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元宵节的散文

时间:2022-09-27 13:41:27 元宵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记忆中的元宵节的散文(通用7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忆中的元宵节的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忆中的元宵节的散文(通用7篇)

  记忆中的元宵节的散文 篇1

  时光从未停下过她的脚步,有太多的记忆可能会被尘封,而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记忆在多次被刷新之后,还是会越来越清晰。小时候数着指头盼过年,年在依依不舍中流走,总觉得玩耍意犹未尽,好歹还有个续写年味的正月十五,闹元宵。

  那时候的山区农村还没有电,也就少了现在城里有一条街的花灯风景,元宵还是要闹的,一闹就是七八天,闹元宵的传统习俗是唱大戏和扮玩,唱大戏一般正月十二开始,“大戏”顾名思义就是比庙会唱的块数(场)多,时间也长,邻村之间是不同的剧种,你来我村我去你村地用串唱调换胃口,什么《打龙袍》《牧羊圈》《穆桂英》《王小赶脚》《借年》白天黑夜地唱,扯着嗓子,唱得天昏地暗口干舌燥。精明的商贩会从山外弄些甘蔗,鼓鼓铛子来贩卖。过年的磕头钱还没舍得花,也就免不了买个欢喜团子或者冰糖葫芦拉拉馋。台上的唱戏,台下的我们撒着欢乱窜。舞龙,跑旱船,站芯子,赶毛驴,踩高跷,扭秧歌这些扮玩的队伍自然也不会闲着,庄稼人使了劲地释放自己的喜庆和快乐。

  十五晚上是闹元宵的高潮,不管孩子们谁去谁家,都会分到些“鱼”“刺猬”“小鸡”“小燕子”等小动物,还有“灯碗子”,这些东西都是用五谷杂粮做的,有的是用手捏的.,有的是用模具倒出来的,鱼自然象征着年年有余,“灯碗子”则象征着五谷丰登,刺猬是财神的象征,鸡代表大吉大利,燕子代表春天真的来了,等等。“灯碗子”纯手工捏制,茶碗大小,里面倒上蓖麻子油或者豆油,插上根线芯,点燃,也会光芒万丈。

  过年放鞭炮时会有些哑炮,留起来,再满大街捡一些,积攒到十五晚上,引上芯子实在不响的就从中间掰成断藕断丝连的两段,摆成“八”字型,两个哑炮一组,对着,点燃一组引燃另一组,出出溜溜在地上旋转,也就旋转出了不一样的烟火。那时候火药并不难搞,也可以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制,大人们用泥巴造的烟花墩子,反复装反复放,忙忙活活,你刚放罢我续上,生产队里场院又大,全村人都来观看放花,一直折腾到深夜,一束束一簇簇,好一片美得令人目瞪口呆的火树银花。

  每年在城里赏灯的时候,总会触景生情,免不了吹吹岁月的浮尘抚摸起记忆中的元宵节来!

  记忆中的元宵节的散文 篇2

  我总觉得三十多年前的元宵节要比现在热闹许多。

  在东北的农村,地里的活一般都要从阳历四月初一直忙到十月末,所以在农忙阶段的节日就几乎都不被重视,多是草草地应付一下了事。比如清明的时候,母亲只是早晨象征性地煮几个红皮鸡蛋,我们每人分上两三个,节就算过完了。端午节的时候也正好赶上了夏锄时节,一般父亲顶多会割一斤猪肉回来包一顿饺子,粽子是没时间包的,而且那时用来包粽子的竹叶和江米都需要到城里去买,所以端午节的时候几乎没有几家能吃上粽子。到了中秋节,又恰值秋收,父母从早到晚都要在地里忙着掰苞米、割黄豆,就更顾不上过节了。好在那时供销社里也有月饼出售,父亲在我们的督促下,多会在头一天就买一包回来。一包月饼四块,多用纸捻的线绳捆着,我们哥仨每人一块,父亲和母亲分吃一块,其他的美食就再也没有了。

  春节和元宵节都在冬季,正是农闲时节,大人们有着充分的时间来准备一应事物,加上那时粮食大都已经卖掉了,农民的手里有了足够的闲钱,所以这两个节日就会更热闹些,好吃、好玩的东西也更充足一些,因此我们小孩子也就更喜欢这两个节日。

  初七八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给我们扎灯笼了。东北不长竹子,灯笼的骨架都是用秫秸篾扎的。父亲头一天就选出了十几根粗壮笔直的高粱秸,再拿进屋里缓上一宿,这样第二天往下劈的时候秫秸蔑就不脆,而且有韧性不易折断。父亲扎的灯笼有圆形的,有方形的,记得有一年他还心血来潮扎过一个五角星形的。搭接的部位都用母亲做活的棉线一圈圈紧密地缠好,轻巧又结实,即使不小心掉在地上,也只是蹦几下,而不会损坏。糊灯笼的彩纸供销社里就有,炕桌面那么大的一张只要两毛钱,有红、绿、黄、粉各种颜色,虽然很薄,但好在透亮,正适合糊灯笼。

