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论文

时间:2022-06-23 08:42:04 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有了空前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国际互连网上,有着众多的历史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历史资料、图片、影像等)。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仅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途径,也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教改课题。下面围绕高一历史研究课《辛亥革命》,谈谈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计划及信息技术在其中的运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论文

  一、设计思路

  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自主化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现实的必然的选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这有利于使学生在网络时代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但是,网络信息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师生需要对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及应用。本单元的学习计划,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关于辛亥革命的内容,教材有新的表述,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培养创新能力。

  二、实施步骤

  1、首先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主要是网上信息的搜集下载、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网页的制作等。高一学生已开设信息技术课,只要做一些实用技术的指导和演练即可。

  2、把课题布置给学生,由学生通过课内外资料的收集,来完成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及评价的学习过程,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对某一专题深入研究。

  3、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学生将根据自己的爱好,结成不同的小组,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计划。这里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在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工作中将是特别重要的。

  4、小组学习情况。

  在这次活动中,全班有28个学生愿意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教师帮助下,分成4个小组。

  第一小组:以孙中山、黄兴等人的事迹为主要研究对象,收集材料,写出简介及评价。

  第二小组:主要研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过程。

  第三小组:主要研究三民主义形成原因及后来的演变。

  第四小组:主要研究辛亥革命的功绩及成败。

  三、学习成果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成果的共享,学生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将共同完成的关于辛亥革命的论文,在课堂上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多媒体的演示文稿,以生动的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应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规,作为学生的参考。学生演示文稿应以评价量规为参考。在4个小组中,最后又遴选了8位对历史学习特别感兴趣的同学组成核心小组,来完成网站的建设,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发布到校园网或Inter网上。

  第一小组;他们收集了大量的网上信息,特别是找到许多有关孙中山的网站。学生能从上面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并要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特别是要区分网上信息的真伪。网络信息浩如烟海,其中既有研究所、高等院校的网站,也有个人爱好者制作的网页。对于网络提供的史实信息,要看其是否提供了材料的出处、作者等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查找史书,进行考证。对于观点性问题,应慎重采纳,反复推敲,做到论从史出。

  第二小组:尝试演示文稿的制作。主要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制作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虽然在技术和画面上有所欠缺,但基本符合教学要求,达到了学习目的,在课堂与同学的交流共享中,这一小组的同学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第三小组:主要研究三民主义形成原因及后来的演变。这一课题因为涉及到的理论问题过多,超出了高一学生的能力,这一小组的研究未能完成。这也是今后研究性课程中应予以注意的,即课题的选择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第四小组:这一小组做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在网上查阅了近代史图片库网站和近代史研究所网站,并找到许多有关辛亥革命功绩及评价的相关文章,特别是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综述文章对他们启发很大。尽管这类学术文章对他们来说有些高深,难于理解,但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些学术界最新的观点作为学习参考。这些教材以外的知识,激发了这个小组极大的学习兴趣。关于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否,在这一小组中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袁世凯及其以后的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更加黑暗,由此认为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另一种观点认为辛亥革命的首要目标实现了,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再也没能出现稳固的封建帝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得出结论:辛亥革命在推翻专制统治方面取得了彻底成功。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了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在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地从教的角度来考虑与之相应的课程、教材、教法等问题。由于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丰富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然是多样而变化的,因此,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取代已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必要补充。研究性学习比较注重掌握调查、观察、实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与现行的学科教学或必修课程的联系更密切一些,但它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惟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更新,才能以优良的素质去主动适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也才能使中学教育不断适应新世纪激烈竞争的需要。通过这次研究性课程尝试,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职能在发生着转变,他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要充当学生学习的向导与顾问。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不再只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它更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这一切开始改变我们长期以来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一场新的教学革命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