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12-18 11:10:28 雪桃 总结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

  上学期间,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仞(rèn) 惩(chéng)山北之塞(sè) 荷(hè)担 箕畚(jī běn)

  孀(shuāng)妻 始龀(chèn) 智叟(sǒu) 穷匮(kuì) 厝(cu)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年且九十 且:将近。

  (2) 惩山北之塞 惩:苦于。 塞:阻塞。

  (3) 杂然相许 许:赞同。

  (4) 且焉置土石 焉:疑问代词,哪里。置:安放。

  (5) 寒暑易节 易:交换。

  (6) 其如土石何 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7) 何苦而不平 苦:愁。

  (8) 帝感其诚 感:被……感动。

  3. 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始一反焉 反通返,解释为返回。

  (2) 汝之不惠 惠通慧,解释为聪明。

  (3)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解释为没有。

  (4) 一厝朔东 厝通措,解释为放置。

  4. 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大山而居住。

  (2)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3)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交换季节的时候,才往返一次。

  (4) 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5)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愁挖不平吗?

  (6) 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7)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2.列子,即列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四、文本解读

  1、谋篇立意: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富有神话色彩,读来脍炙人口。

  文章成功地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魄力,同时也说明了要想战胜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概括一篇文章的主题,首先要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其次要注意概括主题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事,来表达怎样一个中心。)

  2、文章脉络

  课文有四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句句都与下面的情节有关:“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其中“方”和“高”,极言移之不易;“本在”这一句为后文山被移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这一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智叟“笑而止之”,自作聪明之态。智叟出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愚公闻智叟之言“长息”,说明他早已是胸有成竹。他在批驳智叟的话里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加增”。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第四段:神话的结尾。这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力量。“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说明了移山的结果。

  3、写作方法

  1、主要是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如:(1)愚公和智叟对挖山的不同态度;愚公年且九十想的是造福子孙,遂率子孙“叩石垦壤”,而智叟则认为“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甚矣,汝之不惠。”通过对比,愚公的这种改造、征服自然的坚强毅力更加感人了。

  (2)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态度的对比。其妻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是从“献疑”角度说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但她没有反对的意思。而智叟显然是讥笑愚公,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尤显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存心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讥笑愚公无能了。

  其他一些对比都有力地烘托了人物性格,表现了文章主题。

  2、神话结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天神、天帝,两座大山居然都被背走了,给这本难结局的故事以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这同一般的宣扬封建迷信是完全不同的。

【《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冠词知识点总结06-26

磁场知识点总结06-27

磁场知识点总结10-26

光学知识点总结06-22

密度知识点总结06-21

压强知识点总结07-20

SpringMVC知识点总结06-25

《口技》知识点总结06-25

圆的知识点总结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