  灯笼一般要扎四个,一个大而圆红色的要挂在院子里的松木杆上,扯上电线,里面点上一支灯泡。三个小的我们哥仨一人一个,用来晚上提着玩。那时我就已经具有了画画的才能,灯笼糊完后我就会用水彩在我的灯笼上画个孙悟空腾云驾雾挥舞金箍棒的图案,我给大哥画的是满脸络腮胡子的沙和尚,三弟的是大肚子的猪八戒扛着九齿钉耙。虽然唐僧长得英俊,但因为他不会法术,我们谁都不喜欢,所以我也从来没在灯笼上画过。当时我们哥仨曾经私下里议论过,如果我们再有个小弟弟的话就给他的灯笼画上唐僧,但也只是议论而已。

  那时村里还有一个我们当面叫许老爷,背后叫许瘸子的老头,手很巧,每次元宵节的时候都要向天上放十几个红灯笼。他那种会飞的灯笼叫做天灯,也是用秫秸蔑扎的,只不过是秫秸蔑劈得更细更薄。天灯多是长方体的,上粗下细,底下不封口,用细铁丝绑着一小截蜡烛。他每次放灯的时候我们小孩子都会围过去看热闹。十几盏灯笼放在地上,他依次用火柴点燃里面的蜡烛,然后就退到一边。火苗在灯笼里晃动着,不多一会,就有一只灯笼晃晃悠悠地离开了地面,向上升了起来,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天灯越升越高,越过了房屋,越过了树木,伴随着微风向远处慢慢地飘飞。天灯在夜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鲜红,像淡黑的绒布上绣着的几朵绚烂的红莲,又像滚落在黑土地上的几只成熟的柿子。但许瘸子做天灯偶尔也会有失败的时候,有一年他的一只天灯就在天上着了起来,飞着飞着也许是蜡烛倾斜到了红纸上,呼地就在天灯上窜出了一股火苗,随后整个天灯就燃烧了起来,像一朵红色的昙花,瞬间开放,又瞬间凋谢。那时我们为着那盏燃烧的天灯兴奋得跳了起来,不住地鼓掌,哪里会注意许瘸子脸上的一丝落寞。

  除了纸糊的灯笼,几乎每个元宵节我们还都要做冰灯。冰灯的起源地正是我们黑龙江省,过去这里的人们有冬季夜晚捕鱼的习惯。一般的油灯没有灯罩,在野外很容易被风吹灭,因此人们就开始就地取材,发明了冰灯。我小时候的冰灯是用家里的洗衣盆,脸盆,饭盆,或白铁水筲做模具的,里面盛满了水,放在屋外冻两三个小时。当靠近盆或水筲壁的水结冰至一拳厚时,把里面剩余的水倒掉,再把盆和水筲端进屋里倒扣在地上,用不了一会,冰就会和容器脱离。把这样的冰罩搬到屋外,可以分别摆放在地上,也可以一个一个地摞起来,然后在里面点上蜡烛,冰灯就做好了。那时村里有的人家做冰灯时不知水里放了什么颜料,做出的冰灯五颜六色的,里面的蜡烛点燃后,不但晶莹剔透,而且流光溢彩,犹如童话世界里的幻境。

  在东北,人们正月十三四的时候就开始做元宵了。那时东北进入冬季后有包粘豆包的习惯。粘豆包是用粘玉米或大黄米发酵后磨成的面,再包上豆馅做成的。每年包粘豆包的时候,人们都会特意留出一大块粘面,放在屋外冻上,好留作元宵节包元宵用。包元宵前先把粘面拿屋里化开,然后揪团按扁,里面包上豆沙、枣泥或花生碎和芝麻,再用手团成球状,元宵就做好了。我家吃元宵一般都是用水煮,然后连汤一起吃。我喜欢立在锅灶旁咽着口水看母亲煮元宵。锅里的水沸腾着,像一股股从地下涌出来的泉水,翻着大大小小的水花,如盛开的白菊。一个个元宵在水里打着滚,似早春入水的一群白鸭,兴奋地翻着跟头,拍打着翅膀,互相嬉戏,来回追逐;又仿佛是天上掉下来的无数珍珠,在水中沉浮起落,自在逍遥。

  元宵的皮粘滑而有筋性,元宵的馅甜腻却又爽口,我们哥仨都爱吃,常常是一连气吃上两三碗都不撂筷。小时候我二奶家的生活条件很好,她家似乎已经吃腻了水煮元宵,所以每到元宵节的时候她家就喜欢用油来炸。刚炸出来的元宵金黄油亮,光看样子就十分诱人。我曾经在她家吃过一回这样的元宵,外面一层酥脆的薄皮,吃到嘴里格外香甜。但那么多年我也仅仅是吃过一次,因为我二奶是个吝啬的人,总是在我吃她家东西的时候冷着脸,况且那时我的母亲也严禁我们随便去她家吃东西。

