“尘”是灰尘,与陈旧的“陈”谐音,过年了,掸去陈旧的东西,按照民间的说法就是把一切“穷运”和“晦气”统统扫出门,除旧迎新;人们还要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迎禧接福,都是过上一个平安吉祥、顺利如意的新年。

  中国的年夜饭是过年的一场大戏。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就开始精心为这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做准备了。民谣有“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炸果酥;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说法。我从放寒假起就开始期盼着过年,不久妈妈便帮我买了新的衣裤鞋袜,然后就看着冷落了很久的冰箱被爸妈塞满,车库里也堆了一箱箱的东西。越接近除夕,我们越忙着到超市里把吃的用的往家里搬。年味越来越浓了,各种市场都人山人海。终于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大年三十,也是我生命中过的第二个牛年,一个很不一般的过年。以前,我年年的除夕夜都会在龙泉的外公外婆家度过,今年是例外——因为我们搬新家了,按照风俗搬家的第一个年要在新家过,于是我们三个人过年,自然冷清了很多,虽然鞭炮很响。好在妈妈烧了很多我喜欢吃的菜,还特意烧了一道菜——红烧鲤鱼,寓意是“年年有(余)鱼”,对我们学生来说还有另外含义“鱼跃龙门”。接下来是不断的电话问候、短信祝福。妈妈催促我乘春晚还没有开始赶紧去洗澡,我洗完澡换上新衣服,要是以前啊,可是我去爷爷家拜年收红包的时间了,这次只能坐着看春晚。小沈阳的英文名字“Xiao Sheng Yang”,还有那浓厚的东北方言味道,逗得我们前仰后合……

  当新年钟声敲响,我和爸爸在楼下放鞭炮,丽水的上空烟花、爆竹声声,响彻天空。那绚丽的烟火是美丽的迎春女神,她用转瞬即逝的生命,带给人们梦幻般的色彩与憧憬,也诠释了一个人生真谛:“在短暂的人生里,也要释放出最美丽的‘火花’”。呼吸着弥漫着硝烟味道的空气,好象新年也就随之渗透到我的血液。“过年了!”我开心的高喊着,然后大口大口的吃着预示着好运与福气的饺子。

  除夕夜按照旧历是要守岁的,我却不知不觉睡着了。几个小时后,一觉醒来就过了一年了!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迫不及待的回龙泉去。天空神奇的飘着雪花,雪越下越大,我们坐在车上望着高速公路上漫天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云和一带的山上早已是满山白皑皑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呈现在我的眼前,看样子除夕夜这里早已经是大雪纷飞了,不然怎么会有这样的“银装素裹”?“瑞雪兆丰年”,你带来了新年最美丽的问候和祝福!这雪白的世界是我心目中完美的唯美主义境界啊!

  就这样在飞舞的雪花中,我们回到家乡龙泉。回乡是一种甜蜜的味道,让人心里温暖。虽然元旦我们回过家,可是还是涌起游子久久未归乡后终于回到故乡的感觉,不就是二十多天未见,却仿佛已经过了二十年。一路想了回家后的千言万语,见了外公外婆,只说了一句“我们回来了”,也许这是外公外婆最需要的问候吧,我马上就被他们包围着,“高了”“瘦了”……这也许就是我解不开的回乡情结的'原因吧。回家后天天和表妹们一起玩耍,毕竟我还是孩子呀,一个天性爱玩的小孩。拿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后,我还开心地偷着乐!

