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许慎文化园小学生作文

时间:2023-07-17 10:20:18 诗琳 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游许慎文化园小学生作文(精选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许慎文化园小学生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许慎文化园小学生作文(精选5篇)

  游许慎文化园小学生作文 1

  上星期四,我们去许慎文化园春游,这次春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走近许慎文化园,映入眼帘的是六书石柱。那六根高大的石柱排成两行,立在文化园门外的广场的上,上面刻着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的各种理论和字例。还没有进入文化园,我就已经感受到了那浓浓的文化气息。

  跨入园区大门,便看见一条绵延的'汉字大道,它直通字圣殿,像展开的书卷似的。汉字大道从史前远古符号开始,展示了汉字发展中的十个重要阶段。一路浏览下来,我细致的了解到了汉字发展和演变中的那曲折历程。

  沿着汉字大道一直往前走,我们便来到了园区内的核心建筑——字圣殿。字圣殿气势恢弘,导游说这为九开九进的汉代风格建筑,而殿名是由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欧阳中石书写。走进大殿里,首先看到的是一尊高大的贴着金箔的许慎坐像,像前方有一座香炉,经常有游人焚香叩拜。绕过坐像往北走,我看到后面的墙壁上有一个个浮雕字形。靠近仔细一看,原来刻的是许慎根据汉字所建立的部首。

  走出大殿,我们又经过一座高大的牌坊,我来到了墓冢保护区的许慎立像前。这尊许慎立像身著宽袖汉服,右手背后,左手握着一卷竹简书,神态祥和地平视着南方。

  许慎立像身后不远处便是许慎的长眠之处——许慎墓。整个坟墓被或白或黄的菊花覆盖着,墓前有三块石碑,东边的两块历史较为悠久,据导游讲一块为康熙四十六年郾城县知县温德裕所立,上书“汉孝廉许公之墓”七个大字;另一块碑是光绪二年郾城县知县王凤森所立,上面镌刻着他本人书写的“许夫子从祀文庙记”一文。

  游完许慎墓后我们便坐在后边的小树林里吃东西,我们坐在那里,高高兴兴地吃着,完全忘记了游玩后的疲惫。

  休息之后,我们还游览了说文馆、叔重堂、字形牌坊及魁星亭等建筑。

  整个园区,不论是旧的古迹,还是新的景观,它们浑然一体,都给人以厚重古朴的感觉,让人感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游许慎文化园小学生作文 2

  由于“说文解字群英会”活动的开幕式在许慎文化园举行,我得以重新游园(以前来过)。这次的游览,使我对文化园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来到许慎文化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副卷轴,上面有很多的文字,这一次我很认真的看着,因为万一比赛出现了这些字,自己写不出来,作为许慎老先生的同乡,那人就丢大了哟!

  我们继续往里走,开始祭拜许慎老先生。许慎老先生是我们漯河人的骄傲。他用了19年的时间完成了《说文解字》。是一部中国里程碑式的'百科全书,对中国人来说十分重要。作为许慎的故乡人,我们以后要弘扬许慎文化,使汉字文化发扬光大。

  祭奠仪式结束后我们开始游园。首先我们来到蟾桂山,它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景点。这座山是踩着绳子上去,寓意“蟾宫折桂”(古代的蟾宫折桂意思就是状元)。希望参观的学生也上去感受一下!

  游园时,我们也在园内的形状各异的石头上观看着每一个字,并记在心里。后来我们继续往前走,到了许慎墓。我们围着墓左三圈右三圈转完后,深深的鞠躬,默默地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之情。

  我们又来到老先生的纪念堂内,我们看到老先生那庄严肃穆的模样,他的眼睛里射出了严谨、深邃的光芒。好像感受到老人那无穷的智慧以及他伟大的思想。我也好像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并暗暗下决心:要像许慎老人一样,弘扬汉字文化,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领略汉字的魅力,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通过游园,我知道了汉字的由来,也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匮乏,以后我要认真学习汉字,使自己对汉字的了解更加深刻,为弘扬汉字文化出一份微薄之力!

