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10册教学的质量分析

时间:2022-12-17 12:39:48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第10册教学的质量分析

  一、命题意图及特点

小学语文第10册教学的质量分析

  本次试卷命题主要体现“重教材,重基础,重能力”,尤其体现运用能力。每一题的命题都来自于课本,没有超出教材范围。本份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3个部分,“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水平;“阅读”考查学生四种基本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整体感知能力、形成解释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习作”考查了学生恰当运用语言文字,文从字顺地表达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书写和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从试卷总体的命题情况能关注单元训练重点,把握教材的难度进行考核,注重学生知识的运用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但学生动笔大体的量大,阅读思维空间富有跳跃性,学生需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一部分学困生较难以接受。具体体现如下:

  1、拼音与字词知识的考查。通过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读音的、音序排列正确的、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归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词语等,都是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程度,考查学生对教参中提到应注意的易混淆的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

  2、句子部分的考核,紧紧依托文本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修改病句、缩句、仿写、”的集中句型,以及文本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积累与运用。这一部分的命题设计有梯度,尤其是第6大题名言、歇后语的运用,在命题时采用了创设语境,让学生写出学过的诗词、歇后语等。这种题型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这种题型可让学生调动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作答,答题可以是本册日积月累中出现的句子,也可以超越教材外的知识,灵活度比较大。这种命题不在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而是走向理解和活用。

  3、课内外阅读注重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整体感知能力、形成解释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一,提取信息能力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取多元信息的能力;如,短文阅读《父亲》的第4小题解释“热泪盈眶、无微不至”,就是一种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二,整体感知能力是引导学生形成对文本内容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如《父亲》的第7小题概括主要内容,都是为了检测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第三,形成解释能力是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和推论的能力,如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以及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第《小草》的第2题,就体现了这种能力的检测。

  此外,在阅读题型的设计时留给了学生很大自主空间,真实学生的个性体验、感悟。

  4、作文命题“《我成功(或失败)了》横线上可以填”成功或失败“等,为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个性化表达提供了驰骋的空间。本次作文让学生调动以往的情感体验,用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可谓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学生每天都在这样生活着,所以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二、学生卷面作答情况

  1、成绩方面

  语基部分

  (1)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完成看拼音写词语,会正确选择字音、字形,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2)学生能正确把成语补充完整,能按要求给成语归类。

  (3)能够根据句子的转换要求进行句子类型的作答。

  (4)学生名言积累比较丰富,并能在提供的语境中正确地运用。

  (5)课内阅读教学成效明显,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对课文中重点的句子进行品读、赏析,形成自己的独特阅读体验。

  作文部分

  (1)一部分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强,用词准确、生动,语句优美。

  (2)注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来表达自己的真实内心世界。在描写环境时学生能把它自然地结合到事件发生、发展的具体场景和过程中,不是为了写环境而写环境。

  (3)学生在习作的选材方面能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较少发现学生套写、仿写的现象。

  取得以上成绩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巩固,其中,抓好单元测试是一项重要举措,同时教师在组织复习的过程中注意知识的梳理,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性训练,教学中能够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独到的理解、体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关注生活,使生活较好地成为学生习作的源泉。

  2、问题

  (1)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本次检测中,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所要填写的内容都是书本上要求掌握的,都是要求背诵的。但是学生实际做题并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这给我们教学提了个醒:平日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审题和学习方法的渗透,练习的形式力求多样化,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题,拓宽学生视野。

  (2)阅读能力不高

  学生课外知识及应用能力不容乐观,学生明显的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积累匮乏,阅读能力较弱。这在阅读短文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失分率特别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学生日常读书量还是少,一般的短文就无法读懂;二、积累不得法,学生经常有读书摘录的作业,但学生大都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读读、抄抄了事,没有按类摘抄,记忆,这样的结果是即使见过,到用时就一片混乱,不能及时提取所需信息。三是由于我们不少教师的语文课堂仍处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感悟或面片地追求朗读而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从而导致了不少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与概括能力,缺乏分析与理解的能力。对文章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后,在理解和感悟基础上,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很多学生无话可说,这说明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还不具备。

  (3)答题习惯有待于加强。

  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十分必要的。这次检测中就有部分同学存在审题不认真的现象,其次,在答题过程中,同学们的随意性比较大,尤其表现在阅读分析中。很多同学只是粗略地读过短文之后就盲目地答题,往往是雾里看花,不得要领。同时,答题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较差。

  (4)学生写作水平有待提高

【小学语文第10册教学的质量分析】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试卷质量分析06-28

小学教学质量的分析报告06-22

小学语文试卷质量分析报告04-11

关于小学语文考试的质量分析07-02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反思06-24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07-02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07-30

语文月考质量分析06-23

期中语文联考质量分析的教学反思06-09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