  元宵节之所以热闹,多数是因为那时可以看到大秧歌的表演。每年的正月十五,我们当地都会举行盛大的秧歌汇演,整个乡镇十八个村都会派出秧歌队到乡政府的大院里进行表演和比赛。元宵节的早晨,刚吃过早饭,各村的秧歌队就已经来了。五颜六色的服装、鲜艳多彩的头饰、震天动地的锣鼓、激昂跳跃的喇叭,整个乡政府大院转眼间就成了色彩缤纷的世界,成了欢声笑语的海洋。

  年轻的小伙和姑娘一般都踩着高跷扭秧歌,最高的高跷有一米半还多,超过了我们孩子的脑袋,人踩在上面不但稳稳当当,而且还能欢快地扭着秧歌,这让我们小孩子十分羡慕。每年扭秧歌都少不了大头娃娃的表演,表演者头上套一个纸糊大面具,面具常常是孙悟空、猪八戒的造型。孙悟空手里舞着一根缠满彩条的金箍棒,做着抓耳挠腮的滑稽动作;猪八戒挺着大肚子,肚子是用一块画了肚脐眼的白布,里面塞了棉花做成的,他一扭,肚皮就上下乱颤,十分逗人。另外还有仙女晃晃悠悠地摆着旱船,老汉里倒歪斜地推着小车,最好笑的是一个男扮女装的老太太,戴着黑色镶花边的呢子小帽,脸上涂着两块圆圆的红脂粉,拿着一根一米多长的旱烟袋,边扭边挤眉弄眼,让人笑得肚子都疼。

  记得有一年区里的秧歌队还曾经下过乡镇巡演,他们的秧歌队里居然有舞龙和耍狮子的表演。十几个人用木棍挑起一条几丈长的彩绸巨龙,龙头处一个小伙子舞着一颗巨大的彩珠,跟随着彩珠的腾挪翻飞,巨龙左右盘旋、上下起舞,身姿矫健、气势恢宏,真的就像一条巨龙在云海间翻腾飞跃,十分好看。狮子有两只,每只狮子都由两个人来装扮,前面的.人上半身套着巨大的狮子头,后面的人半俯下腰,身上披着带有金黄色长毛的狮身。狮子的大嘴可张可合,眼睛扑闪扑闪地还会动。舞到精彩处,前面的人就会一跃站到后面人的肩上,看起来就像一只雄狮人立而起一样,十分威武;或者两人前后一蹲,于是一头狮子就在地上来了个前滚翻,也很逗人。

  元宵节的夜晚是最迷人的。家家户户不约而同地亮起了纸灯笼或冰灯;孩子们成群结队地提着灯笼在村子里游玩。那时每个孩子元宵节都会得到一些花炮和焰火,最常见的是魔术弹、穿天猴、提溜转。当孩子们提着灯笼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纷纷点燃手中的花炮和焰火。魔术弹是一根长筒,点燃后会从里面喷出一个个小火球,火球直冲天际,然后就会爆出无数点色彩绚烂的焰火,顿时天空中就好像有无数朵艳丽的菊花竞相开放一般。穿天猴点燃后会发出“吱”的一声,尖锐而嘹亮,如同利箭射向夜空,随后就“啪”的一声炸开,放出一朵鲜红的火花。提流转需用手提着,点燃后会在空中快速地旋转,同时喷射出一圈五彩的火花,像是一片尽情舒展的彩色莲叶。

  每到元宵节的夜晚,村里的大姑娘和小媳妇们就会打扮起来,然后结伴出门,向着村外健步行走,称为“走百病”。听说只要元宵夜走一走,她们整个一年就都会美丽常驻,百病不侵。那时我们村的西面有一条河,每年“走百病”的终点就是那。妇女们到了河上,就会纷纷卧倒,在冰面上滚上几圈,滚冰寓意着“滚病”,意思就是把疾病滚走,也是我们东北元宵节的特有风俗。每当滚冰的时候,女人们就互相说笑打闹起来,银铃般的说笑声回荡在冰河之上,久久不散。

  我们那还有元宵节新媳妇躲灯的习俗,据说新媳妇要是元宵节那天看见了婆家的灯,老公公就会死得快。所以滚完冰后,当年新结婚的小媳妇还不能回婆家,要出去“躲灯”,但也不能回娘家,一般都是去别的亲戚家里住上一夜,直到第二天才能回家。

  元宵节那天晚上,祖坟在村附近的人家都要去自家的坟地给已逝的先人送灯,一是让先人们在元宵节里也不孤单,二是为了祈求先人保佑一家平安多福,多子多孙。最早的时候,家家做的都是碗状的面灯,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先蒸熟,再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灯碗里倒满豆油,面灯就算做成了。往坟地送灯的人多是长子长孙,点灯时也必须用自己带来的火柴。点灯时要边点边叨咕: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窟窿。元宵节晚上,因为家家户户都要送灯,所以村外的坟地就常常是一夜灯火通明,远远看去,就如海市蜃楼一般,明亮却又缥缈,而且凄凉中透着一丝淡淡的温情。