  游许慎文化园小学生作文 3

  初冬的一个午后,天气晴好,阳光灿烂,我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了位于市区东北隅的许慎文化园。

  走近许慎文化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广的六书石柱广场。六根高约六米的花岗岩石柱排成两行,分别矗立于园区门外广场的东西两侧,上面刻着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的理论和字例。还未进园,我就已感受到浓浓的汉字文化气息。

  跨过园区大门,只见一条书卷状的汉字大道陈列在眼前。它直通字圣殿,长80米,听人说这是寓意中华文字到现在已有8000年的沧桑历史。汉字大道从史前远古符号开始,采用石刻和铜铸的.工艺,展示了汉字发展的十个重要阶段。一路浏览下来,我细致了解到汉字发展演变的曲折历程。

  沿着汉字大道往前走,不一会儿我便来到园区的核心建筑——字圣殿。字圣殿气势恢弘,为木石结构的汉代风格建筑,九开九进,殿内金砖铺地。殿名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书写,字体古朴大方。走进大殿,首先看到的是一尊高大的贴着金箔的青铜许慎坐像,他庄重、儒雅、智慧,且让人觉得可亲可敬。铜像前方有座香炉,不时有游人焚香叩拜。绕过铜像往北走,我看到铜像后面的影壁上有一个个浮雕字形。靠近仔细一看,原来上面刻的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出的540个部首。

  走出大殿,又经过一座高大的牌坊,我来到位于墓冢保护区的许慎青铜立像前。这尊立像高约3米,许慎身著宽袖长裾的汉服,右手后背,左手握一卷竹简书,神态祥和地平视南方。遗憾的是由于长期风吹日晒,铜像呈暗黑色,我一连拍了多张照片,效果均不佳。

  许慎立像身后不远处即是许慎的长眠处——许慎墓。墓冢高约5米,周长约33米,整个坟墓被或白或黄的菊花覆盖着,像一个巨大的花篮。墓前有石碑三块,东边的两块历史较为悠久:一块为康熙四十六年郾城县知县温德裕所立,上书“汉孝廉许公之墓”七个大字;另一块碑是光绪二年郾城县知县王凤森所立,上面镌刻着他本人书写的“许夫子从祀文庙记”一文,可惜有些字迹已模糊不清了。

  之后,我还游览了说文馆、叔重堂、字形牌坊及魁星亭等建筑。纵观整个园区,不论是旧的古迹,还是新的景观,它们浑然一体,都给人以厚重古朴的感觉,无不展现了华夏文化的悠远绵长。在这里徜徉,犹如置身于在汉字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我禁不住思接万载,神游八极。

  瞻游许慎文化园,我再一次被强烈震撼,禁不住更深地爱上脚下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

  游许慎文化园小学生作文 4

  五一期间,我们一家在“推进交流,仰望经典”的精神指引下,前往许慎文化园。

  刚踏入许慎文化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汉字大道。汉字大道,顾名思义,大道呈现展开的画轴状,由南向北依次镌刻远古符号,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等古代文字。我的目光移到了一些书案上,望着它们,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孩子纹丝不动的背影,听到了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即便当时气温有点高,我们仍盘膝而坐,趴在书案上,体验了一番古代学堂的魅力。仰起头,“字圣殿”几个庄重有力的大字浮现在眼前。进入大殿,我看到的.是许夫子坐在地上,手拿竹简,好像在说:“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多读书充实自己,把我们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下去!”我们在许夫子塑像前,虔诚地拜了拜,再抬头,看到了许夫子和蔼可亲的笑容。

  顺着这条路走,就是许夫子的墓塚。墓塚旁是许夫子从祀文庙碑记碑,该碑为清光绪二年所立,后文庙被毁,该碑被徐庄人予以保护,1985年3月重立于许慎墓前。

  再拐弯,向前走,路上有许多经典故事塑像,如岳母刺字、孔融让梨、南门里木等。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走是状元堂。状元堂内陈列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状元堂主要展示漯河历年高考状元的事迹和古代科举文化的精髓,还展示了从漯河地区走出去的学业精英的成功经历。从他们每个人的成功格言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从平凡到不凡,只有一个坚持的距离。

  离我们回家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这书香四溢的地方——许慎文化园。

  游许慎文化园小学生作文 5

  生活于东汉时期的许慎一生除了写有《说文解字》《五经异义》《孝经孔氏古文说》,还曾给《淮南子》《汉书》《六韬》《楚辞》等书作注。当然,按照今天的分类法,许慎最重要的成就主要集中在经学和文字学上。

  据史书记载,许慎“性淳笃”,年少的时候就博学经籍。比许慎小了很多,后来也成为一代通儒的马融对许慎非常推崇和敬佩。许慎被当时的人誉之为:“五经无双许叔重”。叔重是许慎的字,可见其学问博深,超越时人。

  那么,许慎的学问是怎么来的呢?

