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分析

时间:2022-12-12 18:57:50 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数学试卷共五大题25小题,知识涵盖九年级数学上册,题型多样,注重考查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类题型比例较为恰当,整体布局、题型结构的配置较为科学合理。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大,所涉及的知识点的面比较广,题目设计比较灵活,题目多样,立意新颖,注重现实生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新课改精神,达到了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1、试题重视基础,知识覆盖面广,突出重点知识考查

  整张试卷考查双基意图明显,选择题第1~10题,填空题第11~15题,解答题17、18、19题等,属基础题,占总分的70%左右。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注意全面性,又突出重点,对支撑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考查时保证较高的比例以及必要的深度。在试卷中,对实数的运算、方程、函数、统计与概率、圆等主干知识进行了侧重考查。方程、函数、统计与概率、圆作为新课程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试卷第2、6、10、12、17(2)、20、22题是方程的内容,试卷第11、25题是函数的内容,试卷第3、8、15、18题是统计与概率内容,试卷第7、9、16、21、24、25(3)题是圆的内容。2、试题重视动手实践

  试卷重视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能力,试卷第19题,学生通过动手作图探究,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创新能力。 3、试题考查内容适度综合,重视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第5题将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与中位线、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综合,既考查中位线、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又考查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第9、24题将圆、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综合;第25题将函数、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圆等知识综合,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分类讨论、探索开放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试卷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试卷第17(3)、25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第10题考查了方程思想,学生若能用方程思想判断针对不同的面积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可以提高解题速度;第21、23题考查了转化化归、探索开放思想:前者是将剩余部分的面积转化为扇形AEF的面积—Rt△ABF的面积解答,后者是将AF、EF、DE的关系转化为AF、CF、AC的关系进行证明或判断;第25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5、注重人文关怀

  考生心态的好坏与能否顺利答题关系十分密切。18题出现“小明”、“小华”倍感亲切的人名并以游戏这种轻松的“话题”呈现———试卷出现“和蔼”的面孔,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考试氛围中解答试题。6、试题情景设计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采用文字、图形、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试题条件

  第3题符合同一天生日、合格率的实际背景设计;18题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答这些问题,首先要阅读、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才能探究其中的规律,解决其问题。7、试卷注意联系实际创设问题背景,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如第15题。试卷强化应用意识,并通过一定量的素材,提供给学生用数学的机会;使学生在新与旧的对比中、在实际问题和数学模型的转化中、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生活中需要数学的理念。

  8、几何难度降低试题没有出现繁难的几何证明题,淡化几何证明的技巧,降低了论证过程形式化的要求和证明的难度。第23题的几何证明比较简单,属于容易题;第24题圆的知识就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难度较低。

  二、考试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九年级数学及格率为37.8% ,优秀率为 18.2% ,平均分为 55.6分。

  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有近一半的学生获得满分,主要失分在5、7两道题。第5题主要原因是对“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理解不清,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做起来有顾此失彼的“感觉”,错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是5题失分的最大原因。第7题是对圆周角性质的理解,稍不注意也容易出错。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其中15、16题失分特别严重。第15题是一个移栽幼树成活率的问题,学生对于多次移栽如何求成活率不清楚,同时也由于计算稍嫌繁琐,导致失分。第16题是一个关于圆的小综合题,用到切线长定理和勾股定理,并且要建立方程才能解决,这是一个好题,因为它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

  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7分)。解答题的题目都能较好地贴近生活,大多题目都很好,但是得分不高。在评卷中,第17题(1)(3)大部分学生做错,看样子学生对二次根式和绝对值的化简很不熟练,今后这方面要多加训练。第18题,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十分贴近的题目,考查了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这个题出得非常好,遗憾的是学生对“结果”书写不够规范,对过程表达错误较多。第19题大约有60%的学生获得满分,其余学生则得分较差,存在问题是作图不够认真、不够准确、不理解题意。第20题得分最差,得满分的人很少,主要是一部分学生对根的判别式掌握不牢,计算失误也特别严重;在做第(2)问 时没有“纵观全局”。第21题大多数学生没做或做错,做对的仅占1/3,还有少部分过程不够完整。第22题约有60%的学生没做,做了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忘记”验根。几何题(共2小题,满分15分)。第23题是一道动态几何题,在运动的过程中观察结论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第(1)(2)两问虽证明过程大致相同但最后结论不同,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转化能力,得分率50%左右。第24题是关于切线的证明和计算,大多数没有得到满分。

  综合题(共1小题,满分10分)。大部分学生没有做此题,第(2)问分类讨论大多数学生考虑不周,第(3)问得分者寥寥无几,符合中考精神。

  三、考试反映的主要问题

  (1)审题和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如第15题、19题,学生根本就没有读懂题;还有第21题,其实在平时训练中,讲过这种类型,但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此题,造成思维混乱。因而,无从下手;造成严重失分。(2)计算能力较弱。从所阅卷中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比如,第11、17题与第20题,学生因为粗心而出错;另外,最基本的方程也未得满分。

  (3)解答题的格式和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不够。例如第18题、第20题、第21题、第22题,从各班的质量分析中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问题较多,答卷时表达和解释不规范、欠准确,反映出课堂教学中缺乏相应的要求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试卷设置了一些涉及到开放性、探究性、应用性的问题,比如:第23题,第25题等,从阅卷和最后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到学生的得分率都不高,学生所学知识较死,应变能力也不好。这说明平时教学中,注重的只是告诉学生怎么解,而忽略了为什么这么解,也就是只有结果没有过程。造成学生应变差,题目稍有变化,就不知如何下手。学生不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数学思想去解决问题,这也是优秀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5)“双基”教学还有一定的问题。例如解应用题、几何证明题的逻辑推理等各种错误很多,得分率不高。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在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同时,有效安排学生的活动和技能训练,强化目标意识和反馈意识,仍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四、对以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1、依“纲”靠“本”,注重基础。学业考试试题,包括最后的综合题,都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切实抓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合理的网络结构。

  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分类讨论、探索开放)的教学,特别是加强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渗透在教学全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好概念、定理、法则等内容,而且能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通过不断积累,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3、转变观念,培养能力。学业考试试题对“双基”的考查,是将数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方位的全面考查,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准确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能力培养应落实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猜想”能力,因为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数学推理不仅包括演绎推理,还包括合情推理。

  4、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提出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困难,开展尝试和探究,让学生经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还要充分发挥例题教学的作用,适当运用变式,逐步设置障碍,以不断增加创造性因素。5、强化过程意识,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是简单地背下一些公式、定理,而要展开思维,弄清楚其背景和来源,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发展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学中要加强过程教学,真正做到结论和过程并重。

  6、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它是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各种数学语言的转化,还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语言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图像、图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7、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当作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五、今后命题改进意见

  1、加强对教材与课标与命题的研究,同时,加强对我市各初中数学教学的指导,尤其是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增强试题的效度,使试题更具科学化和引导性。

  2、精心制卷,认真校对,尽量避免漏印错印,提高试卷的规范化与质量。