  回家的第三天,我们去亲戚家拜年。我们家没有太多的拜年习惯,但每年初三都会去乡下安仁林样的亲戚家拜年送礼,这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大雪刚刚融化,竹林屋舍被雾气缭绕着,宛如仙境。这里也是一个盛产香菇和木耳的地方。家家户户门前空地,山上田里都是搭着木棚房,里面是一袋袋的香菇、木耳的菌种,可爱的香菇、木耳就在袋子里钻出来,鲜嫩极了!我们整整两桌子的人围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农家菜,一个个脸都红扑扑的……

  走进春节,享受红红火火的中国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开心快乐,最重视的节日。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春节,它不仅洋溢着真诚的欢笑,也凝聚了浓厚的亲情,更是浓缩了一部厚厚的中国文化史,我们将在春节的喜悦中代代传承着我们中国人的绵绵不断的幸福。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6

  季节推开腊月的大门,春节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古典女子,插一枝大红的灯绒花,迎着飘舞的瑞雪,走进五谷丰登的农历和乡村古老纯朴的风俗,在庄稼人的心坎上做窝筑巢。闪光的镐头和弯把犁,大汗淋漓的农事,躲在粉刷一新的墙角憩息。裸露金黄牙齿的玉米棒、鲜红的辣椒串和粗犷沙哑的播种谣挂在屋檐下,打探春耕的消息。辛勤劳作一年的庄稼人忙着赶集上店、置办年货。精明强悍的小伙子和花枝招展的姑娘,系上红绫绿缎的长腰带,风风火火地练习踩高跷、耍旱船。孩童们高举五颜六色的灯笼,等待火爆爆的.鞭炮爬上竹竿梢……腊月,是山乡一年中最兴奋、最劳神的日子,也是庄稼人一年中最闲暇、最疲倦的日子。

  春节,一个在古老中国传承几千年,备受中国人重视的传统节日,在中国人心目中显得十分神圣而高贵。

  春节,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传说在远古时代,“年”是种非常凶残的动物,长期生活在海底,每到除夕夜就成群出来觅食,所到之处,人畜无一幸免!所以,每到除夕夜前,在外打猎的亲人都争相回家与亲人团聚,躲避这场灾难。人们利用“年”怕火、怕红色、怕响声的弱点,在除夕夜穿起红衣裳,家家贴上红对联,燃放爆竹,于是“年”便逃之夭夭!这办法、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内容大都是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迎禧接福、祈求丰年,形式也带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

  春节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经过年代的更替和岁月的洗礼,顽强地生存保留下来。它记录着前辈与自然抗争的历史足迹,象征着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流淌在中国人血管里、刻在中国人灵魂深处的东西,是全体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共同精神殿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草木萌动复苏,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万物葱茏。当新春来临,必然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将至,家家各有期待,人人怀揣心愿,以看似雷同的形式和方式,迎接各自心目中的新年。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隆重的节日。人们无论旅途多么遥远,总把颠簸和疲倦捆进鼓囊囊的背包,在年夜钟声敲响之前,走进一副火红耀眼的春联,走进亲人特别是父母那殷切期盼的眼神。腊月三十除夕夜,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家庭温暖、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子,早已拿着香火或烟卷,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那响声……转瞬,伴随清脆的钟声和辞岁的仪式,旧年历已翻完最后一页,春天一步踏入新的年历,大家翘望岁月的金锤迈着急促而坚定的步子,跨越二十四节气,敲响老老少少增岁添寿的庄严时刻。争相点燃鞭炮,挑旺炉火,温热老酒,守住勤劳善良的美德和五彩斑斓的期冀,渴望一年望不到头的好收成、好运气。

  庄稼人与土地生死相依,自古是一对孪生的亲兄弟。如今农家的日子恰似见风就长的紫色豌豆花,互相憋着劲,攀比长势和高低。因为劳动,才有平凡而壮美的生命和享受快乐的权力,才有甜润脆亮的歌声和甜蜜温馨的节日。

  一年奔波,端午节你可以不回家,中秋节也可以不回家,但到了春节,无论天南海北、老人孩童,不分年龄、性别、地域,人们都千里迢迢地回家,停靠在温馨的家庭港湾。春节时,在神州大地,在全球所有华人聚居地,大家共同欢聚和兴奋!这就是年的魅力,彰显出一种神奇的魔力。

