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绘画中用线的异同论文

时间:2020-08-21 16:32:41 绘画/书法 我要投稿

关于东西方绘画中用线的异同论文

  【摘要】线在中西绘画艺术中,一直起到绘画造型的重要作用,由于中西方思想文化、美学观念的差异,艺术家的思考方式以及材料、媒介的运用不同,使得线也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绘画中线条运用的差异性,寻找其中的不同之处,以求在绘画中融合“西方的形式规律”以及“东方的意境韵味”,为贯通中西绘画搭建艺术之桥梁。

关于东西方绘画中用线的异同论文

  【关键词】东西方绘画;传统绘画;线

  在绘画创作中,线条的使用最为简便,变化也最为丰富。对线的定义是仅存在于头脑中的抽象认识,人们用线描绘出事物的外形特征以此来分辨物体之间的区别,其次,通过线形态的变化来传递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线条在一张绘画作品中包括了画面中的轮廓线,形与形之间的边线,也包括由笔带动的各种形态的线,这一切线的组合都是作品的一个极具表现力的因素。不同的艺术家都会运用具有表达自我世界观感受的线条组合,以此来传达自我对世界的看法。

  一、东西方绘画中线的运用

  (一)东西方绘画的艺术观念

  由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民族审美情趣的影响下,对美的认识和感受也不相同,这样的差异性形成了中西方艺术家绘画作品各自不同的特征,艺术家通过个人的语言形式展现民族化的作品,体现出不同艺术观念。我们发现西方人在对世界的认知上往往表现出独立的倾向,在教育中重视独立性和个性的培养,使得他们强调在相互竞争中才能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结果的追寻。而东方人却不一样,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东方人是在和谐的状态下完善自我,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注重对事物内在精神的表现,凡事更在乎事物发展的经过,更为注重对生命和精神上认识的把握。传统绘画在描绘对象时,主张“静心关照”使得心灵融入客观对象力求达到精神和主题契合的境界,这是中西地域环境和思想文化差异情况下所出现的不一样的面貌。

  (二)西方绘画用线的特点

  在西方的绘画作品中,画家运用更为理性的处理方式归纳线的作用,他们所运用的线主要是为了光线变化和形体结构的把握而服务的,力求用线塑造三维立体的画面形象。在20世纪前的西画中,线通常是指在画中起着再现作用的轮廓线,用来概括物体的体积,并且也起到装饰性的作用,是画面中构成的主要因素。线条作为视觉途径和观察指导在文艺复兴时期曾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主要基本要素,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直接复现和模仿并得到充分的发展。西画中运用线条勾画出的人物造型客观真实、比例准确,还原对象的状态,我们很难将以造型为目的的线独立出来评价、赏析。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再现性绘画体系发展定型的时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对透视学、解剖学的探索为准确再现对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而达到艺术作品“真”和“美”的更高艺术追求。达·芬奇对人物的塑造强调轮廓线,但线中有虚实,形状有模糊,就像消失在阴影里。那种前人所采用的平均而精准、生硬的'轮廓就变得柔和。

  线描的风格是一种使人产生塑型感的清晰性的风格:“固体物的均匀、结实、清晰的边界给观众一种安全感,仿佛他能用自己的手抚摸这些边界。”拉斐尔的用线极为悠长、连贯,他确立了自己的绘画体系,严守规则,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克制和庄严,获得了再现客观自然的三维空间感,而拉斐尔的用线方式也正是盛期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艺术观的共同模式。

  (三)东方绘画用线的特点

  中国传统用线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它随着中国绘画和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国画论中肯定了线的价值。在中国传统用线理论中,我们了解到线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形式对艺术的创作所起的重大作用。在东晋顾恺之的《画论》中有了对“骨”的关注开始,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早出现的用线理论。逐渐发展到后来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古法用笔”以及“以形写神”的理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用线表达来源于画家对物像的深刻领悟,线条注入了画家精神价值有着超越物像本质的魅力,赋予了线新的生命感以及表现力。这是线在中西方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各具不同的面貌所表现出的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在绘画造型方面起到了象形、状物的重要作用,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以线来概括出对象的外轮廓,在对人物的描绘中,通过描摹人物的衣着、特征表现人物的身份和状态,描绘人物举止动态和面部表情来传达画中人物的精神面貌以及心境状态。