  也许,有人会说,许慎曾入小学学习,应该受到过很好的教育。后来,又拜有“洛阳第一才子”之誉的贾谊九世孙贾逵为师,而贾逵的父亲贾徽,曾跟从西汉著名学者刘歆学习过《左氏春秋》,同时也学《国语》《周官》。贾逵子承父业,弱冠之年即能背诵《左氏传》和《五经》本文,一生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诂》三十篇、《国语解诂》二十一篇、《春秋左氏长传》二十卷、《尚书古文同异》三卷、《毛诗杂义难》十卷、《周官解访》等,乃一代名儒。“名师出高徒”,有如此名师指引,这许慎的学问自然也不在话下。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

  今天的人们能想起许慎主要就在于《说文解字》,许慎流传下来的完整作品也就这一部《说文解字》。可别小看了这部著作,作为我国第一部分析解说汉字形义、辨别声读和考究字源的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也就是异体字1163个,说解共用133441字,被清代学者王鸣盛誉为:“《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但能通《说文》,余书皆未读,不可谓非通儒也。”

  现在我们知道,许慎并无特别显耀的门庭,也没有学问广博的祖辈或父辈带他在学问的殿堂里更快找到门径,进而登堂入室,自然就不能像他的老师贾逵那样幼受庭训,子承父业。许慎要想在学问之路上披荆斩棘,取得实绩,恐怕仅凭师傅的帮助和指引还是不够的。《说文解字》第一次阐述了六书的内容,创造性地从汉字系统中归纳出540个部首,用部首分类法来统领每一个汉字,这种编排体例前无古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许慎能取得这些突破,除了恩师的指导,最重要的还是靠勤奋和自学。

  其实,不独许慎如此,很多学有所成的学者也是如此。被学者桓谭视为圣人的西汉著名学者扬雄五世单传,其父祖均非学问中人,但并不影响扬雄成为一代大儒。东汉时期出生于“孤门细族”的王充,其祖父王汛任侠斗气,仇人不少,为避仇家,举家一迁再迁,靠经商维持生计。父亲王诵与祖上一样有一股刚强之气,喜欢斗气逞勇,最终得罪当地的丁姓豪强,为避仇,举家又迁到上虞。父祖二人显然也非学术达人,但王充最终也成为著名学者,留下了《论衡》这一闪耀着无神论思想的'不朽著作。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所拜的师傅再厉害学问再博深,最终取得一番成绩的还是靠自己。对于治学之事,如果没有浓烈的兴趣和好奇心,没有坚忍不拔的自学精神,仅指望别人一点拨,便学问精进,学有大成,无异于痴人说梦。

  有人总抱怨,自己不在体制中,无法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也没资源,无法在一些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还有人抱怨,自己的祖辈或父辈都不是搞学问的,没人指点,先天不足,搞学问恐怕搞不出名堂。其实,这些忧虑都是多余的,真正的学问绝不在于你参加了多少研讨会,也并不见得非要在收取版面费的刊物上发表些粗制滥造的论文,才算是会搞学问。这么想,绝对是对学问的一大误解。

  在我看来,找到门径,学会自学,对于搞学问至关重要。只是,很多学者即使强调了这一点,也常常被世人所忽略。

  钱钟书曾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在当今这个浮躁,急于求成的社会氛围里,要想有真学问或者在学问之途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拜名师,多拜名师,“转益多师是吾师”之外,强调静心自学和勤奋,绝非多余,而是更为必要!

【游许慎文化园小学生作文】相关文章:

文化园宣传标语12-30

横店华夏文化园导游词12-17

杏花村古井文化园导游词04-22

横店华夏文化园导游词3篇12-17

清明节祭许慎演讲稿范文06-16

游故宫心得体会小学生03-07

游西湖作文02-04

游云南作文02-04

游圆明园作文02-03

上海游作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