  网络化与地球村的时代,“人远天涯近”。社会更需要有一个情感交流与亲情汇聚的节日,调适心情,丰富生活。春节给我们提供了回归传统与祖先对话的机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交流的增加,春节的影响渐渐大起来了。由于春节倡导和谐、和美、团结、愉快、欢乐的主旨,与当今世界人民盼和平发展、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相契合,可以说不管在世界什么地方,只要有中国人的足迹,就有春节存在,扭中国秧歌,赏欢快锣鼓,看彩灯闪烁,观龙狮狂舞,听爆竹惊天,品礼花绽放,书迎春桃符,吟诗唱歌,吃团圆饭、春晚联欢……到处洋溢春节的味道。

  中国春节,已愈来愈全球化和国际化。它是全世界珍存下来不可多得的古老而传统的民俗,这一文化遗产的独特光芒,正让人类共享着亲情的温暖,团聚的欢乐与和平的幸福。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7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走了甲午,又迎乙未,“羊年”春节如约而至。回乡的、采购年货的、走亲访友的,京城的人们忙碌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看看周边的人们,总感觉到似乎少了些过年的味道。小时候过年,最幸福的就是盼年,那种虔诚的心情、那种迫切的滋味,如今每每想起仍然激情满怀。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给老人磕头拜年,要压岁钱,逛庙会等等,除夕夜,追逐着鞭炮燃放时的硝烟味和响声,端着盛满饺子的大碗和一群小伙伴,村东跑村西,那种质朴、那种热闹、那种童趣,已深深地留在了记忆里。长大后,这些已经印记在脑海中儿时的梦,自觉不自觉地变成了一种独有的挥之不去的影好像,深深地扎根在心里。人生无常,有起有落。有时好像花儿一样多姿多彩,有时好像河流一样弯弯曲曲;人生之路,有鲜花、有掌声,也有荆棘、有旋涡;走南闯北,人到了一定年龄,生活的历练难免会遇到遇上难忘的人和事,正因为这些奇怪的事、难忘的的人,才使得人生更加丰富精彩。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合家团圆,共度良宵。家,亲情,融融的爱意,构成了年味的源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扎根心中、生生不息。午后起床,仰望窗外,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正在徐徐开放。恍然间,腊八已过,匆匆忙忙似乎己记不起腊八粥、腊八蒜的味道,小年刚过,吃过的饺子也许还没完全消化掉,但似乎也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记。下班步行回家,看到街道两旁路灯杆上挂着的一排排的红灯笼和有关年味广告、标语,才深深地感受到年真的越来越近了。春节将至,这意味着春天就要来了,万象复苏草木更新,这给刚刚还在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中生活、盼望着春暖花开日子的人们,带来了不尽的喜悦和希望!

  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春节太多的内涵。古往今来,在春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时空环境里,给了许多文人墨客想象发挥的空间,留下了许许多多美文佳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事过境迁,时隔多年,如今读起仍脍炙人口。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留传至今。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购年货、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辞旧迎新”。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新的一年开始了。翌日,男女老少无论贫富,都穿上平时舍不得穿戴的节日盛装,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恭贺新喜、恭喜发财,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作罢。

  由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历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也正是这种变数,赋予我们每个人多姿多彩的人生。春节传承千年,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如今的春节,虽然年味越来越淡,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来说,天南地北的亲人汇聚到一起,过一个团圆年,这无疑成了一件非常奢侈、幸福、快乐的事情。

  春节是一年的结束,也是新年的开始。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日子还是要一天一天的过,新年伊始,时光向好,那就让我们怀揣美好,放飞希望!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8

  岁末年初,年轮加圈,春节依旧。

  灯笼,新衣,鞭炮,春联,年夜饭……“年”的图景,带着新春的问候,带着节日的祝福,将人们溶入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之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日子过着过着,就到了年关。经过了无数次的轮回,猛然觉得年已不再所轻,于是勾起了“世事沧桑心事定,脑中海岳梦中飞”的梁启超的诗句。记忆中的乡村春节,就在这样的喜庆里辞旧岁,迎新年;别严寒,接新春。新春的景象总是把日子过得安宁而坦荡,明媚而温暖,让农人所有的憧憬变得清晰,所有的生命变得豪放。年轮上的乡村春节,既回旋着历史的沧桑,也面对着未来的召唤。