  今年的元宵节又要到了,父亲早已老迈,不再扎灯笼了;三四种馅料的元宵也已经在超市中买了回来;乡村里早已不再有秧歌汇演,人们有了更多的现代化娱乐方式,早已淡忘了从前秧歌带来的快乐。父亲前几年元宵节前还曾叮嘱过大哥,让他元宵节的晚上别忘了去祖坟上送灯。但大哥只顾忙别的事情,就说:“都啥年代了,那都是迷信,你看现在谁还送灯?”于是这几年元宵节,父亲就再也不提送灯的事了。

  记忆中的元宵节的散文 篇3

  又是一年元宵到,此时,看着那红红的灯笼,天空五颜六色的烟花,听着爆竹声声,我不禁想起了儿时元宵节的情景。

  一、蒸馒头

  我的老家在河南中西部,记得小时候,到了正月十三、十四时,母亲就忙碌着开始蒸馒头。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跑前跑后当小帮手。母亲蒸的有柿子糕、枣花糕、豆包等。

  有趣的是当时,我们这里有一种风俗,每家每户都要蒸“麦垛”、“财神”、“口袋”和“刺猬”这些馒头,而每一种馒头都代表一定的寓意。母亲用一大团面,柔成山的形状,再用一小团面擀成圆片,把圆片切成一圈儿麦穗儿的形状,然后放在面山顶上,“麦垛”就做成了,它代表着新年庄稼获得大丰收。要做“财神”了,母亲把面团搓得长长的,盘成圈一层层往上,圈越靠上越小,下面留个龙尾,上边头伸向前方。找来两颗黑豆做眼睛,我把洗干净的五分硬币递给母亲,塞在它嘴里,含一半露一半。然后在身上刻上一些花纹,就做好了。看上去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条龙翘首摆尾盘踞着。它预示着一家人全年里财运亨通。

  接下来要做“口袋”和“刺猬”了。根据家里人口,有几个男的就蒸几个“口袋”,有几个女的就蒸几个“刺猬”。以前常听奶奶说,男人力气大,要扛装满粮食的口袋,所以,要吃“口袋”。(说起口袋,恐怕只有六、七十年代的人,才会知道是用来装粮食用的.长长的粗粗的帆布袋子,大概能装60公斤。)女人力气小,要像刺猬那样勤劳,勤劳持家,所以吃“刺猬”。我家有六口人:父亲、母亲、哥哥、两个弟弟和我,需要做四个“口袋”,两个“刺猬”。母亲把柔好的面团拍成长方形的片,把煮好的豆子包进去,我把搓的细面条递给母亲,系在上面算是绑“口袋”口的绳子,这样一个大大的“口袋”便出现在案板上,第一个大的是做给父亲吃的。接着做较小一点的“口袋”是给哥哥和弟弟。做“刺猬”和做“口袋”差不多,也是先把豆子包进去,再捏一个尖尖的嘴巴,用两颗小红豆当作眼睛。之后,用手或者筷子在身上弄一些小刺儿刺儿,一只活灵活现的“刺猬”就出现在面前。

  最后,母亲总是再为我们兄妹四人一人再做一个很好看的“小鸟”馒头。父亲是负责烧火,看时间。我们兄妹在一边看着,笑着,等着蒸熟了,迫不及待找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个。

  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这种风俗已经不存在了。现在都习惯买馒头吃。

  二、茶糊涂

  现在元宵节,流行吃元宵。那圆圆的,白白元宵,吃起来软软的,粘粘的,甜甜的,象征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我小的时候是没有元宵的,那时候,正月十五晚上一般都吃茶糊涂。母亲做的茶糊涂非常好吃,如今让我仍回味悠长。

  茶糊涂的做法既简单又考究。主要原料是玉米面,不过,玉米面要先炒一下。炒的时候要用铁锅,锅底稍微厚一点,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次放的玉米面也不能太多,还要用铲子不停翻动,不然的话容易炒糊了,或者炒的不熟,都不好吃。母亲做的时候,我常在一边儿看,她做得熟练麻利又轻松,炒好后倒进一个盆子里冷凉。把炒好的玉米面和成糊,待水开了后倒入锅中,并要快速搅动以免聚成疙瘩。之后,里边放进黄豆、花生仁、自家做的杏仁、粉条、炸豆腐块、葱花、青菜,还有盐、调料,也可放进少量芝麻酱,这样一道美味就可以出锅了。端起碗吃一口细细品味,香而不腻,滑而爽口,而且有嚼头儿。现在回忆起我都有点嘴馋了,可惜母亲去年已经去世,我以后再也吃不到那样的美味了。

