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节水农业农科论文

时间:2022-06-21 23:54:38 农业经济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旱作节水农业农科论文

  黄骅市地处渤海之滨,现有耕地73.5万亩,其中旱地、半旱地5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6%。年降水约550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常年干旱时间达9个多月。连年干旱,地上水枯竭,地下中浅层水含盐量过高,不能利用,加之旱地多瘠薄盐碱,适耕期短,蓄水保墒能力差,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黄骅市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的发展。2012年,由国家投资建设的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项目正式落户黄骅市,为该市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做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旱作节水农业农科论文

  1节流与开源并重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迫在眉睫

  黄骅市有农田灌溉条件的村庄不多,主要分布在官庄乡、吕桥镇、羊二庄镇、常郭镇四个乡镇的部分村庄,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捷地碱河和机井水,其余地方都是靠天吃饭。

  虽然每年出现干旱情况时,相关部门会适时采取措施进行人工降雨,同时鼓励村民挖掘坑塘,储蓄水源。但在灌溉农田方面水源还是比较紧缺,当开源远远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需求时,节流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不仅仅是节水灌溉,还可以转变传统用水、管水方法。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农田降水利用率可以提高8%~10%,达到53%,在平均年降水量552.5mm的条件下,平均每亩每年可节约水源29.4~36.9m3。由此可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迫在眉睫。

  2硬件和软件匹配突破项目区农业发展瓶颈

  黄骅市农业种植还是以传统耕种方法为主,农田基础条件较差,种植技术相对落后,粮食产量不高,这是制约该市农业发展的瓶颈。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计划从田间工程、推广农业技术以及建设实验室三项工作着手,使项目区农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都有所提高。

  2.1田间工程。在示范区将铺设PVC防渗管道4万m,修建机耕路1.6万m,维修机井及机电配套8眼,新建桥涵12座。建成后,项目区田间基础设施将得到很大程度的完善。

  2.2推广农业技术。农技人员还应在项目示范区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种植耐旱作物品种、保水剂应用等农艺旱作技术,改良田间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其中适时深耕是蓄雨纳墒的关键。

  2.3实验室建设。在示范区还要建设化验室、检测室,购置土壤墒情监测仪器及软硬件设备11套。两室建成后,技术人员要选择部分典型区域监测、采集土壤墒情、旱情、地力等旱作农业相关信息,与国家旱作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和区域分中心联网,形成全国旱作农业监测预警系统,指导农民在适当时候进行抗旱减灾和农业生产。

  3生态环境和产量双提高旱作节水技术好处多

  3.1提高粮食产量。就项目区近几年粮食产量来看,每亩小麦产量平均在230kg左右,玉米产量平均在410kg左右。建成1.8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后,小麦单产能达到260kg,比原来亩增产40kg。项目区内粮食总产量预计将增加126万kg,年增经济效益可达277.2万元。

  3.2实现节本并提高农产品品质。通过旱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使旱作农田自然降雨和灌水的利用率、土壤保水能力大幅度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还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3%,化肥利用率提高5%~10%,从而在减少农民种地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3.3改善生态环境。旱作节水项目还可改善项目区的生态条件,通过实施旱作农业,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防止过量开采地下水,减少行业之间的争水矛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通过秸秆覆盖、免耕等农业技术能够使农田水土流失减少50%左右,有效防止沙尘暴,同时提高地力,减少化肥的投入量,降低不合理施用化肥带来的污染。

【旱作节水农业农科论文】相关文章:

旱作农业利用天然降水方法与途径农科论文06-27

旱作节水农业机械论文07-02

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发展的调研报告07-03

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发展调研报告07-03

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发展调研报告范文07-03

对于农业种植与气象的探讨农科论文06-24

地区农业节水技术分析论文07-03

赴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07-01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意味着什么农科论文06-27

水利建设推动节水农业的研究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