  年关将近,拣拾童年散落的记忆片段,接着春节生活的多姿画面,往事如昨,历历在目。可直到至今,我一直弄不清春节的意义,只觉得春节就是用来尽情享受的':人们可以翻出藏在箱底的新衣,在年关与农活脱离,穿得干净漂亮又无需劳作弄脏弄旧的新衣;红红的对联为山村的热闹增添了欢乐的喜气,从中感受的人们日子的红火、温暖与幸福,给人一派明媚,表达了农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春节总是用巨大的手掌把家放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不得不停下匆忙的脚步,有再多的钱不想去挣了,有再多的事不想去做了,有再多有工作也放一边去了。春节让漂泊的心开始寻找家的港湾,让家在人的心里有了分量,于是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所有出门在外的游子都会拼命往家赶;于是有了春运的高峰,有了白发苍苍的老母倚在门边翘首期盼阖家团圆身影。年告诉我们,春节就是家人团聚,充满天轮之乐的时间概念,它是家的守护神,诠释了家对人的全部意义。

  春节是一个大的舞台。如果说新衣是迎宾曲的话,那么守岁则是这舞台上的谢幕舞。乡村的春节,冬去春来,农人们歇了农耕,阖家团圆。全家人围坐火塘,守着年与年交替的那一刻,谈论生活的炳恼,谈论工作的艰辛,也谈论一年的喜悦与收获,那情景里有祈祷,有期盼,也有感恩,守着除夕,就是守前明天和希望。也有一部分人们,随着时间的更迭,随着物质的充裕,把守岁的内容变成了春节的联欢晚会,不再谈论五谷丰登的话题,不再商量来年的庄稼要种什么样的品种,而是盯着电视屏幕,怕错过了赵本山的相声,品不够宋祖英的歌喉,观不够杨丽萍的舞蹈……有时,电话也会骤然响起,让精彩的晚会受到打扰,那是亲朋好友带来的新春祝福。

  越是年关,关于乡村春节的记忆就越鲜活,只是人的生命太有限了,短短几十年就会让人们的记忆落下沧桑。从“过节好处是解馋”到“看着晚会过春晚”再到“旅游过年成时尚”的今天,乡村的春节在传承与嬗变中,物是人非,早已不见了当年的

  身影。其实,春节就像一本代代相传的曾经厚重的书,封面还是那个封面,当是我们已经看不到了最初的内容。当我们记起团圆、拜年、祭祀先祖等那些关于春节的繁缛礼节,我们就会发现春节是一种圈腾,它依旧神圣地站在岁月深处,流淌着延绵的血肉亲情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9

  天渐渐地冷了,年关的脚步也近了。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问:“今年你回家过年吗?”我想了想,给了母亲一个肯定的回答,母亲在电话那头愉悦地笑了,而电话这头的我却陷入了沉思中。其实,回家过年一直是我所渴望的。尽管这些年我在离家很远的城市成了家,也即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我总觉得,城里的新年不够喜庆,它让我找不到过年的感觉。或许是因为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吧,乡下的新年一直让我魂牵梦萦。

  记忆中,在乡下生活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日子。过年,又是我那些日子中最为盼望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一年中最为热闹的就是过年,或许因为都是农民吧,一年到头难有什么空闲,一到过年,乡亲们都放下手中的活,而为过年忙活着,一进入农历十二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年货,进城采购的采购,自己准备的准备。而我们小孩子,因为父母大多在家,原来分给我们干的事情大多交差了,大伙聚在一起,玩着我们小孩子的游戏,挥霍着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到了十二月二十几,就到了杀大猪的日子,家家户户磨刀霍霍,村里到处是猪的哀鸣和响亮的鞭炮声。每至这些日子,我们就有吃不完的猪肉,因为乡亲们十分热情,一个村的人就像一家人一样,谁家杀了猪,都会邀请村里人去吃饭,或许是那时生活比较艰苦吧,后来每每想起过年那天天吃猪肉的日子我们总会忍不住有一种想流口水的感觉。当然,每当想起当年每家把一个一两百斤的'大猪摆在门口,如今总有一些感叹流过心头。