  三、荡秋千

  小时候每到元宵节,父亲就买好多烟花爆竹放,还把一些烟花分给我们兄妹,带着我们放着玩,也偶尔带我们去县城看灯展,看放烟花。不过,我们玩的最多的,最好玩的是荡秋千。

  正月十五是新春,这时天已不再寒冷,阳光灿烂。村上的人在空旷的地方,搭上大木架,用粗棕绳绑一个大大的秋千,足有十几米高。这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喜欢聚在这里,荡秋千的人成群结队,我们小孩子是轻易抢不到的,经常只能做一名观众。

  秋千的玩法有几种,坐在上边荡是最小儿科的,大人们都是站在踏板上,有单人荡,双人荡,也有多人荡。开始是蹲着,由别人推着脊背送一下,然后再站起身用力蹬,秋千就会荡起来。荡得不好的荡不了多高,荡得好的可以荡得和最高处的横木一样高。我的姑姑就是当年荡秋千的能手,她先在掌心啐一口唾沫,双手一搓,紧握住绳子,拉到尽头,然后往前边荡去,顺势跳上踏板,弯着腰,弓着腿,用力猛蹬。同时,把两根绳子,一开一合配合着,就荡得越来越高,很快与上边的横木荡平。只见荡来晃去,上下翻飞,像燕子穿梭,看的人都不住“啧啧啧”称赞,大声喝彩。

  还有一种很好玩的“牛蒙秋千”。先搭成丁字形架子,再在横木的两端,用牛拉犁的套子各挂一个秋千,仿佛一个人挑了一副担子。玩的时候两个人同时坐上去,由别的人推一下,便开始慢慢旋转起来,越旋转越快。久了就会感觉天旋地转,有的人就会受不了了,有的人则觉得刺激。这种秋千小孩子玩的多,大人少。

  荡秋千活动从元宵节开始,一直到农历二月初二以后才结束,木架才会拆掉。期间的每一天,都给人们带来了欢乐,给小村带来了笑声。

  随着岁月变迁,时光流逝,童年元宵节的一些习俗已渐行渐远,逐渐消失,但是,那段快乐的时光,那些美好的记忆,却永远铭刻在心中。

  记忆中的元宵节的散文 篇4

  清早起,楼外就由远及近地不断响起隆隆的鞭炮声,我便从睡梦中醒来,知道猴年的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是猴年春节的最后一天了,但不知为什么,我对于这个传统佳节既不祈盼,也不留恋,简直有些麻木,远比不上我记忆中的元宵节情深意浓。

  “故园今夕亦元宵,独向蛮楼坐寂寥。赖有网书堪作伴,幸无亲朋来相邀。”曾几何时,在家乡过元宵节时是多么的畅往和欢愉。虽然居住在低矮昏暗的茅草房中,但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

  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话和微信,也没有丰腴的年货,但却有浓浓的节日气氛和合家团聚的祥和。与此同时,元宵节也特别重要,因为一过了正月十五,年的气氛也就戛然而止了,我们吃的基本也都是粗粮了。

  在元宵佳节这天,我们几个兄弟姐妹仍然可以吃到几块水果糖,可以嗑些瓜子、花生,而且可以品尝到香甜可口晶莹诱人的汤圆。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糖块真甜,汤圆也真好吃,远比今天的高级软糖和精致汤圆强多了。如果幸运的话,赶上卖糖葫芦的人到村子里来卖,父亲还会慷慨地给我们一人买一串那红彤彤的糖葫芦。我们吃上酸甜爽口的冰糖葫芦,真是幸福极了,惬意极了。有时候,适逢邻村的`秧歌队来我们这里扭大秧歌,我们便边吃冰糖葫芦,边欣赏原滋原味的东北秧歌。

  二月的辽北天气还是异常寒冷,当我们欣赏完那秧歌舞蹈后回到家中,吃上母亲煮好的滚热汤圆,真是温暖极了,快乐极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还情不自禁的哼唱起那脍炙人口的“汤圆歌”:“卖汤圆卖汤圆,玄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

  那时候家中没有电视,看不到电视节目,家中唯一的娱乐节目就是那台古老的东方红牌收音机播放的各种文艺节目,通过它我们可以听评书、相声、歌曲,还有爹妈最喜爱的“二人转”。记得我家这台收音机特别巨大,相当于今天39英寸电视机那么大,收音机音质特别好,它也是我们家庭成员都喜欢的宝贝。据说是父亲委托城里的亲戚用购物券好不容易才买到的,这也让父亲极为自豪。

