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函数基本性质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7-25 16:26:22 总结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函数基本性质知识点总结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函数基本性质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函数基本性质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概述

  关于函数的基本性质的知识点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需要重点掌握.

  知识点总结

  1.函数的有关概念

  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2.定义域补充

  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 x 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 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 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 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 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 1.

  (5) 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 . 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 x 的值组成的集合 .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再注意:

  (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值域补充

  ( 1 )、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求函数的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 .

  ( 2 ) . 应熟悉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及各三角函数的值域,它是求解复杂函数值域的基础 .

  ( 3 ) . 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反函数法、换元法、配方法、均值不等式法、判别式法、单调性法等 .

  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 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 A)中的 x 为横坐标,函数值 y 为纵坐标的点 P(x , y) 的集合 C ,叫做函数 y=f(x),(x A)的图象.

  C 上每一点的坐标 (x , y) 均满足函数关系 y=f(x) ,反过来,以满足 y=f(x) 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 x 、 y 为坐标的点 (x , y) ,均在 C 上 . 即记为 C={ P(x,y) y= f(x) , x A }

  图象 C 一般的是一条光滑的连续曲线 ( 或直线 ), 也可能是由与任意平行与 Y 轴的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的若干条曲线或离散点组成 .

  (2) 画法

  A、描点法:根据函数解析式和定义域,求出 x,y 的一些对应值并列表,以 (x,y) 为坐标在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 P(x, y) ,最后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

  B、图象变换法(请参考必修4三角函数)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即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和对称变换

  (3) 作用:

  1 、直观的看出函数的性质;

  2 、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解题的思路。提高解题的速度。发现解题中的错误。

  4.快去了解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5.什么叫做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A B

  给定一个集合A到B的映射,如果aA,bB.且元素a和元素b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

  说明: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

  ①集合A、B及对应法则f是确定的;

  ②对应法则有方向性,即强调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它与从B到A的对应关系一般是不同的;

  ③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

  (Ⅰ)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Ⅱ)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Ⅲ)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常用的函数表示法及各自的优点:

  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注意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函数图象的依据;

  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

  图象法:描点法作图要注意: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化简函数的解析式;观察函数的特征;

  列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应能反映定义域的特征.

  注意啊:解析法:便于算出函数值。列表法:便于查出函数值。图象法:便于量出函数值

  补充一:分段函数 (参见课本P24-25)

  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在不同的范围里求函数值时必须把自变量代入相应的表达式。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而就写函数值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一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要把它误认为是几个函数;

  (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二:复合函数

  如果 y=f(u),(u M),u=g(x),(xA),则 y=f[g(x)]=F(x),(xA) 称为f、g的复合函数。

  常见考点考法

  关于值域 定义域的考核是重点

  拓展:

  一、函数自身的对称性探究

  定理1.函数 y = f (x)的图像关于点A (a ,b)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f (x) + f (2a-x) = 2b

  证明:(必要性)设点P(x ,y)是y = f (x)图像上任一点,∵点P( x ,y)关于点A (a ,b)的对称点P'(2a-x,2b-y)也在y = f (x)图像上,∴ 2b-y = f (2a-x)

  即y + f (2a-x)=2b故f (x) + f (2a-x) = 2b,必要性得证。

  (充分性)设点P(x0,y0)是y = f (x)图像上任一点,则y0 = f (x0)

  ∵ f (x) + f (2a-x) =2b∴f (x0) + f (2a-x0) =2b,即2b-y0 = f (2a-x0) 。

  故点P'(2a-x0,2b-y0)也在y = f (x) 图像上,而点P与点P'关于点A (a ,b)对称,充分性得征。

  推论:函数 y = f (x)的图像关于原点O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 (x) + f (-x) = 0

  定理2. 函数 y = f (x)的图像关于直线x = a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f (a +x) = f (a-x) 即f (x) = f (2a-x) (证明留给读者)

  推论:函数 y = f (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 (x) = f (-x)

  定理3. ①若函数y = f (x) 图像同时关于点A (a ,c)和点B (b ,c)成中心对称(a≠b),则y = f (x)是周期函数,且2 a-b是其一个周期。

