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芯片匹配电路设计分析论文

时间:2020-08-04 19:04:21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我要投稿

微带芯片匹配电路设计分析论文

  1微带芯片互联失配的主要原因及补偿方法

微带芯片匹配电路设计分析论文

  对两条同宽度、间隙为0.2mm的微带线传输性能进行分析。在HFSS建立利用金丝键合实现两微带互联的模型,通过仿真发现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频率为25GHz处插入损耗为0.07dB,回波损耗为-17.2dB;在38GHz处插入损耗为0.2dB,回波损耗小于-14.9dB。因此微波性能的恶化主要由微带线宽度跃变引起。

  1.1微带线宽度跃变的补偿方法针对于宽度跃变,RakeshChadha和K.C.Gupta提出了切角补偿法,通过自窄边向宽边方向切去部分微带线的方法对不连续性进行补偿,如图5(a)所示。利用P.C.Sharma和K.C.Gupta提出的二维微波电路的反分割方法分析了切角θ为30°、45°和60°时的补偿特性,结果表明θ=60°时,补偿效果最佳。Malherbe和Steyn提出了边缘渐变补偿法,在宽度不同的传输线之间增加一段宽度渐变的传输线,使得两条传输线的特征阻抗连续变化,抵消不连续电容,如图5(b)所示。切角补偿法几何形状简单,但仅在一定的介电常数和阻抗比(即一定的微带宽度比)范围内有效,边缘渐变补偿法只针对于宽度跃变产生的电容效应进行了消除。在上述典型互联结构中,两种微带线宽度很大,且互联时还存在微带线间隙的不连续性、金丝寄生效应等,这两种补偿方法无法到达理想的效果。

  1.2改进的失配补偿方法

  微带与芯片互联后的阻抗可以表示为R+jX(R-jX),补偿的目的则是将负载阻抗R+jX(R-jX)变换为50Ω,实现阻抗匹配。微带电路中阻抗匹配方式主要包括分立元件匹配和微带匹配。在高频端,尤其是毫米波频段,分立元件寄生效应明显,装配时的焊锡流淌等对性能影响大且容易污染芯片,故采用微带匹配。在微带与芯片之间加一段高阻微带线,实现微带与芯片的匹配互联。

  2直接互联与匹配互联的仿真与测试

  目前对微带线不连续的等效电路的讨论均是在同一介质基板上,而在微带芯片互联的结构中,微带线的尺寸跳变和间隙存在于不同介质基板上,等效电路中各元件的值发生变化,且由于微带尺寸跳变、微带间隙和键合金丝的相互影响,各元件值也不同于单独的等效模型中元件值,解析方法复杂,通过仿真软件分析其特性。在HFSS中建立微带芯片直接互联和匹配互联的三维模型。GaAs芯片选用长度为1.6mm,厚度为0.102mm的50Ω直通芯片,其衬底的介电常数为12.9,50Ω微带线宽度为0.073mm,芯片压点面积约为0.1mm×0.1mm。微带基板选择微波电路中常用的RogersRT5880,厚度为0.254mm的基板,其介电常数为2.2,50Ω微带线宽度为0.76mm。用两根直径为25μm、跨度为0.35mm、拱高为0.1mm的'金丝键合在微带与芯片之间,保证可靠互联的同时实现良好的微波传输性能。由于无法建立简单的匹配电路实现全频带内的匹配,对25~30GHz内的匹配电路进行了设计,通过优化确定高阻微带线的宽度为0.3mm,长度为3.35mm。对直通微带和加入高阻线的微带进行加工并制作实物,如图7所示,其中上侧为直接互联,下侧为匹配互联。在25~30GHz频率范围内的仿真结果表明,匹配互联回波损耗小于-20dB,相对于直接互联减小了9dB以上;插入损耗小于0.1dB,相对于直接互联减小了0.4dB左右。实物测试结果插入损较大的原因是未减去接头和微带线的传输损耗。实测结果趋势与仿真结果吻合,表明此补偿方法是有效的。进一步的仿真可以发现,减小高阻微带线的长度能实现更高频率的匹配互联,采用多枝节匹配方式能实现较宽带匹配,但是匹配电路尺寸将会增加。

  3结论

  对微带芯片互联产生失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产生失配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传统的补偿方法发现其不足,采用了高阻微带线进行了互联匹配设计的方案。对高阻微带线的宽度和长度进行仿真优化并进行实物加工,表明合适的高阻微带线宽度和长度能实现一定频带内的匹配。

【微带芯片匹配电路设计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电路设计合同12-02

智能家居控制电路弱电保护电路设计论文08-28

王者荣耀排位匹配技巧02-25

帽子与服装的匹配09-10

电脑显卡芯片怎么看04-11

电路设计制作委托协议书12-11

医疗设备维修模式分析论文10-02

普通电路设计协议书12-11

普通电路设计协议书范本12-12

控制化工工艺设计风险分析论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