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20-07-19 18:54:31 语文 我要投稿

《吻火》课堂教学实录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怀人散文《吻火》,怀念的对象是徐志摩。大家对徐志摩并不陌生,我们在高一时学过他的一首诗,名字是什么?

《吻火》课堂教学实录

  生:《再别康桥》

  师:大家回顾一下那首诗的内容及所了解的诗人徐志摩,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徐志摩,你认为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

  生:他是一个浪漫的人。

  生:他是一个情感很细腻的人。

  生:他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

  生:他是人间的四月天。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对徐志摩也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再给大家略作补充。

  (出示大屏幕。补充材料略)

  (出示大屏幕):徐志摩葬礼的图片。

  师:徐志摩的意外死亡曾引起巨大反响,在文学界、教育界和新闻界都掀起过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新月》月刊、《诗刊》等杂志先后推出过《志摩纪念号》专刊。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等众多作家都发表过悼念文章或哀辞挽联,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新月派”的灵魂人物。其中最著名的篇目是胡适先生写的《悼志摩》和凌叔华女士写的《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我们教材选编的是梁遇春的《吻火》。

  师:除了教材上的《吻火》(以下简称“梁文”)以外,老师课前还给大家印发了凌叔华女士的《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以下简称“凌文”),希望大家将两篇文章比较着阅读,体会两文不同的写作风格。请问大家都看了吗?

  生:看了。

  师:老师稍给点时间,同学之间交流一下: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简短交流,教师参与某些小组讨论后)

  生:我喜欢凌文,因为这篇很动情,把作者对徐志摩那种怀念的感情表达得很充分。

  生:我也喜欢凌文,它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使文章更有感染力,而梁文比较含蓄,感染力不那么强。

  生:我喜欢梁文,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字数不多,但写出了徐志摩先生的性格特点。

  生:我喜欢凌文,这篇感情真挚,充分表达了对徐志摩深深的悼念之情。

  师:把大家的意见综合一下,喜欢凌文的同学是因为这篇文章直抒胸臆,情感真挚,我们读的时候很容易被它打动。一篇怀人散文,能不能一下子打动读者确实非常重要。那么,有写得这样好的一个名篇,教材为什么不选编它,而偏偏选了这样一篇感染力似乎不那么强的《吻火》呢?难道教材的选编者们没有眼光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一起探究。

  师:刚才有一位同学说,《吻火》虽然篇幅短,但写出了徐志摩的性格。我们不妨就从这里入手,探讨一下本文写出了徐志摩的哪些性格特点,怎样写的,以至教材的选编者和我们在座的一部分同学都认为本文写得好。

  师:请大家再次品读课文并互相交流,思考:你认为本文写出了徐志摩的哪些性格特点?怎样写的?

  (学生经过品读与讨论交流)

  生:他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的人。

  生:他是一个纯洁质朴、童心未泯而又非常浪漫的人

  生:作者笔下的徐志摩是一个超脱世俗、内心纯真、总是用发现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的一个人。

  师:大家概括得非常好!那么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让我们看出徐志摩的这些特点的呢?

  生:通过写徐志摩的眼睛和记叙在上海时的一件事展现他的性格的。

  师:在上海的哪件事呢?

  生:徐志摩的一个吻火的动作。

  师:作者是通过对徐志摩的眼睛和吻火这样一个动作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的。那么大家想一下,我们从小学写作文时就开始写人物,比如“我的妈妈”“我的老师”等等,我们也写人物的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也写人物的动作细节,可我们怎么就写不出人物的性格或神韵呢?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是怎样通过写人物的眼睛和动作来展示人物性格的呢?请大家进一步看书并小组交流讨论。

  (大约经过3分钟的讨论,教师巡视过程中参与某些小组讨论)

  师:刚才大家讨论时,我与一些同学交流,有同学说“有些‘小难’”,(大家笑)说明大家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那么同学们就把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思考解答。

  生:作者形容徐志摩的眼睛时说他的眼睛像希腊雕像,并说有“无穷情调”,我不知道希腊雕像的眼睛为什么有无穷情调?

  师:这个同学的问题提得非常好!而我们要解决他的疑难的关键是:“希腊雕像的眼睛是怎样的?”是否有同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我曾亲眼见过希腊雕像。我认为希腊雕像的眼睛绝不是普普通通的眼睛,他把人物点缀得非常生动而形象,在睿智中渗透出点点疑惑,在温柔中又透露一点哀伤,体现出人物对生活的好奇和热爱。我不知道它是否能感动别人,反正是它深深地感动了我。

  (学生为该生的精彩发言而鼓掌)

  师:说得太精彩了!(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他的回答能解答你的疑惑吗?

  生:让我有一种深临其境的感觉。

  师:非常好!其他同学还有哪些疑难问题?

  生:我对第一段中的一句话“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银灰色的眸子,其实他的眸子当然不是银灰色的”有疑问,作者先肯定,又否定,这句话有什么其它含义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也非常有价值。谁能解答他这个问题呢?

  生:作者可能是想吸引读者吧,我们知道徐志摩的眼睛不是银灰色的,可作者偏要这样写,后来又把他的眼睛比成希腊雕像,有一种神圣的感觉,这应该是对徐志摩的赞美吧。

  师:说的不错,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

  生:我认为银灰色是一个非常有质感的颜色,神秘、忧伤、希望,种种感觉都在里面了,很能突出徐志摩那种浪漫的性格特征。

  师:大家应该为她的回答鼓掌!她对“银灰色”的理解把握非常准确,让我们觉得作者用这个颜色来形容徐志摩的眼睛真是太恰当了。

  师:那么谁能来总结一下:作者是怎样通过写眼睛来突出徐志摩的性格特点的?

