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服装设计中的禅文化的文化论文

时间:2022-06-22 09:34:38 服装/纺织/皮革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漫谈服装设计中的禅文化的文化论文

  【摘 要】“禅”讲回归天真,扪摸真实,宽容,用平常的眼光去看待世事,包容万物。“禅”,是我们的真如自性;“禅”,是我们都的本来面目;服装的设计艺术的中有着“禅”这种文化的存在,我们所做的是需要去探索寻找以及体会。

漫谈服装设计中的禅文化的文化论文

  【关键词】禅文化 服装设计 平实自然 包容祥和 真如自性

  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服装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因此会受到各种文化形式的影响,形成了很多的艺术风格。“禅”作为一种极高的精神文化形式而融入到服装设计当中,使服装的设计在称之为艺术设计的同时,必然要超越人类之表的情怀,反映设计者的内心世界,使设计师的内在意蕴表达的更为突出,这是专为设计而设计所达不到的。

  “禅”起源于印度古国,在梁武帝时代,由达摩始祖将这种文化传入中国,为中国播下禅宗的第一粒种子,于是“禅”逐渐在中国扎根成长继承下来,并在以后的时间里又不断传播到世界各地。“禅”,是言语道断的世界,但所谓“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因此禅的最高境界往往是无法用文字来完整表达和继承的。禅的境界,固然无法言诠,但如果全然不说,一般人是很难领会的,何况现在我们要探讨的正是这种真实存在于服装中的禅文化,因此在此只能尽心表述,尽力诠释。

  “禅”讲回归天真,扪摸真实,用心灵去体悟,去领会其内涵的博大、宽广、自由,不拘泥于形。禅文化在和服装设计艺术相结合的同时,同样表现出这种独特的性格,融入禅文化的服装设计不是仅仅由局限的某种造型特点和颜色或者特别的面料就能表达。首先要表达的是一种理念,不能拘泥于服装的造型色彩,不能只看到服装款式局部的变化,应放下具体形象的束缚,脱离其表象,并不是有完整造型的服装就能全然表达设计师对服装美的追求,而要从服装的灵魂来入手,顺应内心的声音,使设计师的情感渐渐流露,达到服装艺术美的升华,去真实地表达设计者的灵感以及设计意图。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谈到某种文化的时候,往往最先联想到的是这种文化本身,因此当一谈到禅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时,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和尚服、对襟、搭襟款式、麻质粗布面料抑或是比较低调的灰白色彩等等这些具有“禅”文化表象特征的服装形式或元素,如果只通过这种简单的表面联想去做设计的话,那难免有些太表面、太肤浅,设计的空间也会很狭窄。我们所说的是一种文化在设计内涵上的应用,除了那些表象的元素之外,更多的是使这种文化如骨髓般地深植于其中,从精神或思想的高度去理解把握它。

  在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师中,有些日本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中流露出的禅文化气息比较明显,而在这些日本设计师中,当属三宅一生先生成就最高,他曾说过:“我的设计不是东方的,也不是西方的,而是我自己的”。他的服装被人称为是“流动的雕塑”,每一件衣服只有在穿到模特的身上之后才会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并且没有固定的造型模式,完全靠模特的行走或移动来不断的形成新的艺术形象,造型因此从开始的没有而达到最终的千变万化。“禅”是不限于任何形式的,是我们的真如自性,三宅一生的很多设计虽然没有采用那些表象特征非常明显的元素,但是他在自己的设计中依然反映出了浓厚的禅文化底蕴,我们反对那些只看到表面款式造型或者表象色彩形式等元素就以偏概全的人,这首先就脱离了禅道,没能理解“禅”的内在精神。

  “禅”常谓:要有“平常心”,要宽容,用平常的眼光去看待世事,包容万物。从世故庸常中超脱出来,排除偏见,留住清醒,公平客观的看待世事。禅,是艺术的生活;禅,有时空的普遍性;禅,有人生的平等性,于是要用平常之心去发现平常之美。然而越为接近自然和接近生活的东西就越平凡,因此众多的设计师会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去发掘美的存在,而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人、动物、植物、街市、建筑、雕塑、绘画等大千世界包含的所有物象都能成为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经过设计师们的认真体味,领悟,通过服装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情感的表现会更加生动,更加自然、活泼,发自内心而打动人。许多的设计大师如加利亚诺、克里斯汀.拉夸、巴伦夏加、瓦伦蒂诺等包括很多东方设计师在内的很多设计师,他们或运用街头元素,或运用东方元素,或运用民族元素、或运用绘画元素,或运用抽象以及宗教、哲学等等各种不同的元素,来表达不同的理念和内心的情感,从而使设计更贴近人的生活,形成一种生活的艺术,使人更能对他们的服装艺术产生强烈的共鸣。当然这种元素的运用也不是照抄,照搬所能达到的,要有一种置身躁动的服装圈外的冷静与清醒,要用看透浮华的冷漠于平和,以客观的平常之心去吸取各种不同元素的精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性格之美,这同样是禅理的体现。 “禅”,是我们的真如自性;“禅”,是我们都的本来面目。因此有性灵的澄净,有心境的过滤,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于淳和,使其永远安然祥和,从从容容,于是在必要的时候就要懂得“放下”与“放弃”。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形,看过太多的名家名师之作,印象中留下过太多好的设计造型以及色彩等元素的影子,以致使我们真要着手行动的时候,而赶到忙乱和力不从心。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懂得抛弃也就是放下一些东西,寻找一下我们的心在哪里,我们到底需要什么,要表达什么。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去向一个得道的老禅师问道,老禅师什么话也没说,一直往他的茶杯里倒水,以致水都洒出来了,于是那人大叫:“不要倒了,已经满了,装不下了。”老禅师在这个时候对他说:“是啊,如果你不倒掉你杯中的水,这水就永远也倒不进去,如果你不倒空你的脑子,你拿什么来装我的东西呢。”这是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虽然简单,却寓意深远,同我们所说的实际中的“放下”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也只有经常将我们满满的脑袋过滤释放,放弃那些挤压我们神经的东西,才能寻找到我们自己的心在哪里,找到我们的本来面目,才能知道我们需要那些元素来为我们的设计服务,才能设计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有自己的风格和品位。

  “禅”简单、质朴、崇尚自然,由于它不应由过多的语言来描述,所以往往都是由及其简单的方式让人去体悟,因此简约的服装和禅的表达形式的简洁形成一种相似,或许简约、随意自然的服装更能表达“禅”的韵味吧,也由此造成了很多人在某些形式和思想上的误解。然而我认为“禅”所意味的简约、朴素、自然、宁静祥和、清新明净的意境更多的还是指设计师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单单由服装本身的简单、空洞所能表达的,对于服装中禅文化的理解更多的还是在精神层面上,应该是一种由激情、矛盾渐渐升华出的平淡,而不是一无所知的平淡。因为简约而简约的设计是机械的,没有生命力的,正是虚处不是空虚,无处不是空无,虚实相生,有无相处,“禅”的韵味才会尽显在服装艺术当中。

  参考文献:

  [1]季羡林.禅与文化[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南怀瑾.禅话[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3]叶立诚.中西服装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