  ②若函数y = f (x) 图像同时关于直线x = a 和直线x = b成轴对称 (a≠b),则y = f (x)是周期函数,且2 a-b是其一个周期。

  ③若函数y = f (x)图像既关于点A (a ,c) 成中心对称又关于直线x =b成轴对称(a≠b),则y = f (x)是周期函数,且4 a-b是其一个周期。

  ①②的证明留给读者,以下给出③的证明:

  ∵函数y = f (x)图像既关于点A (a ,c) 成中心对称,

  ∴f (x) + f (2a-x) =2c,用2b-x代x得:

  f (2b-x) + f [2a-(2b-x) ] =2c………………(*)

  又∵函数y = f (x)图像直线x =b成轴对称,

  ∴ f (2b-x) = f (x)代入(*)得:

  f (x) = 2c-f [2(a-b) + x]…………(**),用2(a-b)-x代x得

  f [2 (a-b)+ x] = 2c-f [4(a-b) + x]代入(**)得:

  f (x) = f [4(a-b) + x],故y = f (x)是周期函数,且4 a-b是其一个周期。

  二、不同函数对称性的探究

  定理4. 函数y = f (x)与y = 2b-f (2a-x)的图像关于点A (a ,b)成中心对称。

  定理5. ①函数y = f (x)与y = f (2a-x)的图像关于直线x = a成轴对称。

  ②函数y = f (x)与a-x = f (a-y)的图像关于直线x +y = a成轴对称。

  ③函数y = f (x)与x-a = f (y + a)的图像关于直线x-y = a成轴对称。

  定理4与定理5中的①②证明留给读者,现证定理5中的③

  设点P(x0 ,y0)是y = f (x)图像上任一点,则y0 = f (x0)。记点P( x ,y)关于直线x-y = a的轴对称点为P'(x1, y1),则x1 = a + y0 , y1 = x0-a ,∴x0 = a + y1 , y0= x1-a 代入y0 = f (x0)之中得x1-a = f (a + y1) ∴点P'(x1, y1)在函数x-a = f (y + a)的图像上。

  同理可证:函数x-a = f (y + a)的图像上任一点关于直线x-y = a的轴对称点也在函数y = f (x)的图像上。故定理5中的③成立。

  推论:函数y = f (x)的图像与x = f (y)的图像关于直线x = y 成轴对称。

  三、三角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列表

  注:①上表中k∈Z

  ②y = tan x的所有对称中心坐标应该是(kπ/2 ,0 ),而在岑申、王而冶主编的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中数学精编第一册(下)及陈兆镇主编的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高一数学新教案(修订版)中都认为y = tan x的所有对称中心坐标是( kπ, 0 ),这明显是错的。

  四、函数对称性应用举例

  例1:定义在R上的非常数函数满足:f (10+x)为偶函数,且f (5-x) = f (5+x),则f (x)一定是( )(第十二届希望杯高二 第二试题)

  (A)是偶函数,也是周期函数(B)是偶函数,但不是周期函数

  (C)是奇函数,也是周期函数(D)是奇函数,但不是周期函数

  解:∵f (10+x)为偶函数,∴f (10+x) = f (10-x).

  ∴f (x)有两条对称轴 x = 5与x =10 ,因此f (x)是以10为其一个周期的周期函数, ∴x =0即y轴也是f (x)的对称轴,因此f (x)还是一个偶函数。

  故选(A)

  例2:设定义域为R的函数y = f (x)、y = g(x)都有反函数,并且f(x-1)和g-1(x-2)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 = x对称,若g(5) = 1999,那么f(4)=( )。

  (A)1999; (B)2000; (C)2001; (D)2002。

  解:∵y = f(x-1)和y = g-1(x-2)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 = x对称,

  ∴y = g-1(x-2) 反函数是y = f(x-1),而y = g-1(x-2)的反函数是:y = 2 + g(x), ∴f(x-1) = 2 + g(x), ∴有f(5-1) = 2 + g(5)=2001

  故f(4) = 2001,应选(C)