  杀了猪之后,便是做腊肉、做油炸的果条和豆腐等,在做年货的时候,祖母总会给坐在火炕边的我们讲一些老故事,尽管那些故事或许前年我们曾听过,故事情节都让我们能背出来,但那种听祖母讲故事的感觉,就是让我们觉得至今难忘。到了大年三十,全家和和气气吃了团圆饭后围坐在火炕边,吃着糖果聊着天,那气氛真是和谐与温馨。过年后家家忙着拜年,村巷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不时还有舞狮子的从村里闹过,迎来阵阵鞭炮声。乡里的电影院里正播放着一场武打片,那打斗声通过喇叭传得老远,不知哪家的录音机正飘来一首动听的歌,乍一听原来是邓丽君《小城故事》……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熟悉的一切仿佛都成了回忆。过年似乎成了一种程序。等我读完大学再回到家乡时,再也没有儿时那种氛围。祖母早已作古,她再也不能给我们讲那些熟悉的故事了,儿时的小伙伴们不是嫁了就是外出打工为了避开春运不回家过年,村里很少找到年轻人的影子,村巷里空荡荡的,冷清得可怕。父母都已经老了,他们忙碌的身影越来苍老……我每每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感叹流逝的时光和过去的日子,每每都伤感得决定来年过年时不再回家……

  然而,当年关的脚步又一次叩响在我的心头时,当母亲哪一声声探询再一次在我耳边响起时,我总是在沉思后给母亲一个坚定的答案:是的,咱回家过年!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10

  一大早,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吵醒了,原来,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临了,家家户户的拜年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谱成了一首好听的交响曲。大街上,大家帮穿着新衣服,红、黄,蓝、绿,鲜艳又漂亮,把马路点缀得五彩缤纷,真是美极了!

  空地上,许多小孩子拿着烟火在燃放着,嘭的一声,烟火冲上天,把天空彩画得五颜六色,真是亮眼,我换上新衣服,觉得自己焕一新,并且成长了,不再是以前那个顽皮又无知的黄毛丫头。下午,全家一起去逛街,街上真热闹,许多摊贩,为了招揽顾客,在摊位上,我们使出奇思异想,吸引客人来观看,引起购买动机,所以,每个地方都人挤人,争先恐后地购买,所以,每个老板的脸上都是笑着的,没办法,大賺钱嘛。

  连我们全家也不例外,大包小包提回家,大丰收。晚上,亲戚朋友登门拜访,免不了的一顿盛情款待,妈妈使出看家本领,各种名菜纷纷出炉,盘盘都是色、香、味俱全啊!所以,在开饭后,我食欲大动,嘴巴猛咬,肚子就像气球似的一直膨胀起来了。后来,我同大家一起游玩,玩得开心极了,简直不想休息了呢!最后,在大人的催促下,大家只好各自去找周公,结束了快乐的一天。

  隔天,我不须母亲大费周章地“拖”我起来,因为我早已准备就绪,就等着出发上路去奶奶家了。母亲还以为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呢!一路上,全家人东西南北、有说有笑地聊了起来,就在笑声中,奶奶家已不知不觉的出现在大家眼前了。一下车,大家就拉着我到附近的百货公司逛,百货公司里人山人海,挤得真的是水泄不通,里面商品干种万样,令我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们出店门后,就像历经了一场大战,累得受不了。

  开饭后,我们几个小萝卜头以秋风扫落叶的方式来解决午餐,不久,个个盘子都底朝天了,下午,精力旺盛,干脆来运动。跳绳、排球、溜冰鞋、羽毛球……花样百出,不过,倒也惹出了一大箩筐的笑料,笑得大家的.腰都直不起来了。夜晚,观看电视新年特别节目,节目生动有趣,精彩好看。隔天,家人到庙里进香,祈求新的一年平安无事,健康快乐。