  我们对传统绘画的解读中,可以归类为两个风格种类,“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按照张彦远的解释,疏体是指:“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而密体则是:“不可见其盼际,所谓笔迹周密也。”线条是画家主观意识的表现,我们借用疏密二体理论来分析中国绘画中的用线,更进一步地了解线条作为中国绘画产生以来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内在含义,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在艺术作品中,使得线条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以及在线条丰富的变化中产生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感。

  随着中国在艺术文化方面的发展,中国的油画家远渡留洋,在探索绘画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在中西油画语言之间取长补短,探索性地在中国的艺术作品中融合西画的语言。在继承传统下创新,这个阶段为中国的油画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尽管对西画形似融会贯通,但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中国画家还是表现出了另一种精神取向和形式美感,东方人的用线是站在另一个高点来体现绘画的形式表现以及审美趣味。

  以画家林风眠为例,他早年的油画透露出吸收了西画的养分,以西方特有的方式进行创作。归国后,他的画面开始注重现代派绘画的语言特征,出现了点、线、面的构成,在他后来的探索中以水墨的形式为主,笔墨带动出的形式力度使得画面中的线极具张力,在写意的笔触中融合了西方抽象绘画中的线,这种做法打破了固有方式的沉静在探索中不断产生丰富的变化。富有中国式写意意味的用线,将中国传统的精神融汇于线条之中,笔墨趣味取其似与不似之间,线在此呈现出的魅力与西方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

  三、东西方绘画中用线造型的比较

  在各种艺术语言中,线条的使用最为简便,变化也最为丰富,东西方绘画艺术起初都由记录生活演变而来,如狩猎场景、歌舞、生活等,也记录着自然环境中的花乌虫鱼、飞禽走兽,因而用线描摹对象无疑是最为简单明了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绘画的表达方式始终以用线为主,从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到历代壁画的人物造型,以及各朝代文人绘画,线都显现出独特的创造力和艺术魅力。西方用线从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画动物造型,到古希腊艺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绘画,再到新古典主义以及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绘画等都运用线来界型。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绘画,线的运用占据重要位置,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画家笔下的线条并非完全是真实对象所有的,而与画家的主观意志相一致,然而西方画家并没有继续深究线条的审美内涵,将笔意融合为一揭示出线条的灵魂情感,而是用理性客观的科学法则来处理画面。

  结语

  在东西方绘画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受人文环境、时代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对艺术的追求和价值的取向有着巨大的差异,从总体上看,西方的线重“状物,表形”,而东方的线强调“表意,描神”。状物表型就必须沿科学探究的线索去描绘物象的空间真实状态,比例、纵深、质地都是严格无误。而表意描神则略去皮毛,融入个人的体察经验,直取物象意趣、意境、神气、特质。西方实、东方虚;西方“是”,东方不似;西方客观,东方主观。受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艺术家笔下的线也显现出不同的魅力,艺术的主流随着东方的审美和西方的自由随意而不断向前推进,中西文化和绘画艺术也在相互交流和促进之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瑞士]H.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M].潘耀昌,泽.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关于东西方绘画中用线的异同论文】相关文章:

洋为中用的育儿观11-29

关于绘画的作文(9篇)12-25

关于绘画的作文9篇12-22

关于绘画的作文(10篇)08-14

关于绘画的作文10篇08-14

请示和报告文体的异同07-04

请示和报告的异同点06-29

关于绘画的作文(汇编9篇)12-26

关于绘画的作文(通用9篇)12-25

关于绘画的作文(集合9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