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教育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时间:2022-06-20 16:52:11 音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子音乐教育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展开,从2007年开始,音乐教育改革也同步进行。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使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卓有成效,但是与时代的要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音乐教育改革怎么能够做到推陈出新,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与发展,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课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电子音乐、合成器音乐、数字音乐、MIDI音乐等数不胜数,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作为对传统音乐的一场革命,电子音乐的出现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结晶,将其与音乐教育相结合,让电子音乐进入音乐教育的课堂,也是顺应时代进步和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电子音乐教育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一、电子音乐的定义及其在我国音乐教育中运用的起源与发展

  (一)电子音乐的定义

  广义上的电子音乐(Electronicmusic),指的是用电子设备、乐器或是电脑软件制作手段制作出来的并加以修饰完善的音乐。严格说来,电子音乐作为科技发展的见证,无论是作曲还是演奏,都体现了技术与音乐的相辅相成。电子音乐大抵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电子合成器以及电脑等设施所合成的电子声响,这类音乐是完全用电子科技手段所合成的音乐;另一类是采用取样设施、话筒、音效设施,应用录音手段加上声音效果处理,用于现场表演或录音传播的音乐。这类的音乐多用现有的声音素材,以电子设施加以处理制成电子原声音乐。当今的电子音乐很多时候两种元素兼有。

  (二)电子音乐在我国音乐教育中运用的起源和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于1984年建立中国第一个电子音乐实验室标志着电子音乐传入中国,北京大学在1987年也成立了音乐声学与电子音乐研究室,由于缺乏技术的支持这些先驱尝试不得不终止。而武汉音乐学院刘健、吴粤北两位教授,于1987年首先开设了“音乐音响导演”专业,标志着中国电子音乐进入了专业教育阶段;1993-1994年间,中央音乐学院张小夫教授创建了“中国电子音乐中心”,开设电子音乐作曲等专业;上海音乐学院吴粤北教授创建了音响工程系。2002年全国12所音乐学院及师大艺术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音乐家协会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则标志着中国电子音乐教育步入正轨。高等学校电子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2004年起,各省逐步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分批进行电子音乐技术培训纳入教育改革内容规划,并列入教师业务考核。

  二、电子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学科建设与研究能力不强

  作为新兴的音乐教育学科,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几所专业音乐学院有能力培养电子音乐专业方向的本科生与研究生。这就导致基础音乐教育阶段,具有电子音乐教育能力的教师非常稀缺,而教师力量紧缺的问题是限制中国电子音乐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换句话说,培养具有电子音乐学科专业素质的教师已经成为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而由于电子音乐设备价格昂贵导致硬件设施薄弱,电子音乐类课程的知识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为滞后,无法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这些客观因素也同时严重制约着学科的教学效果与能力。

  (二)教育观念和体制僵化,交流和沟通严重不足

  发达国家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是有开放的教育观念和灵活的教育机制,而我国电子音乐教育要想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展壮大的关键也在于教育观念和体制的革新。近年来,随着电子音乐的发展,电子音乐课程的设置和投入也在不断加强,国家对于电子音乐学科越发重视。但是由于起步晚、基础弱,许多学校对于电子音乐专业的发展缺乏全方位的认识,这就极大地阻碍了这些学校的专业发展。例如,专业院校课程设置单一,不能兼顾到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学生一但学习某一专业之后,就很难接触到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综合能力发展失衡。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合作,这也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薄弱之处,严重影响学科的建设。

  三、电子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智能音乐程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智能自动伴奏软件与乐谱制作软件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音乐教学基本教学内容之一是歌唱教学,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占去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其他教学内容也大多是配合歌曲进行的。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动伴奏软件任意调节速度和移调,满足课堂教学中的不同需要,让学生跟着软件视唱识谱,然后学唱歌词,熟练后,调节至正常速度,学生可跟着伴奏演唱歌曲。在教学中用智能自动伴奏软件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和声、乐段、乐队声部、各种音乐风格的认识。由此可见,利用智能自动伴奏软件,可以方便直观地再现音乐瞬问,操作比较灵活,有利于歌唱教学中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飞速发展,使过去只有教师才能使用的乐器,在中小学音乐课堂逐步得以普及,这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乐谱制作软件能以视频和音频同步的方式让曲谱发声,让学生们在听、看、奏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独奏、合奏等多种演奏的形式,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枯燥的音乐基础知识,更好地感受、表现和学习音乐。

  (二)数码电子产品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在电子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将数码电子产品引入音乐课堂无疑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意识的想法。电子产品的优势在于其轻便小巧,方便携带,易于操作。此外,用电子产品还能下载使用许多现成的教学应用软件,学生可以通过数码产品聆听音乐,欣赏舞蹈,甚至还可以动手操作进行乐曲的编配,进行电子键盘演奏。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减轻了教师教学的压力,使得教学更加方便,也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创作的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进行音乐学习的兴趣。

  四、电子音乐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发展建议

  电子音乐从根本上来说是顺应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因此,要实现电子音乐与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出符合21世纪的具有科技创新理念的综合型人才,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就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把电子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辅助手段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更多的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理念,因此利用好现代科技手段是当今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类音乐,而音乐课本上的内容明显不符合学生对于音乐的追求,学生迫切需要在音乐教学中学习符合时代潮流的音乐。而多媒体设备和电子音乐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丰富多彩的乐曲,有效地提高学生识谱、视奏、视唱的能力,丰富教学内容,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素质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借助国内外交流合作,建设更加强大的师资队伍

  针对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的现状,我国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合作来改善国内教师培养的滞后局面。这种交流合作主要体现为:一是把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重要的策略,鼓励青年教师留学和出国进修,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经验与优秀教学思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二是与国外大学和教育机构进行创作研究方面的合作,增加我国电子音乐的创作经验,在合作中融会贯通国外模式;三是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力度,多方引进国外优秀专家和人才,对我国的电子音乐专业的发展和改革提出建设性建议,这是发展我国电子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电子音乐作为我国的新型专业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结合我国现阶段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尽力做到立足自身,寻求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三)集中社会力量,促进电子音乐基础设施的发展

  电子音乐因其设备的特殊要求,所以世界各国在发展电子音乐教育事业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巨大的资金支持,我们要想普及这个新兴的在中国相对而言对人们比较陌生的专业学科,必须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支撑;同时因其实用性强,电子器材昂贵,教学环境依赖性大,要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就要有意识地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地进行专业配置,正确地进行教学导向,使其真正的把教学价值完全发挥出来。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传统的循规蹈矩的音乐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越来越多受教育者的审美需求,因此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是必然的。电子音乐教育对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电子音乐起步晚,基础薄弱,但是只要我们端正教育理念,开拓创新,结合实际情况稳步前进,相信未来我国的电子音乐教育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而电子音乐教学也会使基础音乐教育不断丰富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文舟.中国电子音乐教育需强力推进[N].音乐周报,2006-07-07(06).

  [2]徐美玲,李沁遥,舒晓春.我国计算机音乐教育研究[J].民族音乐,2005(2):37-38.

  [3]付林,尤静波.西方流行音乐简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4]邢依楠.现代电子音乐的产生对传统音乐创作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2(11):90.

  [5]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电子音乐教育的应用与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论文07-03

小议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07-03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论文07-04

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07-03

浅谈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07-03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发展论文07-03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论文07-04

我国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探讨的论文07-04

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论文07-03

现代电子技术发展及应用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