  这一次春节给了我深刻的印象,种种愉快的回忆。我小学的最后一次新年画上了美好的休止符。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11

  题记:故乡、乡愁,也许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相牵最美的一份释怀,你所有的经历终会停圆在故乡,不管期盼之中,还是意料之外,故乡都是你丰盈生命的一笔珍贵素材,一份感动、一如往惜,是千里万里遥寄于你的乡愁、牵挂。

  世上有一个最纯朴的地方叫故乡,人间有一个最温暖的港湾是故乡。

  故乡的遥遥守望,故乡的真情实意,故乡的不离不弃,将永远是身在异乡的游子奋斗的原动力。纵然风尘仆仆,纵然满面尘霜,只要想起故乡那片熟悉而亲切的土地,只要想起故乡那温柔而可亲的笑脸,满身的疲惫便能化作风轻云淡,一路远去。

  故乡是包容,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你的一切荣辱得失它都给以包容、以温情。故乡那袅袅炊烟和潺潺溪水,那篱笆矮墙和柴垛灶炕,那蛙叫虫鸣和鸡鸣犬吠殳风中的悠悠牧笛,还有那故乡母亲的声声呼唤。永远是每个游子一生最难以割舍的情结,是心里最美的风景原,是生命中最纯洁的情感圣地。

  乡愁是故乡,无论在异国他乡、还是在日照月映下;无论在日暮黄昏后,还是在每逢佳节时;无论在孤影徘徊里,还是在觥筹交错间,故乡,始终萦绕游子心头和脑海的都是游子心中对你最深的依恋和牵挂。

  乡愁是游子心中开得最艳的那一朵花;乡愁是乡情,是游子眼里描得最深的那一幅画;乡愁是乡恋,是游子嘴里说得最多的那一番话。

  乡愁有时候很小,小到是村口的一树浓荫,祠堂的一柱香火,童年的一声呢喃,老屋的一缕炊烟。乡愁有时候又很大,大到是一个家庭的谱牒承嗣,一个聚落的集体记忆,一个民族的兴衰流变,一个国家的宏伟史诗。山高路远梦萦绕,千里归程解乡愁。

  乡愁是春节风雪封堵不住的温热,是回家渴望和团聚梦想,是漂泊在外的人们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情缘,是游子对故乡的牵挂与依恋,是故乡美好的过往在游子心中发酵的升腾,是对身在异乡者深入骨髓的`心灵慰藉。

  春节是乡愁,是伤感、是美好,是游子油然而生一种名为乡愁的情绪,乡愁如酒、越陈越厚,乡愁如寄、越远越香,乡愁如梦、颠倒苍生。

  春节是乡愁,乡愁在春天里进发,装载着的是那浓浓的乡愁,使这条归乡之路充满了艰辛、拥挤与疲惫,也无法减弱游子们期盼早日回家的心。

  春节是乡愁,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回家过年,浓烈的思乡之情,与家人团聚,成就了代代传承,铸就了每一个人的乡愁。

  新春已近在咫尺,故乡早已在风尘中为你守望,母亲早已在老地方把你踮脚等候,那是一份最长、最深、最久长的守望、等候,自你离开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蔓延飘摇在每一个流年季节,每一声晨钟暮鼓,每一道地平线上,等你,等你回家……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12

  家乡的春节,是微风拂过的日子,是餐桌上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是一副红底金色的春联,是燃放鞭炮时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

  吃饺子

  在我的脑海里,饺子是那一只只下水的鸭子。“每年初一,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是用白面做饺子来饮食,煮的味道当然是香味浓浓。富贵之家,通常包牛肉胡萝卜和芹菜肉丝馅儿,而贫苦之家,则是相反,通常吃白菜馅儿。”这说的就是新春佳节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爷爷的身体更壮了,爸爸的口才更棒了,妈妈的面容更红润了,哥哥姐姐的成绩更好了,我也成了大家的骄傲。那幸运的饺子也衔在了每个人的嘴里……

