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哲学之后随笔

时间:2022-06-21 19:40:12 哲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遇见哲学之后随笔

  最近总是看到“哲学使我们智慧”之类的话,突然想到,当年师父收我做徒弟的时候,要求必须读完至少一本哲学书,我于是“生吞活剥”了一本——《苏菲的世界》,而时至今日,我才真正领会到师父的用意。

遇见哲学之后随笔

  哲学的作用在于为我们提供接近真相的途径,或者说为我们指明通向真相的方向。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什么?这些问题在我阅读哲学之前从未真正思考过。

  每个人都有童年、成长、成年、老年……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也有童年、成长、成年、老年……每天,面对连续提问的儿子,我都发现,在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常常充满了求知欲,对什么都很好奇,对任何知识都很向往,遇到一个问题就要问到底,直到别人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才罢休。但是那时,我们往往处于懵懂之中,还不能辨别别人提供的知识的真伪,我们很多时候是凭借他人的态度语气等做出判断,很多时候我们依赖的是自己的味觉,我们品尝、咬、舔甚至咀嚼,通过味道掌握知识。同时也依赖身边的人,那些相对而言掌握了更多知识的兄弟姐妹或者是懂得更多的长辈。他们能肯定甚至笃定地把他们所掌握的信息传递给我们,但这里面可能有很多是不真实的,或者说并非世界的真相。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拥有了独立探索的能力,我们会质疑,提出一些想法,但是更多时候我们会放过很多想法,因为身边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太多,让我们无法像小时候那样专注于某一个局限的点去深入探索。我们总是浅尝辄止,在知识的长河岸堤上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偶尔有风景令我们驻足,我们也会催促自己,再往前看看吧,或许会有更美的,生活重在体验、重在经历这个过程。我们很少追问,我们看到的就是真相了么?经历的就是真实了么?还有或者,我们需要真相么……

  整个人类的童年,西方是在古希腊哲学起源的时期,东方是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这个知识来自以前的课堂也来自书本。这个时期的人对世界所知甚少,人们还不能随便离开地面,还没有人能在地球上空俯瞰,不知道地球是蔚蓝色的水球,不知道地球是在太阳系,太阳系外面还有银河系,还有宇宙。总之自然科学不发达,但是有那么些人很努力地在探索,他们能凭借的技术很有限但是思想很强大。他们尽力地想找到真相……用柏拉图的理论看,我们看到的感知到的世界都是不真实的,总是或多或少地偏离真实。我们自以为掌握的真相只是用模子做出来的饼,而饼和模子总是有差别的,饼会发生变化,但是模子相对稳定。其实我们知道,模子用久了也会发生变化。于是他告诉我们,数学等用理性思维能获得的知识是寻找查看模子的知识,而我们用感知获得的知识很多时候就只是个假象的饼了。但是饼很美味,尝着让人感到愉悦,所以有时候会蛊惑人心,让人们忘记了探寻模子的想法……

  人脑的构造是有差别的,所以有的人天生容易走上寻找模子的道路,而另一些人一出生就尝到了饼的美味,根本不知道还有模子的事。旁人再三提醒启示,他们仍沉浸在美味的香气中,不愿意面对现实,不想知道真相。前者面对的是确定的、真实的世界,而后者沉醉在虚幻的丰富多彩的美妙世界;一个更真实,一个更美丽。但是,如果能既真实又美丽,岂不是更妙!

  我承认,如果头脑聪明,在老师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就应该都能理解了,但是那时我忙于背诵记忆应对考试,确实是后来这一次阅读才让我停下来仔细反复思索,并深入地理解了以上内容,而且明白,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世界走在柏拉图之后很久了,具体在成长期还是成年期我不知道,但是,我已经成年了。我不是个头脑聪明的人,起码不是个早慧的人,但是我向往智慧。同时,我又很庆幸,我终于开始了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