  元宵节这天,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收音机旁,收听“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元宵节猜灯谜节目。记得主持人一共说了20个灯谜,我们猜得热火朝天。那时候的灯谜很简单,基本都是东北地名,或者是东北著名的产品。我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几个精彩谜语:谜面是“头戴珊瑚真正美,身穿皮袍花如梅,纤纤细腿虽瘦小,翻山越岭快如飞”,猜一种电池的品牌,二姐一下子就猜到了是金鹿牌电池;谜面:“一年四季花如锦”打一东北城市,大哥最先猜到谜底是长春;谜面:“一头瘦驴,两只怪蹄,不踹不走,站着稍息,”我立刻就猜到了谜底是白山牌自行车;谜面:“号称关外三省”,猜一灯泡的品牌,大姐马上想到了谜底是“东北牌”灯泡。猜谜结束后,我们都很兴奋,立即把谜底写好,然后我和哥哥跑到五里远的蔡牛邮局,把我们猜到的谜底寄了出去。可惜非常遗憾,我们猜错了一个味精的品牌,便和奖项无缘了,但那个过程比起今天抢红包都要兴奋快乐的多。

  “五光十色花千万,姹紫嫣红不夜天。艳艳灯笼高高挂,但求幸福到永远。”一向节俭的父亲,但过春节的时候,都要买很多鞭炮和“穿天猴”、“夜明珠”,元宵节的夜晚,我们孩子们和父亲欢欢喜喜地燃放爆竹和礼花,璀璨的烟花映红了我们张张欢乐的笑脸。自己家的烟花鞭炮放完了,我们的余兴未减,我们便一起来到后院极目四望张家庄矿区燃放的璀璨烟花,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烟花映红了西边的天空,和天上的皎洁明月交相辉映,让整个夜空都璀璨起来,亮丽起来,也让我们的心里亮堂起来。

  时光荏苒,转瞬几十年过去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又到了一年元宵夜灯火不眠时,可惜物是人非,大姐和父亲都已经先后离开了我们,兄弟姐妹也树大分枝各自成家了,以前的合家团圆欢聚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尽管今天的物质条件非常优越,电视、电脑、手机等娱乐通讯工具应有尽有,非常便捷,汤圆种类繁多,但我的内心却很孤寂,甚至连精彩纷呈的晚会,璀璨的烟花,香喷喷的汤圆,我都无心欣赏、品尝。人到中年,倍感韶华易逝,岁月峥嵘,人世沧桑,物质条件好了,但精神却有些荒芜,人也已经憔悴,增添了无限伤感。

  外面瑞雪纷飞,不由得让我想起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走笔和袁起岩元夕前一夜雪作》:“天公极意辨元宵,顷刻挼云作雪飘。茂苑长洲花剪玉,苏台香径砌成瑶。千灯剩喜开红药,两鬓还惊插素标。客子孤舟寒折骨,无端诗伯苦相撩。”但愿自己在金猴唱春之年,在文学上有更大的收获,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丰盈起来,让自己的人生也像灿烂的烟花一样精彩起来。

  记忆中的元宵节的散文 篇5

  元宵节。下雨。一周最后一个工作日。读书群里的小朋友感慨,过完元宵,新年就真的过去了。

  好友在群里直播汤圆制作的整个过程。看着非常诱人,现在自己能包汤圆的人很少了。大多去超市或者饮食店里买。这两天上海的几家老字号都排着长队。多半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一买就是几盒,回家分给孩子和家人。

  记得小时候,只有新年才有机会吃汤圆。过年去亲戚家拜访。一般端上来的点心就是汤圆和春卷。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做汤圆,每家人的味道各不相同。即使是同样的馅料,吃到嘴里也不一样。朋友说奶奶家和外婆家的宁波汤圆虽然做法一样,但每次吃他还是觉得奶奶家的更香,更糯。开始不得其解,后来想明白了。因为每次他去,奶奶的汤圆都是现包的。所以比起外婆家包了一天放在那里,口感会更糯。

  那时候,糯米粉都是自家磨的。包汤圆的黑洋酥也是自己家做的。最喜欢闻炒芝麻时的那股香味,文火轻轻地逼出芝麻的油,炒熟后细细捣碎,拌上绵白糖,用生板油捏好,慢慢和匀后,湿的`细纱布盖在上面。等包的时候,把和匀馅子捏成一个个枣子大小球。水磨粉处理好,也做成一个个小团。我就等着爸爸妈妈把馅料包进去,负责把它们搓圆。有时候,馅料不够了,也会用做八宝饭剩下的豆沙代替。再不行就干脆来个实心圆子。如果吃到就是中了头彩,那一坨黏牙的糯米团子,实在不是我喜欢的。

  还有一种特别的团子也是要元宵才吃得到。那天常会去逛庙会。最喜欢吃里边买的菜肉团子。一般是荠菜加上肉做的馅儿。真的软软糯糯,非常鲜美。当然还有鲜肉汤圆也是不错的选择。落座以后,点上一碗。有个尖尖头的是鲜肉,圆的就是黑洋酥。先咸后甜,吃完有说不出的满足。