  小小的饺子,营运的是团圆的温馨,蕴涵的是丰富的亲情。

  贴春联

  在我的视线里,春联是家乡人辞旧迎新的寄托,是家乡人对新生时光的期盼,是节日喜庆气氛的第一。“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春联,成千上万的人家,都在太阳初升,将明末明之际,贴上心的春联,迎新新年的到来。

  传说中哪个名叫“年”的鬼,早就在一年又一年的火红中逃离了世界。如今的'“年”里,只有喜庆,只有希望,人们贴上去的也只是火一样生活的热情。

  燃爆竹

  在我的想象里,银装素裹的冬天是被大地红的鸣响赶走的。寒冷去了,温暖来了,于是我的河流咔嚓一声解冻了,我的花儿也千里迢迢穿越寒冬抵达了春天,我自己也从年的那一头跑到年的这一头,辞旧迎新啊,我的心里生长着喜悦的枝杈,我用青春的火柴点燃勇敢、点燃激情。于是,青春与激情在喜庆团圆的爆竹声中拔节,拔节,再拔节!

  如果游子听到春节临近的爆竹声响,恐怕是要激动的流下泪来了吧!为了不流泪,所有的人才不远万里都要回到家乡,共度春节。爆竹声是以示团圆的一万个理由。

  吃饺子、贴春联、放喜庆的爆竹,在这春节的习俗里,包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那么,这样的事就会变成一副天然诗画。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13

  回家过春节,是每个人的心愿,于我却是惆怅又徘徊。

  我的家在昭通,这是个模糊得令人伤悲的概念。它太含混太笼统了。我的家在昭通?在哪条街,哪弄巷,门牌是多少,房屋是几号,可我说不清,真的已不能说清了。

  伴随我童年成长的老屋已成废墟,少年狂野的小屋已改换门庭,这一切都是随着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仙去成了我寻也寻不到的根,根是什么?

  根就是有父亲有母亲的家。

  可是我,我找不到家了。

  尽管哥说,哥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我觉得,我不过是哥家的新客,没有我自由自在的懒觉,没有我放恃狂野的嚎叫,没有我偷懒的窃喜,变得循规蹈矩,变得彬彬有礼,变得不自在的矫情。

  姐也说,姐的'家就是弟的家。

  我却固执地认为,我不过是姐家的过客,屋是宽畅豪华,床是温暖甜蜜,我却不能不脱鞋了,不能不洗脚了,不能打鼾与梦语,也不能把电视频道换了又换,转了又转了,甚至不能邀朋唤友痛饮一场呕吐一场了。

  没有了父母也就没有了家,没有了根。

  同父亲过春节的日子遥远而模糊,记不清了,却记得,牢牢地记得与母亲过春节的时光。

  每逢春节,自己像奔命一样,归心似箭。母亲在家欣喜地准备着年货,不辞辛劳地躬着她微凸的背,炒瓜子、花生、熬汤圆心子,买了鸡养着,腌了肉晒着,称了糖堆着,盛了油装着,满皱纹都是快乐,又用她不再灵巧的手为我织毛衣添冬装,等我将要回程时,把我行李塞得满满的鼓鼓的,填满每个缝隙。

  母亲从不送我上车,只是会盯着我迈出门的背影,承受着我的辞别。

  一年一度的探亲成了我最幸福的日子,而今这幸福也不能拥有了,整整十年。

  又逢春节。

  我总是想回家。

  回到父亲身旁母亲怀抱,久久地入睡。

  又逢春节。

  那坟上的野菊应在发芽,两侧的青松添了年轮。

  根就在那方土地,魂梦栖息的山岗。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14

  去年春节前,在省城的儿子和媳妇换了新房子,为了表达孝心,小夫妇俩盛情邀请双方父母到他们的新家过年。

  除夕上午,四面八方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硝烟气味,一直到午后才渐渐消停。原来,合肥本地和不少外迁来的人家,有中午吃年饭的习俗。为了"抢早",有的上午11点不到,就开始贴春联,放鞭炮,生怕落到最后。各处乡风汇集省城,吃年饭的习俗,同中有异,不一而足。

