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质量分析

时间:2022-12-14 23:11:14 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质量分析

  一、考试性质和指导思想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质量分析

  高一年级联考的性质是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常模性水平测试。其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遵循《内蒙古自治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的精神:

  考试是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和标准确定考试方式和组织命题,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要“坚持水平考试的性质,依照学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或标准,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水平。”

  正确对待考试结果。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考试结果,帮助学生改进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教师要通过对每一位学生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说明,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不允许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

  二、总体情况分析

  据报送材料,我市2007年语文学科高一联考学生为9303人,据各校成绩统计,全市的均分约为66.22分,难度系数大约在0.66,难度相当理想。最高平均75.6分,最低平均43.05分。

  三、试题分析

  数据统计方法:第Ⅰ卷的数据来源于几所学校的数据统计(有些学校的数字是所有参加考试学生的完全数据,信度相当高),第Ⅱ卷的分析主要来源于各校报表和分析材料。

  下面根据数据统计,逐题进行分析。

  (一)第Ⅰ卷分析

  第一大题(即第Ⅰ卷)全部为单项选择题,分值为26分,平均得分为13.8分,得分率为53.2%。难度系数约为0.53,难度比较适中。

  第1题考查学生正确认读汉字的能力。全部正确的项是D。该题得分率为64.6%,难度系数为0.65,难度适中。选择B项的考生所占比例约占四分之一,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掌握“熨贴”的“熨”的读音。

  第2题考查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考生得分率为42.8%,试题的难度系数约0.43,难度比较大。该题正确选项是A,误选B项的考生所占约33%,说明相当多的考生对“沧桑”的意思不了解。

  第3题考查学生对加点词语的理解能力。答案的选项是B项。该题得分率为45.2%,难度系数约为0.45,选C项的考生约占28.5%,因校对失误,该项“苦心孤诣”应为“苦心孤诣”,所以选择该项的学生也应算正确,因此该题得分率为73.7%,难度系数约为0.74。

  第4题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辨析和运用近义词的能力。该题得分率为18.2%,难度系数为0.18,难度相当大。其中B项是正确选项。考生误选A、C项和D项的分别为占32.5、29.2%和19.7%,说明有80%多的考生对一些常见近义词还不能很好地辨析,不知道在具体语境中怎样准确使用。

  第5题考查学生的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该题的正确选项是D,试题得分率54.1%,难度约为0.54,难度比较适中。考生错选C项的约占25%,该项的“豆蔻年华”一般用来形容十几岁的年龄,而此句说“平均25岁”,显然使用范围不当,这说明1/4多的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使用成语方面尚有缺陷。错选B项,认为该项正确的学生的比例近15%,说明这些考生对“从谏如流”的词义和感情色彩掌握得不。

  第6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正确选项是A,试题得分率55.2%,难度约为0.55,难度适中。考生误选B项的占21.5%,说明这些考生在一面对两面的知识上存在盲区。考生误选D项的约占16%,D项“水平优越”搭配不当,可见一些学生对常见词语的搭配掌握得不好。

  第7题的考查点为连贯,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试题得分率94.2%,难度约为0.94,难度相当小。

  第8~9题考查学生理解和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该题得分率58.99%,难度系数约为0.59,难易适中。

  第8题该题得分率70.4%,难度系数约为0.74,难度较小。该题正确选项是C,考生认为D项错误的约占16%,而该项的表述是正确的,学生之所以误选该项,大约是因为对“荡气回肠”的理解失误。

  第9题得分率48.9%,难度系数约为0.49,难度略大。该题应选的选项是C,考生误选A、B、D的比率先后约为21%、16%、21%。这说明学生缺乏对现代诗歌思想内容的准确理解能力和对象征手法的把握。

  第10~13题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选段选自《语文读本》第一册。该题的分值为8分,平均5.25分,得分率约为65.7%,难度系数约为0.66,难度相当理想。

  第11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其中涉及“徒”“习”“固”“使”的词义的了解。该题得分率为65.3%,难度为0.65,难度理想。值得注意的是有19%的考生竟认为C项的词义相同,说明一些学生对常见词的多种意义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还不能准确辨析。

  第11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曷”“熙”、常见文言虚词”为”和“今方来”意思的了解。该题得分率为51.4%,难度系数为0.51,难度

  比较适中。该题的答案是C,选择D项的约占21%,原因大概是学生对“今方来”的“方”的意思不了解,这个词在初中多篇课文中出现,高中第一册也至少出现过两次,但对其词义为“正要”可能比较生疏。

