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观)后感》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16 22:17:3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写一篇读(观)后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写一篇读(观)后感》教学设计

  1、根据提示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

  2、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学思路:

  一、课堂导语

  同学们,你们最近看过哪些影视节目和课外读物,看后有什么感受吗?(抽几名同学谈)

  这种感受就是我们今天要写的读后感或观后观。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影视节目,你读后或看后会有很多感受,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写出来,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自己的真实看法,也可以对其中某些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2、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

  三、习作指导,(写读后感为例)

  1、读懂读通读透原文。

  读懂原文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读原文时,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词句。弄懂句子的含义,掌握文章的内容,而且要深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只要清楚了原文写的是什么,又知道是怎样写的,并且明了为什么这样写之后,也就为写好读后感提供了前提,做好了必要的准备。读原文时,要以“平常心”去读,不要一捧起书来就想我这是要写读书笔记啦!我写什么呢?怎么写呢?这样,自己的心先浮躁起来,就深入不到书里去了,越读越急,最后一无所获。

  2、掩卷而思,以读引感。

  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我们就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文章写了几件事?主要内容,次要内容各是什么?哪些地方给我的印象最深,我想到了什么?有了什么收获等等?然后 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来写。

  3、正确处理“读”和“感”的关系。

  写读后感受,要抓住体会和感受重点写,不可大段的摘抄原文,以“读”代“感”,或重“读”轻“感”。

  写读后感想,要注意发挥联想,如联系一些相关的实际事例,对照原文提出自己的看法,联系的事例可以是自己的,别人的;也可以是身边的,远处的;或是过去的,现在的,不受时间空间和对象的限制。

  4、紧扣原文,结合实际说实话。

  写读后感,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既不能脱离原文内容,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瞎扯,也不可以写“检讨”,表决心,喊口号的形式代替感想,力求做到真挚自然,恰如其分。

  5、读后感的一般结构。

  ①简介读原文的时间,原文的作者篇名,概括主要内容以及自己读原文后的总体感受(这一部分要略写)

  ②引用原文观点或中心句或精彩佳句,联系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谈自己的体会。(这一部分要详写)

  ③引用原文的句子,要用上引号,并在它与所谈的体会之间用上合适的过渡词或过渡句,可稍对原文加以分析或肯定,再联系实际进行体会,叙述时,可以“边叙边议”或“先叙后议”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④以总结中心或有启迪作用的句子结尾。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构思好后自主习作,教师对写作较差的同学个别辅导(如:整段、整段抄原文的,联系实际空洞的和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同步作文

  读《栀子花情恩》有感

  老师是什么?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他们用知识的乳汁哺育我们这些幼苗;老师是什么?老师是无私奉献的红烛,牺牲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我们的老师,他们付出了多少,而我们,回报了吗?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栀子花情恩》,讲的是一位乡村教师,她在穷山沟里教了整整五年学,她与她的学生已经分不开了。但由于父母的排斥与阻挠,这位教师不得不离开这小小的山沟。离别时那些天真的孩子们为她送上了一束开得正旺的栀子花。这花,就是教师最喜欢的花。一束普普通通的花,串连着师生深厚的情谊。这些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而我们呢?

  品读《栀子花情恩》,我感触颇多。

  老师就好比栀子花一样,洁白,素雅,无私奉献。他们给予我们知识,引导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地遨游;他们给予我们无私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大集体的温暖;他们给予我们鼓励,让我们在坎坷的路上永往直前。

  让我们学会感恩,感恩我们的老师。

【《写读(观)后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感悟:读《教学与真我》后感07-03

《后滚翻》优秀教学设计07-04

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后感07-05

读《人生》后感06-26

读红岩后感07-03

读《围城》后感07-04

读《红与黑》后感07-04

读莎士比亚后感07-03

读哲学后感07-03

读《童年》的后感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