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论文

时间:2022-06-25 10:38:3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感于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论文

  【摘要】新教材贯穿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精神,注重学科渗透和新科技的纳入,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真正用好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出路为教法改革。

有感于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论文

  【关键词】有感;新课程标准;物理教学新的物理课程改革以教材为主要载体和课程资源,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和“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课程理念。新教材以人为本,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贯穿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精神,注重学科渗透和新科技的纳入,这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但要真正用好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出路为教法改革。就教学情况、新教材特点和教师角色转变谈点自己的体会。

  1.转变教育思想,掌握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新教材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所选内容典型实用有特色。特别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教学,从物理概念、规律的产生与发展、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养成等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科学探究得出来的,例如:速度的概念、声音的产生、力的三要素等都不是由教材直接给出的,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中得出的。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2.构建多彩的物理课堂构建多彩的物理课堂,不同程度地渗透“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等新的教学理念。

  2.1物理课上做游戏。在学习“双耳效应”这一内容时,我与同学们做了这样的游戏:先让一位同学面向黑板站在讲台上,然后把一个手摇铃在同学们间传来传去,一声令下“停”!让这位同学猜手铃在谁的手里,这位同学当然是轻而易举地猜对了,他十分高兴。又让这位同学把自己的一只耳朵捂住,同样把铃在同学们中间传递,再让他判断位置。一声令下“开始”!“停”!这位同学信心十足地做出错误判断,根据我们事先约定全班同学给他热烈的掌声。他高兴地跳起来了,但转过身来看时,却大出意外,“分明听得十分清晰,确实是那个方位呀,难道我的耳朵出问题了?”那位同学辩驳道。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游戏结束了,探究开始,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在做中学玩中学,记忆深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2物理课上学成语。学完《声现象》知识后,我上了一节复习课,用汉语成语来描述声音的特性:我和学生一起找描述声音的成语,如窃窃私语、珠圆玉润、震耳欲聋、鸦雀无声、河东狮吼、人声鼎沸、响彻云霄、如雷贯耳、山崩地裂、惊天动地、鹦鹉学舌等,然后,引导同学们将这些成语按照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进行了分类。下课后学生们说好似语文课的物理课,不仅明白了声音的特性,而且理解了不少描摹声音的成语,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3.巧设情境,激活课堂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广,接受能力强,加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很多孩子在上课之前已经对其中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如果按课本上的知识照搬,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造成学习效果低下。但如果巧设情境,则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使课堂变得更加融洽和谐。如在讲机械运动时,为了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引入一例:一天,一只蜗牛去串亲,走到半路遇到一只乌龟,蜗牛被撞成重伤送进医院。经过抢救,蜗牛脱离了危险。它的亲友们埋怨它:“你走路时看到乌龟为什么不躲?”蜗牛激动地说:“当时它来得太快我来不及反应。”同学们听后是一阵大笑。我立即问他们“为什么笑?”大家回答:“乌龟根本没那么快!”我又问:“难道蜗牛错了?”同学们回答:“蜗牛没错!”于是大家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激情听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很多教师习惯用名人名言来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这些话语无不充满丰富的哲理,催人奋进。但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异,可能觉得内容空洞而难以接受。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故此,我认为对学生的激励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激励在具体和细微中升华。学完“简单机械”一章后,我让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到黑板上画滑轮组的绕线。由于他上课没认真听讲出乎我意料地画出了一幅“写意画”。同学们看了啼笑皆非。我没批评而是契机幽默地引导全班对这幅“漫画”进行了剖析,让更多的同学从中吸取教训,并掌握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总之,好的引入环节,应该渗透有启发性,情景性,趣味性,知识性,感染性,实用性,参与性,实践性,评价性,探究性和美感性。有意识的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疑问,增强解决问题的动机,探索创造性求解的过程。

【有感于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新课程改革下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思考的论文07-03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探讨的论文07-03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作文教学07-02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的论文07-02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论文07-03

课堂教学下的初中物理论文07-03

关于语文新课程标准下阅读教学注意07-02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职物理教学论文06-25

新课程标准下对《雨说》的课后反思06-22

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