  第12题考查文言文虚词了解。该题得分率为67.5%,难度系数为0.68,难度理想。其中正确的选项为D项,是错误的,把“望洋”理解为“望着海洋”,纯属望文生义。值得注意的是约有20%的考生竟认为C项,可能是“以”和“以为”的辨析对于高一的一些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第13题考查对文段的理解和鉴赏该题得分率82.8%,难度系数为0.83,是容易题。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文章大意的整体感知和分析能力较强。

  奋斗中学建议,第Ⅰ卷文言文阅读应分实词、虚词、人物形象和语意理解四个方面设题,删除第11题,增加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理解组合题,并重新整合第13题,将A、B两项分离出去。张占喜老师这种能为联考着想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令笔者十分感动,同时也可看出张老师对高考试题研究之深入。我们希望能更多地得到广大教师的这种建设性建议。

  (二)第Ⅱ卷分析

  第Ⅱ卷(含第四、五、六大题),共计74分。下面根据各校报送的材料,逐题进行分析。

  第四大题共13分。该题均分为7.46分,得分率为57.4%;难度系数约为0.54,难度较适中。

  第14题考查古文翻译能力,该题分值5分,均分为2.34分,得分率为47%,难度系数约为0.47,难度略大。据临河一中的数据,约有1/3的学生能得满分,主要问题有:句式“何……之有”“不已知”、文言词语“厌、患、其、能”翻译不准确。

  第15题为古诗文默写,主要考查学生的积累。该题分值为5分,均分为3.53分,得分率为70.6%;难度系数约为0.71,属于偏易题。该题的数据基本和2006年的相同,这说明对学生的古(今)诗文的积累方面成绩比较稳定。学生默写的整体情况良好,但“孺”“庭”“蓝”“意”等字易出现错误。一些学生积累的名句十分贫乏,连“横眉冷对千夫指”这样的名句都不知道。还有一些学生默写时出现加字、丢字现象。

  奋斗中学建议,名句默写应标明出处,且应给学生留下一定自主选择的余地,这一条建议很好。

  第16题考查仿写和连贯,该题分值3分,均分为1.54分,得分率为51.3%,难度系数约为0.51,难度适中但偏大大。杭后奋斗中学分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审题能力不强,不能用“所给出的“萍的花果”推断出第一空应与“果实”有关的内容,也不能据句末的“居无定所,随波逐流”推知后两空应填写的与之相关的内容。有少数学生漫无边际,随心所欲,全写成“萍”,未提及莲或写出莲的精神品质“出淤泥而不染”等。这一分析可谓切中肯綮,既深悟解题要领,也符合学情。

  第五大题考查课外现代文阅读和鉴赏能力,该题分值为21分,均分10.26,得分率为48.9%;难度系数约为0.49,难度较大。

  下面是17~19题的分析,除了数据外,基本摘录自临河市一中质量分析材料。

  第17题试题分值为4分,平均为2.33分,得分率为约为58%;难度系数为0.58,难度比较适中。

  (1)考查对具有概括作用语句的理解。“标本”本义为“保持原样的作品”,文中多处提示其含义:一是“变成空壳废墟”,二是“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联系文章主旨、标题和结尾所描绘的景物来看,最恰当的应以“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中的关键词来组织答案。学生三种答案都有,一是说明其筛选信息不全面,二是说明其缺乏分析、比较和选择能力,三是说明缺乏整体阅读能力,与文章的主旨不挂钩。

  (2)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找到阅读区间,或从四段中找到“与它封闭的本质发生了矛盾”。问题在于多数学生照抄原文,将“村庄的本质”表述为漏窗、砖雕和木刻的作用,而不能根据题意,进行筛选。可见,审题训练,不仅在作文中非常重要,而且在阅读题中也同样重要。

  第18题考查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比较、分析能力。该题分值为9分,均分为4.29分分,得分率约为48%,难度系数约为0.48,难度略大。

  该题采用对比的方式命题,是近年来比较新颖的命题形式,单纯筛选信息巧妙,但学生存在的问题恰恰在这里,超过半数的学生在表述时,只说桃花源怎样怎样,或郭洞村怎样怎样,没有将二者进行对比。另外一些学生在比较不同点时,表述不全面,这样问失分较为严重。

  第19题分值4分,均分为1.28分,得分率为32%,难度系数为0.32,偏难。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态度的评价能力。多数学生能写出喜爱、惋惜等词语,但不能准确写出其对象,尤其是对古村原貌的表述,范围过大。部分学生能概括出古村未来的期待,应为正确答案,因为这是相对封闭而描绘的景象,“走出”“湿漉漉的蹄声”这些词语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第20分值为4分,均分2.36分,得分率为59%;难度系数为0.59,难度比较适中。