  小时候元宵节最喜欢去“轧闹猛”。城隍庙和大世界都会有灯会。小孩子们人手一个兔子灯。大家会比谁的大,谁的漂亮,爸爸妈妈手都很巧,每年我都会有新的兔子灯。各种颜色的,里面有一小节蜡烛。装上四个轱辘,拉着就能走。等到去参加灯会的时候,还可以看到漂亮的宫灯,巨型的红灯笼,还有看着稀奇的走马灯。灯上的装饰画多半有吉祥的寓意,或者是各种故事。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猜灯谜。灯下的纸条上写着谜面,如果猜对了就可以把纸条摘下来,去兑奖处,答案正确可以换到礼品。记得自己得到过一个小皮球。那大概是陪了我很长时间的一个玩具。

  已经好多年没有去灯会了,孩子小的时候过节还买个兔子灯什么的,不过已经是塑料的,里面一个小灯泡。满大街都是,没什么新鲜的。慢慢的元宵节最多就是大家吃顿饭,尝几个汤圆应应景。实在没有小时候,那种过节的味道。虽然这两年常常听到“仪式感”这个词。不过这些民俗对现在的孩子而言实在有些遥远。他们是数字时代成长的一群人。传统对他们来说繁文缛节太多,也没什么特别有趣的地方。也许以后,元宵节连汤圆都不吃了。

  雨天没有办法赏月。元宵节就在平凡的日子里过了。不过想想家人可以吃顿团圆饭,生活平安顺利,衣食无忧。佳节有祝福,已经足够圆满。感恩!

  记忆中的元宵节的散文 篇6

  时光从未停下过她的脚步,有太多的记忆可能会被尘封,而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记忆在多次被刷新之后,还是会越来越清晰。小时候数着指头盼过年,年在依依不舍中流走,总觉得玩耍意犹未尽,好歹还有个续写年味的正月十五,闹元宵。

  那时候的山区农村还没有电,也就少了现在城里有一条街的花灯风景,元宵还是要闹的,一闹就是七八天,闹元宵的传统习俗是唱大戏和扮玩,唱大戏一般正月十二开始,“大戏”顾名思义就是比庙会唱的块数(场)多,时间也长,邻村之间是不同的剧种,你来我村我去你村地用串唱调换胃口,什么《打龙袍》《牧羊圈》《穆桂英》《王小赶脚》《借年》白天黑夜地唱,扯着嗓子,唱得天昏地暗口干舌燥。精明的商贩会从山外弄些甘蔗,鼓鼓铛子来贩卖。过年的磕头钱还没舍得花,也就免不了买个欢喜团子或者冰糖葫芦拉拉馋。台上的唱戏,台下的我们撒着欢乱窜。舞龙,跑旱船,站芯子,赶毛驴,踩高跷,扭秧歌这些扮玩的队伍自然也不会闲着,庄稼人使了劲地释放自己的喜庆和快乐。

  十五晚上是闹元宵的高潮,不管孩子们谁去谁家,都会分到些“鱼”“刺猬”“小鸡”“小燕子”等小动物,还有“灯碗子”,这些东西都是用五谷杂粮做的,有的是用手捏的,有的是用模具倒出来的,鱼自然象征着年年有余,“灯碗子”则象征着五谷丰登,刺猬是财神的象征,鸡代表大吉大利,燕子代表春天真的来了,等等。“灯碗子”纯手工捏制,茶碗大小,里面倒上蓖麻子油或者豆油,插上根线芯,点燃,也会光芒万丈。

  过年放鞭炮时会有些哑炮,留起来,再满大街捡一些,积攒到十五晚上,引上芯子实在不响的就从中间掰成断藕断丝连的'两段,摆成“八”字型,两个哑炮一组,对着,点燃一组引燃另一组,出出溜溜在地上旋转,也就旋转出了不一样的烟火。那时候火药并不难搞,也可以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制,大人们用泥巴造的烟花墩子,反复装反复放,忙忙活活,你刚放罢我续上,生产队里场院又大,全村人都来观看放花,一直折腾到深夜,一束束一簇簇,好一片美得令人目瞪口呆的火树银花。

  每年在城里赏灯的时候,总会触景生情,免不了吹吹岁月的浮尘抚摸起记忆中的元宵节来!