  半下午,小区附近有零零星星的鞭炮声响起,循声望去,有三三两两的老人,或在道旁,或在河畔,或在树林中,焚烧纸钱,火光闪闪,青烟袅袅。每逢佳节倍思亲,许多地方有除夕祭祖的习俗,一些外迁来的人们,远离家乡,不能亲临先人墓地,只能隔山隔水,默默祈祷,遥寄思念之情,场面庄严肃穆,令人动容。

  华灯初上,屋里闪亮辉煌,暖意融融。儿子带孙子到楼下去放鞭炮,我和亲家公一起贴春联。本来有邮局赠送的现成的`春联,我不喜欢千篇一律,还是亲自写了一副大门联,上联"春风送暖花吐艳",下联"玉堂生辉瑞呈祥",横批"辞旧迎新",切合住新房、迎新年的意思。阳台的玻璃门贴上"恭喜发财"和"羊年大吉"的窗花剪纸,卧室的门都贴上"福"字。亲家公有意把"福"倒贴着,我会心地笑了。

  开始吃年饭了。我们的年饭安排在晚上,名副其实的年夜饭。丰盛的菜肴摆满桌子,五彩斑斓,热气腾腾,香味扑鼻,这是妻子和亲家母的杰作。两个火锅,一个麻辣,一个三鲜,美其名曰"红红火火";两盘圆子,一盘山芋粉,一个糯米粉,叫做"团团圆圆";两盘鱼,一盘红烧鲫鱼,一盘清蒸鲢鱼,称作"年年有余"……这些地道的家乡菜,不但味道别具特色,其名称也寓意美好,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团圆年夜饭,不可无美酒,白酒红酒,各取所需,大家春风满面,频频碰杯,相互祝福。儿子结婚五年,孙子已有三岁,平时我们夫妇和亲家公、亲家母见面不多,这也是第一次和他们一起过年,叙旧话新,分外亲切,情之所以,兴之所至,把酒言欢,开怀畅饮。

  酒酣耳热之际,大家纷纷送给孙子压岁钱,小家伙兴奋无比,一一笑纳,然后以奶代酒,挨个儿敬酒,夸张的动作,稚嫩的话语,引来阵阵欢笑,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

  年饭过后,我们边喝茶,边聊天,边看春晚,一起守岁,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

  第一次在儿子家过年,也是第一次在省城过年,又是第一次和亲家一起过年,那全新的环境,那暖暖的亲情,那浓浓的年味,一起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春节团圆的散文 篇15

  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天上礼花朵朵。有的像银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儿,有的像橙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不胜收!过年前,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不可开交。只见妈妈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门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洗得闪闪发光,最值得惊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布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贴春联的技术可是一流的。站在旁边的我,看着爸爸妈妈的举动都傻了眼。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年饭,代表岁岁团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家里的长辈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吃完年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礼花朵朵,鞭炮声声。大家一起守岁,告别如水似已逝去的岁月,憧憬对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放一挂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脚步。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访亲戚,四处问好,拜年,串门子。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代表岁岁平安。拜年也是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表达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初一的早晨还要放一挂鞭,这是挂开门炮,是个开门爆竹,为了祈求竹报平安,图个吉利,代表开门红。

  啊,春节!美好的春节,快乐的春节,人人喜爱的春节,我眼中的春节,我爱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春节团圆的散文】相关文章:

春节团圆的作文09-08

春节的团圆作文09-23

春节团圆作文10-11

春节回家团圆的文案11-22

春节回家团圆文案01-11

春节团圆作文15篇08-11

春节团圆的作文5篇09-06

精选春节的团圆作文7篇08-15

【精选】春节团圆作文4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