  根据奋斗中学的质量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有:①审题意识不强,如17题要求写成句子却只写了几个词语,18题末能体现“比较”;②整体感知不到位,如18题是比较异同题,学生找不到或找不完整准信息;③表达能力欠缺,病句较多,尤其是概括能力较差,表述空泛笼统。

  第六大题是作文,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该题分值为40分,平均约26.9分,得分率约为67.3%,难度系数约为0.67。

  据报送上来的文字材料,各校对本次作文命题评价比较高。

  奋斗中学认为:作文题开放易发挥,回归传统重思维。无论是多元的背景材料,还是半命题作文的形式,都易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

  能力,从而呈现给阅卷者的作文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富有个性。同时通过这种半命题(《生命赠予我的财富(礼品)》)的方式来限制学生天马行空,引导学生重视审题,不能随意写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题目中的“财富”或“礼品”应该是自我发展的重大催化剂,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理解了这一点,就不至于偏题甚至跑题。半命题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去宿构或套作。奋斗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审题不过关,学生往往不加斟酌就要横线上填写自以为是的词;②选材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无关;③胡编滥造,缺乏真情实感;④行文不规范,如随意分段,随意隔行,随意写题记;⑤书写不规范,随意涂改。

  临河一中认为,从评卷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可以较好地把握命题要求,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正常发挥,体现出个性。临河一中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不注意审题,一是忽略材料中的“那么你呢”的句子,一是忽略文题中的“我”,自始至终没有“我”出现,泛泛而谈。②不注意立意,立意不高。

  奋斗中学建议,作文应严格按照高考两等级四类卷评分,这个建议很好。

  据奋斗中学的质量分析材料,评卷老师感觉到第Ⅱ卷普遍存在书写不太规范、审题意识不强或不细致、答题不够规范、遣词造句不够准确等弊端。

  四、试题分析

  奋斗中学认为本套试题具有“依托教材重基础,导向明确引《读本》”“语料亲切重人文,回归传统重品质”“作文开放易发挥,回归传统重思维”等特点。

  文言文命题选自《读本》而不选课外的内容,这是采纳了许多教师提出的命题用《读本》的建议,而且2006年的质量分析也曾指出“命题时适当从《读本》中选用文段”。

  第3题该项“苦心孤诣”应为“苦心孤诣”,因校对有误而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和得分。

  有几所学校建议分值变为120分,这里面有一个学科平衡的问题,需要研究请示。

  关于试题题量的问题,有的学校建议题量加至24~25题。高考的时间为150分钟;2005年和2006年的高考题均为21道小题,而我市的也是21道小题,题量已经不小了。题量不再加大,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思考留下时间。各学校也应该从高一起,就应该注意使学生养成拿到试卷要多思考的良好的习惯。

  关于试题结构,笔者认为不一定非要亦步亦趋地跟在高考题的后面,高考考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构,我们也非依样画葫芦不可。试题的形式均应从学期期末考试是常模性水平考试而非选拔甄别考试这一性质出发,以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还应考虑与初中的衔接。

  有的老师建议删去答题栏。可能提出此项意见的老师不清楚,试卷之所以专设答题栏,是因为有的学校没有使用答题卡的条件。删去答题栏暂时还办不到。

  五、各校质量分析简评

  统计数据翔实、信度可靠的学校很多,其中好的学校有临河一中、临河三中、奋斗中学、巴中、五原一中。文字分析最好的是临河市一中(撰写人张振军)的质量分析,杭锦后旗奋斗中学(执笔人张占喜)的质量分析也很好。

  有些学校的统计有数据失实和计算错误的情况;或文字分析敷衍塞责,三言五语,笼而统之,没有多少参考价值。有的教师对教育统计学的一些概念缺少最起码的了解,只是凭着感觉走,说某道试题学生得分率是百分之百,可他们统计的学生的得分率仅51%;另外文字描述的学生得分率和数字统计表的出入很大。还有的质量分析以命题分析为重点,这一部分的内容占据2/3的比例。

  有几所学校没有交来质量分析,使这次质量分析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全市高一语文教学情况,不能不说是一种难以弥补的缺憾。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质量分析】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科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06-23

期末考试学科质量分析报告12-04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总结范文04-04

语文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07-03

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06-23

语文学科期末质量分析报告06-30

小学数学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精选07-04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06-22

秋季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06-22

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参考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