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彩虹》的五次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2022-12-17 12:19:22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美丽的彩虹》的五次教学案例分析

  课堂,每天都进行着,每天都重复着,然而也就在我们的课堂上,每天也诞生着精彩和失败。五次教学《美丽的彩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生成一次精彩,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毁灭一次精彩。关注细节,将成就精彩课堂。

《美丽的彩虹》的五次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1:学生为什么停不下来

  第一次教学《美丽的彩虹》,学生来到实验教室异常兴奋。

  教师用幻灯机光透过三棱镜制造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之后,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想不想做这个实验?

  生:想。

  师:老师没有这么多的三棱镜怎么办?

  生:用小镜子。

  师:真聪明,我们可以用水和小镜子做成水棱镜分解光。

  (演示水棱镜的制作)

  在器皿中倒上水,把小镜子斜插入水中,手电筒光照射小镜子,白纸放在背后,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还没有说完,学生已经忙开了)

  在嘈杂声中,师补充:开始实验,并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十五分钟后,实验结束了。

  师:哪一小组来汇报一下?

  看下面的学生却没有一组有汇报的意思,都忙碌着,停不下来。看:有的拿着手电筒爱不释手,有的拿着小镜子照,有的在紧张地记录,还有的你推我让没有记录员和汇报员……

  综观上述案例,发现两个必须关注的细节。

  基于学科特点,在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探究材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会过多地集中到这些材料上来。如果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合理的安排,材料就会引起学生的骚乱。如:走进教室的兴奋来自于桌上的材料;教师还没有说完,学生已经忙开了,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实验的材料;实验结束,要汇报时却停不下来,有大部分原因是材料的吸引。所以,对于材料必须做到合理地控制。1、材料不能全放在桌上,以免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2、合理的分工,可以帮助他们取长补短,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小组成立的同时,确定好每个人组内的角色和职责。如:每组确定一人担任材料员,由他领取和分发。3、在交流汇报之前,为防止学生注意力的分散,要让材料员把实验材料放到指定地点,避免学生摆弄材料,为认真倾听做好准备。

  科学记录既是孩子们科学学习的内容,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是表达探究成果的重要方式。但在此课,我却感觉到记录变成了孩子们科学学习的包袱。看他们你推我让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不知如何记录;紧张地记录着,但在需要汇报时还不能举起小手,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所以我们的备课要花时间备记录:1、对记录内容的确定应经过深思熟虑。这一活动应让孩子了解“光透过棱镜时,光的路线被改变,分解成多种颜色,形成光谱”这一概念,所以在记录内容设计上以体现教学重点,围绕这一重点展开。首先让学生画光的路线图,其次记录看到的光谱的颜色。2、对于孩子来说,任务越小越好。所以让孩子们用箭头画路线图,这样既清晰明了又方便快捷。3、记录不能成为我们教学时间安排的“瓶颈”,但我们不能在实验后要求马上汇报,应给孩子整理记录的时间。可以在实验后请材料员收拾材料放回原处,其他成员整理好记录,准备汇报。这样,既给了孩子记录时间,又不浪费教学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案例2:学生为什么做不出来

  吸取前几次试教的经验,课前谈话就给孩子们进行了人员的分工;慎重思考了材料出示的次序和步骤;记录纸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并考虑了孩子们整理记录的时间……

  “用水棱镜制造彩虹”这一活动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教师用幻灯机光透过三棱镜制造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一现象牢牢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趁此时机,教师提出:“

  想不想做这个实验?”学生热烈响应:“想。”教师又说:“没有这么多的三棱镜,我们用小镜子和水也可以制造彩虹。”学生兴趣昂然,静静地看着老师。于是老师在讲台前演示着水棱镜的制作,并说明:“水棱镜替代三棱镜、手电筒替代阳光、白纸替代墙面。”然后教师宣布:“请材料员领取材料,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学生拿到材料迫不及待地进行实验。

  原想这回该水到渠成,但事情并不那么如意,学生做好水棱镜,拿着手电筒和白纸,东照西放,却难以看到彩虹。于是,他们开始走动,想看看同伴是怎么做的。十分钟过去了,只有两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看到了光的分解,其他组都做不出来。教师以为时间不够,又延迟了五分钟。该到展示的时间了,教师急了,学生也急了……

  光有材料是不够的,光给时间动手也是不够的。从案例中不难发现,因为没有教师的实验演示和指导,导致学生的实验效果不如意。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本实验应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如果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在演示中具体指导,交待清楚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手电筒(光源)怎么拿?水棱镜中的小镜子怎么放?(平放、竖放还是斜放?)白纸怎么放?距离大概是多少?……这样有利于学生较快地制造出彩虹,并进行观察,保障实验的效果。

  反思五次《美丽的彩虹》教学,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我们的科学课应从不拘小节到雕琢细节,从细节关注起,从习惯培养起。

【《美丽的彩虹》的五次教学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教学案例分析07-14

教学案例分析07-14

案例设计与案例教学分析论文07-03

教学案例分析【优选】07-29

【集合】教学案例分析07-29

(通用)教学案例分析07-29

教学案例分析[集合]07-29

小班教学案例分析03-22

《推敲》教学案例分析07-03

燕子的教学案例分析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