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各章节知识总结

时间:2020-10-06 12:29:34 总结范文 我要投稿

《温病学》各章节知识总结

  《温病学》各章节知识总结

  温病的发展:萌芽阶段——战国至晋唐时期 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温病学》各章节知识总结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又可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 《温病条辨》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

  为原则

  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3、根据发病初起见证分类: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4、命名:根据季节分:春温、秋燥、冬温;以四时主气分:风温、暑湿、湿温、秋燥:按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等(可能多选)

  第二章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第三章 温病的辨证

  一、辨证内容: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理论核心 二、卫气营血辨证(叶天士创立)

  卫气营血辨证表

  三、三焦辨证(吴鞠通倡导)

  四、焦辨证表

  第四章 温病常用诊法

  主要是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以及辨常见症状 一、常见症状: 1、发热

  发热恶寒、寒热往来、壮热、日哺潮热、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湿温初起)、身热夜甚(发热入夜尤甚,灼热无汗,为热入营份)、身热肢厥、夜热早凉(夜间发热,天明热退身凉而无汗,温病后期邪热未净)、低热(热势地位,持续不退,且见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等症。温病后期,邪少虚多,内生虚热) 2、汗出异常

  无汗、时有汗出、大汗、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3、口渴

  口渴欲饮、口渴不欲饮、口苦而渴 4、神智异常

  烦躁不安(热扰心神)、神昏谵语(闭证、实证)、昏聩不语(痰热阻闭心包)、神志昏蒙(湿热类病症热郁于气分,多重在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神志如狂、神情呆钝 5、痉 实证、虚证 6、厥脱

  热厥、寒厥、亡阴、亡阳 二、辨斑疹、白培。

【《温病学》各章节知识总结】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学知识01-12

幼儿心理教育学知识点01-16

幼儿教育学知识点01-07

学农个人总结06-24

温拌黄瓜蟹味菇的做法10-08

高一生物必修一章节知识点汇总12-08

消防知识培训总结08-17

劳动法考试章节讲义02-27

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预防知识点09-15

工会各专业委员职责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