  记忆中的元宵节的散文 篇7

  岁月匆匆,转眼间就是正月了。正月里,春光好,欢天喜地闹元宵。元宵节的晚上,月儿正圆,和父亲发了旺火、响了鞭炮、吃了汤圆之后,我的记忆却开始倒带,回想起了儿时过元宵节的情景。

  在我的印象里,过元宵节是一年当中街上最热闹的时候,对于儿时的我来说,最主要的是可以上街看“红火”。“红火”这个词,是我们当地对元宵节热闹景象特有的称谓,其实就是指扭秧歌、舞狮子、骑毛驴、放焰火、赏花灯、猜灯谜、二鬼跌跤、晋剧表演、唱二人台等一系列活动。

  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每年的元宵节都要从正月十四过到正月十六,其中数十五这天最为热闹。这三天里,县委政府、教育文卫、煤运煤焦、金融系统等多家单位的彩车就会走上街头,从府东街出发,走到东门口向南面前行,转一圈巡回展演。彩车上自带着发电机,装饰着吉祥物,点缀着小彩灯,一到晚上流光溢彩,嫣然是街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彩车主要是引领各自单位的文艺宣传队,每到一个活动站点都会停下车进行表演。主持人首先向全县人民拜年问好,送上新春佳节的美好祝福,然后紧随车后的文艺宣传队就会给大家带来扭秧歌、舞狮子、骑毛驴、歌曲演唱、二鬼跌跤等精彩表演。演员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唱着悠扬的歌声、扭着喜庆的秧歌、跳着欢快的舞蹈,结合当年最流行的音乐,边歌边舞,共庆佳节,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小时候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句“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整个现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喜气祥和的节日气氛。

  正如记忆中的那样,无论是哪个活动站点,都是人头攒动,人潮拥挤,把表演的空地围的严严实实,水泄不通。大人们大多围在人群中,极个别会爬到高处;孩子们大都站在附近的墙上和树上。小时候的我,因为胆小不敢往人群的最前面挤,爸爸、妈妈只好把我抱的高高的,先仅着我看。抱的累了,就放下来歇一歇然后再抱起来,现在回想起来,爸爸、妈妈为了让我看上红火,该花了多大的力气呀。再后来上了初中,县宾馆那里有个活动站点,我和同学为了看红火,还爬到对面新华书店的高处。念高中的时候,开学比较早,我因为翘课去街上看红火,没少被老师批评过。

  除了沿街流动的表演,还有唱晋剧、唱二人台、猜灯谜、放烟火等固定位置的表演。先说唱晋剧。唱晋剧的地方大都在体育场的戏台上,戏台的下面有时会横摆许多树干作为板凳,戏台的两边偶尔会竖放字幕长屏方便看戏。父亲喜欢看戏,我便跟着看戏,尽管我不是很清楚戏角人物之间的关系,但也能大致分辨出谁是忠、谁是奸。搞笑的是,有一年因为看戏,还被坏人抢走了我新买的玩具呢。在我小的时候,街上有很多二人台的表演,搞笑的台词、滑稽的动作,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相信很多人都会记得,在现在的.煤炭工业局前面,曾经连续好几年都有二人台的表演。到了晚上,体育场靠篮球架的一边猜灯谜活动,可是吸引了不少人参与。灯盏以竹木或铁丝作架,以纸张或绸布为衣,制作精美奇巧,如同过去的宫灯一般,上面写有各类题材的谜语,启迪大家的智慧,迎合节日的气氛。正月十五晚上20:00,府东街还有放烟火表演,大家随着人潮的方向早早的就来到路边的安全区域等候。浩瀚的夜空中,一个个菊花型的礼花“嘭嘭嘭”地腾空而起,缤纷绽放,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每到过十五的时候,街景也十分的靓丽夺目。不仅沿街的单位、酒店、路灯下、树枝上都挂满了灯笼和彩灯,还有三到五个德胜门、和谐门等彩门屹立在重要路口,蔚为壮观。此外,还有十二生肖、观音送子等寓意吉祥的大型彩灯在体育场展出,以及精雕细琢、冰雪天地的冰雕作品在县委对面展示,以此增添节日气氛,欢度元宵佳节。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过十五之前就有专门人员把道路中间的栏杆移开,摆在重要街口禁止车辆进出,确保安全有序。

  元宵节的热闹,不只是活动热闹,市场也很火爆。大街上、体育场里,不乏有爆米花的、炸火腿的、卖玩具的商贩摆摊,当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作画的和照相的。作画不是普通的作画,而是用画笔蘸上不同颜料把名字作成画,我家里现在还保留着当时那三张作下的画;照相是以德胜门、和谐门或者街景为背景,用相机记录过十五的真实写照,当时我和妈妈、姐姐拍的几张照片,至今还珍藏在相册里。

  回想起来,那时的元宵节,既弘扬了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也营造了浓厚的节日喜庆氛围。相比往年,今年的元宵节,少了彩车,多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场舞表演;少了烟火,多了鼓舞人心的“最美神池人”颁奖晚会。这样的改变,既践行了节俭过节的新要求,也树立了文明过节的新气象。

  最美元宵节,四海一家同庆最美月儿圆;

  最美神池人,万众一心共铸最美中国梦。

【记忆中的元宵节的散文】相关文章:

记忆中的除夕日记06-21

记忆中的味道作文02-08

记忆中的童年作文02-12

记忆中的你作文02-21

记忆中的微笑作文04-05

记忆中的外婆作文02-11

记忆中的奶奶作文02-14

记忆中的她作文02-22

记忆中的芬芳作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