  例3.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f(1+x)= f(1-x),当-1≤x≤0时,

  f (x) = - x,则f (8.6 ) = _________ (第八届希望杯高二 第一试题)

  解:∵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x = 0是y = f(x)对称轴;

  又∵f(1+x)= f(1-x) ∴x = 1也是y = f (x) 对称轴。故y = f(x)是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f (8.6 ) = f (8+0.6 ) = f (0.6 ) = f (-0.6 ) = 0.3

  例4.函数 y = sin (2x + )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是( )(92全国高考理) (A) x = - (B) x = - (C) x = (D) x =

  解:函数 y = sin (2x + )的图像的所有对称轴的方程是2x + = k +

  ∴x = - ,显然取k = 1时的对称轴方程是x = - 故选(A)

  例5. 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x+2)= -f(x),当0≤x≤1时,

  f (x) = x,则f (7.5 ) = ( )

  (A) 0.5(B)-0.5(C) 1.5(D) -1.5

  解:∵y = f (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点(0,0)是其对称中心;

  又∵f (x+2 )= -f (x) = f (-x),即f (1+ x) = f (1-x), ∴直线x = 1是y = f (x) 对称轴,故y = f (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f (7.5 ) = f (8-0.5 ) = f (-0.5 ) = -f (0.5 ) =-0.5 故选(B)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sin =的对边 / 斜边

  cos =的邻边 / 斜边

  tan =的对边 / 的邻边

  cot =的邻边 / 的对边

  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

  (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

  三倍角公式

  sin3=4sinsin(/3+)sin(/3-)

  cos3=4coscos(/3+)cos(/3-)

  tan3a = tan a tan(/3+a) tan(/3-a)

  三倍角公式推导

  sin3a

  =sin(2a+a)

  =sin2acosa+cos2asina

  辅助角公式

  Asin+Bcos=(A^2+B^2)^(1/2)sin(+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Bcos=(A^2+B^2)^(1/2)cos(-t),tant=A/B

  降幂公式

  sin^2()=(1-cos(2))/2=versin(2)/2

  cos^2()=(1+cos(2))/2=covers(2)/2

  tan^2()=(1-cos(2))/(1+cos(2))

  推导公式

  tan+cot=2/sin2

  tan-cot=-2cot2

  1+cos2=2cos^2

  1-cos2=2sin^2

  1+sin=(sin/2+cos/2)^2

  半角公式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cot(A/2)=sinA/(1-cosA)=(1+cosA)/sinA.

  sin^2(a/2)=(1-cos(a))/2

  cos^2(a/2)=(1+cos(a))/2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两角和差

  cos(+)=coscos-sinsin

  cos(-)=coscos+sinsin

  sin()=sincoscossin

  tan(+)=(tan+tan)/(1-tantan)

  tan(-)=(tan-tan)/(1+tantan)

  和差化积

  sin+sin = 2 sin[(+)/2] cos[(-)/2]

  sin-sin = 2 cos[(+)/2] sin[(-)/2]

  cos+cos = 2 cos[(+)/2] cos[(-)/2]

  cos-cos = -2 sin[(+)/2] sin[(-)/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积化和差

  sinsin = [cos(-)-cos(+)] /2

  coscos = [cos(+)+cos(-)]/2

  sincos = [sin(+)+sin(-)]/2

  cossin = [sin(+)-sin(-)]/2

  诱导公式

  sin(-) = -sin

  cos(-) = cos

  tan (a)=-tan

  sin(/2-) = cos

  cos(/2-) = sin

  sin(/2+) = cos

  cos(/2+) = -sin

  sin() = sin

  cos() = -cos

  sin() = -sin

  cos() = -cos

  tanA= sinA/cosA

  tan(/2+)=-cot

  tan(/2-)=cot

  tan()=-tan

  tan()=tan

  诱导公式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一、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k为常数,k≠0)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

  (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六、常用公式:(不全,希望有人补充)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

【高中函数基本性质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07-29

高中数学基本知识点总结12-03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05-07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12-19

初中数学所有函数的知识点总结11-2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课后反思10-19

导数基本知识点总结04-13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02-15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