  生:作者通过写徐志摩眼睛的颜色、眼神,再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利用希腊雕像的眼睛给人的感觉来形容徐志摩,从而写出他的性格和神韵。

  师:总结得非常好。刚才大家在提出疑难问题的时候,都没有提出对“吻火”这一动作的质疑,说明大家对这一点理解没问题,那么谁能说一下:作者是怎样通过“吻火”这一动作细节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呢?

  生:把点烟说成“吻火”,富有很浪漫的强调。

  生:通过吻火这个动作写出了徐志摩是一个热情的人,因为火给人以温暖明亮的感觉。

  生:吻火写出徐志摩勇于向生活挑战的一面。因为火象征了生活中的困难,别人都轻易不去碰触它。

  师:大家如果把两位同学的观点比较一下,就会看出问题,一个说火给人以温暖与明亮的感觉,一个又说火象征了生活中的困难,你认为是不是矛盾呢?

  生:不矛盾,因为火既可以带给人温暖光明,又给人带来危险,就像生活一样,如果你不积极投身于生活中的话,你虽然不会遭遇生活中的挫折,但你也享受不到生活中的温暖和快乐,而徐志摩就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这是他最让人敬佩的地方。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只有我们真正地投身于生活中去,不怕被生活所伤的时候,我们才可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为这位发言的同学鼓掌)我们说梁遇春写出了徐志摩的神韵,而令我们欣慰的是,这位同学能这样深刻地去理解徐志摩。

  师:大家分析到这个层次,我们有一种感受,作者对吻火这一动作细节的描写真的是太绝妙了!那么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梁遇春为什么能抓住这么有特点的一个动作来写呢?我们平日的写作为什么抓不住这样典型的动作呢?请大家参考老师给的'一段话来思考这个问题。

  (出示大屏幕):

  “火”对于作者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他在另一篇文章《观火》中说:“我们的生活也该像火焰这样无拘无束,顺着自己的意志狂奔,才会有生气,有趣味。我们的精神真该如火焰一般地飘忽莫定,只受里面的热力的指挥,冲倒习俗,成见,道德种种的藩篱,一直恣意下去,任情飞舞,才会迸出火花,幻出五色的美焰。”

  生:梁遇春本身就对火有独特的感受,因为他善于观察火,所以才会想到用火来形容徐志摩。

  生:除了观察,他还应当有思考,只有对生活有感悟和思考,才会写出好文章。

  生:为什么我们抓不住这样的动作?我们写文章受的束缚太多,为了考试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也太多,这就使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无法去热爱自己写的东西。

  师:这个同学提到了一个词:热爱。无论作者怎样喜爱火,都面临一个问题:这火去形容谁最合适?如果想要选对一个合适的人,一定得基于怎样的事实基础呢?

  生:他对被写的人非常了解。

  师:说得好。那么大家想一下:什么样的人会对徐志摩了解到这种程度?

  生:应该是好友。徐志摩是一个很有气质的人,连点烟这样一个动作都能与别人不一样。

  师:他说得太好了!我们可以这样总结:这个作者一定是徐志摩精神上的知音。

  师:同学们,从开始上课到现在,一直是大家在谈对本文的理解,而老师在读本文时,也有很深的感受,可以和你们交流一下吗?

  生:可以。

  师:我读本文时,最感动我的一句话是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这一回在半空中他对着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是否有同学与我有同样的感觉呢?可以谈谈你的看法吗?

  生:这句话用了最简练的语言叙述了徐志摩空难这件事,而且这句话包含了很多情感。

  生:这句话升华了徐志摩的精神,即使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仍然是敢于吻人生之火的。师:大家说得很好。除了大家说的以外,这句话还让我想起恩格斯在马克思的悼词中说的那句话:“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永远地睡着了。”失去革命战友的恩格斯不忍说出马克思已死的事实,表现了他的极度哀伤,而本文的结尾应该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徐志摩之死的悲伤。

  师:现在我们回到开始上课时的问题:凌文与梁文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喜欢凌文的同学认为那篇文章感情真挚,而本文感情略嫌平淡,那么你现在仍然这样看吗?

  生:作者对徐志摩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有对他的怀念,有对他的敬佩,有对其他人应该怎样生活的启示。

  生:作者的表达方式与凌叔华不同,更为委婉含蓄一些。

  师:总结得很好,本文区区五百多字,但既含蓄内敛地抒发了对徐志摩的感情,又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徐志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的确有其独到的特点,我想这应该是教材选编者选取这篇文章的原因吧。

  师:既然如此,本文在写作方面的特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今天的作业就是仿照本文,用500字左右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求写出人物的神韵和精神面貌。

  下课!

【《吻火》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太空之吻》年会小品剧本06-27

元日教学实录范文10-04

人生课堂实录10-01

《人生》课堂实录10-01

“能源家族”教学实录11-26

《妙妙花店》实录分析09-14

“机械效率”教学实录12-06

中学课文《穷人》教学实录10-22

年会表演什么节目能火01-19

除夕最火祝福语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